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探秘-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劲,把贾府最不光彩的事一股脑的抖露了出来,他说:“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这番“疯话”不仅暴露了贾府“偷秦”事件确凿无疑,还道出了此事不能外扬,“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的苦衷。
其实,贾府所发生的“偷秦”事件,不仅焦大心知肚明,整个贾府也无人不晓,只是没人敢说,没人敢提罢了。焦大也只是在贾府发泄一下,对外绝不会提半个字,毕竟内外有别,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的,否则也不会说出“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的话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脂批语)”,一般人家尚且如此,何况位高权重的皇族哉?所以说,为了家族的名誉,主人公不得不这样做。
可是,害怕的事情往往是越想躲越躲不过,越想回避越找上门来。主人公以手足之情为重的初衷,换来的却是手足相残的恶果;为篡位着极力掩盖的苦心,换来的却是他变本加厉的残忍。这个事与愿违的结果,令他追悔莫及,一生都无法释怀,一想起来就如鲠在喉,心情难以平静。林黛玉的一串酒令词,就生动的反映了他的这种又悔又痛的心态。她说:
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哀雁,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
主人公把自己比作“孤鹜”,比作“哀雁”,比作“折足雁”,以此来表明自己痛苦的内心。“孤鹜”是一只失群的大雁,他本来是兄弟成行,现在却成了孤零零的一个。“哀雁”是一只受伤的大雁,它的鸣叫传递的是哀伤和悲痛。“折足雁”是失足的意思,它表达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悔恨之意。
这就是为什么北静王要把“鶺鸰香念珠”传给宝玉的原因,因为这样做就等于把自己的心,把自己的情,把自己的希望统统交给了宝玉,交给了未来,交给了读者。这个举动体现的是,主人公从前生向后生的转变,从亲历者向记述者的转变,从庙堂之人向江湖野客的转变。宝玉头上的“二龙抢珠”图案,此时变成了“二龙出海”,它标志着这只被点过睛的龙,已经离开了庙堂,飞向了大海,飞向了未来。当然,不管他飞多远,他的心他的情依然留在庙堂,留在他心心相念的地方。这串“鶺鸰香念珠”就是他忠贞不渝的见证。很显然,北静王希望宝玉替他念好手足之情这本“经”,代他完成未了的心愿,实现其传世的梦想。
那么,北静王的原型究竟是谁呢?他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书中,为我们确定主人公或作者的身份提供了有力证据。这个信息是从贾政和北静王的对话中透露出来的。(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81章 、作者真相之谜(14)()
北静王因见宝玉“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便向贾政说道:
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谅也。
贾政听后忙陪笑道:
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藩郡馀祯,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
宝玉作为北静王的“后生”,贾政称其为“赖藩郡馀祯”,这几个字一语道破宝玉的真实来历。宝玉看似来自贾政,实际上来自北静王,也就是说北静王才是他真正的“父亲”。只不过为安全起见,他被寄养在贾政的名下,成为贾家的后代。所谓“龙驹凤雏”,说的就是他和北静王是同类,与贾政毫无共同之处。北静王所说的:“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宝玉的将来肯定要比贾政强;二是说,宝玉的将来肯定要比北静王强。比贾政强,说的是“史鉴”终将胜过“闲文”,独领文坛之风fengsao。比北静王强,说的是这部作品必定能成就一番事业,取得“一鸣惊人”的成果,实现北静王无法实现的愿望。
然而,正是“藩郡馀祯”四个字,透出了北静王的身份。“蕃郡”一般是对有王位人的恭敬称呼,它强调了北静王作为皇子或郡王的身份。“馀祯”从字面理解是赐福或带来吉祥的意思,但“馀”在这里有三种解释:第一,是作者自己对自己的称呼。脂砚斋在“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馀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的批语中,就把他自己称作“馀”。第二,劫后余生者。《留馀庆》曲名中的“馀”是死里逃生的意思,体现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第三,“畸零之人”。“馀”是整数之后的零数,可作“剩余”或“孤零零”解释,而“畸零”就是这个意思。“畸零”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孤独的人;二是世外之人。妙玉把自己比作“畸人”和“槛外人”就是这两种意思的体现。可见,“馀”在书中已经成了主人公或作者的代称。综合这三种解释,“藩郡馀祯”的意思也就再清楚不过,它指的是身为“蕃郡”的北静王,他的原型不是别人,正是十四阿哥胤祯。
