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汉月-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防卫非常松散,很快被官军趁夜攻入城中,全部成为了俘虏。
对于这些人,官军丝毫没有手软,前后俘虏的士卒及青壮合计一万七千余人,全部被尔朱天光、贺拔岳、侯莫陈悦下令坑杀,其余的家小,则分给军中将士为奴。
至此,关内万俟丑奴极其余党终于彻底覆灭,官军还顺便收拾了割据秦州的王庆云。而这两股最大的反叛势力一灭亡,其余三秦、河、渭、瓜、凉等州,乃至鄯善、焉耆等地的部族,都纷纷遣人前来归顺,关内之地也终于重归朝廷号令之下,并且顺理成章的纳入了尔朱氏的势力范围。
。。。
第九九章:关中征伐(六)()
……,……
六月中旬,上党王元天穆亲自前往并州,向尔朱荣通报消息。
除了通报消息以外,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和尔朱荣相商。这件事情起于五月中旬,乃是因前河内太守见关内战事正烈,自请率部前往关内支援而起。当时元天穆在帐下择了自己的一位属官,以尔朱荣的名义上表推荐他继任,朝廷却不顾他的表章,改以渤海封隆之担任河内太守的职务。
元天穆知道,封隆之的父亲,殿中尚书、冀州大中正封回死于河yīn之乱,他本人对尔朱氏恨之入骨,而朝廷择他守河内郡这一要地,显然是对尔朱氏怀有戒心。于是他特地遣人知会天子和尚书吏部曹,质问说尔朱天柱于有大功于国,荐任区区一个正五品太守,朝廷为何要为难,并威胁要以虎贲军护送属官前往履职,驱逐已经履任的封隆之。
结果,吏部尚书李神俊不堪压力,辞去身上的所有职务。天子却受尚书令、临淮王元彧怂恿,强硬的回复说:“画野由君,理非臣请。若尔朱天柱不为魏臣,天子也可以取代;现在既然是臣子的身份,就不应该推翻尚书台的任命,强行派人取代已奉命履职的官员。”
鉴于这样一件事情,元天穆觉得,这几个月以来,他和尔朱荣两人都不在京师,仅凭尔朱世隆似乎控制不住事态,才让天子和朝廷得以自行其道。如今眼看着关内已经平定下来,无须他和虎贲军继续留在河东作为牵制。他觉得应该和尔朱荣商量一下,看是不是让他重新返回中枢掌权。
等到他率亲卫到达晋阳王府,结果却扑了个空,王府郎中令告诉他,大王平明时便召集本部数千jīng骑,而今正在西山围猎。
元天穆摇了摇头。他知道,尔朱荣围猎。乃是严格依照行军制度而行,军法非常严苛。寒暑不舍,险阻不避。手下将士即使孤身遇见猛兽,也不容退后半步;而若有一只猎物逃走,则必有数人为其抵命。因此。每逢围猎之时,众将士无不凛然如对大敌,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轻忽。
正因为如此,尔朱荣手下的部落jīng骑才如此jīng锐,敢以区区七千之众,直击三四十万葛荣叛军的中军本阵。
可是,在元天穆看来,尔朱荣如今身为天柱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身份极其贵重,功业也到了顶点。实在没有必要再这样自律。他手下猛将如云,会集天下豪杰,难道还找不出冲锋陷阵的人吗?就算他本人愿意这样,他手下那些部落jīng骑,都是迭立大功的人。屡屡获得赏赐,个个身家不菲,也不一定都乐意忍受如此严苛的制度。' 。 '
元天穆决定劝一劝尔朱荣。
来到西山,通过重重阵地和关防,元天穆终于在一条绝谷中见到了尔朱荣。尔朱荣已经得到通报,笑着把他迎往阵前。指着前方示意他道:“大兄你看!”
