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1038部分

挽明-第1038部分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从去年开始,第二批中学生也已经毕业了,其他省份的中学教育现在还没怎么统计,不过河北116个县,最少的一个县也有34名中学毕业生,最多一个县则有200多名中学毕业生,去年河北总共毕业了4783名中学生,今年也不会少于此数。

    这些中学生和江南士绅、河南士绅都没有联系,就第一、二批中学生的使用情况来看,他们还是极为出色的事务性人员。现在距离第三批中学生毕业的时间也没多少日子了,我看完全可以挑选一批愿意为朝廷出力的中学生,对他们进行短时间的培训之后,将他们安排到赈灾事务当中去。

    然后朝廷再选拔一批官员,带着这些中学生去各省征购余粮。南方各省并不都是产粮区,所以我们也没必要每个省都进行征购,以过去三年的粮食产量为基准,选择有大量余粮的省份进行余粮征集。浙江今年受灾,可以剔除。

    另外,为了保护征粮队的安全,朕会抽调部队陪同保护。内阁现在要做的是,第一组建赈灾委员会,并成立四个部门:征集物资处、交通运输处、物资发放处、监察处。

    第二和各征粮省份的官员进行沟通、协调,并向当地百姓进行宣传,在当前的情况之下,任何囤粮居奇的地主、商人、官员或是其他人都是人民之敌,朝廷不仅将会没收他们囤积的全部粮食,还会对这些人员进行严格之处罚。

    第三和六部进行沟通,对于河南地区的一些基础项目投资可以提前落实,以达到以工代赈的效果。

    第四对于河南各主要交通要道进行管控,绝不允许进行无序的人员迁移,河南各府、县官员如果放任治下百姓四处流动的,应当立即革职查办。

    第五了解河南、山东各地灾区的受灾程度和南方各省的承受能力,并组织好船队,考虑将受灾程度最深的灾区百姓迁往南方就食”

    钱谦益返回府内时还是感到浑浑噩噩的,瞿式耜刚好前来拜访老师,钱谦益不由将皇帝的意思透露给了他,希望瞿式耜能为自己出点主意。

    然而瞿式耜听了也只是大惊失措,对着他说道:“老师差矣,陛下这旨意如何能接?老师这是想要做魏忠贤么?”师徒两人默默无言,对坐良久,方才告退而去。

    钱谦益用扶着额头,坐在书房内发呆。此时柳如是却端着一盆热水走了进来,对着他热情的说道:“请老爷洗漱。”

    钱谦益此刻倒是灵光的很,看着面前的柳如是不由脱口说道:“你刚刚又在隔壁偷听我和稼轩的谈话了?这可不好,我们谈的都是国家大事,有些事你不当知道。”

    柳如是将脸盆放下,打湿了毛巾送到了钱谦益面前,这才使着性子说道:“谁乐意听你们的国家大事,妾身不过是在隔壁小坐,突然被你们扰了清净。”

    钱谦益接过毛巾擦了擦脸,热乎乎的毛巾倒是让他清醒了几分,将毛巾递给柳如是时,他倒是忍不住叹气道:“我看,今后也未必能扰你清净了。刚刚你也听到了,眼下我这首辅也当不长了,说不得过几天就要回乡下去了。”

    对于如此患得患失的钱谦益,柳如是却看不过去了,她将毛巾丢进水盆内,正色向着钱谦益说道:“老爷这话才是差矣,瞿稼轩自比辛稼轩,不过以妾身看,他还真及不上人家一根小指头。

    老爷现在是大明首辅,天子之下第一人。做事岂能瞻前顾后做小女子状?今上何许人也,自登基以来步步为营,挽狂澜于即倒,扶危厦于身侧。击建奴于蓟州,抚蒙古于关外,征日本、讨南洋,老爷可见陛下败过吗?”

