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镛慕侠传-第3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广亨见韩金镛已有投子认负之意,这用了十成力的一拳,便有所收敛,此刻只剩四成。
可李广亨做梦也没想到,原本已欲生受此拳的韩金镛,身体肌肤出现了本能反应。这一战,还大有可为。
第322章 一反前态()
上回说到,韩金镛有意隐去了自己的八卦、形意门功夫,以宫廷谭腿这密不外传的能耐,对李广亨的下盘发起攻击。未曾想李广亨一跃而起,自上而下,鹤形刁手击向韩金镛的头面部,此一击远出韩金镛的意料之外,已经无力格挡,加之李广亨在空中呈自然下落之势,虽已取得优势而却无法收招,韩金镛命悬一线。
李广亨真的想伤韩金镛么?非也。虽说他把韩金镛视作一个来找他比试国术的后生,但民间武学切磋,不过点到而已。纵然是此刻李广亨下手重了些,也只是在临敌对阵,一时不识招的情况下的一种本能反应。
如果可能,韩金镛想伤李广亨么?当然更不会。李广亨不会知道,他其实和韩金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关系真要是细数算来,李广亨算是和韩金镛沾亲带故。但此时,这窗户纸还没被捅破,李广亨不知道,韩金镛倒是已然知晓。
机缘如此,韩金镛纵然是能伤李广亨,自然也不敢伤、不会伤。当然,若论真实本领,韩金镛或许在一项两项能耐上强于李广亨,但总的说来,经验差得远了。
题外话不表,单说韩金镛须臾之间有些发呆,他只站在原地,只等着李广亨这鹤形刁手的重击从天而降。俗话说,高明的国术家,要“眼到”“心到”“手到”,这阵子,韩金镛眼中已见这一击临门,深知自己无力抵抗,却不曾想,他多年锤炼身体,肌肉出现了本能反应。
就在李广亨从天而降,向韩金镛发动致命一击,鹤形刁手蹭到韩金镛脑门的油皮的时候,韩金镛的双足,以脚后跟为轴,本能的向右侧转了半圈,正式这半圈转动,泄去了鹤形刁手九成九的力道,纵然是击中了韩金镛,可那力度,就如同一只瞎飞的苍蝇撞在了韩金镛脑门上一样。
虽然李广亨来不及收招,但他已经撤力了,说实话,李广亨也知道自己这一招过于阴毒,所以知道自己会打到韩金镛,又不想重伤韩金镛,这一击只用了四成力,真要打上韩金镛,至多也不过是把韩金镛打昏过去,或许韩金镛会昏睡个三五日,醒来后会恶心不止,再狂吐个五六天,但韩金镛一不会被打死,二不会被重伤,自己怎么说也算是韩金镛的国术前辈,这一发力、一收力之间,已经体现出了前辈对后辈该有的怜爱和保护。
可是,李广亨没想到,自己这一招,竟然被韩金镛肌肉里本能的反应给化解了。不仅自己出招而未中,反而这一招之后,门户大开。倘若此刻韩金镛攻来,哪怕是在自己的胸口处用手指微微一点,都算是自己输了。
诸位您要问,韩金镛有没有借这个机会,对李广亨进行反击?当然没有。韩金镛也很惊讶,自己的身体会有如此的本能反应,让自己从被击败的命运中逃脱。他对自己身体的本能反应感到震惊,纵然是这震惊的状态只持续了一眨眼,却足以让李广亨回身、收势,只一眨眼的功夫,双方又回到了均势。
这一下,李广亨不敢再轻视韩金镛了。最初,他只当韩金镛是个在国术武学上小有进境的年轻人,有了一些心得,便认为“老子天下无敌”,便要拳打脚踢天下英雄;后来,他发现韩金镛踢碎自己儿子玉笛那一脚,发现韩金镛用的竟然是八卦门的功夫,知道韩金镛显然是经过名师,可韩金镛纵然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就算韩金镛从娘胎里生出便开始练拳,练到如今不过二十年的光景;初动手的时候,他发现韩金镛故意隐去自己本门的武功,却只用最基础的谭腿,知道韩金镛是个有心机的年轻人,可堪“心思缜密”四个字。
可直到现下,李广亨才知道,韩金镛的能为,远在自己的意料之外。单说这一手凭借肌肉记忆本能反应的避祸一转,就非得有极度高深内力修为才可办到。可韩金镛如此年轻,他哪里来的这样的内力?如果不尽快逼迫韩金镛使出真实本领,这一战,夜长梦多,天晓得还会再生出如何的事端!
