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横生斜长集 >

第5部分

横生斜长集-第5部分

小说: 横生斜长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演说:“今朝廷下诏,刻期立宪,诸君子宜欢喜踊跃。”正在此际,革命党 
人一声喊打,400多人蜂拥而上,吓得梁启超从楼梯上掉到地下。关于参加 
这次武斗的革命党人,据章太炎的《政闻社大会破坏状》一文记载,有张继、 
金刚、陶成章等。其中,金刚表现最为突出。当张继跃上讲台时,有一个政 
闻社员抓起茶几迎拒,“金刚自后搤其肩”,持茶几的好汉无法动弹,张继 
得以上台,欢声雷动。 
     这位金刚是谁呢?遍查留学生名录,不得其人。前阅汪东所撰《张继墓 
志铭》中云:“(保皇党)大会徒众于锦辉馆,示欲与同盟抗。公厕其中。 
其魁梁启超方登台,公奋起大呼,跃而上,贵筑平刚从之,击启超堕台下。” 
 (《国史馆馆刊》一卷二号)据此,可知金刚实为平刚。 
     平刚,字少璜,贵州贵筑人。时任同盟会贵州分会会长。 

… 页面 21…

                                   清政府乞求 
                                日本驱逐孙中山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以日本为基地,建立组织,宣传并策划革命,清政 
府如坐针毡,曾多次乞求日本当局驱逐孙中山。在日本外务省档案中,有一 
份清政府外务部致驻日使馆的电报,全文如下: 

                                    外务部来电 

                                 (十一月廿四日到) 

         前年孙汶在日本倡言革命,经本部密嘱杨使,商伊藤公爵协助,由日本政府驱逐出境。现 

      闻该逆确抵东京,已有三日。值此国家大故,深恐造言生事,复滋煽惑,希即查探踪迹,转商 

      外部,仍前设法驱逐,以保公安,而敦睦谊。 (二十三日) 

电文中提到“值此国家大故”,知此电发于光绪皇帝和西太后相继死去之后, 
时在1908年12月16日(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1906年,孙中山与章炳麟等在日本制订《革命方略》,发布《军政府宣 
言》、《招降满洲将士布告》等11个文件。12月,同盟会员蔡绍南、魏宗 
铨等发动萍浏醴起义。1907年2月,庆亲王奕䜣致函伊藤博文,要求日本政 
府将孙中山驱逐出境。同时,外务部也密电驻日公使杨枢,要他直接和伊藤 
博文商量。当时,日本政府采取两面政策,既不愿拒绝清政府,也不愿得罪 
孙中山,于是,采纳了内田良平的建议,要求孙中山自动离境,并资助了一 
笔款子。1907年3月4日,孙中山离日,经香港、新加坡,转赴河内。日本 
政府即通告清政府,已经“驱逐”云云。本电开头一段所言,即指这一段历 
史。 
     光绪皇帝和西太后死去后,革命党人觉得是发动起义的绝好机会,纷纷 
摩拳擦掌,跃跃欲动。而清政府则恐慌异常,颇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概。 
本电即是在这一情况下打给驻日公使胡惟德的。电文要求胡惟德“查探”孙 
中山的“踪迹”,和日本外务省商量,“仍前设法驱逐”。胡惟德接电后, 
当然遵命惟谨,于是此电便留在日本外务省档案里。 
     过了一些日子,清政府外务部又打电报给驻日使馆。全文为: 

                                    外务部来电 

         顷密探得孙汶挈同宋、石两人抵大阪,运动极秘。又闻其约梁启超同赴大阪等情。尊处有 

      无所闻?希即切商日政府协助查禁,并照前议,如果有在大阪运动踪迹,务令出境。电复。外 

      务部。 (二十日) 

