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2003年第5期-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故事,不管淡化故事、“颠覆”故事(那只是写法上的问题),它还是有故事的。故事的味道在于题材是否新颖,思想是否深刻,情节是否感人,人物是否生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小说语言的味道就在于它的个性化、鲜活化,就在于它有节奏和韵味;切忌小说语言公共化、普泛化、僵硬化。恕我直言,这次六名擂主,虽然都是名家、都有自己的成熟作品,但,却没有成功的作品。也就是说,他们的小说没有很大的味道。我给他们排名如下:
1。《捉宝》;2。《行舟》;3。《红色童谣》;4。《在灿烂的阳光下》;5。《明天的策划》;6。《钥匙》。
蒋玉珊
编辑同志:
读《芙蓉》2003年2期麦家的小说《黑记》,不得不叫好,不得不令人拍案称绝。这是发于本期篇首的作品,从读者视线进入作品的第一行,就有一股催动读下去的感觉,一口气要读完的感觉。
在作者的魔力下,我一口气读完了《黑记》。
《黑记》好,好在新,好在深,好在结构与谋篇布局上出人意料。故事的开篇谁都能写出,妙就妙在故事情节悄悄地绕了一个弯,这个弯绕得太神秘了,太动人了,太离奇了,太那个了……而这个弯又是那么的巧,在情理之中。这个弯使我想起爱因斯坦发现宇宙太阳拐弯的光束,想起火箭升空到达一定高度后的弯折。这个弯不是常人能想得起来的。就是这个弯,让这篇《黑记》具有了深度,具有了社会、人性、科学的深度。
林达乳房下的一块黑记,就像许多人身体上的黑痣一样,是身体上的一块印记,非常普通,却又非常不同,在小说主人公的发现之下,作者魔幻般的笔调从一个简单的情爱故事叙述起头,而后铺垫,而后引申,而后绕弯、转弯、拐弯,让读者不知不觉地在一种科学哲理般的思辨中,完成整个小说的阅读。这个过程,对人类,对世界,对生存,对环境,对疾病,对欲望,对未来都充满了鞭问与思考。小说的深度就在于此。
难得读到这样的小说,能读到这样的小说真是福分。当今许多小说,读后味同嚼蜡,不是故事雷同,就是人物似曾相见,形象树不起来,读者记不住。一篇小说如果没有鲜明的特色,或人物,或语言,或故事,或情节,或细节,那么,再大吹大擂的作品,也是经不起读者与时间的筛选的。《黑记》能让人记住,少许的几个人物,曲曲弯弯的故事情节,让人读下去了,记住了,并能让人回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更是艺术的征服。
生活的本质就是一连串的偶然。作者麦家以偶然相遇的一般故事起笔,带着读者行云流水般的漫步,而后一转,进入一条艺术的大峡谷,苍茫的云海,不尽的云天,沉重而又重叠梯级般的科学理性的阐述,使一部不长的中篇小说推出了一串社会的、科学的、医学的思考。
到此,作者本身的负重已推给了读者,推给了未来的科学家、医学家们。《黑记》带给我们的,是社会的印记,是生活的暗示,是生命的符号,是人性的底片,它,还不仅仅是这些。
肖正民
编辑:
我是今天在“三联”买的《芙蓉》。六个短篇全看了。个个质量都挺好的。排名如下:1。《行舟》;2。《在灿烂的阳光下》;3。《钥匙》;4。《捉宝》;5。《红色童谣》;6。《明天的策划》。算是开个玩笑,作为读者兼作者,这么做也是对贵刊的尊重。
蓝石
各位编辑老师:
……
能在拉萨买到《芙蓉》,确实是件让人兴奋的事情。而且,今年你们在刊物内加了刊花,并且承诺每稿必复,也让我非常感动。
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