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第9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天津造船厂内正在兴建的两艘千吨级战舰,威德尔等人再次动容了。这两艘正在建造的千吨级战舰虽然还是采用了西式的软帆,但是他们的外形却有了极大的改变,显然这些中国工匠们在欧洲战舰的结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变化。
取消了船首楼,又降低了船尾楼,以威德尔为首的英国海军军官们顿时意识到,中国人的改建方式,相当于削弱了贴舷战,而指望以火炮决定胜负。
35岁的罗伯特·布莱克虽然还很年轻,但是从事海上航行和贸易的年限却已经超过了七年。站在威德尔身后的他,并没有如其他海军军官一般对于中国人的改造贬低不已,他反而觉得中国人改建的战舰更适宜于远航和未来海上战争的作战模式。
第475章 艾达带回的消息()
在西苑的月季园内,朱由检正和盛装打扮的艾达边走边谈。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斗雪红,一名‘胜红’,一名‘瘦客’。灌生,处处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茎长蔓,叶小于蔷薇,茎与叶都有刺。花有红、白及淡红三色,逐月开放,四时不绝。花千叶厚瓣,亦蔷薇类也。
4月正是月季初开的月份,青石铺就的小径两侧,处处都是红白相间的花朵,看上去极为喜人。不过朱由检显然没有过多的把目光放在这些花朵上,而是注意倾听着艾达在葡萄牙、西班牙及英国的经历,还有她平日里所搜集到的欧洲各国情报。
应该来说,艾达的情报搜集能力倒是同她的外表一样出色。而她在英国的这段日子里,显然成为了英国上流社会所关注的对象,因此某些应该是绝密的情报,也被那些被她的美色冲昏了头脑的贵族子弟随口说了出来。
比如国王的亲信告诉她,国王打算任命高教徒威廉·劳德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并希望获得他的帮助,勒令苏格兰教会今后必须使用伦敦草就的祈祷书,以便把英格兰和苏格兰两个王国的宗教活动统一起来。
在朱由检看来,查理一世简直是自寻烦恼。一个统一的宗教虽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但是更有可能威胁到王权的号召力。更何况,查理一世以苏格兰国王接任了英格兰的王位,不去维护自己出身的根本,反而试图以并不可靠的英格兰教会去同化倾向于他的苏格兰教会,他迟早要在这上面吃苦头。
而事实上,在伦敦城内就有着反对查理一世的力量,就是那些反对西班牙人支持荷兰独立的清教徒。这些清教徒一边自发的跑去荷兰参加抵抗西班牙人的战争,一边则在民间批评查理一世倾向西班牙人及天主教会的暧昧态度。更为糟糕的是,查理一世娶了一位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法国公主,这使得他天然不受英国清教徒的信任。
在1624年红衣主教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被任命为法国首相之后,就出兵消灭了胡格诺教派的割据势力,并迫使法国国内的胡格诺信徒改宗天主教。法国境内的胡格诺信徒不是跑去了英国,便是干脆跑去了新大陆。
这些逃亡到英国的胡格诺信徒,不仅愤恨天主教会,更为愤恨法国王室。有这些人从中煽动情绪,英国的清教徒们自然很是警惕国王的宗教倾向,生怕国王倒向天主教会,向法国人那样清洗国内的非天主教教徒。
艾达便是觉得,伦敦中下阶层的乡绅、商人和市民对于国王和上层贵族们意见满腹,但是查理一世和他的宠臣们却始终不愿意去倾听人民的心声,双方的冲突显然不可避免,因此她才趁着这次机会返回了中国。
至于欧洲大陆上的各国,除了法国以外的国家都陷入到了新教和旧教之间的战争中去了。不过在月6日在吕岑会战中,被誉为北方雄狮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阵亡,使得旧教联盟在之后士气大涨,打的新教联盟连连后退,看起来战争终于有了一丝要结束的意思了。
而除了战争之外,欧洲比较有趣的新闻就是,在荷兰国内,一种叫做郁金香的花卉正被荷兰人所热捧。这种来自地中海东岸的植物,传到荷兰大约也就70年,但是进入30年代以来,它的价格就开始迅速的暴涨了起来。
当艾达他们从伦敦离开时,据说在荷兰一朵稍稍别致一些的郁金香就等同于:4吨小麦,或4条牛,或8只猪,或12只羊。
艾达只是将这个消息当做了一件奇闻说给皇帝听,但是在朱由检耳中,这却是艾达带回的情报中,现在对大明最有用的一件。
郁金香热,这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朱由检自然是听说过这个故事的,他唯一不能确定的是,郁金香热在什么时候爆发而已。但是艾达带回来的情报,让他确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也许不久就要在荷兰爆发了。
这个消息对于大明的价值就在于,想要对荷兰东印度公司下手的话,这个时间是再好也不过了。马上就要遭遇金融危机的荷兰人,对于荷兰的海外殖民战略很快就会采取收缩防御的姿态,因为他们马上就没有资本支持现在的海外扩张战略了。
艾达不过说了一小半情报,阳光就已经开始西斜了。朱由检抬头看了看天色,不由停下了脚步说道:“今天看来是说不完了,不如明日你再进宫来说给朕听好了。”
艾达也跟着崇祯停了下来,向着皇帝屈身行礼说道:“遵命陛下。”
朱由检却又拦住了她说道:“这一次你出使欧洲,为大明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在你前往欧洲之前,朕曾经说过,只要你能够完成这次任务,朕就会给你一份赏赐。既然你已经安然返回,那么朕想要先问问你,你最想要的赏赐是什么?”
