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论语-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子说:“智慧到了,仁不能保持住,即便得到了,也一定会失去。智慧到了,仁也能保持住,但自己不能庄重地对待它,那么一般的人也不会敬重你。智慧到了,仁能保持住,又能庄重地面对,但言行举动不合礼的要求,还是未够完美啊。”
“及之、守之、莅之、动之”这个“之”到底指什么?有说是职位、有说是利益。就我的理解,指的是上章的“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道。
这个道,如果智慧够,能理解他,可是你习气重,不能里仁长期保持,就象孔子慨叹的,“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有不少弟子都是懂得仁的——“知及之”,可惜“仁不能守之”,那即便你理解到了,也会失去,即禅宗常说的“觉后迷”。所以儒者之道,“若保赤子”,要象照顾婴儿那样保护好,长养圣胎。古人一旦明白形而上道,便能信得过,保护得绵密,不使再次迷失。
悟到了,也能仁,但是不庄重对待,不能发挥它的清净妙用去服务百姓,百姓还是不会敬重你。如果悟道的“高”人只能躲在山洞里,一入红尘就不清净了,或者心态不够庄重,整天呵神骂鬼,故弄玄虚,那就叫“误”道——肯定是你搞叉了,谁会敬重你呢?“智者利仁”,修道的目的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才对。
能服务百姓,但言行不合礼,态度不好,言语粗鲁,还是不完美。
以上几章,等于是孔子较完整的修道的报告。首先是学、思结合,立志求道。忽然有一天,你的智慧到了,因缘具备而豁然开朗,悟到本来面目,这时还要进一步“里仁”安住在那个境界里,否则的话又会迷失。能安住在清净自性中,又要进一步发挥到日常生活中利益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在运用的过程中,尽管你什么都通达了,也还要遵循一般人的礼节才能完美。要普度众生,就需要各种善巧方便。
“智及之、仁守之、庄莅之、礼动之”就是孔子“内圣外王”的四步曲,次第井然,非常重要,与《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脉相承。
『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从小节上识别他,但却能担大任。小人不能担大任,却在小节上显得很聪明。”
“小知”是说从小事上去了解一个人。圣贤之人往往都很平凡,甚至在一些小事情上,还不如一般人“聪明”。以毛泽东、邓小平的德能,叫他们开一家牛杂铺,未必能生意兴隆。圣贤也可能会骂人,看起来不够小人那么“慈悲”。但是到了担大任的关键时刻,人们就知道他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了。小人则相反,做不了大事情,却在一些小事情上显得八面玲珑,善于博取名利。可一旦碰到关系他切身利益的时刻,便凶相毕露了。所以我们有时候看人,不要因为他在小事上的成败而贸然判定他的能力,还要看他办事的方式和心态才能准确了解他的才具。
当仁不让
『35』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孔子说:“百姓对于仁的需要,比水火还迫切。水火,我见过人投入其中而死的,却没见过人投入仁而死的。”
仁的品德,于人有百利而无一害,为什么我们不积极去领会,落实于言行,而偏执着于一些短期的利益呢?那真是因小失大啊。
『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如果你的言行更符合仁的标准,就不必屈从于师长的意见。”
当一指追求、“担当”仁,不必“后”于师长。一指“当值”仁时,不必“屈从”于师长,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意思。我们在看《焦点访谈》一类的新闻节目时,常常听到一些罪犯说:“是领导要我干的,我也没办法啊。”好象理由特充分似的。那你也太傻了不是吗?领导叫你自杀你干不?所以言行的标准并不在“君、亲、师”,而在仁。如果有领导非要你做一些违法之事的话,你最好是予以拒绝并劝领导悬崖勒马,万不得以时就宁可辞掉那份工作,千万别走上不归路。天无绝人之路,老天总是会眷顾好人的,绝不至于饿死一个好人。
师一指师长,一指众。普通民众一般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不如智者立足长远,所以常有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有很大的魄力才能履行真理,不屈从大众的压力。从这个角度看,当代政治一味地认同民意也是非常虚伪的,因为如果普罗大众全都懂得治国方略的话,那还要政治家干什么?