在不长的时间内,清政府连续两次发电,乞求日本政府驱逐孙中山离境,可 
见其所得“恐孙症”之深。可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孙中山正在南洋活动, 
并准备远行欧洲,为起义筹措经费,连到日本的打算都没有。所谓“确抵东 
京,已有三日”,“挈同宋、石两人抵大阪,运动极秘”云云,纯属子虚。 
而且,所谓“约梁启超同赴大阪”云云,也完全不可能。孙中山在1903年就 
明确指出革命与保皇“事理相反,背道而驰”,怎么会和梁启超携手合作呢? 
上述“密报”,大概是它的饭桶密探们为了邀功而编造的。清政府竟根据这 
种“密报”指令其公使和日本政府交涉,其昏庸糊涂程度令人可笑而又可叹。 
     不过,也应该指出的是,清政府的这种交涉并非徒劳。1910年6月,孙 
中山自檀香山赴日本,准备召集同盟会骨干议事。事前曾托东京方面的朋友 
向日本政府打通关节,但在横滨上岸时,却仍然被“水上警长”发现,着令 

… 页面 22…

离境。孙中山不得不化名潜赴东京,并于同月25日匆匆离日。 

… 页面 23…

                              刘师培举报章太炎 

     1908年冬,黄兴接到了刘师培的一封举报信,揭发鼎鼎大名的革命家章 
太炎“背叛本党”,其主要内容是:章太炎“无心革命”,想到印度去做和 
尚,缺少路费,便致函张之洞,请求资助。信稿夹在书里,为刘师培所见, 
章太炎便不再隐瞒,对刘说:“士各有志,同盟会不足与有为,而研习佛教, 
亦当今急务。”当时,清政府驻长崎领事卞綍昌是张之洞的女婿,与刘师培 
的妻子何震有亲戚关系。章太炎要求何震通过卞綍昌将函件转交张之洞,索 
款三万元,二万作为自己赴印的旅费,一万作为刘师培印书的费用,但何震 
赴长崎时,卞綍昌已经离任返国。其后,何震回到上海,章太炎又致函何震, 
要她与卞綍昌及著名居士杨仁山商量,向两江总督端方谋款。章太炎怕何震 
一人办事不牢靠,又令刘师培回国办理。刘、何二人认为此事不易成功,写 
信告诉章太炎说:“三万元之款,必不可得,即成亦不过按月支款。”章太 
炎不死心,一再作函催促,同时在《民报》上刊登告白,宣称“脑病忽作, 
不能用心”,辞去《民报》总编辑人职务,并将该报寄给刘师培,要求经由 
卞、杨转示官场。信中,刘师培并附寄章太炎写给他们夫妇的六封信的照片, 
声言“观此数函,则太炎背叛本党之迹,显然可睹矣”。 
     根据有关史料和笔者近年来的研究,刘师培的这封举报信大体属实。1907 
年,同盟会东京总部发生严重分裂之后,章太炎确曾一度想去印度做和尚; 
为此,他也确曾企图通过刘、何向张之洞和端方谋款。只是,刘师培没有将 
这一事件的全部真相和盘托出,而且隐瞒了他写这封信时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而已。 
     大凡激烈得出奇的人堕落起来也常常出奇。刘师培、何震都曾是东京中 
国革命党人中风头十足的人物。1907年春夏,他们忽而宣传孙中山接受日本 
政府“贿赂”,要求打倒孙中山,改选同盟会总理,忽而觉得孙中山号召的 
民主革命不够彻底,提倡“无政府革命”。但是,也就是在这年冬天,何震 
回国和端方拉上了关系;紧接着刘师培也跟着回国,向端方自首。他们给端 
方的见面礼之一,就是提供了章太炎与孙中山不和、想去印度做和尚的情报。 
在 《上端方书》中,刘师培说: 

