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第6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设施损毁,这些对它后续行动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以爱尔兰国王之名命名的德国航母“约阿希姆一世”号属于同盟者级,吨位只有齐柏林级的三分之二,防护硬件较弱,而且遭敌机带弹撞击的部位靠近水线,熊熊烈火吞噬了两层机库,而且严重制约了舰员的损管,再好的损管设计碰到这种情况也无济于事。在随行轻舰艇的帮助下,“约阿希姆一世”号的火势直到夜幕降临后才逐渐熄灭,但这时舰底进水已超过了警戒值,舰体倾斜接近30度。在夏树的直接指令下,舰上官兵无奈弃舰,所幸撤离工作井然有序,除在战斗中阵亡的39名舰员外,其余人员均安全转移到了护航舰艇上。
美英舰载机的第二波攻击对同盟国舰队造成了航母一沉一伤的沉重打击,同盟国舰载机的第二波攻击也不含糊,当它们逼近美英舰队时,只有区区5架战机前来拦截。轻松扫清空中障碍后,同盟国飞行员很快发现了两艘蹒跚而行的美英航母,舰艏中雷的“约克城”号舰体倾斜近10度,飞行甲板已无法使用,“光辉”号的火势初步得到了控制,飞行甲板上收容了几架战斗机,勤务人员露天作业,看样子正用备用燃料桶给它们加注燃油。
美英舰队几乎所有的轻舰艇都紧紧簇拥在这两艘航母周围,试图用密集的防空火力阻拦同盟国舰载机的攻击,然而这并没有卵用,同盟国飞行员们照例祭出先锤再刺、刺了再锤的战术套路,即以俯冲轰炸机率先展开俯冲轰炸,吸引敌方舰艇防空火力,用硝烟和水浪干扰敌人炮手的视线,鱼雷轰炸机趁机从各个方向逼近,在中近距离投射鱼雷,迫使敌方舰艇通过海上机动进行规避,海面的防空阵型一散,留在高空待机的俯冲轰炸机紧接着发动第二轮轰炸,这时一般能够取得斩获,受损的敌方舰艇自然成为鱼雷轰炸机第二轮攻击的理想标靶,只要攻击投入的轰炸机数量充足、指挥有序,完全可以用三轮、四轮攻击来摧残对手。
不出意外,战斗力尚存的“光辉”号成了同盟国飞行员重点“关照”的对象,前后不超过一刻钟的时间里,它接连挨了三枚重磅航空炸弹和多颗轻型航空炸弹,就算是当下防护能力最好的主力战列舰也未必能扛得住这样凶猛的攻击,何况一艘区区三万吨级的航空母舰,经过数次猛烈爆炸和两次爆燃,汹汹火势从舰尾蔓延到了舰艏,任由护航舰艇用消防水柱持续喷射亦无济于事。舰上幸存人员或已跳海逃生,或受困底舱,航母实际上已处于完全失控的状态。金万般无奈,只好下令放弃“光辉”号,率领“约克城”号及护航舰艇继续南行。这时夜幕逐渐降临,可是金的噩梦还未结束。在主力舰队的调度下,同盟国护航船队中的两艘航母派出29架舰载机,它们正好赶在天黑前对美英舰队发动攻击,这般精准补刀虽然没有让意志坚定的金萌发自裁念头,却从根本上扭转了他对于这场战争的期许。
遭到第三次攻击之前,“约克城”号已通过对不同水密舱注水排水修正了舰体倾斜,而且奇迹般的接回了第一波空袭机群的部分返航飞机,若有一夜的时间抢修整备,次日清晨便有可能对敌人发动一场出其不意的袭击,然而敌方天黑前的最后一击彻底断送了他们的残念。战斗中,护航舰艇无力抵挡敌机的攻击,致使“约克城”号挨了三枚航空炸弹,飞行甲板基本损毁,降落飞机也无一幸免。为了保护“约克城”号免遭雷击,随行的美国轻巡洋舰“罗利”号迎着来袭的鱼雷冲了上去,结果鱼雷炸穿舰体,引爆了主弹药库,全舰官兵仅有10人得以生还,这一幕让所有人哑然无语。