儒家思想讲究礼让是指面对私利而言的,面对善言义行就应当仁不让,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此点大家不要有误解。
『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孔子说“君子恪守正道而不执着于小的诚信。”
如果撒一个谎能让这个国家长治久安,那何乐而不为呢?“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君子“善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这都是中庸之道。当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冲突时,唯有通达仁德的人能处理自如。
『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孔子说:“侍奉领导,要先认真办事、敬业守责,然后考虑工资待遇。”
孔子在谈到事君时,都很注重避免“愚忠”的误解,如“勿欺也,而犯之”等。“敬其事而后其食”有点类似今天职业打工者的心态,只要你真能给老板做事,又怎么能得不到回报呢?孔子的意思就是先有奉献精神、专业精神——职业道德,而后也考虑一下肚子问题。这是多么可爱的孔子啊。人总该有点精神追求才行的,否则会使整个民族都变得功利化。
『39』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说:“人应该普遍实施教化,不应区分其类而不同对待。”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不仅是在当时只有世族家庭可以读书受教育的封建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今天的中国同样意义重大。人无信不立,国无才不兴。可人才的定义是宽泛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所以必须平等地给予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培养才是事关百年兴替的关键。现在我们有很多银行家、企业家、政治家、文学家,可是教育家在哪里?思想家又在哪里?可见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近年新闻披露的教师素质问题、管理体制和高校招生环节的问题都比较多。成于科举,败于科举的古老国度,今天还能否在教育制度的改革上石破天惊?“有教无类”的理想能否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蜕变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制度?
教育包括技能教育和德能教育,而后者是更重要的。现在中国学生的道德品德教育显得很“迷茫”,进退失据。老祖宗的儒、佛、道被定为封建糟粕,人们不敢去研究,而新的道德思想、道德观念呢?没有!所以道德礼制在近五十年里几乎处于“破产”的边缘。与其如此,我们不如重新去审视儒家的经典,对其中蕴涵的智慧加以阐述,还它一个本来面目,让人们打心底里热爱并接受它,这才是文化之树常青的保证。毕竟,文化是活在人心里的,而不是摆在书房里、供在堂庙里的。
两千多年前那个落后的春秋时代,孔子凭着他的“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影响时代的精英人物,其行止也正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言传身教,值得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深思。现在,农民的子女上不起学、贫困地区的老师被拖欠工资、女生和残疾人招生受限制,在今天仍不是个别现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有赖于几代人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有所改观。
“有教无类”在本篇的含义,则不仅是体现孔子的教育思想,而是要帮助说明仁、道之学应普遍施化,是对每个人都有好处的。
相师之道
『4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没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就不必共同进退、合作。”
这一章,便是对篇首“卫灵公问陈”的回顾和作结论了。我们志于求道,又不是为了追求名利,所以进退唯礼、义、忠、信,面对那些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又何必勉强合作呢?
『41』子曰:“辞达而已矣。”
孔子说:“言辞只要表达了心中想法就行了。”
有人说本章的意思是:话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不必追求华丽的辞藻。可我认为本章是对上章“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呼应,意思是说:我们的言辞只要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就行了,别人听不听是他们的事,勉强不来。
『42』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儿,某某在那儿。”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乐师的方式。”
师是乐师,冕是乐师的名字。以前的乐师多为盲人。相指搀扶盲人的人,相师之道意思是帮助盲人的方法。但是“相”也是宰相、辅佐的意思,以“相师”之道作为本篇的结尾,颇耐人寻味。
“固相师之道”的“固”字,极妙。孔子帮助盲人的方式不是他独创的,而是原本如此,法而如是。孔子与盲人的平凡、平淡相处,很象禅宗里的“开悟前穿衣吃饭,开悟后穿衣吃饭”,别以为道是什么玄妙的东西,抱个希求心去求,恰恰错了。道者,不可须臾离也,悟者不多,迷者不少,不是说悟道便可惊天动地、上天入地的,悟道的圣人也极其平凡。苏东坡《观潮》诗说: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再看孔子在陈绝粮,不也正如这相师之道一样本而如此吗,不是说悟道了就一定能得到荣华富贵,到哪里都顺心顺意了。人们观潮前后,事虽无二,可心境完全不同。孔子在陈绝粮,事虽无二,可心境与普通人也大相异趣。这就是以孔子“相师”结尾的妙处:圣在凡处显,道在穷时通。圣、凡端在心受,不在事消。
《卫灵公第十五》全篇回顾
第1…5章,讲孔子所通达的是道,不是世间人所追求的知识和富贵。卫灵公问陈而不对,孔子在陈绝粮,表面看似乎孔子的学问没有通达,也为世人所不容。接着孔子说其道一以贯之,那么他通的是什么?是德!是清净无为之道体,其至关重要却鲜有人识。
第6…10章,讲与人相处只有自己能“仁”,才能通达。言忠信、行笃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