想到这一层,李广亨感觉自己今天如临大敌,不敢再有丝毫的轻视。
世间之事,皆怕认真二字。一旦一个人认真了,一旦一个人全情投入了,那再打的沟沟坎坎,也能一闯而过。更何况,李广亨在能耐上欺着韩金镛了。
强烈的求胜意识,让李广亨在一击未中的震惊之余,迅速开始再度发起攻击,他一拳连着一拳、一脚连着一脚,不求有功,但求把韩金镛忙活到手忙脚乱。逼迫韩金镛尽快使出看家本领。
同是国术家,不分年幼年长,单说这国术家的争胜之心,天底下都是一样的。李广亨已经从震惊之中走出,这一阵子,韩金镛呢?
韩金镛当然也醒过味儿来了。
韩金镛知道,无论是自己国术启蒙时期所学的霍氏谭腿,还是进阶之际修习的宫廷谭腿,无外乎都是撒给李广亨的迷魂药,“挂着羊头卖狗肉”,让李广亨摸不到头脑。这阵子,如果要让李广亨对自己有足够的尊重的话,非得使出真实的能耐。
于是乎,韩金镛可就拿出能耐来了。
只见,他右臂立肘,右手齐眉;左臂收回,护心;左脚前伸,脚尖微微点地,右脚踩实,右腿微屈。——却是一个标准的八卦掌的架势。待得李广亨拳拳脚脚源源不断向自己袭来的时候,韩金镛刚好左突右挡、脚下生风,却又与李广亨战在了一处。
这一战,便好看了。
两人如同穿花蝴蝶一样,战在一处,看似是掌掌相接,臂臂相拦,可打斗中,却发出了“砰砰”的声音,两人各保持着忖量,催动自己的内力,来试探对方的能为。可越大,速度越快,越大,催动的内力越多。
吴老三在场外看呆了。实际上,这些年,李广亨没少和前来挑战的人动手。一般来说,前来挑战和李广亨动手的国术家,不过两三招,便或是被李广亨推出圈外,或是被李广亨打倒在地,兴许有一两个狂妄之徒,说话做事实在是越界,李广亨微微下个重手,也无非是给他身上留个记号,但再怎么说,和李广亨动手之人,交手过不了五六招。
可如今,韩金镛却和李广亨越打越快,越打越好看,越打越惊险。到后来,他只能听见两人交手的声音,却看不到两人出招的招数。直到此刻,吴老三才知道,韩金镛绝对不是徒有虚名的年轻后辈,他能以如此年纪成为义和拳众拳民背后出谋划策的角色,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
吴老三在场下圈外观战如此,场上圈内争斗的李广亨和韩金镛,心思却又有了另外的变化。
李广亨心里想的是:这么些年,大家尊重我,把我视为我师父的八大门人之一,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可到如今,我却连个年轻人也战不过,这年轻人招招有度势势有法,如此的打下去,我能战得过他么?早先几年,我也是这个岁数,那个岁数的我,和韩金镛打,我有把握打得赢他么?我能经得住他几招?真的是英雄出少年,我徒长了几岁年纪,却真真是应了“以大欺小”这四个字了。
韩金镛心里却也想的是如此:多年来,我随诸家名师修习国术,最得意的便是这个“快”字,所谓以快打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可如今,我的脚步、招法速度已经接近极致了,却依旧无法从李广亨身上发现任何一个纰漏,看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除了师父张占魁、师伯李存义,这世上还有太多的高人我没有接触过,还有太多的世面我没有见过。
且说,二人心里的变化,同时反映在他俩对决的过程中。以快打快,渐渐行不通了,李广亨主动变招,便有了以慢打快的应对。可韩金镛一直以来以快自居,当然不会懂得这慢中的诀窍,他只一条路走到黑,以不变应万变。对决之内,瞬息万变,情势虽然改变了,但战局依旧维持着均势,却已经开始逐渐偏向李广亨一边。
少说要打了两三百招了。韩金镛感觉有些技穷,可李广亨,却依旧新的招数绵延不断。
“糟了!一旦我把招数用老,开始打‘回头拳’了,那接下来,李广亨就识招了,就知道如何应对了,到了那时,我必败无疑!”韩金镛心想,“干脆,我给你来个厉害的吧!”