入夜之后,同盟国方面继续出动水上飞机和部分舰载机实施警戒侦察,但双方在东大西洋的海空大战已基本告一段落。随着战斗形势的变化,拥有“佐治亚”和“安森”两艘主力战舰的斯普鲁恩斯分队无奈放弃了原定的夜袭计划,转由负责策应的坎宁安舰队向敌方护航船队发起夜袭。在拍发给安德鲁…坎宁安的密电中,美国人自称将会与之协同作战,可实际上斯普鲁恩斯前半夜就带着他的分队调头追赶金舰队去了,两者顺利会合。为了避开同盟国舰队的搜索和追击,金选择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线路,先是向南迂回至北纬33度附近,驶过人迹罕至的海域,再转头向北,直至驶抵皮库岛,跟查特菲尔德舰队合兵一处。
等到这场战争成为历史,军史学家们结合交战各方公布的战报回顾这场战斗,便会发现大英帝国的光辉如落日一般,在这晚之后彻底消失了,而坎宁安舰队就如同黑夜到来前的最后一抹红霞,如血般绚烂,转瞬过后,便只剩无边无尽的黑暗。
属于他们的时代,就这样渐行渐远……
781。第781章 连锁反应()
对同盟国“皇室荣耀”护航船队的袭击,是美英海军1933年在大西洋海域投入的最后一场舰队级的攻击行动,随着这场发生在东大西洋的海战以美英海军失利而告终,美英联军在大西洋战线全面转入防御。 由于海上补给线不畅,又时常遭到敌人空袭,据守亚速尔群岛中部的特塞尔、皮库、圣若热、法亚尔四岛的美英军队处境日益恶化,官兵苦不堪言,至10月上旬,同盟**队的跨岛进攻已基本准备就绪,就在这时,从遥远的太平洋传来了一个令所有美英军民深陷绝望的消息:日本军队以不宣而战的方式袭击了美属菲律宾、英属马来半岛和东印度群岛的军事据点,不但使美英在东南亚的军事力量蒙受沉重损失,更打乱了美英阵营在东半球的战略部署,直接威胁到了西亚数十万美英军队的后路。
如历史那般,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的日本极具扩张野心,他们先是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之后逐渐扩大侵略规模,然而战事的进展远没有预期的顺利,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国内经济愈发吃紧。恰逢同盟国与美英阵营爆发大战,面对交战双方抛来的橄榄枝,日本政府左右逢源,一面向西方列强国家索要优惠的经济贸易政策,一面紧盯这场战争的发展形势,耐心等待着参战的最佳时机。当美英联军在亚速尔战场占据绝对优势之时,日军高层一边倒地支持加入美英阵营,驻美武官甚至已经向美军高层将领提出了日本参战前的物资供应清单,私下里表示只要美国答应提供这些物资并付诸实施,日本军队就将南下印度洋,配合美英军队对盘踞中东的同盟国势力开战,但因日本索取的物资数量过于庞大,华盛顿方面有所犹豫。没过多久,亚速尔战局急转直下,等到大西洋战场的作战前景变得愈加悲观,美国政府为求强援而愿意接受日本之前的要求,但见风使舵的日本人决定再观望一阵,并通过外交渠道与同盟国阵营的带头大哥进行了秘密协商,得到了德国掌权者在划分势力版图、提供经济援助等关键问题的保证——相较于美国允诺提供的物资,占领物产丰饶的东南亚才是让日本军政首脑们倾心的参战条件。
因早年与日、苏签署了四国秘约,美英阵营的军事重心放在了东西两个方向,即东面的亚速尔攻略和西面的大波斯战略,东南亚诸地远离同盟国的势力范围,属于相对安全的大后方。为了保障这个重要的资源产地,美英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等领域对日本政府一味退让,以为这样可以拉拢日本,至少稳住它不在大战期间发难,孰料养虎为患。至1933年,日本海军的总体规模居于世界第三,仅次于德国和美国,海军航空兵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均居于世界前列,一矣开战,即依仗绝对的军事优势迅速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登陆菲律宾和马来半岛的日本军队如狼似虎,打得美英军队及当地的土著部队溃不成军。
