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第8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番折腾之后,时间临近午夜,对岸传来了刺耳的金属履带声。霍瓦特清点了一下人员和弹药,顺带叮嘱机枪手和火箭筒手相机行事,其余战斗人员各自做好准备。不出所料,意军随后以数十辆战车为先导发动第二波攻势。
这次有战车扛线,意军迅速越过了之前受阻的河滩。涉水渡河的过程,战车发动机发出阵阵沉闷轰鸣声,长身管的75毫米战车炮不断轰击着对岸的阵地,车载机枪也在反复扫射,这使得意军攻势空前旺盛。
在照明弹的光芒照耀下,意军p…43战车棱角分明的轮廓毕现无疑。
尽管摆脱了以往意大利战车遍布铆钉的落后形象,各项性能均已达到或超过列强国家现役主力战车的平均水准,但p…43还远没有强大到主宰战场的程度。在不足百米的距离,爱制1944式单兵火箭筒只要命,基本可以确保击穿,两到三发命足以达到摧毁效果。于是,意大利人的攻势很快在皮亚韦河之受到遏制,意军步兵死伤不堪,幸存者纷纷后撤,而投入战斗的p…43只有几辆得以退回到西岸……
第1003章 “夜鹰”展翅()
夜已深,位于奥匈帝国西部的格拉茨军用机场依旧灯火通明,一架架涂有金色三叶草徽标的48型双发轰炸机从各自停机位汇集到了飞行跑道上,强劲有力的引擎轰鸣声充斥着整个机场。
这些服役还不满一年的新型夜间轰炸机,隶属于新联合王国皇家空军第73航空联队,一支老牌的夜间轰炸机部队。二战期间,第73航空联队先后参加过对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等地的夜间轰炸,多次为前线部队提供夜间战术掩护,之后远赴中北美洲,协同德军展开作战行动,对美国南部的亚特兰大、新奥尔良、诺福克等工业和军事重镇进行过夜间轰炸,此间共有165人获得了德皇颁发的红鹰勋章。
作为新一代的“爱尔兰夜鹰”,1948年定型投产的48型夜间轰炸机属于双发双座的轻型高速轰炸机。它们装备着新联合王国自行研制的二级增压发动机和高精度的机载导航轰炸雷达,空载状态下的最高平飞速度达到686公里每小时,升限14000米,有效作战半径750公里,最大载弹量1200公斤除了常规炸弹之外,它们可以一次性搭载4枚杀伤力惊人的300型凝固,或4枚威力爆表的300型钢珠子母弹。
就战术性能而言,48无疑是当前最优秀的夜间轰炸机。它们之所以没能成为西方同盟国家争相订购的通用型轰炸机,一方面是因为造价实在不便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们的维护成本几乎跟战略轰炸机相当。
陆上,有固定式雷达基地和移动式雷达车进行24小时对空探测,天上,有45型陆基预警机提供无死角的全向警戒,再加上技术成熟的雷达导航系统,联军飞行员们由此信心满满地踏上了征程。
在战术编号为73021的48型轰炸机上,驾驶员约翰迪隆少尉一手轻推油门阀,一手适时地松开了刹车杆,待座机开始向前滑行,他照例对搭档丹维尔中士说:“幸运随行!”
投弹手爽朗地回答道:“我有种预感,这会是一次轻松而又愉快的行动,意大利空军实在太菜了!”
