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工程师-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藤甲。”
“竹甲?藤甲?”王欢停住脚步,转身问道,目光中精光闪闪,似乎听到了什么感兴趣的事情。
马崇明没来由的兴奋起来,这位年少的王大人点石成金,只要他感兴趣的事情,说不定又能寻出赚大钱的商机,于是连忙答道:“正是,竹甲和藤甲都是我土家、苗家所特有,大人知道,蜀中多产竹、藤,少铁,兽皮也少,故而甲胄稀缺,先人睿智,用竹子切割成片,仿照铁甲样子,用线缝成竹片甲衣,竹子坚韧,箭矢不能穿,能起到一定防护效果。”
“这种做法,能防远距离的箭,却不能防近距离的箭和刀砍枪刺,效果聊胜于无。”王欢点点头,若有所思道:“那藤甲呢?”
马崇明得意起来,扬着下巴道:“藤甲却是三国时孟获传下来的,大人听过三国演义的评书吧?嗨,对,藤甲正是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藤甲,那是采自山间长藤,编成甲块,浸入桐油中泡上一两个月,拿到太阳底下暴晒,干透之后再浸,再晒,如此反复四五次,藤条变得坚硬无比,堪比铜铁,却又无比轻盈,穿上后腾挪无碍,可防刀枪箭矢,远近不惧,但这藤甲有个缺点,就是怕火,只要沾点火星,一点就着,所以现在用的很少。”
马崇明一口气将自己知道的说了个干净,然后眼巴巴的看着王欢,满怀希望的试探着问道:“王大人,可是要制作这竹甲、藤甲贩卖?这种东西买家可不多,竹甲易损,穿上跟没穿差别不大,藤甲怕火,火烧藤甲兵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谁来买呀?”
王欢抬头望天,眉头轻皱,像是要把天看出个洞来一般望了好一阵,弄得马崇明也抬头望了望,却什么也没看到。
他从天上收回视线,却看到王欢正笑嘻嘻的看着他,问道:“你部落的库房中,可还有多少藤甲?”
(本章完)
第93章 嚣张()
“啊?”马崇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以为王欢没有听明白自己的话,重复道:“藤甲怕火,一点就着……”
“这话你说过了。”王欢打断他道:“我是问你,你家的库房中,可还有这类藤甲存放?”
“有倒是有,只是不多。”马崇明吃吃的道:“而且放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也没人去管过,不晓得成什么样了。”
“那没有关系,藤甲乃桐油浸泡,放得越久,反而越坚固。”王欢神色兴奋起来,一双眼睛精光四射,追问道:“有多少?”
“这个,要去查查看。”马崇明有点不死心,再次提醒道:“藤甲卖不出去的。”
王欢也不去理他说什么,拉着他一路疾奔,跳上马去,这十几天来,他天天练习骑马,只为尽早不再和马万年同乘一骑,马万年身材壮实,他贴在后面总觉得像个树袋熊一样难堪。为此不知摔了多少跟头,好在川马不高大,长于耐力,跌倒趴地也没有受伤,终于能勉强骑行了。
两人带着一些护卫,纵马疾驰到土堡寨马崇明的山寨中,他的库房,就在那座巨大宅院的后头,一栋条石造就的坚固大仓,顶上盖有厚实的茅草,一扇足有八尺宽的双开木门锁得牢实。
马崇明唤来门吏,开了门,几人一踏入,就闻到一股难闻的霉臭味扑面而来,几乎熏了王欢一个跟头。
马崇明讪笑着道:“库房久未打扫,气味难闻了些,将就一下就好。”
他领着王欢,在堆满仓房的杂物中七转八弯,一直走到仓房最深处,才指着一堆乌漆漆的东西说道:“就是这些了。”
王欢走上前去,仔细一看,发现是一块块大大小小的藤甲片一层层的堆摞在一起,从地面一直到了房梁下头,一股沉重的桐油味儿直冲鼻腔,让仓房中的霉味都淡了不少,王欢随手抽出一块,放在手上细细看了起来。
这是一块一尺长半尺宽的藤甲片,油亮的藤条表面没有一点岁月蹉跎造成的折旧痕迹,像刚刚晾晒完毕一样黑里透着青色,看大小,应该是一块肩甲。藤甲坚固,王欢用手扳了扳,像在扳一块铁板一样,细密的藤条一根挨着一根,编织得非常密实。
甲块背后,附有捆绑用的软藤,使用时直接捆在肩膀上,有点类似于西方的板甲,王欢又抽出一块大一点的甲块,同样油亮可鉴,这块又是一块胸甲。
“一套藤甲,由胸甲、背甲、左右肩甲、裙甲和护档组成,分为六块,使用时用软藤捆在身上即可,操作简单,一人就可自行披甲。”马崇明在一边捂着鼻子解释道,他闻不惯仓房中的霉味儿,这库房他一年也难得来几次,如果不是王欢要进来,他才不会来呢。
王欢兴致勃勃的看了看一直顶到房梁上的藤甲堆,估算着道:“看着架势,这儿恐怕有上千套吧?”
