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极品三国-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一刀劈在了右肩上,手中大刀“当啷”一声落地。
庞德正要再补一刀,那员战将却已经挥刀过来,庞德便不再管何宽生死,重新和那员战将战在一起,何宽也趁势窜回本阵,刚回到阵前,便支持不住,落下马来,波才连忙命人将何宽抬走,好生治疗。
何宽的受伤使得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那员战将再也抵挡不住庞德的猛烈攻势,败下阵来。庞德也不追赶,策马向丁淮的战团杀来,不但韩烈心喊不妙,连波才也知道韩烈必然抵挡不住,于是手中令旗一挥舞,大军杀出。
这边,庞德对上了韩烈,丁淮趁势退回阵中,见到敌军全军杀出,也是七龙三叉戟朝天一挥,命令全军杀出,自己则首先挺戟跃马,直向波才杀去。两边将士顿时兵对兵,将对将,厮杀起来,十万人的战场勾画出了一幅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头颅、残肢、断指到处都是,哀号声此起彼伏。
两军厮杀了近一个时辰。方才各自鸣金收兵。这一战杀得是天昏地暗。两军实力相当。虽然官军比黄巾军要强上一些。却也不是高出很多。两边地大将更是基本相当。大战一场之后死伤情况相差无几。官军死三千。重伤不能再战者三千。轻伤一万。而黄巾军则是死四千。重伤不能再战者两千。轻伤一万一千人。大将何宽重伤。
这次大战之后。两军均是元气略损。各自休养生息。波才也不再进行第二次挑战。丁淮则也不再准备撤退。两军便这样僵持起来。一晃又是半个月过去了。在这半个月中。丁淮还是和以前一样。每天都在训练士兵。波才也是每天派出斥候打探丁淮军地消息。
那天和庞德大战二十多回合地那员武将立即得到了波(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拾陆K文学网)才地赏识和提拔。成为了第三副帅。这个人就是黄巾军中有名地大将臧霸。这个消息。也是在那次大战结束后地第三天丁淮才打听到地。心中地疑惑也算是没有了。既然是臧霸。难怪能和庞德战上二十多个回合。
这一天。波才忽然得到一个消息。广宗城前突然出现了三万大军。而且这支军队地大旗上打着一个“右中郎将丁淮”字。并且还有“庞”、“成”等旌旗。根据这种种现象来判断。是丁淮率领大军赶到了广宗城下。
关于这件事情。波才和韩烈地意见不一致。波才认为丁淮确实暗中率领了三万大军赶到了广宗城。而此地只是剩下不到两万人。韩烈却认为这是丁淮地计谋。即使丁淮真地到了广宗。也不会明目张胆地打着旗号。更何况。这些天发现丁淮军中每日地灶烟数并没有减少。而这点正是被波才认为是丁淮故意而为之。
和上次一样。波才没有听从韩烈。这次多了个臧霸地苦劝。依然决定率军在晚上奇袭丁淮地大营。韩烈和臧霸心知此次波才必然凶多吉少。苦劝无效之下。两人只能暗中安排。希望能在波才大败地时候。率军救援。能够救得波才一命。毕竟波才对于两人来说都是有知遇之恩。
到了晚上,竟然没有一丝月光,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十分有利于劫营,波才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还认为这是上天故意给自己一个如此的劫营的机会,心中的那一丝犹豫也因为如此的天黑而荡然无存了,信心更加坚定。
为了不让丁淮的士兵发现,这次波才带领的全部都是步兵,一个骑兵也没带,可见波才对于这一仗是势在必得。