约翰迪隆少尉会心地笑了起来。从格拉茨到意奥边境,只需要飞行一百多公里,前往威尼斯也不过是三百公里航程。在此前争夺战场制空权的激烈战斗中,联军不但重创了意大利空军,使得意军战斗机部队元气大损,还狠狠打击了意军的地面防空力量。
意军的地面雷达,探测精度和探测距离都不差,只不过意大利人在雷达的运用和反制上还处于入门阶段。战争爆发的第一个星期,联军航空部队便破坏摧毁了至少17座意军雷达站,几乎拔除了意军部署在整个北部地区的全部雷达设施,在那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意军航空部队和地面防空部队是在没有雷达辅助的状态下进行作战,以致于损失直线上升,联军借机夺取并占据了战场制空权。此后,意大利军队匆匆建立了几个临时雷达站,并将为数不多的移动雷达设备投入前线,这才勉强恢复了部分对空预警能力。
离开格拉茨后不久,由62架48组成的轰炸机群,与前来护航的28架44战斗机顺利会合。在这支夜间轰炸编队飞越意奥边境之前,一架45型陆基预警机与中队长们建立起了直线联系,向他们提供意大利东北部空域的实时敌情讯息:意军战斗机的夜战能力虽弱,但在联军机群起飞后不久,他们还是相应起飞了大约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在地面雷达的指引下前来迎击。
意军战斗机的出现完全在意料之中,联军机群迅速分出16架44前去“破阵”。夜间的作战环境显然对装备无线电制导雷达自导型空空火箭弹的新联合王国空军有利,战争最初的一个星期,联军对意军的空战损失比例,昼间是5比2,夜间是7比1,两相比较,可知双方的技术实力是多么的悬殊。
在领队长机的引导下,48保持着齐整紧密的队形。要说弱点,自卫能力差无疑是这款夜间轰炸机最大的短板它们只装备了2门20毫米前向机炮和两对13毫米后向机枪,这种强度的火力,还不足以对抗意制202和55。不过,自战争爆发以来,新联合王国皇家空军相继在意奥战场投入了14个中队近200架48,迄今执行了1800架次的轰炸行动,损失仅为9架,这其中还有4架是带伤返航,在降落过程中坠毁或报废的。
45担当战场指挥,44冲锋陷阵,结果便是没有一架意军战斗机可以靠近联军夜间轰炸机群,意军地面高炮部队的象征性抵抗也未对这支飞行编队造成实质威胁。就这样,联军的夜间轰炸机群顺利深入到意大利境内,而它们此次的目标是集结在皮亚韦河东岸的意军地面部队。
“注意!我们今晚的轰炸目标是科勒纳诺城以东500至3000米区域,据地面部队报告,意军第19步兵师在此集结。跟往常一样,我们以雷达导航为主,以地面部队的蓝焰信号作为辅助校正标的。现在距离轰炸开始还有大约三分钟,全体做好准备!”
中队指挥官的指令,清楚无误地传达到了每一个中队成员的耳朵里。
“倒数三分钟!”约翰迪隆少尉提醒他的搭档。
这个时候,后座投弹手已经启动了机载雷达的瞄准功能,待轰炸瞄准具设定完毕后,投弹手会让轰炸瞄准具接管飞机的自动驾驶仪。从这时起,实际上操纵飞机的就不再是飞行员,而是轰炸瞄准具,它会控制飞机沿着模拟计算机计算出来的投弹航路飞行,并根据投弹手最后作出的调整及时修正飞机。在到达预先计算的投弹点时,轰炸瞄准具会自动投下炸彈,这样投弹的命中效果就会显著提高。
日常训练中,新联合王国皇家空军飞行员能够将夜间水平轰炸的圆径误差控制在50米以内,几乎等同于传统轰炸机的昼间轰炸精度!
“最后一分钟!”中队长有意提高了一度音量,他的声音仿佛一针兴奋剂,让中队成员呼吸加促,心跳加速。
片刻过后,通讯频道传来另一个声音:“雷达导航设备接收到地面部队的指引信号!”
紧接着,中队长的声音再次响起:“目测观察到我们的蓝焰信号,今晚的表演即将开场!”