    钱谦益愕然,好久方才回道:“陛下登基以来,可谓算无遗策。安内讨外,并无挫败。可是,现在陛下要动的是江南缙绅,200余年的承平之地,这些世家豪族早就在地方上扎下了根去,岂是轻易动的了的。这河南大旱,终究是让陛下冲动了。”

    柳如是却呵呵冷笑了起来,“老爷还真是至诚君子,陛下岂是因为河南大旱而冲动之人,难不成陛下预料到有今日,方才一登基就建立中小学校的吗?”

    钱谦益沉默良久,装作没有听到柳如是揣测崇祯的话语,向着这位情人问道:“那么照你看来,我应该站在陛下这一边?陛下有赢的机会?”

    柳如是这下倒是谨慎了许多,沉思良久才说道:“江南士绅想要反抗朝廷政策,总归需要一个大义的名分。反对救助北方灾民,妾身以为这并不是一个喊的出口的口号。江南士绅在南方势力虽大,但手中可没有军队。

    且南兵唯有浙兵和福建兵尚堪一战,但是这两地军马都在朝廷的掌握之中。江南士绅不乱也就是损失些钱财,若是乱起来,妾身实不知他们要如何抵挡朝廷大军的两面夹击?”

第620章 压力() 
做事情最难的是什么?朱由检以为是跨出第一步,越是过程漫长的大事件,这第一步越难跨出。请百度搜索事实有些看似毫无成功可能的事情,当你有勇气跨出第一步时,起码已经将某种可能抓在了手。

    好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央红军丢下江西根据地转移时,几乎没有一个人会知晓他们是开创了长征迹的伟大红军,而不是第二个石达开。

    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不管崇祯做什么都不会缺乏支持者和反对者,而他所需要的做的便是将支持者弄的多多的,把反对者削弱成少数而已。

    经过十一年的改革,朝廷已经在河北地区获得了最广泛的支持,从某种意义来说,昔日的北直隶已经成为了崇祯的基本盘。这并不是如过去那样,皇帝只是从当地的地主士绅那里获得的支持,当地百姓的忠诚是通过本地士绅地主转移到他名下的。

    这是通过退役军人协会、农会、公社组织、县议会、学校,直接把朝廷的统治施加到农户头的严密控制。河北士绅对于自家土地耕作的百姓控制权力,已经被削弱到有史以来的最低。公权力已经进乡入村,重新构筑了大明朝的权力基础。

    正是凭借着对于河北地区的彻底掌握,朱由检才有这个底气跨出对于南方士绅阶层的挑战。而崇祯十二年的河南大旱,也迫使他放弃了缓缓对付南方士绅的策略,决定采用一种激进且暴力的手段,敲开江南士绅对于地方政权的把持包揽。

    不过崇祯也很清楚,在没有外力的推动下,内阁的这些阁臣们是不会这么轻易的跨出这一步的。因此在他向钱谦益交底之后,便立刻招来了崔呈秀、冯铨、孙之獬等人,开始营造时势,以逼迫枢大臣们表明自己对于救济灾荒的态度。

    于是大明时报开始成编累牍的出现了北方各地灾情的汇报,同时开始呼吁大明下各阶层同心协力的对抗这百年一遇的北方大旱。崇祯亲自撰刊登于时报,认为抗击旱情不仅仅是灾区百姓的事,同样也是全大明百姓的事。

    他还认为,这是一场人和自然搏斗的战争,朝廷绝不能袖手旁观,看着灾区百姓自生自灭。朝廷必须以对抗外敌入侵的心态,领导和凝聚全国的力量去打赢这场战争。在真实的战场出卖祖国的叛徒要处以极刑,那么在抗击旱情的战场囤粮居破坏抗灾的人,同样也是人民的敌人,不应当再受到法律的保护。

    崔呈秀、冯铨随即响应了皇帝的号召,领导着北方的士绅组建了赈灾捐助物资慈善会,主动捐出钱财前往南方和海外购买粮食,以赈济灾民。而北方的不少大地主和粮商们也公开表态,在这样的灾荒之年绝不囤粮居,也不发国难财。

