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蒋氏家族全传 >

第66部分

蒋氏家族全传-第66部分

小说: 蒋氏家族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才醒来。起身后,即招呼“茶房”倒洗脸水。他说:“蒋专员来看你,已在门外
等了一个钟头了。”我惶惑的说:“为什么不早喊醒我?”他说:“蒋专员说你一
定很劳累,让你多睡些,不要吵醒你。”我听了惶恐而感激地马上出迎,说明此行
只是路过,不敢打扰。他含笑说:“不行,我们这里的规矩,不住满一星期是决不
放行的。”经过“讨价还价”,决定“屈留”三天。
  这三天中,他陪我看城郊的水利设施,游览八景台等名胜,并参观他为培养青
年干部而设立的“虎同营”新村。他一路和过往的行人点头打招呼,市面的情况和
清洁、秩序,看来也远比桂林、韶关等城市为好。我也曾旁观他定期的接见市民,
被接见的,也看不出有什么拘束的样子。
  三天走马看花的印象是:一、他年轻,似乎很想有所作为,有所表现;二、看
来他很讨厌那些党棍和老官僚们,想培养一批年轻的干部,予以重用;三、他很有
爱国心,尊崇民族英雄,他所办的报纸和其他事业,不少以“正气”命名,以纪念
文天祥,提倡民族正气。最后,他像是很能礼贤下士。
  他天天陪我吃饭,我注意他的酒量很大。我那时也不到四十,年轻豪饮,但一
经较量,就败阵了。我问他如何有这样的“海量”?他凄然回答:“那是在西伯利
亚那几年逼出来的。士兵每天要发一升伏特加,性烈如酒精;不灌下这些,如何能
熬过那彻骨的严寒!”
  后来,我到苏南接取那批眷属后,再过赣州,蒋又盛情款待。
  由于我不通世故,习于疏懒,回桂以后,连一封表示感谢的信都没有写过。第
二年桂林沦陷,逃到重庆,有一天去复兴关办公,我不好意思去看他,把一张名片
托朋友代为致意。想不到过了两天,他亲自驾吉普车到李子坝的大公报馆来看我,
依然盛意殷殷。
  蒋经国这一时期的“待人以诚”,不像是故意摆个样子给人看的。他的“礼贤
下士”也完全是出自真心。据在赣州与蒋经国同事过的人们回忆,一致认为他十分
“平易”,从来不摆官架子和耍“太子”威风。常常是夹克短衣,漏斗形马裤,皮
鞭在手,爱戴鸭舌帽,就像一个赛马场上的骑士。他不喜欢别人叫他的官衔,说是
那样称呼就让他什么也不会做了。因此,当时的青年人都呼他为“小蒋”,以示亲
近而又有几分崇敬的意思。
  在执任保安处副处长和督练处处长期间油于蒋经国刚从苏联回国,对于在苏联
红军军政学校学习的有关政治和军事知识,仍然在头脑中产生影响。思想作风和工
作作风,与当地的官吏则有着明显的不同。据史料记载,蒋经国在当时撰写的一篇
文章中,对于苏联红军中的政治工作有过如下的论述:
  党的工作对象是党员,而军事政治工作的对象则是非党员。对于党的两个机关
的政治工作,有必要相互发生关系,而执行的政治路线也必须一致。
  共产党是军队中的唯一指导者,军、师团、旅团、团队中均有共产党的代表,
而这个代表的权力,和军官是同等的;军部的命令,如果没有党代表的签名,就无
法生效。此外,在部队中还有政治指导员制度,他们的任务和党代表是大同小异的。
在国内发生战争时,党代表除了负责宣传训练工作之外,还负有检查军官命令是否
正确及监视的任务。
  蒋经国利用在苏联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决心把赣南治理好。他经常和士兵、下
属共食共寝,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这种作风,在当时真是前所未有的,使许多
人瞠目结舌。
  赣州官场上,多半是贪官污吏。他们和土豪劣绅同流合污,使得民主制度疲惫,
鸦片、赌徒、私娼横行猖撅。这里的前几任县长,没有一个人能够铲除私弊,而只
有包庇作恶,饱肥私囊,成为土豪劣绅的代理人。面对这一切,蒋经国果断地下了
禁止鸦片。禁止赌博、取缔私娼等恶业的命令。对于明知故犯的高官及其亲属,他