前文书说过,韩金镛学艺的时候,经过多位名师的指点,除了王义顺传授霍氏谭腿和万胜刀法,“大刀张老爷”张源传授了宫廷谭腿,周斌义传授了些少林门的外家拳,张占魁传授八卦掌之外,还有师伯李存义呢!作为形意门的有名传人,李存义的本事,自然也不孬。这些年,李存义和张占魁俩人给韩金镛用功,却让韩金镛在掌握八卦掌的同时,多多少少也有了些形意拳的能耐。
且见,韩金镛笃定了要另辟蹊径的主意,一个健步向后跃出五尺,腾出空来,却使出来一个新的架门。
“呀喳喳……”观韩金镛使出了这个架门,李广亨先是一惊,随即愣在了原地,但这打愣只眨眼之间的功夫,但见李广亨突然之间面露喜色,耳听得李广亨高声暴叫,“好小子,你的能耐着实的好!我作兴你!我佩服你!我喜欢你!”
诸位您要问,韩金镛使出的是个什么架门?为什么突然之间,李广亨一反前态,突然间对韩金镛赞不绝口?
下回再讲!
第323章 机缘道尽()
上文书说道,眼看韩金镛的拳已用老,招数已经用尽,再打就都是“回头拳”,都是用过的招数了。
不得已,韩金镛亮出了新能耐。
骤一见这招数,与之激战正酣的李广亨,瞬间愣在了原地,随后竟然面露喜色,对韩金镛赞不绝口。
是什么样的招数,令李广亨一反前态?
这要从韩金镛的招数说起!
拳经有云:悬顶坐步根为磐,凝神调息抱丹田;规矩皆源三体式,下合地气上通天。
韩金镛用出的招式,是五行拳的起手,三体式的便是。
那为何李广亨会对此如此的惊讶呢?盖因为,这五行拳,乃是形意拳的根,是形意拳屋中基本拳法的总称。
咱说了,韩金镛师承张占魁学习八卦,师从李存义兼修形意,却没说,他李广亨,是当世形意拳的宗师之一!
李广亨何许人也?这要从李广亨的师祖说起。
明万历年间,山西蒲州一奇人名叫姬际可,他年少之时,私塾里学文习武,学以致用、刻苦用功,天赋过人,后在终南山访得名师,并习得岳武穆拳谱。他精通大枪,传出六合枪法,后又因清兵禁止私藏兵器,姬际可便依照六合枪法,创出六合拳法,即心意六合拳,他便是形意拳的始祖。随他习武之人,除了六个儿子,还有河南马学礼,以及从十余岁起便随其习武的曹继武。
河南马学礼发展河南心意六合拳一支暂且不表,单说曹继武。他本名曹曰玮,字继武,天资、人品俱佳,得了姬际可的真传,康熙三十二年曾中武举,是癸酉科顺天府武乡试解元,次年,甲戌武科会试第三十六名,殿试中第一名状元,被授予二等侍卫,连捷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