    从京城发端的舆论声势,很快席卷了北方诸省,赢得了受灾各省士绅百姓的支持。接着是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南方省份的发声,这让还在摇摆不定的内阁阁臣们陷入到了一个困境之。

    江南士绅们的势力虽大,但也不及此时关注内阁动向的北方士民对他们的舆论风评。大明朝的官员首重的是名誉,只要名誉不被败坏,哪怕暂时失去了官职,总还有复起的希望。但是一旦坏了名声,这官是无论如何都做不下去了。

    当下京城和北方的风潮已经刮起,拯救灾情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任何敢于在这点发出质疑的官员,无疑等于是政治自杀。而崔呈秀、冯铨领导组建的慈善会,更是赢得了北方士民的极力称赞,这甚至将两人身的阉党污点都洗去了不少。

    崔呈秀、冯铨可不是孤家寡人,他们下面有着各自领导的部门和众多北方士绅的支持。这两人的声誉高涨,顿时引起了内阁诸臣的警惕。在当前的局面下,如果内阁倒台而什么人能够受益的话,显然是这两位有重新组阁能力的阉党骨干了。

    此时的内阁六部,势力最大的自然是改革派官员,其次才是从东林党人脱离出来的新东林党。改革派官员虽然大多和阉党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甚至有些人根本是所谓的阉党,但是阉党本身是一个为了反抗东林独大局面而依附于魏忠贤周边的政治联盟,真正拥戴魏忠贤的阉党骨干其实并不多。

    所有当崇祯登基之后,便轻易的拉拢了黄立极等阁臣,将魏忠贤、崔呈秀赶出了京城。而黄立极组阁之后,也迅速的和魏忠贤、崔呈秀撇清了关系,这才有了改革派官员的出现。这些改革派官员虽然出身于阉党,但是对于这个已经过气了的政治联盟并无好感。

    在当前改革已经进入到平稳阶段的状况下,改革派官员已经稳稳占据了官场的升渠道,他们自然不会再把崔呈秀、冯铨请回到自己头来。而出于对这些阉党骨干的了解,这些官员东林党人更加警惕他们的复起,担心他们得势后清算自己这些背叛者。

    至于新东林党人,虽然他们东林党人的政治态度要温和一些,愿意同改邪归正的改革派官员们共同主政,但是不代表他们愿意接受迫害东林领袖的阉党骨干们重新进入执政圈子。

    因此在京城乃至整个北方舆论的大势压迫下,许多官员们开始改变了态度,认为在特殊状况下,朝廷使用某些特殊手段度过难关,并不应该被视为对于地方士绅财产的一种侵害。

    特别是归德知府王琦的书被公开之后,一些年青的士人态度也有所转变,认为当前朝廷执政大臣应当先考虑活人,而不是反复盘算着自己颁发的政策会不会得罪地方士绅。

    本有所心动的的钱谦益,终于在和皇帝密谈后的第十一天跨出了第一步,将皇帝提出的主张交付了内阁进行小范围的讨论。

    经过了三天四晚的闭门会议,内阁终于还是通过了皇帝提出的大部分主张。唯有对于余粮征集的方案,众人认为方案过于激进,还是先搁置一段时间,除非海外运粮难以填补灾区的缺口,到时再做考虑。

    听过了内阁的汇报之后,朱由检并没有断然否决内阁的决定,他思量了一番之后,决定稍稍退后半步,“既然各位先生认为余粮征集的方案要搁置,那么也是说,大家都认为这显然是最后的解决办法,而不是荒诞之策了。”

    钱谦益和同僚们交换了眼神之后,方才代表着内阁向着皇帝点头说道:“是的,陛下。我们都一致认为,余粮征集是一剂猛药,现在河南等地的灾情尚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没必要现在用这剂猛药。”

    朱由检沉默了片刻,方才继续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