快到丁淮的大营的时候,波才命令全军停止,派出两名优秀的斥候前往打探丁淮大营的消息。看来这波才行事还是十分小心的,虽然有时候做事有点冲动,考虑问题没有韩烈、臧霸严谨,却也不是一个完全冒失之辈。
得到斥候回报,丁淮大营之中没有任何防备,只有几个守门的士兵在值班,并且差不多都睡觉了。波才听后大喜,连忙命令大军继续开进,并且行动更加小心了。
距离丁淮大寨只有百步之遥的时候,波才忽然大喝一声:“弟兄们,杀呀。”率先挥刀杀出,营内突然遭到黄巾军的袭击,顿时慌成一团,士兵到处乱跑。正在冲杀间,波才忽然感觉有点不对,总共营内就没有多少官军,并且没有一个是正在睡觉的。
波才明白自己是中了计了,连忙高呼:“马上撤军。”
但是,就在波才话音刚落的时候,只见四周忽然陆续亮起无数火把,将大营照得像白天一样,四周杀来无数官军,高呼着:“波才波才,真是蠢才。”还有士兵大喊着:“活捉波才。”一起向营内杀出,波才的近四万大军被团团围在了大营之内。
局势的逆转,使得黄巾军不知所措,士气大跌,加上不断的有同伴中箭倒地,黄巾军顿时乱作一团。波才听到官军的高喊,更是怒火中烧,几乎失去了理智,只想找人厮杀,却忘了怎样找一个薄弱的缺口突围。
一面倒的屠杀在继续着,黄巾军的数量在不断骤减,波才也在庞德大刀的威力下,不断后退,本来武力就不是很高,单挑更不是波才的特长,遇到庞德这样的猛将岂能还有活命的机会,在第十个回合的时候,庞德大叫一声,一刀将波才劈成两半。
就在这个时候,韩烈和臧霸率领一万士兵前来救援,但是正好听到庞德的一声大喊:“波才已死,降者不杀。”
韩烈和臧霸听到波才已死的消息,知道徒战无益,急忙下令撤军。若是韩烈、臧霸晚撤一步,必然也会步上波才的后尘,因为丁淮、成廉在已经埋伏多时,单等韩烈、臧霸的援兵,殊不料,波才的死亡、庞德的大喝,反倒是救了两人一命。
。
正文 第十八章 彭脱退兵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3:16 本章字数:2863
这一战,波才带来的近四万大军,战死一万余人,投降两万二千人,可谓是全军覆没。韩烈、臧霸率领剩余的一万人连夜弃了阳安城,退守息县,息县是汝南郡的治所,在这里还有波才的两万大军,因为新招不久,并没有带上战场,由刘辟、周仓率领在这里训练。
就在丁淮大败波才的同时,朱儶和曹操的大军也荡平了陈国,扫除了那里的两万黄巾军,然后,朱儶和曹操挥师南下,与皇甫嵩合兵一处。由于朱儶和曹操的加入,皇甫嵩的大军数量上达到了七万人。
朱儶和曹操带来了陈国的捷报,这更加刺激了皇甫嵩,于是便不分昼夜的命令士兵强行攻城。由于朱儶和曹操大军的加入,无形中增长的军队的士气,并且皇甫嵩亲自在阵前指挥,众将士更是不顾生死、前赴后继向召陵的城头上冲去。
这个彭脱也算是个将才,面对皇甫嵩大军的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指挥若定,一个多月下来,召陵城依然稳如泰山。就在皇甫嵩面对城池不高的召陵城不住叹气,准备放弃强攻的时候,丁淮大败波才大军,并且阵斩波才的捷报传来,皇甫嵩本已疲惫的双眼登时泛起了红光。
攻,就是用尸体垒到城墙高,也要把召陵城给我拿下来,这是皇甫嵩的最高指示。朱儶和曹操数劝无效,也只能黯然摇了摇头,不知道又要死多少将士,一个月下来,已经阵亡了近两万士卒,而彭脱只是伤亡了不到一万。
当夜,彭脱也在召陵县衙内苦思。
波帅已经战死,韩烈退守息县,自己的后路已经完全被截断,粮草供应也没了,城内的粮草最多可再支持半个月。先不说粮草够不够,单是以皇甫嵩这种不要命的攻法,恐怕再过十天,召陵城就要守不住了。
