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钓世界-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临时的灶台也是很讲究的,要不然弄好后不是煮饭黑窝就是熏眼睛。
首先找一块平地,在地上浅浅的挖个长方形的小坑。不用太宽,差不多是你铁锅什么的三分之二就可以了。太宽了你锅子架不住,太窄了煮饭的时候又费时间。
然后找点黄泥,用水和稀后再里面加点碎草和小石粒子。草不要太碎,最好是一小条子一小条子;石头呢也不要太多,有个十几二十颗就可以了。
草条子和石子都是加强强度的,这个也是程霖以前塌过灶台和学建筑后总结出来的。草条子相当于钢筋,石头相当于骨料,而黄泥就是水泥了。
然后就是垒灶台了。
先把两侧垒到三十几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宽度当然是宽点好。然后把铁锅架在上面,把周围的一圈密封严实,不过后面和前面先不要管它。
两侧和上面处理完毕后就来处理前后了。
前面烧火的,不需要再动了。后面当一个通风口,不需要前面那么大,所以把后面垒个十几厘米就可以了。
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灶台就好了。
弄好后程霖没急着往锅里加东西开始煮,而是先点燃火在灶台里烧了一会。
这是把刚刚的黄泥烧干,要不然黄泥还是稀的时候就往锅里放东西,灶台肯定塔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程霖立马给自己煮了一碗面。这一顿程霖吃的格外香,人生第一次感觉自己的手艺都可以和大厨比一比了。
吃完饭已经是晌午了,天气正热,于是程霖就靠在大树底下小憩一会。
青山湖碧波荡漾,沿岸崇山峻岭植被茂密。时不时的有鸟儿掠过水面,叼起一些不知名的小鱼后又高飞而去。就在程霖不远的地方,就有几只野鸭在水面嬉戏,视他于无物。
看着眼前的美景,闻着被微风带来的清香,程霖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
早上起的早,然后又赶了几个小时的山路,确实是给他这副稍微有点营养不良的身体累着了。
一眯眼,再次睁开的时候大概已经三点多了,程霖没有手表手机不知道具体时间,只是看看太阳估摸着。
“下次去镇上得买个手机!”程霖感叹到,没有手机让他很不习惯,刚刚醒来就下意识的去摸口袋。
可又一想,他以后可能会经常在野外,于是又在心底对自己说了一句:“嗯,还得买个手表!不过这个不急,最近应该都会在家,手表以后再说!”
由于中午睡太久了,脑袋有点迷糊,靠在树干上回了一会神,程霖才起身忙活。
窝棚不急着搭,当务之急是煮点窝料,然后打个窝,这样晚上就可以钓鱼了。
为什么要打窝?
程霖一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在附近扫了几眼,发现岸边根本没有鱼。只有往湖里比较远的位置才有感觉,所以程霖就打算打个窝聚鱼。
这样就可以让自己舒服点的钓鱼,不至于跟着鱼跑。
来到灶台旁往锅里放了点水,又拿出一些黄豆和玉米倒了进去,最后点上火就不管它了。
收拾好窝料,程霖就打算搭个窝棚了。
窝棚可不能搭在大树底下,夏天的雷雨说来就来,虽然这里地理位置比较低,可万一哪个雷就喜欢往这里来,那可就有的玩了。
于是程霖就在离大树有十几步远的地方选了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平坦,周围又没有杂草石子什么的,又离河岸有四五米远,简直是绝佳位置。
选好位置,就是考虑材料的问题了。
窝棚可以是三根立柱的,也可以是四根立柱(或者更多)的,程霖打算用四个立柱,这样里面空间大点,人更舒服。
于是就提着柴刀在周围砍了四根手腕粗细的木柴,截取了约一米八左右的长度,然后狠狠的打进了沙土里。
弄好立柱,接着就是屋面了。
不过弄了这些东时,锅里的玉米大豆煮熟了,程霖都闻到阵阵香味了。于是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大豆玉米用冷水一滤(不滤也行,这里滤一下是怕热的撒到水里会把鱼赶跑,自然冷却也是可以的)后就把这些大部分都撒到湖里。
满意的看了看,位置后就用一截小树干在岸边做了一个标志,省得到时候忘记撒哪里了。
做好窝就要继续做窝棚了,必须在夜晚来临前弄好,不然今天很可能就得露天睡觉了。
选了好多根大拇指粗细的树干,选取了四根把立柱连了起来,这就叫横梁了。剩下的都用一些当地话叫“麻皮”的植物皮搓成的绳子把一端扎的牢牢的,这就是简单的檩条了。
然后把这个东西就这么岔开架在立横梁上,再把每根跟横梁扎了起来,简单的框架就这么完成了。
程霖完成框架后就去找了一些棕树叶子,这叶子细长,是很好的屋面材料。
在屋面上厚厚的铺了一层,为了避免被分刮走,程霖又花了一番功夫用麻皮按个扎在檩条上。
最后就是侧面和门了!
