三国之赤帝-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实际上,刘玄德面前的只是一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至少绝大多数是这样。但刘备还是给了他们足够的尊重。
回应刘玄德的,是一连串的回应,恭维。
在几天时间的相处里,刘备已经见过大批类似这样的士子了。
与刘备所想的不太一样,除了极少数之外,这些人大部分拥有处理庶务的经验。
无论是公文,还是账目,数学,法律。大部分人都能算得清,也记得住——这个“大部分”,主要是指高门士族。
这些拥有足够财力,人力,地产的人,理所当然拥有更多的资源。
无论是学习知识必备的书籍,还是积累经验所需要的庄园、商铺或者别的产业都是。
从这个角度考虑,在接下来的考试中,高门士族的书卷成绩很可能更高一些。
与之相对的,没有足够书籍,也没有足够获取管理经验的产业的寒门士子,他们虽然进取心更强一些,但他们的综合素质,的确要比高门士子差。
这让刘备多少有点担心。。。
从心理上说,他更希望老师的幕府从属人员,招募更多的寒门……
但是从实际角度讲,无论是办事能力,还是提供的支持,资源来说,高门士子都更好。
即使完全以公平考试采纳人才,最终的结果也一定是高门士子获选更多。
打个比方。如果高考的试卷一样,录取分数线也一样。你觉得是西部山区考中的更多,还是东部沿海地区考中的更多?
是有足够的钱,上着重点高中,请着高级家教,有足够的辅导材料的人有优势,还是没钱,还要勤工俭学养活自己的穷人家的孩子?
也因为这一系列原因,所以刘玄德所想的情况——也就是高门大户的士子,竭尽全力的反对科举取士制度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相反,不少高门士子觉得这样更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这些高门士子之间,有些关系比较好,有些较差。但无论是好是坏,他们大多都有竞争心。
无论是诗会,或者讨论局势的聚会,这些年轻,有活力的士子都非常喜欢,非常想要出风头。
而目前来看,他们似乎也将此次考试,当成了一场比赛……
至于那些寒门?
哈,谁会在乎他们。
……
心里面这么想着,刘备微笑着,环视四周。
物理与化学暂且不说。至少数学在汉代,仍属于显学之一。是文人士子们喜欢学习,并认为有用,可以用来炫耀的知识。
所谓君子六艺,其中就包括了“数”。
问题是,一本《九章算术》,总共有九章,收录了二百四十六个数学问题,全文超过六万字。
如果用纸张记录,那么一册书就好了。
而如果用竹简记录,按照一卷五千字记录,至少需要十二卷竹简才能全部记录下来。如果按一卷七千字,则需要九卷。
这种情况下,一些高门士子也不一定完全见过整本九章算术,更不用说那些寒门士子了。
“明天的考试,题目有十五道算学,十五道法学;除此之外,各人需默写所治经典的一篇文章。还需回答五道有关时政的问题。“
刘玄德平静的说。
虽然之前,就已经听说州牧卢植的选拔考试了。但这一次,听具体负责此事的刘玄德再说一遍,那个感觉就不一样。
在场的数十位士子有些凛然。
——他们的名望不高——在决定科举取士的同时,针对幕府的各个要职,以及出于平衡名声,能力,州内世家的愿望。所以那些更高的,更显赫的位置,譬如各个州从,必须由“名士”担任。没他们的份儿。
士子们真正要争夺的,是那些属吏的位置。
数量不多,大概有两、三百个位置……但是竞争者恐怕会超过三千。
十取一。就算最自信的家伙也不会认为自己绝对会中。
这种情况下,坎坷不安,以及一些不好的“感觉”则理所当然会出现。
刘备要预防的就是这些。
“各位,请听我说。”他的声音略微提升:“后面两项暂且不说,只说前两项……”说着这样的话,刘玄德拍了拍手。早有准备的弟子,捧着托盘向在座的士子走了过去。
托盘内是三册书,一册北平侯张苍编著的《九章算术》,一本《汉律六十篇》,以及另外一本《数学初解》。
第八章数学书()
“各位皆是冀州英才。”刘玄德继续微笑着:“玄德以此物相赠,还请各位笑纳。”
刘玄德的笑容让在座的所有人如沐春风。更重要的是,他赠与的礼物让人感觉得到他的诚意。
汉人精英阶级,对于知识的渴求远超过许多野蛮民族。从广义角度讲,这是因为汉人是文明的,文明的人懂得知识的力量。而从个人角度讲,知道的知识更多,就代表更有能力。更有能力,就代表脱颖而出的可能更大。
除此之外,这不单单是一份礼物,同时,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邀请,以及一种拉拢。
那本《数学初解》的编纂者是刘备自己。
如果这些人拿到这本书,学了上面的知识。某种意义上,他们就有了求学于刘玄德的经历。虽然与正式的弟子不同,但仍旧可以叫一句“先生”。
这个时代的“先生”可不是后世对男士的尊称。而是对于求学过的,又达不到“老师”这个程度的人的敬称。
对于古典时代的汉人来说,“老师”必定只有一个。但“先生”却越多越好。
这个关系可远可近,发展系数良好。或许有朝一日,接受馈赠的人会成为刘备势力的嫡系中坚。又或者有朝一日,他们会成为路人,甚至敌人。不过无论如何,刘备都不会吃亏。