元天穆顺着他的指示望去,那里有一只吊睛白额的猛虎,被十余人手持长戟逼在绝谷的尽头,正伏着前半身,以前爪紧扣地面,作飞身yù扑之势。偶有士卒稍微一动,它便呲起尖锐的虎牙,不住的向其低声咆哮。
“好一头大畜生!”元天穆啧啧赞叹,“往rì我居京师之时,也曾在西林园御苑见过几头猛虎,却都没有这般雄壮,没有这般凶恶的气势。”
“御苑的老虎,都是养惯了的,哪能和啸傲山林中的猛虎相比?”尔朱荣哈哈大笑,“不过,这畜生确实了得,几次东突西窜,死伤了我二十多名儿郎,才被我逼到这穷谷之中。”
“如此说来,倒真是可惜了,”元天穆叹道,顺势挑起了话头,“天宝兄帐下的将士,随兄长征战数年,无一不是功高赏重之辈,如今正该安享富贵尊荣。倘若白白死于畜生的爪牙之下,实在是不值得。”
“安享富贵尊荣?哈哈!”尔朱荣笑道,“大兄是认为,咱们的功业已经成就,到了该收兵放马的时候了吗?”
元天穆正要继续相劝,前方有军将过来,叉手向尔朱荣请示:“大王!属下已经将猎物逼入绝地,如何发落,请大王宣示!”
尔朱荣略一思索,向元天穆微微一笑:“大兄难得来晋阳一趟,又说未曾见过这般雄壮的猛虎,那我就擒下来送给大兄好了!”
然后他转过头,吩咐那军将道:“可听明白了?这是送给上党大王的礼物,若是伤了半点皮毛,立即军法从事!”
“……属下遵命!”军将略一迟疑,依然领命而去。
元天穆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所谓“困兽犹斗”,这猛虎本已极其凶恶,如今被逼到绝谷之中,那更是不好招惹。他倒想看看,这些士卒如何将其生擒,而且不伤半点皮毛?
他仔细盯着那军将,只见他到达猛虎外围后,立即招来十余名士卒,令他们丢掉武器和弓箭,然后穿上厚厚的皮衣,就这样空手进入了戟阵之内。
猛虎见有人靠近,立时猛扑上来,当即将其中一人按倒在地,一口咬住了咽喉。然后它把头一扬,将其喉管生生撕裂,鲜血洒得满地都是,情形极为惨烈。
猛虎回过斗大的头颅,再次咆哮着向其余人示威。呲起的尖利虎牙上,还带着鲜红的血迹,显得无比狰狞。
然而,其余人却毫不退避,依然奋勇上前,与其近身相搏。
惨烈的搏斗之中,又有三人先后丧生在猛虎的爪牙之下,连那名军将也受了重伤。但其余五人终于抓住机会,将猛虎掀翻在地,分别制住其咽喉和四支利爪。见此情形,立刻有人取来绳索,帮着将猛虎紧紧缚住,抬到了尔朱荣和元天穆生前。
那位肋部被抓伤的军将,也由两名士卒搀扶着前来。他推开搀扶的士卒,勉力向尔朱荣复命道:“大王,猛虎已经生擒,请大王验收!”
“好!”尔朱荣赞许的点了点头,“你的功劳,我记住了。先下去好好休息。”
元天穆看着这名浑身浴血的军将,再看看被缚住的凶恶猛虎,尽管心中仍有些不以为然,却也不得不为尔朱荣麾下士卒的勇气而敬服:“如此勇士,实在难得。”
“哈哈!大兄看得起这些儿郎,我听着也高兴!”尔朱荣一把攘住元天穆的胳膊,“走,咱们回府喝酒去!大兄此来必有要事,咱们在酒宴上细说!”
。。。
第一〇〇章:尔朱入洛(一)()
于是,尔朱荣当即下令收兵回城,留天柱府长史尔朱彦伯清点猎物,犒赏将士,自己设宴为元天穆接风。
等到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尔朱荣下令撤去剩酒残炙,与元天穆把臂进入里间。其余人等知道两人有要事商量,也各自知趣的离开了大厅。
听元天穆说尔朱天光已经彻底平定关内,尔朱荣欣喜不已,立即决定恢复尔朱天光的封爵,并且加号为骠骑大将军。至于朝廷驳回荐任人选之事,他倒不怎么放在心上,很随意的和元天穆说道:“大兄话已出口,自然是要算数的,改rì派两千人去河内,将封隆之驱逐出郡就是了。若要重返中枢,也可直接回京师,反正朝廷上大都是些无胆之人,大兄一到,只会听凭处分,断不敢有二话,又何必犹豫什么呢?”
