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恋曲十年 >

第7部分

恋曲十年-第7部分

小说: 恋曲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我在这里不是为了提上课的内容,主要还是要说到这门课的任课老师——小卫生。
为什么叫他“小卫生”,因为他原来给我们上过“生理卫生”课,现在又来上“民防课”,后来还给我们带过一堂生物课。难怪他自嘲说自己市“百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救火队”,哪里有险情,就冲向哪里。
“小卫生”也是从大学毕业来南中教学不久,带着一副眼镜,倒有那么几分学者风度,高高的个子,端正的脸庞,虽不能说是“貌赛潘安”,但也勉强算个“帅哥”吧。
他上的课幽默、风趣。记得他最经典的一些讲话内容我铭记至今,可见其影响深远之程度,当老师能当成这样,不能不算是一种成功。以下摘录一些本人奉围经典的他的个人“语录”。
一、“自然晾干法”。
看这个故事前,先确认你不在吃东西,因为故事有点恶心,这里得事先声明,否则倒了你的胃口就不好。
这是他给我们讲他大学时代的一个故事,那是他们冬天由于没有热水洗脚(一个寝室好几个人,最后就剩一个热水瓶,也真够可以的,后来我读书的时候,每人两个热水瓶,别说洗脚,就是洗澡也勉强够了),就用冷水洗。
用冷水洗也罢了,洗完居然也不用毛巾擦干,而是把脚伸到床沿外,利用空气的对流带走残留在脚丫子上的水份,还起了个非常动听的名字叫“自然晾干法”,据说这样可以预防冻疮(大家可千万不要尝试,否则长了满脚的冻疮我可不负责,再说如果碰上脚上有些味道没洗干净,岂不是。。。。)?
二、“夹到我的头了!”。
大学时代的逸事真是很多,据说当年小卫生的一位室友为了看看外面是否下雨,竟然“以头试雨”,打开窗户将头探出,他能通过计算雨点落到脑门上的数量来测量外面雨量的大小。
这位仁兄的本事真是不小,但是不知为什么,这天大概是雨太大,把脑子浇湿了。之间他打开窗户将头伸出去以后,立即遭到无数雨滴无情的打击,吓得他大叫“下雨了!”,然后不顾仍在窗外探测雨量的大头,一边的手先带上了窗户。
于是乎“夹到我的头了!”这句话随后就由他本人最先喊了出来。专利所有,违者必究!
三、“什么都不要,就抱一棵大白菜”。
在核弹袭击的时候,我们首先会想到躲到地下室去,躲进去带什么吃的好呢?你会带些什么?巧克力?水?饼干?水果?要是我呀,我就“什么都不要,就抱一棵大白菜”。
这就是“小卫生”告诉我们的至理名言。这里不明白的朋友,我来好好解释一番,这样以后你们要躲到地下室的话也一定会和我一样,“什么都不要,就抱一棵大白菜”。
大白菜富含水份、维生素,而且经得起长久存放。北方人尤其有这种感受,冬天没什么蔬菜,大白菜就是最好的蔬菜。
一旦地表被核污染,十天半月不能出来,什么巧克力、饼干、水果的或早早吃完了或是变质了,而大白菜就不会这样。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大白菜能预防坏血病,这就是其中维生素的功效。
怎么样?明白了吧,以后有什么紧急的事要长久躲起来,就随身带几棵大白菜。你家是否也要常备几棵大白菜以防万一呢?

第十五章
我们那时候读书时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前面四个大家都熟悉,我就来重点讲讲这最后一个“劳”。
进入初一、初二以后,我们便多了一门“劳技课”。顾名思义,就是劳动技能课。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预初学的劳技课是打字;初一我们的劳技课是电工基础;初二上的劳技课是教我们做一条平脚短裤。
为什么我现在的打字速度这么快,这得益于预初年级所学的打字课,我们那时学打字首先就是背键盘,打字机上的键盘和现在电脑的键盘排列是一摸一样的。
南中的教学非常严格,考试的时候是给你一篇文章,定时一分钟盲打,最后以每分钟所打的字母数正确率来定成绩。盲打就是眼睛只能看稿件,不能看键盘,而打错一个字母则扣50个字母数,有时候尽管打了很多字母,一不小心错了几个反而成绩不高,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强调速度和正确率的结合。
打字机的键盘按键远比现在电脑的键盘按键要沉得多,而小拇指要兼顾大写键、上档键等,力量往往不足,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就更需要多的练习。
所以这是非常考验人的一门课,为了我能掌握好打字这项技能,家里还特意为我买了一台打字机,在家里练习,当时一台“飞鱼”打字机要400多块,这对于90年代初的物价水平而言是非常地贵,但是父母还是义无反顾地买了下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时并没有如此深的体会,直到现在自己也快当爸爸了,才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不知道以后儿子会不会有良心。
虽然自己没有学过五笔输入法,用拼音输入法打字靠的是对发音的正确把握和对键盘的熟悉程度。虽然打字机再也不会使用了,但打字的基础在电脑的时代却永远也不会显得落伍。
初一学的电工基础课是我最喜欢的课,毫不夸张地讲,我是班上学得最好的学生(不是“最好的学生之一”哦),同时也深得教电工老师的喜爱。
也许是上天注定我要和电打一辈子交道。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我就特别喜爱动手,初中的时候我曾疯狂地爱上了做军事模型,现在家里还有数十个当年的模型。
不仅如此,那时我还收藏了很多1:72的玩具兵模型,周末的时候我常常拿出来摆“龙门阵”,自娱自乐一番。要不是考大学的时候视力差,可能现在的我已是身着国防绿的军官了。
“火柴盒”、“福万”都是当时响当当的模型品牌,现在却都已销声匿迹。想再做一盒那时做过的模型,却难觅踪迹,不免有些令人伤怀。
一开始,家里有什么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总是老爸出马,后来把我“培养”出来以后,我就取代了他在家中“维修工”的地位。
个人认为,良好的动手能力对于一个男孩子尤为重要。在自己家里可以独挡一面,减轻大人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在当“毛脚”的时候,丈母娘家中的小修小补,换保险丝、拆装电扇、换灯泡什么的活都可以一个人包下,这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要赢得丈母娘对你的另眼相待绝对是需要拿出写真本事来的哦,如果你不是大勇大智,大富大贵之人,有这么一手绝活也照样能唬得他们一愣一愣的。这可绝对是本人亲身经历的经验之谈哦,这里免费赠送给你。
本来是打算说劳技课的,没想到又给扯远了。电工基础课对我的影响深远,以至于在高中参加区三好学生评选的时候也帮了我很大的忙;而最终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选的是“通信”,从此就被“电”上了,一直搞电子电路的硬件设计直到研究生毕业以后。这些都是后话。
电工基础主要教的是开关上“火线”、“零线”的正确接法,两根电线如何正确“打结”接头等等。这些东西在当时很多人眼里是多么枯燥无趣,在我看来却是甘之如饴。在学习成绩上赶不上其他人的我,在这上面终于找到了那么一些平衡点和自尊。

