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418部分

大唐马王爷-第418部分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就更奇怪了,几位女流之辈,居然有这样的战斗力。他对此事的关心就超过了那两名使者。他问底下众臣,“你们对此事是如何看的,都说说。”

    宗正少卿樊伯山已经听说了此事,而且正是他的侄女做的。此时皇帝问,他第一个出班说道,“陛下,臣以为阁老的孙媳们做的并无不妥,而且是正当其时、恰如其分!陛下想,一个小小的倭奴国使臣,居然敢到天子脚下的清心观调戏道姑,难道不该挨打吗?”

    鸿胪寺卿道,“只是此事该有个说法,不然那些外国使节再到长安来,一点人身保障都没有,还不腿肚子转筋?于我大唐的脸面也不好看啊。”

    他看到樊大人的脸色有些不大好看,又道,“当然微臣的意思不是说要处置西州别驾的夫人们至少那两三位倭奴国使者,也该好生抚慰,找人医治一二。”

    长孙无忌道,“陛下,依微臣看此事不宜大事声张,也不必理他们,难道在长安不守规矩,挨了打陛下都要给他们医治?于情理上说不过去呀!”

    高俭一听,分明长孙大人也在替自己说话。

    有御史奏道,“陛下,臣听说清心观的道长们殴打鸿胪寺的传语者。臣只怕不妥善处置此事的话那些下级官员和办事人员就不能安心做事了,臣提议对那些道长们可略做申斥,也不必太严厉。”

    皇帝看到太子欲言又止,这倒是少有的事,以往太子是很少发表见解的。他示意他说出来。李治道,“父皇,此事一出,儿臣就去了一趟阁老府上了解情况,鸿胪寺所说的大体不差。但是如何处置此事,儿臣是有些看法的。”

    他说,倭奴国十年不来一次,来了就该本本份份、谨守我大唐规矩。儿臣听说他们为着遴选出使之人,在国内都发展到大打出手的地步。这说明他们的本性是崇尚武力的,根本于礼法上一塌糊涂。因而在清心观才敢如此放肆、调戏道姑、并对阁老的家人不敬。如果在这件事上我们稍稍给他们一些好脸色,那么他们回去后大事宣扬,无异于令倭奴举国认为我大唐只尚礼义、不修爪牙,岂不更让他们轻看?儿臣以为,阁老的孙媳们教训他们不但没有过错,而且甚是及时。也让他们看一看,我们大唐随便一两位女子也不是好惹的。那么,对于倭奴国民风、民俗之改弦更张,才大有益处

    皇帝对太子的长篇大论十分认可,但他还想听一听太子接下来的处置意见。

    李治道,“不但不给予医治,还要派有司到驿馆去,对他们严厉斥责,立即逐出长安、限日离境,方显我大唐法度森严!”

    皇帝不假思索,当即说道,“准奏!此事就由太子酌情办理。”

    颁政坊、布政坊,位于大内西南宫墙之外,与大内一墙之隔。由这里前往鸿胪寺,只须出了坊区往东一走。而若是要觐见大唐皇帝也十分的近便,只须进了皇宫西边的顺义门或安福门就到了。

    外邦使节的驿馆区安排在这里,真的是体现了大唐好客崇礼、处处为远来使节考虑的初衷。这里几乎没有闲人出入,坊内西南、西北两处角落各有一处道观,在东南角有一座佛寺、东北角有两座。出家人也是看中了这里利于清修。

第623章 法度森严() 
倭奴国的两位使者、一位随行的武官此刻躲在驿馆里,心中七上八下。不知道大唐皇帝要如何安抚自己的委屈。那名武官卧于病榻上,被两名使者侍候着,每当想起那吓人的一幕还心有余悸。

    一位使者说,“放心吧,大唐皇帝不把伤了我们的那几名女子拉到这里来,当面陪罪、并对我们做出适当的补偿,那就不是中国人的性格。”

    “那么我们就好好想想,到时候要些什么补偿,少了是不划算的,”武官打起精神道,“两位大人,到时你们一定要想着,我就要那位女子胸前所挂的黑珍珠”

    “那么,我就要”

    “我就要有了,那个清心子!!”

