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论语-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不知道怕才是最可怕的。我有个朋友是医院负责取肾的,他说罪犯们在执行死刑的时候,一个个怕到晕的晕、哭的哭、屁滚尿流的屁滚尿流,可惜怕已经晚了。懂得怕不是件丢人的事,人只是自然的一份子,就算你心气再高,地球也不可能绕着你转。要想改变世界,必先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要懂得随顺自然,畏惧因果。
“大人”在今天可理解为国家法律、规章制度,代表政府的权威和人民的意志,你非要和他相左,便要遭到国法王难,自毁前程。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言就是指圣人之言。今天的时代更不能误将“老人言”当成是“老年人说的话”,那随时可能会中毒。现代人只要多读圣贤书就好了,那才是真正的敬老尊贤、亲近长者。“圣人言”不是圣人的创造,而是圣人通过自己的经验、思考,发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转而告诉我们,教导我们言行符合自然的法则。中医的专家每遇到疑难病症,会再读《黄帝内经》去寻找答案,军事家则对《孙子兵法》一读再读。我们平常为人处事,一部《论语》可以常伴左右,其中智慧隽永,常阅常新,能不断给我们新的启迪。我们学习圣人言教,若果能终身受持其中一二言句,则必定受益无穷。
所以,天命、大人、圣人之言都是“法而如是”,本来就应该学习、心怀敬畏的,如同人要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你干吗非要轻慢它,自绝生命、慧命呢?
学为可知也
『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根利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遇到困难还不懂得学习的,人数众多,都属于钝根下智的人了。”
上、下是指人的根器,不是说“上等人、下等人”。“民斯为下矣”,有人说孔子又在贬低老百姓,说农民就是下等人,这是荒谬的误解。民的意思是普罗大众,相对上进的君子而言的。从这里的分类看,我属于“困而学之”,中下根性,总要逼到无奈,才愿意死心塌地努力学习。现在想想,以前真是浪费了不少光阴。
『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想想看清楚没有,听的时候想想听明白没有,想想自己的脸色是否温和,容貌是否谦恭,言谈是否忠诚,办事是否敬业,遇到疑问时想想要不要向人请教,忿怒时要想想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就想想是否合乎义的标准。”
“视思明,听思聪”是教我们不要急噪、草率,先把问题弄清楚再去执行解决,就不容易出错。“色思温,貌思恭”是教我们待人温和,与人为善。“言思忠,事思敬”是教我们处事公正,忠人敬事。“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是教我们凡事不要仅凭一己之利而行。这九思,从察人到处世,克己复礼的学问全都包括了。中国国民党现任党主席“马英九”名字中的“九”,就是取自本章的“九思”,寄托了他父亲对他言行、道德修养方面的期望。由此也可知台湾与大陆本是一家,文化的血脉相连。
『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象追不上那样奋力追赶,看到不善良的行为,就像手碰到开水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义为行事准则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分别善恶,择善而从之,见恶而避之,一般人都可以做得到。他们对善、恶的选择,也许是出于品德的标准,也可能是出于利益方面趋利避害的考量。但是谈到道德的追求和实践,能不屈从时代、不被利欲羁绊,至死仍能贯彻落实的人就很少了。世人所谓的“善”,是执着“我”的观念的,“无我”而行善事才是德。所以世间的趋利避害,与追求品德的至善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12』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齐景公富贵无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本章与上章是连贯的,意思是懂得普通的善、恶准则,或许能象齐景公那样,得到世间的富贵,但是未必能得到百姓的称颂。而具有崇高品德的人,即便身无分文,如伯夷、叔齐一样饿死终老,可人们始终怀念和敬重他。所以孔子劝人既要学习善,又要学习德。“其斯之谓与”的斯,就是上章的“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当然,有不少人认为本章是弄错了,应该要把《颜渊第十二》篇的“诚不以富,亦祗以异”放到“其斯之谓与”前面。其实这样在语意上更不通顺了。“诚不以富,亦祗以异”意思是:“要不是嫌贫穷爱富,那就是喜新厌旧。”表明被遗弃的女人对前夫颠倒、迷乱的心行的愤恨。放在这里与齐景公、伯夷、叔齐有什么关系?难道是骂老百姓喜新厌旧、嫌贫爱富?可老百姓并不把齐景公的死当回事啊,反而对穷困饿死的伯夷、叔齐怀念至今。所以本章只是对上章的补充和注解,并非“子曰”的话,意在说明修德人太少了,所以孔子才说“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这也更说明了《论语》并不是一本随意排列的语录,它是经过精心编辑、逻辑通顺的论文集。