“藩郡馀祯”,把主人公、北静王、胤祯紧紧连系在一起,让作者的真相水落石出。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个地方不是每一个抄本都是这样写的,庚辰本和戚序本就不一样。庚辰本写的是“藩郡馀祯”,但戚序本写的是“藩郡提携”,这一改动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将胤祯的名字一笔勾销。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不太清楚,也许是“藩郡馀祯”过于直白,过于显露,怕引起一些麻烦。或者就是作者有意为之,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戚序本晚于庚辰本,这个变化不可能是抄录时的笔误,人为修改的可能性极大。不管怎么说,这个改动恰恰说明“馀祯”二字并不简单,里面藏有玄机。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所提供的信息十分重要,它不仅透露了主人公宝玉的原型是北静王,还透露了北静王的原型是十四阿哥胤祯,作者身世之谜也随之浮出水面。脂批说:“路谒北静王,是宝玉正文”。所谓“正文”应该指的就是点明主人公真实身份的文字。
3、林黛玉——紫鹃——胤哥
林黛玉作为龙的眼睛,是宝玉的灵魂和生命,主人公的真实身份,在她的身上同样有体现。书上说,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从此以后,黛玉便跟鹦哥形影不离,比跟自己带来的还要好上十倍。这个人就是后来的紫鹃。贾母赐鹦哥给黛玉,与赐袭人给宝玉的意义完全一样,都是用丫头来充实主人的信息。
袭人和鹦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人。袭人是名分,或者说是头衔,而鹦哥是这个名分或头衔的灵魂和实质。也就是说,前者是位,后者是位子上的那个人。鹦哥含“胤哥”的意思,而“胤哥”专指康熙的皇子,因为康熙的皇子皆以“胤”命名。但贾母赐给黛玉的“鹦哥”并不是指所有皇子,它单指十四阿哥胤祯。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鹦哥又叫鹦鹉,“鹉”与“武”谐音,指武将出生的那个胤哥。在康熙皇子中有大将军头衔的也只有十四阿哥胤祯,所以这个“鹦哥”专指胤祯。
宝玉是“水中月”,黛玉是“镜中花”。“月”即“镜”,“花”即“袭人”,二者之合才叫花好月圆。黛玉作为胤哥的属性,在“慧紫鹃情辞试宝玉”这场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故事应该说大家都很熟悉,表现了宝玉对黛玉的痴情痴心。但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恐怕没人注意到。这个现象就是:宝玉的病表面上看是因黛玉而起,但实际上却都表现在了紫鹃身上。不信你看,明明是黛玉不愿与宝玉亲近,表现出来的却是紫鹃不愿与宝玉亲近,导致其呆病发作;明明是宝玉怕黛玉离他而去,可是偏偏紧紧拽着紫鹃不放;明明是黛玉不走的消息让他起死回生,灵魂归窍,可是表现出来的却是紫鹃的到来让他有了生的希望。
整场戏宝玉和黛玉压根就没有见过面,处处写黛玉的地方,处处由紫鹃来表现。宝玉嘴里喊的是黛玉,眼睛盯的却是紫鹃;心里想的是黛玉,手上抓的却是紫鹃。他到底离不开谁?是黛玉还是紫鹃?表面上看他离不开黛玉,实际上是离不开紫鹃,因为紫鹃才是他的真性。(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82章 、作者真相之谜(15)()
很显然,这场戏的主角是紫鹃,而紫鹃暗指十四阿哥胤祯。作者通过这场戏想要说明的是,十四阿哥才是真宝玉,才是真嗣子,才是康熙选定的接班人,雍正只不过是一个冒牌货。脂砚斋在这一回的回前批语,对此已有所暗示,他说:
作者发无量愿,欲演出真情种,性地圆光,遍示三千,遂滴泪为墨,研血成字,画一幅大慈大悲图。
“真情种”即“真嗣子”,“大慈大悲图”即“真佛”。“作者发无量愿,欲演出真情种,性地圆光,遍示三千”,说的是作者将主人公的庐山真面目,不是和盘托出,而是通过隐晦曲折的方式加以表现,非独具慧眼者,无法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紫鹃这个名字,本身就有“帝王”和“血泪”的双重寓意。传说杜鹃鸟由帝王所化,李商隐的“望帝春心托杜鹃”,采用的就是这个说法。作者同样引用此意刻画了紫鹃这个人物,以此表明:主人公的前生是胤哥,是帝王,后生则是一只泣血的杜鹃。他的鸣叫是在诉说自己的不幸,诉说家门的不幸,诉说手足的不幸。这就是黛玉为什么既是“花魂”又是“鸟魂”的原因。“花”即花袭人,即帝王,“鸟”即紫鹃,即血泪。要知道,主人公从“花魂”到“鸟魂”的过程,就是自己证明自己的过程,自己为自己雪耻的过程,自己拯救自己的过程。它所表现的正是“观音自念观音经,求人不如求己”的智慧和勇气。
所以,黛玉在书中的定位是这样的:既是“花袭人”,又是“葬花人”;既是“珍珠”,又是“绛珠”;既是作者的“前生”,又是作者的“后生”。正因为如此,她被脂砚斋称之为“情情”。两个情一个为前世之情,一个为后世之情。然而,不管是哪种情,都是眼泪铸成,故而黛玉又是泪的化身。黛玉在《葬花吟》中唱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作者借黛玉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书的未来的担忧。
清明义的《题红楼梦》诗说: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自不知”说的就是作者的预言不幸言中,《红楼梦》问世之后果然出现了“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后果。世人看《红楼梦》和贾瑞的眼光没有两样,除了美女,除了男欢女爱,没有看到别的,结果才子佳人的故事大行其道,成了热捧的对象,而真事被彻底埋没。所以明义发出了“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的呼唤,希望黛玉能灵魂归窍,身心合一,让宝玉走出“壅蔽”的阴影,成为名副其实的“通灵宝玉”。所以,他又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莫问金姻与玉缘,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