    驿馆外有官府人进来,先是两名衙役一左一右站住在驿馆大门,接着一位官员昂道阔步走了进来,“说到就到了,看他们赔我们些什么!”一位使者看着窗外,低声对另外二人说道。

    果然,这些人是冲着他们来的,一进来便高声问道,“倭奴国的使者在哪里?”此时住在驿馆中的还有许多其他邦国的使节,一见此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慢慢地都汇拢了来,衙役也不限制,任他们观看。

    驿丞连忙过来,领了这些人直奔倭奴使者所住的房间。两位使者连忙站起来,其中一个道,“你们是哪一级的官员?可是来抚慰我们的?我们的委屈比大海还深!”

    官员笑道,“本官是长安县的县尉,确是前来抚慰你们的,”说着,展开盖了县衙大印的一份公函,郎声念道,“倭奴国使节二人、武官一人,某月某日在长安县崇化坊,觅得清心观观院偏僻、少有香客,入观调戏道姑、无视重臣家眷之忠告。如不严惩,有失大唐国格。按律:倭奴国使官两人、武官一人,各鞭笞三十,即日起限时出境!来人!!”

    几名如狼似虎的差役扑上来,先把能动的两名使者当众拖了出去,来到驿馆院内的空地上,扒了中衣往地下一按,二话不说,拇指粗的牛皮鞭就打了下来。

    那名使者开始时还“啦啦呱呱”抗议,只一鞭子、屁股上的肉就开了口子,三鞭子下来就只剩了哀号了。不一会儿,三十鞭打完。县尉喝道,“下一个!”

    另一个人目睹了行刑经过,此时已经瘫坐在地上。

    最后,丢了胳膊的武官躺在床上不住地求饶,在床上被就地翻过来,三十鞭,一鞭不少。县尉临走时叮嘱驿丞道,“即刻勒令退房,不可收留。”

    颁政坊外,有三个人相互搀扶了,爬上一架马车,往最近的开远门驶去。

    当然还有个后话,就是自此之后,终贞观之年,倭奴国都没有再出派遣唐使到长安来过。三个血势呼啦的使者回国后,别说倭奴国的国王往外派了,也别说为着争这份差事打得头破血流了。一听说是这个差事,所有的人一下子都跑光了。

    第二天,在兴禄坊,长安县县令向高阁老禀报了对倭奴国使者的处置结果,阁老十分高兴,当即吩咐留饭。这是极其少有的待遇。席间,县令讲起来高别驾上一次到长安来的事情,并且饶有兴趣地问起高别驾在雅州的事情来。

    樊莺就从头讲起,连阁老在内都在仔细地听着。阁老这次本来是希望高峻也回来的,因而算着他们一回到西州,就去信让他们一家子来长安。谁知高峻又跑到龟兹、疏勒去了。

    现在,樊莺讲起了雅州之事,阁老暗暗地将当时的情况、高峻手底下可以调派的人员从头掂量一番,就更觉得高峻的剑南之行,最后能取得这样一个圆满的结果,当真是来之不易了。

    樊莺说到高峻在文进县假扮乞丐、让江夏王府的长史李弥替他奔走,讲起他只身到吐蕃地界上,只凭了一把乌刀就压伏了吐蕃纥干承基部的异动。阁老和长安县县令不住地点头,柳玉如听了心中就是一动。

    纥干承基。

    不就是他们从黔州出来时,高峻曾经郑重地叮嘱自己记住的那个人么?他是贞观十七年时与侯君集事件有密切关联的长安五名卫士之一。

    在柳玉如的心幕中,这些卫士们早已经下落不明了,所有与太子谋反案相牵扯的人,结局都不好。那么,这个纥干承基是那个纥干承基吗?会不会是重名重姓?