他转向马崇明:“我要了!马头人可愿意卖给我?”
马崇明有些吃惊,连捂着鼻子的手也放了下来,讶然道:“王大人要这些破烂?那怎么能要钱呢,送你就是了。不过,如果大人是准备转手卖给别人,我可要抽五成利润。”
后一句话暴露了他的奸商品质,王欢淡淡一笑道:“不会,这等宝贝,怎么能卖给别人呢?”
他一边说,一边顺着藤甲堆走,走到尽头,眼前又看到了一堆木头箱子,不禁好奇的问道:“这里面又是什么?”
马崇明听他不准备做生意,有些失望,又捂上了鼻子,瓮声瓮气的看了一眼答道:“这里面也是不值钱的东西,我拿出来给你看。”
他打开一只木箱上的铜扣,翻开箱盖,顿时一股灰尘腾起,直冲站得近处的两人鼻子,连王欢都忍不住掩住口鼻,待得灰尘落定,马崇明才从里面拿出了一只长如成人手臂的弩,捏着鼻子道:“这是摧山弩,相传改良至诸葛武侯的连弩,一射十矢,但是射程不远,威力不大,浪费弓矢,比起角弓差远了,没人要。”
王欢的眼睛,顿时眯成了一条缝,像看到绝色女郎般放射出难以言状的光芒。
中午时分,王欢和马崇明才灰头土脸的从库房中出来,仓房中的灰尘,几乎把翻箱倒柜的两人染成了兵马俑,但王欢却兴冲冲的,高兴万分,就连走路都一跳一跳的,就差欢呼雀跃了。跟在后面的马崇明一脸的莫名其妙,整个上午,财神王大人就耗在堆满破烂的仓房中,连水都没喝一口,一鼓作气的将所有的藤甲和摧山弩点了数,亲手造册,还严令自己妥善保管,明天他就派人来拉,全部拉走。弄得马崇明很是奇怪,藤甲早就没人要了,摧山弩仿制于诸葛连弩,名气很大,但那是几百年前的三国时代的高科技,放在现在,明朝军队中的三眼统、鸟统、一窝蜂等火器随时秒杀它,谁也不会买,拿去有什么用?自己库房中的这些东西,已经有十年没人动过了,所以才当成破烂丢在库房中。他想了又想,百思不得其解。
算了,懒得去想,就当个人情,送给王欢吧。
他却不知道,王欢也是无奈,如果有铁甲火器,王欢也不会用这些冷兵器,问题是哪里去找铁甲火器?石柱不产铁,到外地去买,派出去的人都空手而回,遍地狼烟的,大大小小的军阀都在不要命扩充军队,连菜刀都不好买,又到何处去买军械?秦良玉的库房中,铁甲不过百副,皮甲倒有两三千套,但她也在练兵,自用尚且不够,哪里能支援王欢。
所以这上千套藤甲和几百只诸葛弩,倒是应了王欢的急,白杆兵枪阵无双,但终是步卒,机动性差,长枪的长度就是御敌的最远距离,碰上骑兵骑射或者有远程输送手段的军队,就只能结阵挨打的份,故而藤甲防身,连弩输出,才能勉强算是有远有近的现代军队。
“最初的简单解决办法找到了,在拥有铁甲和火器之前,就靠它们来救急吧。”王欢暗暗自语,心中的无奈,只有自己明了。
第二天,王欢就派出许狗蛋领着一群流民,浩浩荡荡的从万寿谷开到马崇明的村寨,推着独轮鸡公车蚂蚁搬家一样开始搬运,他在万寿城中紧急建了一座军械库,待自己的兵马成军后,就着手武装。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马崇明又被王欢打发出去购粮了,谷中田地还未建成,播种收获要等来年,今年这两万多人的口粮,还得靠外购,反正银子不差,买就是了。