         余杭章炳麟少治经学,尤深于《春秋左传》……彼居东京岁余,抑郁不得志、初拟变易《民 

      报》宗旨,以消弭种族革命 (彼所作文词均言佛理,或考古制,无一篇言及排满革命)。嗣对 

      党时有谤言,故彼即作檄斥孙文,并置身同盟会之外,近且辞《民报》编辑矣。即偶有讲演, 

      亦系党人迫彼使为,非其志也。今拟往印度为僧,兼求中土未译之经,惟经费拮据,未克骤行。 

      倘明公赦其既往之愆,开以自新之路,助以薄款,按月支给,则国学得一保存之人,而革命党 

      中亦失一绩学工文之士。以彼苦身励行,重于言诺,往印之后,决不至于有负明公。 

端方见到此信后,当然很高兴。能够将章太炎从革命队伍中拉出来,岂不是 
为清王朝立了一大功!不过,此事终于没有办成。其一是章太炎不同意由领 
事“按月支给”的办法,要求先付全部费用的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他在复 
刘师培信中说:“领事按月支款之说,万难允从。一、若按年分摊,则一岁 
不过千余元,或仅数百,必不敷用;二、若摊年过久,章甫 (指端方——笔 
者)去江宁后,事即中寝。三、领事为政府所派,非两江私派,若果迁延抵 
赖,亦无如何。”其二是端方不愿意放章太炎到印度去,而要求他在福建鼓 
山或浙江普陀出家,以便控制。这一点当然不能为章太炎所接受。 
     交易没有成功,刘师培夫归于1908年春又回到东京。章太炎不了解他们 

… 页面 24…

向端方自首的秘密,仍然友好相处,三人同住在一起,亲密得像一家人。但 
是,不过两个月,就吵得不可开交,章太炎不得不搬到《民报》社居住。这 
场争吵的原因和经过目前还不能很了然。只知道章太炎在 《日华新报》上撰 
文揭露了刘氏夫妇,刘氏夫妇则将章太炎的“劣迹及往来书信”汇编成册, 
准备公布。其后,刘师培夫妇曾聘请日人漆田增男为律师,准备和章太炎打 
官司,为人劝阻后便跑到章太炎寓所,将章痛打了一顿。 
     1908年11月,刘、何二人再次回到上海,旋即出卖了同盟会员张恭。 
其间,章太炎曾致书同盟会总部,揭露刘已堕落为“侦探”,而刘师培则反 
唇相讥,写信大骂章太炎。为了在革命党中制造猜疑和纠纷,并向当时主持 
同盟会东京总部的黄兴等人写了上述举报信。 
     黄兴接信后,与汤增璧、林文等人开会研究,认为章太炎“心神狂乱, 
宗旨不定”,决议以后秘密事情“不与商榷”,但同时认为章太炎向端方谋 
款,属于“私德”,其性质为“误入歧途”,决定严守秘密,不予宣布,希 
望章太炎能有“反省”回头的一日。 
     平心而论,当时中国革命党人和清政府之间属于对抗性矛盾,章太炎因 
同盟会内部矛盾而向清政府的封疆大吏谋款,想去印度做和尚,此举当然是 
错误的,但是也还不能视为“叛党”,黄兴的判断和处理大体上是正确的, 
有水平的。由于他的理智和冷静,这件事被压下来了。 

… 页面 25…

                                   刘师培举报 
                               章太炎引起的风波 

     前文谈到,刘师培举报章太炎“背叛本党”,由于黄兴的理智和冷静, 
这件事被压下来了。但是,不到一年,此事就在同盟会内部引起一场轩然大 
波。 
     1909年9月,同盟会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陶成章联络李燮和等人起草 
了一份《七省同盟会员意见书》,指责孙中山有“残贼同志”、“蒙蔽同志”、 
 “败坏全体名誉”等罪行3种12项,要求同盟会总部开会讨论,罢免孙中山 
的总理职务。当时,孙中山正派汪精卫到东京复刊《民报》,没有让章太炎 
与闻其事,章太炎一怒之下,散发了名为《伪〈民报〉检举状》的传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