    当了别人她不好追问樊莺。待回到后宅,柳玉如才又问她,樊莺对此人已经没什么印象,恍惚觉得在黔州时是说到过这么个人,又是师兄叮嘱柳姐姐的,并且在雅州时,事情一件压着一件,连高峻听到这个名字时恐怕也想不起来了。

    因为有上一次在当阳县与樊莺遇险的经历,柳玉如这一次就慎重得多了,她在心里翻来覆去地盘算,接下来的、这件突然冒出来的计划有多大的成算、多大的风险。

    一方面,累日来那些官员们走马灯似的进府,从县令、到太子。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他们的目的却是明明白白的——对西州别驾、以及与他有关的这些女子们的好奇,以及因为他们而在长安地位愈加显著的高府。

    那么,在长安,她们要做些什么事情要比在当阳县更为容易。

    另一方面,有关侯君集一案的所有痕迹在别处是没有的,只有在长安才有。而且,她们这些姐妹不可能动不动就到长安来,她们的家在西州,那么这次机会就更显难得了。

    再者,侯君集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如果再拖下去,说不定那些有关的痕迹会渐渐地被埋没掉,那么以后再想搜找会更不容易。

    无论怎么讲,趁着到长安来这一趟,哪怕只了解到一成也是不错的。

    而且,条件和机会都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最先发现柳玉如神色不宁的是谢金莲。现在,谢金莲比任何时候都在意柳玉如的态度。她原本只是一位拖了油瓶儿的普通村姑,连个好一点的落脚地都没有。

    能进入高府,成为西州别驾的二夫人,多亏了柳姐姐。那时候柳玉如刚刚新婚,又有谁会主动地把另一个女子拉到自己的家里来呢?

    谢金莲悄悄地问柳玉如,“姐姐有什么事?说出来,我们大家商量。”

    柳玉如道,“能和谁商量呢!我今天从樊莺那里听到一个人,是与侯君集一案有关的。”

    谢金莲的心里也是一动,因为侯君集这个人是与自己、与甜甜息息相关的。她问,“姐姐你自管说,有什么该我去做的,我去做!”

    此时樊莺也凑了上来,三人一起商量。侯君集这么高身份的一个人,有关他谋反一事的处置,不会不留下官方的痕迹,只要找对了地方,也许此事的来龙去脉也就都清楚了。

    只是,不论哪座衙门都不是牧场村的议事厅,可以容她们随便出入,法度森严啊。

第624章 骑驴找马() 
最后,丽容也参加进来,当她听说要去查高峻在吐蕃所遇的一个人,她很机灵,出主意道,“这类牵涉到官员们的事情,不都是吏部在管吗?三伯父家的高峥不就在吏部。”

    众人眼前一亮,可不是吗?怎么反倒骑驴找起马来!

    谢金莲道,只是高峥大哥会不会带我们去?要是他肯带着去的话,谁去合适呢?柳姐姐、樊莺肯定不行——模样太扎眼。本来该是很隐秘的一件事,你们俩一进门就成了天大的新闻,连扫地的都注意了。思晴、李婉清、崔嫣也不行,这是同样的道理。

    她说,“那也只好我和丽容去,我们还可以乔装改扮一下子。”

    但是要与高峥去说,只有柳玉如去办了。柳玉如说,我试试。

    于是她带了樊莺,两个人挑傍晚衙门里下班后的时间,一起到高纯行府上。都在高府大院子里,几步路就到了——她们是来看望大嫂安氏的。

    安氏这些天门都不出,有些不大痛快。她对高峥说,凭什么都是同样的孙媳妇,人家七件、八件的得着赏,又是红的、又是黑的,而自己只得着一件?

    高峥笑着道,“我看你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才生气的吧,你是看有人比你漂亮还不止一个!因而气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