正准备退下的艾达顿时愣了一下,在她没有前往欧洲的时候,她当时所想要的不过是受庇于某位贵人的名下,从而安稳的在明国京城生活下去而已,她当时甚至已经做好了入宫的准备。
但是去了一趟欧洲之后,艾达感觉自己已经无法被束缚在宫墙内生活下去了。她渴望维持着现在自由自在,又能驱使那些以往高不可攀的男子为自己四处奔走的生活。这让她感觉,现在的每一天都有着有趣的事情在等待着她。
艾达保持着屈膝的姿态,双手抓住了崇祯的右手贴在了自己的额头说道:“自由,如果陛下能够赏赐给我自由的生活的话,那么我也就没有什么可求的了。”
听到艾达这个要求,朱由检也是忍了一下,好半天才苦笑着说道:“自由?你可真是挑了一个朕无法承诺的要求。就算是朕,尚且难以拥有完全的自由,又该如何赏赐于你呢?”
艾达战战兢兢的说道:“陛下富有四海,在东方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又怎么会给不了一个小女子自由呢?”
朱由检伸手将艾达扶了起来,摇了摇头说道:“好吧,朕会在自己的权力之内,给予你足够的自由,只要你别试图挑战我大明的律法…”
送走了艾达之后,朱由检返回了西苑精舍,吕琦和王承恩送来了各地的奏报。今日最为重要的一份情报就是,阿尔斯兰、固始汗、章嘉活佛陪同五世*等人的队伍已经抵达了兰州。
五世*一行人走的是青藏路,情报上还描述了*抵达青海之后,青海的蒙古部族纷纷前来供奉*,尾随而行者足有数万之多。当队伍抵达西宁之后,这些蒙古牧民方才被*劝说了回去。
朱由检对此也是沉默了半天,此时蒙古诸部对于黄教的信仰,几乎快要达到顶点了,就算是他也不得不慎重相待。朱由检沉思过后,便对着王承恩吩咐道:“令柳敬亭、福王世子代替朕去西安迎接活佛,从内务府拨10万元,作为*一行人入京的供奉。告诉柳敬亭,好生同*说,朕很是期待同他的会面。”
王承恩答应了一声,便又退回了原位。接下来的一份奏报,是广东连山境内的八排瑶首领接受了总督熊文灿的招安,但是要求朝廷每年提供一批廉价的食盐,并且不许追究进攻县城的军寮、马箭两瑶排。
内阁那边对于熊文灿给予八排瑶如此优厚的条件有些不乐意,不过朱由检倒是了解过,八排瑶并非全反,只是军寮、马箭两瑶排趁着越南入侵举旗造反,但是八排瑶向来抱团,官军若是出兵剿灭军寮、马箭两瑶排,必然会引起整个八排瑶的造反。
熊文灿派兵收复连山县城,再招抚八排瑶,目前来看倒是代价最低的平息暴乱方式。而军寮、马箭两瑶排之所以要扯旗造反,说到底也是因为气候反常,导致当地农业欠收,瑶民缺衣少食所致。特别是全靠外地输入的食盐,卖给瑶民还要贵上一倍,所以瑶人才如此愤恨不已。
朱由检思考了片刻,便对着王承恩说道:“广东、广西又岂止一个八排瑶有怨气,若是一味强硬,恐怕两地的山民就更不愿意信任朝廷了。
瑶民也是大明的子民,我们不可以加以区别对待。这个招抚条件,朕看没什么问题,没必要再激化双方的矛盾。但是连山县的百姓也是我大明子民,他们受到的损害朝廷也不能视而不见,让广东海关调拨五万元赔偿连山县受到损害的百姓。
但是朝廷招抚八排瑶,是为了缓和双方矛盾,然后好解决问题。不是说招抚了八排瑶,当地官府就可以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了。
发文给熊文灿,责令两广各县官员对境内的贫困百姓做出一个基本调查,并提出解决他们生活困难的方法。再邀请两广的少数民族首领找个地方谈一谈。谈什么呢?第一谈经济发展,第二谈司法制度,第三谈下一代的教育。如果大家不能取得共识,那么当地百姓就不可能有安稳的日子可过…”
王承恩再次答应了一声,接着在崇祯的批示下,很快桌上一叠奏折就减少了一大半。这时王承恩才开口说道:“陛下,时辰已经不早了,不如先休息一下,传晚膳可好?”
朱由检看了看窗外,发觉外面的光线也是有些昏暗了下来,他点了点头说道:“也好,你叫人传膳,吕琦你跟朕说说,锦衣卫这边可有什么重要消息报上来吗?”
第476章 越南战争的尾声一()
吕琦先是向崇祯讲述了春风楼的事,对于这些商会代表的聚会,朱由检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了解了,但并没有发出什么指示。
吕琦于是便提到了第二个消息,关于出访俄罗斯的商队带回来的消息,及锦衣卫派出人员的不幸身亡。
朱由检这才有些动容的说道:“令锦衣卫好好安顿他的后事,你以朕的名义去探望探望他的家属,有什么要求,能照顾的就照顾了吧。”
“是,陛下。臣会向锦衣卫好好交代的。”吕琦低头应和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又说道:“沙皇的礼物和国书让人稳妥的送入京城来,至于哈萨克人袭击了我国商队的事,令大明时报的记者去采访商队的幸存者,把事情的经过详细的报道出来,并加以谴责。”
吕琦虽然心中有些纳闷,大明时报上的谴责对于万里之外的哈萨克人究竟能起什么作用,但口中还是一一答应了下来。
不过对于朱由检来说,报道哈萨克人的袭击事件和加以谴责,本身就不是给外国人看,而是给本国民众看的。随着每年平均气温的不断降低,甘肃的自然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特别是河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