10月19日,从印度洋回援马来半岛的美英舰队在马六甲海峡遭遇日本南遣舰队主力,战斗的过程和结果跟1905年的日俄对马海战颇为相似,士气低落、缺乏航空兵掩护的美英舰队遭对手完爆,22艘作战舰艇9艘战沉、5艘被俘,阵亡、失踪及被俘人员达到3200多人,而日本舰艇无一损失,伤亡官兵不足200。
加入己方阵营的新盟友在战场上表现惊艳,同盟国全系士气大受鼓舞,奥斯曼帝国于10月22日正式宣布参战,并于宣战当日会同德、意军队向美英支持的“大波斯国”武装发动猛烈攻势,接下来的几天,驻扎在波斯地区的同盟国空军不但对波斯境内的敌对目标展开空袭,还派出远程轰炸机对英属印度西部的美英军事设施和边界防线实施轰炸。
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参战,两大阵营在中东的对抗终于从代理人战争转变为直接交战,这原本是美英高层一直期待的机会,可是日本横出一杠,强袭东南亚,若菲律宾、马来半岛乃至澳大利亚落入日军之手,部署在英属印度的美英军队将沦为孤军,尽管战事还有可能出现转机,前线部队已是人心惶惶,西亚地区的美英联军统帅麦克阿瑟只好放弃了主动攻入波斯地区的计划,指挥各部加固防御,依托边境防御抵挡同盟**队,并接纳“大波斯国”的武装人员撤入印度境内编整待命。
10月26日,被视为战争“决赛场”的亚速尔群岛响起了决赛下半场的哨声,同盟**队以三个德国海军陆战师为先锋发起第二次特塞尔之战,待英勇的海军陆战兵们冒着敌人的枪弹开辟出了稳固的登陆场,六万多名同盟国步兵在两千多辆战车的掩护下迅速登陆,此战期间,前期受损的多艘同盟国舰艇重返前线,用威力空前的炮火摧垮了敌人一座又一座海防堡垒,沉重打击了敌方官兵的战斗意志。及至10月29日黄昏,特塞尔岛超过四分之三的区域回到了同盟**队手中,联军残余部队退守山区和少数港口继续顽抗。在同盟国方面的主动建议下,双方于3日停战12小时,经过面对面的谈判,美英部队的指挥官皆同意缴械。
公报一出,世人莫不为之震惊。当初美英军队虽然迅速夺取了特塞尔岛,同盟**队阵亡、被俘者众多,但有相当数量的官兵在己方海军的努力下成功经海路撤离,这些人大多参加了守卫皮库岛或圣若热岛的战斗,而后辗转退守圣米格尔岛或圣玛利亚岛,最终迎来了胜利大反攻,而今驻守特塞尔的12万美英军队,只有数千人在战斗结束前转移到了美英军队占领的余下三座岛屿,美英舰队的无为并非无能,而是因为他们借此机会实现了一次成功的战略性大撤退——包括所有的主力舰在内,近百艘舰船从失去希望的亚速尔前线撤回到了北美,顺带从皮库、圣若热、法亚尔撤走了两万多名士兵。
留守这三座岛屿的美英军队虽有四万之众,却已经失去了与敌一战的斗志,同盟**队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劝降与接管。至11月3日,随着皮库岛守军投降,持续5个月又11天的亚速尔战役最终落下了帷幕。这场旷日持久、激烈空前的海陆空立体大战吞噬了交战双方三十余万名军人的生命,先后有一万九千多架作战飞机被部署到了这个陆地面积不足爱尔兰二十五分之一的群岛,超过一万两千架被击落、击毁或因伤报废,双方投入这场战役的作战舰艇总数达到1359艘,其中416艘战沉,损失总吨位接近160万吨,相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