『13』陈亢(kàng)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yuàn)其子也。”
陈亢问伯鱼:“你从父亲那里听到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从庭院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于是学《诗》。又有一天,他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从庭院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于是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知道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陈亢即陈子禽。异闻指不同于其他学生听到的内容。远指不亲近,不偏爱。伯鱼讲了两件他和孔子发生在庭中的对话,后世人便将父母对子女的教导称为“庭训”。
这一章看起来是讲孔子与儿子之间的轶事,其实与前几章都是连贯的。陈亢说他懂得了三个道理,这三个道理也是编辑想告诉我们的:学习的内容包括《诗经》、《礼》、还有孔子“远其子”之德。学诗可以增长见闻,言谈文雅。学礼可以处世待人,立身人群。而培养崇高的道德品德,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人心不仁,如礼何?
『14』邦君子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己谦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她对他国人则谦称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从国君夫人的称呼上,就能了解君夫人的言谈、美德,以及当时的礼乐文化。可回顾篇头季氏伐颛臾、礼乐征伐出自大夫的情况,证明“礼”在春秋时期已徒具其形。从另一个角度看,君夫人对自己有各种谦称,反映出她的美德,可在外人看来,她始终都是君夫人。所以君子何防自谦呢?自谦于声名无损,却能修德而形成和谐的礼乐社会。相反,如果居上者如季氏那样毫无谦德,擅自专权、擅自征伐,那怎么能在全社会推行礼乐,教化百姓呢?所以这是个很有启发意义的结尾。
《季氏第十六》全篇回顾
第1…3章,讲孔子时代处于礼乐崩坏、国将不国的乱局。通过季氏将伐颛臾、命出自诸侯来表明春秋时期是十足的乱世,天下无道。
第4…8章,讲为人处世的一般行为准则。告诉我们如何在乱世、天下无道时结交有益的朋友、养成好的习惯和爱好、性格方面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言行存几方面的敬畏,以此远离邪道,成就善道。
第9…13章,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不同根性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态度,但千万别做遭遇困境还不愿意学习的人。君子可从九个方面思考而进益。见善思学之,见不善思避之。此外更重要的是修养德性,才能象伯夷、叔齐一样,被万世赞颂。最后以学诗、学礼、学君子之德作小结论。
第14章,以君夫人的称呼作结尾,表明礼对社会人心的影响,寄托了孔子欲令礼乐大兴,以德治国的期望。
季氏是春秋时期孔子眼中典型的无礼之人。本篇以他为主角,就是要将季氏的行为做反面教材,教人如何在无道的社会知礼守礼,学习文德,使自己成长为有利国家、受人尊敬的道德君子。本篇可视为《泰伯第八》篇“礼以致德、礼让为国”的反面论证及补充说明。
阳货第十七雾里看花,真假难辨
『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送孔子一只熟乳猪,想让孔子去他家致谢。孔子打听到他不在家时,前往拜谢。不想在半路碰到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对你说。”孔子走过去,他说:“自己身怀本领却任凭国家混乱,能叫做仁吗?”孔子说:“不能。”“想做大事却总是失去机遇,能叫做智吗?”孔子说:“不能。”阳货说:“时光一天天过去,岁月不等人啊。”孔子说:“好吧,我准备做官。”
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孟子·滕文公》中提到,阳货关于仁的观点是:“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可见他与孔子根本就是两条道上的人,不可能有共同语言。他想孔子为他效力,可孔子一直没有答应。
归(kuì),赠送。豚(tún),小猪,熟的烤乳猪。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