侧面程霖的做法和屋面差不多,先是横横竖竖的扎了一些小树干,然后又用一些棕树叶扎上上面。
可对于门程霖就简单了,稍微弄了一些树干扎了起来,往上面一靠就算了。毕竟是临时的,而且人就在这附近,没必要做什么门。可程霖怕晚上又野猪什么的,就做了一个稍微意思一下。
做完这些,一个简单的棚子差不多就完成了。
出于对晚上大风的考虑,程霖又在周围加了很多支撑杆,把整个棚子牢牢的固定在地上。
弄完一切,天也快黑了,程霖就在一旁升了一个火堆。
虽然他带了手电筒,而且也带了好几节电池,可他想在这里多呆几天,能省点电就省点电。
说起他的手电筒,可能现在很多人都没用过。
铁壳的,用大1号电池。
是他父母结婚时候的三大件,手电筒、缝纫机和电视机中的一个。
本来三大件应该是手表、缝纫机和电视机的,可他爷爷当家的时候也很苦,勉强买了两个比较实用的东西后就没钱买手表了,最后买了一个手电筒凑了一个三大件。
那时候的东西贵是贵了点,可东西实在啊,就拿程霖手上的手电筒来说。用了十六年了,除换了几次灯泡而已,现在还是很好用。
升起火堆,点好蚊香,程霖就做饭了。
窝料打下去也好几个小时了,程霖感应里发现那个位置已经有鱼了,于是就打算煮碗面吃完立马开杆。
钓鱼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每到水边就想拿出鱼竿钓鱼,程霖已经忍了一下午了,早就有点忍不住了。
第七章:小鱼扰窝()
简单的吃过晚饭,程霖取出菜籽饼,捣碎后加入少量的面粉,期间他还把下午剩下的玉米取了一些掐碎后加了进去。
三样东西混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少量的湖水后和稀。
菜籽饼是钓鱼很好的饵料,香气扑鼻很和鱼儿胃口。不过还有另一种油饼,那就是山茶油饼。
两种油饼外观上差不多,而且都香气扑鼻,可是作用却天差地别。
说天差地别也不对,毕竟这东西在农村基本上都是拿来当肥料的多,可是对于钓鱼的鱼饵来用却是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的!
菜籽饼是很好的鱼饵,鱼也喜欢,可是山茶油饼就不一样了。且不说鱼儿不吃,而且其中某些成分还会对鱼儿造成中毒现象。
程霖很对此很清楚,以前每当夏季之时,他老爸经常会拿着山茶油饼带他去田间小河里毒鱼或者泥鳅。
选一段小溪或者小水沟,然后把两头堵住不让水流通,再把山茶油饼捣碎后撒进去。
由于里面水不流通,所以水里的味道就会越来越浓,立马的鱼儿泥鳅什么的都会中毒从而浮出水面。
这对于鱼儿可能有毒,可对人却无毒,所以可以放心食用这些被毒来的鱼儿。
而且山茶油饼和敌敌畏什么的不一样,它毒性很低,再小的水沟,只要水一流动就会大大降低(或者失去)水中的毒性,不会对生态造成危害。
说到这个,程霖最痛恨那些用化学药剂毒的鱼,比如敌敌畏!
敌敌畏对鱼类毒性较高,所以青山镇很多人就会用这个东西去毒鱼。
找一个小河的上游,往里面倒几瓶敌敌畏,然后就可以开着船在小河里来来回回的捞鱼了。
当然,他们那些人为了不让人知道是毒来的鱼,所以只捞那些半死不活的鱼,对于被完全毒死的鱼看都不会看一眼。
程霖以前就经常会看见河里漂着很多死鱼,而且到发臭了都没人捞。
为什么?
敌敌畏毒性很强,不仅对鱼毒性高,对人畜毒性也很高。这些死鱼捞起来没用,而且捞起来你都不知道往哪倒去。
不过,随着政府对电鱼、网鱼、炸鱼和毒鱼等这方面的加强,在程霖上大学后就很少见到有毒鱼的了。
或许这也是他很少回家的原因,不过总的来说,肯定没有当前猖狂。
用化学药剂毒鱼这简直是绝户计啊!
一毒就是整条河,立马鱼虾死绝,没个几年根本别想恢复过来。
想了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饵料收水也收差不多了,程霖捏了捏,感觉状态不错。
搬了一块石头放在钓位上,然后找了一根树杈子插在水里,最后再把鱼竿往上一架,就开钓了。
夜幕已经降临,程霖借着焰火的光芒准确的把饵料打在窝子旁,静静的等待着。
钓鱼很能考验一个人的耐性,有时候可能好几个小时,或者好几十个小时都钓不上鱼来。
也有可能就在下一秒,突然间你就会连杆。
这就像一个人走在沙漠里你想找水,可你感觉到就快渴死的时候眼前突然出现一个湖泊。这样转折的心情,没去钓过鱼的人很难体会到,这也是那么多人喜欢钓鱼的原因了。
下杆后好久,可浮漂上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就让程霖有点奇怪了。
“鱼就在那里啊,怎么不咬钩?”程霖心里想着鱼,往湖里看去,可感觉依旧:“难道饵料不对?”
不过程霖不认为是饵料的问题,因为他没加什么人工添加剂,都是天然饵料,没有刺激性味道就不可能对青山湖的鱼产生影响。
可这么干等着也不是办法,于是程霖就打算提杆看看饵料。
出乎程霖的意料,钩子上的饵料居然不见了。
饵料是水里会软化膨胀,并且随着水流慢慢减少,提竿的时候饵料不见了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他在上饵料的时候是先把一个玉米挂在钩子上,然后才在外面包了一层面粉饵的,现在连玉米都不见了,肯定有问题!
程霖以前去钓鱼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小肉餐”抢食,虽然现在是晚上,随着一些掠食性的鱼出来活动它们基本上就隐匿了,可偶尔也会有一些逗留在窝点里。
于是他就把饵料状态捏的跟石头似的,这样下水后能让饵料到底前不会雾化,不雾化的话就不易被小鱼夺食。
这一次程霖没有三心二意,在饵料入水后就牢牢的盯着浮漂,不错过任何一个信号。
一分钟过去了
五分钟过去了
等到快二十分钟的时候,程霖又提杆一看,饵料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