轰炸即将开始,有人热血沸腾,也有人于心不忍,毕竟他们即将投下的是毁伤力惊人的300型凝固。几十枚一并投下,偌大一片区域都将变成人间炼狱,只要置身其中,不论军人还是平民、青年还是老幼,都将受到最为可怕的煎熬。
轰炸倒计时的最后几秒,约翰迪隆少尉身后的丹维尔中士默默在额前和胸口划了个十字,口中呢喃道:“愿上帝宽恕我们对一切生灵的杀戮……这是神圣的军人使命,我们无力抗拒,必须服从……”
地面上,数以千计的意大利军人因为白天的兼程赶路和连续进攻而疲惫不堪,很多人沉沉睡去,压根没有听到夜空中传来的飞机轰鸣声,而营团级以上的军官们早已被电话吵醒,并得知有数十架敌军轰炸机自东往西飞来。基于当前的战况形势,不难推断它们的轰炸目标是在皮亚韦河投入反攻的意军地面部队,但是,军官们对是否下令全员分散以躲避空袭心存顾虑,毕竟白天的战斗进展不利,士兵们的斗志深受影响,而且又是在夜晚,一旦部队陷入混乱,天亮后再度发动攻势的计划就得向后推迟了。
直到敌机的身影在月光下已是清晰可辨,意大利第19步兵师的师属防空部队才匆匆开火,凌乱的枪炮声根本遮不住那漫天轰鸣声。挨到了这一刻,许多意军步兵才意识到自己面临着敌人的夜间轰炸,但很多人只是在散兵坑里蜷了蜷身,或是其他可供容身的地方仰头张望,大部分人都以为这只是一次常规的空袭,殊不知这些简单的掩体在凝固面前几乎起不到什么保护作用。
夜空中,一架架48打开了位于机腹下方的弹舱,那些头部涂有红色标识的凝固在气流的作用下微微颤动着。距离黎明还有两个多小时,新联合王国皇家空军第73航空联队所属6个夜间轰炸机中队分别对皮亚韦河东岸的6个意军集结地域展开轰炸,所有的夜间轰炸机均搭载了300型凝固,这样的空袭不但会让意大利人的**遭受不可愈合的创伤,还将对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造成难以形容的冲击。
近乎无声的爆炸掀起一股股冲天火浪,在皮亚韦河西岸阵地上,霍瓦特们探出头,静静望着那烈焰滔天的骇人景象,庆幸自己不必遭此劫难。随着轰炸的进行,有的炸弹落到了靠近河滩的地方,很快便有满身是火的意大利人往河里跑,有的倒在了河滩上,有的侥幸跳进河水,痛苦的哀嚎声此起彼伏……
本章完
1005。第1004章 庸帅()
在新联合王国第2装甲师和奥匈帝国国防军第4装甲骑兵师的联合攻击下,“皮亚韦河锁链”最南端的一环,南临亚得里亚海的圣多纳城,于黎明前沦陷,偌大的包围圈牢牢锁住了边境筑垒地域的五十多万意军部队。至此,意大利陆军装备最好、经验最足的39个野战步兵师、6个重炮师、11个要塞师以及大量边境守备部队失去了同后方的陆联系,而在皮亚韦河以西,意大利人既没有足够的兵力来保护维罗纳、米兰等重要城镇,也没有牢固的防线阻挡敌军深入亚平宁半岛。
清晨,因亲临前线视察****而在威尼斯逗留两天的意大利****翁贝托,目睹联军水陆并进,对这座富庶的、举世闻名的“水城”展开进攻。原本意气风发的****殿下不得不在亲卫人员的簇拥下撤往四十多公里外的小城索莱希诺,随行的参谋部军官建议他返回罗马,但这位拥有陆军元帅军阶的王位继承人显然意识到自己的国家正面临一场可怕的劫难,在这个非常糟糕的时刻,必须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
通过电话跟意军总参谋长格拉齐亚尼元帅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沟通和争辩后,私下里时常自诩为“现代屋大维”的翁贝托殿下亲自出任北方战线总指挥部指挥官,并将他的指挥部设立在索莱希诺。
名义,北方战线总指挥部对整个意大利北部的作战部队和军事资源进行调配,纸面的作战部队数量达到76个野战师、10个重炮师、3个装甲师、20个要塞师以及相当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