“不是这般说,”元天穆摇了摇头,“如今天宝兄勋业已立,位望已极,可如果想得到九锡之礼的话,光凭武力却还不够,必须调政养民才行,如现在这样盛夏围猎,就和天时相违,不免伤犯和气。朝廷上的事情,大抵也是如此,最好还是按照制度来。如今我虽然说要强行驱逐封隆之出郡,却不过是让朝廷重新考虑罢了,并没有真正用武力相迫的意思。”
“这些事我不太懂,还是照旧由大兄料理吧!我只负责出兵作战的事情,”尔朱荣大大咧咧的说道。“大兄说朝中有人作梗。我看却也简单,这不是刚逮住那头猛虎么?如果他们不悔改的话,大兄就让他们入围和老虎相搏,看他们还硬气不……至于我,虽然国中已经平定,却还有南朝没有攻下来,称不上什么勋业。等到大兄把京师料理好了,我就率军南出鲁阳关,扫平三荆地区的生蛮北填六镇,回军之时。顺便将河西汾州的山胡也灭掉;到了明年,则简练jīng骑,由江淮地区南下,过江擒拿萧衍老儿。所以。我现在还不能收兵放马,必须时常严格cāo练,以免众人心生懈怠,像朝廷上的羽林军那样战力大衰。”
这是在回答元天穆的问题,也是尔朱荣的心里话。他是真心觉得,朝廷上的那些大臣没有什么用,而他的志向也不仅仅是平定魏朝,所以才宁愿一直待在晋阳练兵。然而,元天穆却很清楚的明白,没有中枢的名分。光凭武力肯定不能成事,甚至都无法取得足够的武力。
当rì胡太后毒杀孝明帝元诩,立刚出生月余的女婴和三岁的元钊,尔朱荣率麾下数千部落jīng骑南下,其实是非常冒险的行为。若非他事先联络武卫将军费穆,并且打出拥立元子攸的旗号,河桥守将郑先护等绝对不会投诚,而尔朱荣也就只能望河兴叹。
正是有了中枢名分,他元天穆才能统领羽林、虎贲两军,并且征发河北府户。聚集三十余万大军征讨邢杲。正是有了中枢名分,在元颢篡居帝位时,他俩才能征调五十余万人马,将元颢赶出京师。正是有了中枢名分,尔朱仲远、尔朱天光才能出任大行台。分别控制淮北、关中的广大地区。否则的话,仅凭尔朱部落那数千骑兵。即使个个能以一当十,又如何能控制魏朝五分之四的疆域?
元天穆虽然出身魏朝宗室,但是血脉极为偏远,在遇到尔朱荣之前,在官场上辗转十五载,才仅仅升迁到从五品的太尉掾属之职,之后得尔朱荣的举荐,很快晋升为别将、都督、并州刺史,并且参与废立,诛杀朝臣,除太尉,封上党王,增封至三万户,凌驾于所有宗室诸王之上,其知遇和提携之力可谓是如海之深。不仅如此,尔朱荣还一直非常尊重他,长期以“大兄”相称,族中亲信子侄稍有顶撞,便当众施以杖责。纵观古今,有哪位主君能够做到这个地步?
可以说,他现在的一切权势和威望,都是拜尔朱荣所赐。所以,他对尔朱荣忠心耿耿,哪怕他要取代自家的天下也毫不迟疑,也真心期望他能够顺利上位。
如今尔朱荣这样轻视中枢,元天穆忍不住感到极为头疼。他自幼读史,知道在魏朝以前的前赵、后赵事迹。如刘聪、刘曜、石勒、石虎等人,兵锋不可谓不利,地盘不可谓不大,可由于轻视典章制度,一味倚仗武力,国中屡次发生动乱,特别是在新君继位之时,往往就是一场波及整个上层的浩大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