“各位,可以先看一看,然后再决定。”刘玄德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一切。他继续微笑着,伸了伸手,示意各位可以看一看。
作为士人,面前摆着一本听都没听过的,与数学相关的书。这种情况许多人本来就等不及了。只是碍于礼节,他们无法这么做而已。
在刘备示意之后,最后的障碍消失,他们马上端起书,看了起来。
起先书籍的排版让他们有些不舒服。毕竟这是横版,而非竖版。
不过很快,标点符号以及分段这两种让文章阅读性增加的功能,就引来了一些士子们的赞叹。
再接下来,他们又因为刘玄德使用的数学符号,以及“数学工具”理论而发出了第二轮感叹。
聪明人都明白这样做的好处。
身毒字码与数学符号都是有效的“数学工具”。
当然,最令人动容的,是这本书提出的逻辑思想。借鉴欧罗巴先贤欧几里得著作《几何原理》提出的理论。
使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的数学体系。这种提纲挈领的思想,真正让几何,成为了一个有着比较严密的理论系统和科学方法的学科。
很明显,这是一本划时代的,甚至说超出时代的数学书籍。其意义甚至远超过目前,汉代数学的最高杰作《九章算术》。
不单是刘备提供的数学工具,算式。更是因为这本书的逻辑,思想,给仍处于蒙昧中的古典时代数学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
“泰西之地,也有这等大贤?”
“欧几里得?不知这位先生是哪一族人?”
“身毒数码,泰西理论,再加上我中原思想,与玄德先生系统组合。这,这,这……“
只是粗略的看了几眼,这些士子就兴奋地难以呼吸了。几名性格急躁的几乎忍不住,想要出席,然后向刘玄德大礼参拜,以感谢他将这样划时代的巨作送给他们。
是的,任何一本稍有常识的人都能判断出来,拥有这样一本著作的刘玄德,足以光耀千古。
只是他们有些好奇,为什么刘备会赠送这样的书给自己。。。
这与同一时代的风气不同。
按照这个时代的“常识”,这种等级的书,这种等级的知识,应该被好好地保存在暗格里,作为家族的最高机密,传子不传女。
因为这样一本书足够早就一个数学世家——汉人看待这个问题非常清楚。权力,财富,地位。这些东西固然很好,但却是次要的。因为钱财会花光,权力与地位会衰退。
只有知识,唯有知识,是传给后代最珍贵的,并且永恒的礼物。
优秀的军事家藏起兵书密策。
优秀的医学家藏起医术典籍。
优秀的数学家藏起数学理论。
就算那些手艺人,武术家,工匠……他们同样会藏起他们的绝活。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世界上大量流传的,是最不重要的历史与哲学。真正重要的科学技术无法流行,甚至会因为天灾人祸而失传。
某种意义上,这还真是讽刺。
刘备微笑着,看着这些兴奋不已的年轻人。
很好,他们都拥有对知识的渴望。单单这一点,就足够让人产生好感了。
与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知识几乎可以说是“疯狂”的渴求相比,后世的人显得有点可恶。
什么东西多了,什么东西就不值钱。而什么东西容易拿到手,什么东西就不会被珍惜。
就算是“知识”也一样。
明明知道不是时候,然而看着这些人如饥似渴的看着书,刘备还是忍不住感叹:
“各位可以先将书收起来。等回去之后再看。“他平静地说。
“是,先生。”士子们虽然很想继续看下去,却又不好违背刘备的意思。
差不多就是这样,虽然宴饮又持续了一小会儿,但是所有人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上面了。
就算刘备对他们表示,就算通不过考试,无法进入州幕府,也有足够的位置给他们,他们也没有太激动。
巨鹿郡,乃至整个冀州都有许多县被攻破。
在朝廷正式任命之前,这些县可以由州牧直接任命官员,进行代理统治。
这些县同样需要佐吏,一些郡城也一样。更不要说下属的亭、乡。位置就更多了。
冀州非常大,能干的官吏缺口也非常多。就算将来应试的三千多名士子全部填充进去都没问题。
只是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职务罢了。
尽管没有到后世官吏完全分开的程度。然而东汉的官场,仍旧出现了“清流”与“浊流”的分别。对于基层公务员的鄙视由此展开,这又是一件让人忍不住,唏嘘不已的事。
第九章赈济灾民()
刘玄德又送走了一批人,这批士子与其他士子一样,满意而归。
同样是送书,董卓送书就会被人羞辱,自己送则会被感激。这种差别对待让刘备也忍不住很无奈。
不过考虑到就算几千年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互相鄙视。甚至总结出了无数的“鄙视链”,刘备又觉得这样很正常。
只是,还是有点难受。
尽管在后世历史中,董卓通常是以一个疯狂残暴的形象出现的。但是至少目前,与董卓有过交流的刘备不认为后世历史记录的完全真实。
或者,后世的历史记录,评价,只是“部分真实”。
更不用说他现在所处的世界与原本的那个“历史”,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