第十六章
初二的劳技课是做一条平脚短裤,说到裁缝来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做短裤最难的部分是裆部那块的裁剪和缝纫,我们中大多数人都是在老师的“帮助”才得以完成。这条短裤最终给了我的一个表弟穿,还算是尽了一次责。
在历经了那次初一的那次“辉煌”之后,我一直基本保持着默默无闻的状态,眼见她和海“打得火热”,虽然心里恨恨地,却也无计可施,只好等待下一个机会的出现。
初一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我们经历了“退队”的十四岁生日。还记得小学一年级戴上红领巾的那份喜悦,那是红旗的一角,革命烈士鲜血染成的。“退队”意味着我们要和我们美好的童年说“拜拜”了,在加入共青团之前,暂时还是自由之身。
“十四岁生日”的日子定于“六一”,属于我们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活动隆重而盛大,每个班级要出一个节目参加,学校还要求每位学生的家长要写一封信,准备一件礼物,一并交给老师,在“十四岁生日”那天由老师统一分发到各自学生的手中。
我们班当时出的节目是集体舞,而我也有幸被班主任选中。舞蹈的曲子和动作是由崔老师和音乐老师共同制定,谢老师(她是六班的班主任,而我所在的班级是五班)也经常来“指导”一下。
排练究竟有多久记不清了,反正时间不短。“十四岁生日”的那天我们先在食堂里(那时没有很大的礼堂能容纳近300人)聆听领导的讲话,表彰优秀学生,我们班里的琳自然是少不了的。然后就是每人一份的小蛋糕,那个打着领结(集体舞要求的),穿着牛仔服(是不是牛仔服?请相关同学指正),手拿一大盘子蛋糕,被人叫做的“waiter”的小男生就是我。
晚上在大操场上的篝火晚会也是热闹非凡。每个班的节目都要在全年级面前表演,舞台就是大操场前的那个领操台,由于它比较狭小,还发生了这样一幕:有一个班级表演舞蹈,结果跳着跳着,我们突然发现少了两个人,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不小心掉到台下去了。
好在这个“舞台”不高,那两位和我们玩“失踪”的朋友也没大碍,不过估计他们以后是有心理障碍了,不敢再在这个舞台了造次了。
那晚操场上的篝火很红,在整个“十四岁生日”结束前,我们在操场上放飞了五彩斑斓的气球,它象征着我们童年岁月一去不复返了。
进入初二年级,突然发觉学习压力大了很多。那是因为我们要参加有生以来第一次的会考——地理、历史和生物。
当然学习压力大的原因还来源于其他科目的难度的提升,对我们而言,最害怕的考试是学校内部的考试,而对于区统考、市统考都满不在乎,因为统考要照顾其他非重点学校,难度就适当降低了,对于我们重点中学的人来讲,基本就是“小菜”。
印象里我们班参加一次区数学统考,满分达到90%以上,最差的也是八、九十分,够恐怖吧。嘿嘿!
历史是我读得最好的一门课,可能与我平时爱看历史书籍有关,记得在一次非常难的历史测验中,我得了全班的最高分—89分,这大概是我在南中得的唯一一次第一名吧。
说老实话,这三门课主要是考验“背”功,虽说这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一个悲哀,但本人以为这至少加深了我们对其的熟悉程度。走上社会以后,才发现原来那些数理化根本没有多大用处,反而那些自然常识方面的知识倒能是人对你刮目相看,当然在所有科目中对我具有最深远影响力的学科就是:语文和英语。
说到英语的作用,不用我多说,大家都心知肚明,语文呢,可能平时体会不到,但却是每天都在用——交谈、写报告、写材料、写信、甚至写字,无一不体现其价值所在。
当然这两门课在我读初三和高中的时候,也是令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啊!
在完成初二的会考以后,我们进入了初三前的暑假,在假期里我满耳朵都塞满了“升学考、精神压力大、学习苦”等等类似的字眼,仿佛初三就是一个宇宙黑洞摆在我面前,充满了神秘和恐怖气息,而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前进,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