摆在自己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投降,但是这条路很可能会是一条死路,皇甫嵩此人气量不大,而且自己在这里阻挡了他一个多月,并且让他伤亡了两万士兵,自己一旦投降过去,岂能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第二条路,就是马上撤退,退回息县,和韩烈合兵一处。现在趁着后路还没有完全被切断,自己还有机会撤退,一旦丁淮彻底封住了自己的后路,自己的这两万大军势必会陷入丁淮和皇甫嵩的两面夹击之中。
彭脱在黄巾军中能成为张角手下最为倚重的十员大将之一,当然不是菜鸟,在这种形势下,肯定是明智地选择第二条路了。
但是,即便撤退也不能全军撤退,不然的话,皇甫嵩的大军肯定会紧紧咬住自己不松,将自己牢牢拖住,若是丁淮的大军再闻讯赶来,两面夹攻,那自己肯定是要死翘翘了,所以还要找一个人不怕死的人守住自己的后面,让自己能够安然撤退。
于是。彭脱找了一个自己曾经对其施过恩地手下地一员偏将。将现在地形势如实告诉了他。这名偏将十分精明。马上就明白了彭脱地意思。牙一咬。拍拍胸脯。道:“彭帅。末将只要本部地三千士卒。定然能够在这里将皇甫嵩大军挡住一日。彭帅可率大军连夜突围。只是。末将地家人日后还请彭帅多为照顾。”
彭脱没想到此人如此重义。右手重重拍在他地肩膀上。原本准备地一大堆话。此刻竟然激动得说不出一句来。虎目含晶。只说了三个字:“好兄弟”。这个偏将更是感动得一塌糊涂。对彭脱道:“再过半个时辰。皇甫嵩地大军就要开始再次攻城了。彭帅趁现在马上率大军离开。迟则生变。”
彭脱也知道现在不是感动地时候。瞪着通红地双眼。对这员偏将说了最后四个字:“兄弟。保重。”便头也不回地出去了。等到彭脱地身影完全消失地时候。这员偏将用手擦了擦眼角地泪水。挺了挺胸。向城头上走去。
彭脱地心中也是不好受。算起来这简直是太不仁不义了。让别人替自己去死。并且这个人自己还对他施过恩。有点夹恩图报之嫌。彭脱平素为人也算比较正值。若不是考虑这数万大军地生死。彭脱是万万不会这样做地。
因为是不仁不义地事情。肯定只能偷偷进行。不能够大张旗鼓。不然地话。只靠这三千人。不要说坚守一日。一旦士兵们知道主帅已经连夜逃跑了。留下了他们在这里白白送死。恐怕两个时辰也难以坚守。
这员偏将也算是一员悍将。点起了自己地本部兵马三千人。撤换掉了城头上值班地士兵。做好了战死城头地准备。但凡人在面临死亡地时候。都会有一种矛盾地心理。也可以说是恐惧地心理。因为死亡毕竟是一件很可怕地事情。尤其是在不知道自己将会以何种方式去死地时候。
但是,在东汉的末年,孔孟思想已经成为了当时的宗教的主导,虽然孔孟思想严格来说不能说是一种宗教,但是却能将人的思想彻底洗化。骨气是孔孟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种思想之一,所谓“死要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就是从中演化的结果。
宗教的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能让一个人为了自己的信仰可以抛却自己的生命,现在中东地区不断发生自杀式爆炸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伊斯兰教的信仰非常正统,他们所有的教众几乎都可以为了真主而舍弃一切。
孔孟思想的影响在后来的朝代更加厉害,尤其是对一些文人,自刎而死似乎成了中华民族两千年来,最流行的一种保全气节的方式。在他们看来,也许只要这样,才能保存住自己的气节,证明自己的骨气,就像古时候的贞节女子,宁死也不能使自己的身体受到玷污是一个道理。
说着说着,话就远了,咱们还是言归正传。
对于这员偏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