只是马崇明明显肉痛,看着流民们大口大口的吃着白饭馒头,领着工钱银饷,就一脸的不舒服,好像死了爹一样阴沉着,好在他没呆多久就被王欢赶出去买粮,少了他的唠叨,王欢耳根清净了不少。
七月初九的上午,风轻日朗,王欢正在谷中万寿城略略成型的城墙上搬着条石,突然听到墙外有人大叫:“王大人,王大人,谷外有重庆来的使者!”
(本章完)
第94章 耳朵()
“使者?”王欢闻声皱起了眉头,问那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报信人:“是谁的使者?有多少人?”
“不知道是谁的使者,有四五十人,陈大人正在谷口拦着他,大人快去看看吧。”报信的人是个马崇明族中民壮,平时跟在陈二狗后面做事,因陈二狗是王欢的兄弟,虽然屁官都不是,流民土人按着王欢的称呼,也叫他陈大人,弄得陈二狗又不好意思又欢喜得意,做事情更加积极起来,努力让自己配得上这称谓,王欢见这样能提高他的工作积极性,也就随他去了。
王欢眉头皱成一个“川”字,脑子里转了半天,也没觉得自己在渝州有什么交集,猜不着什么使者来了,只得先去谷口看看再说。
脚下走了几步,他又唤过一个随从,吩咐道:“去将马千总叫过来,让他带着在万寿谷的所有兵丁,到谷口来找我。”
他心里隐隐有些不祥的预感,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现在正是银矿出产的关键时期,别被有心人盯上了。
马新田此刻正在万寿谷的另一边,那里王欢划了老大一块地,准备平整出来之后,待城池建设完毕,用作练兵的校场。马新田正带着所有的兵丁和一些流民,在那里拉着石头碾子平场呢。
跟在王欢身边的只有十个甲士,因为万寿谷中都是被自己训得服服帖帖的流民,没有什么危险,王欢也就没有必要时刻带着百把号人到处跑了。但这个时候,人似乎少了一些,王欢是个不怕死但也珍惜生命的主,派人去叫马新田后,还觉得不踏实,又招呼了附近工地上劳作的近两百流民,跟在自己身后,浩浩荡荡的往谷口去了。
万寿城离万寿谷口并不远,也就四里地,众人走的快,没一会功夫就到了,隔得老远,就遥遥望见了那一座已经成型的高大关楼,楼高三丈,通体为黄土夯就,没有包砖,但也是雄壮非常,城墙上宽一丈,可容五人并行,放置一些守关器械绰绰有余,虽然看上去很简陋,但重在实用,寻常马贼山寇,没有重型攻城装备,根本攻不下来。
这座关楼,是王欢首先抢修的,有了它,在万寿城建成之前,就是一处险要的屏障,能抵挡潜在的敌人。
王欢看着越来越近的关楼,心中欣喜,越看越高兴,嘴角都不由得露出笑意,走得近点,却又看到城门处有许多人聚集喧嚣,有一群骑在马上的人大刺刺的站在城门中间,自己派去守关的人则畏畏缩缩的站在两边,神色慌张,隐隐有喝骂之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