主张不予宽容;对抗拒法令、为首作恶者,处以极刑。这一雷厉风行的措施,使地
痞、流氓、赌棍、私娼以及形形色色的顽劣势力销声匿迹,横行赣县的一个叫刘甲
方的劣绅和一个叫余某某的军阀,也伏首帖耳,服法听命。
  当时蒋经国,虽为一县之尊,后来又升任专员,却不奢侈挥霍。平时,他不使
用公用的三轮车,经常身穿简朴的衬衫,脚着粗陋的草鞋到农村去巡视。有记载说,
在1939年到1940年的一年中,他步行约1500多公里的路程,走遍赣南的十三个县,
对于全地区桥梁的铺设和水利设施,都了如指掌。
  1940年夏季,蒋经国提出“新赣南建设三年计划”之后,又改为“五年计划”,
准备在赣县郊外的中华新村设立现在建筑的托儿所、幼稚园、小学和中学,再设立
贫民食堂,以收容孤儿、弃婴,取缔私娼、烟馆、赌博场,帮助犯罪者重新做人,
还反对浪费的恶习,鼓励集体婚礼。又准备开设新赣南合作社和交易公店,以统治
米、食油、盐等日用品,并把原来四十余种赋税简化为一种,以减轻人民负担,减
少官差从中盘剥的机会。
  赣南过去的征兵制度,是以没有能力或不愿进行贿赂的贫民子弟为对象;新计
划法令规定,即使是要人之子,也无法避开兵役的责任。
  对于文教政策,相继出版发行《正令日报》和期刊《中国青年》,江西三民主
义青年团还刊印了一份《青年日报》。
  与此同时,对管区内5万余名三青团员进行指导教育以使他们大部份成为东南战
区的骨干分子。
  新计划严格区分公与私,规定公职人员私用长途电话费,自己掏腰包支付;每
星期一下午,打开公署的大门,听取民众的申诉。
  蒋经国这般作为,使得政府高级官员望而生畏,不得不刮目相看;一时被人们
称之为“全面政治建设的模范”。只因1943年12月被任命为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
部学校教育长,蒋经国离开江西到重庆赴任,没有看到“五年计划”的成果,但他
的设计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蒋经国在赣南推行新政,目的是要在赣南这块试验区内搞出一个国民党行政规
范的样板来。他经常将所谓“新赣南”同当时享誉中外的革命根据地陕甘宁地区相
比,并向外界宣传说:“共产党有陕北,国民党有赣南,谁成功,谁失败,以后看。”
的确,原本是“烂摊子”的赣南,经蒋经国的治理整顿后,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之
感,“蒋青天”的称号也成为一时之誉,经国民党传媒的大力渲染,前来参观者络
绎不绝,许多外国记者也纷至沓来。
  1943年12月,蒋经国被蒋介石调到重庆任职,虽然名义上仍兼任赣州专员,但
实际上从此离开了赣南。赣南的6年,可以说是蒋经国日后发迹的起点。赣南的6年
也是蒋经国的辉煌时期。于公,他赢得了好的政声,为他由地方至中央、由赣南走
向全国赢得了政治资本;于私,他开办了江西青干班,为自己培植亲信和嫡系干部,
由此他还结下了一段风流姻缘。
  1940年6月,蒋经国带职到重庆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三期受训,取得国民党和三
民主义青年团员的资格。从此,他在三青团的地位迅速上升。7月,被任命为三青团
临时中央干事。8月,又被指定为三青团江西支团筹备主任,这实质上是江西支团的
首脑“第一把手”。但当时的三青团首领康泽却不买这位“太子”的帐洗使个杀手
铜,在江西三青团支部安置了不少“复兴社”的亲信,目的是架空蒋经国,使其成
为空头主任。蒋经国当然不甘示弱,决定从培养自己的干部着手,扶植自己的力量。
于是,他在赣州赤殊岭举办“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部干部训练班”,自己当班主
任。在“青干班”的生活和训练中,蒋经国强调要“同心同德、患难与共”。要求
不分男女,都以“兄弟”相称,号召“效忠团长”(蒋介石)、“主任”(蒋经国)。
以后故有“赤殊岭精神”一说。“青干班”第一期是在1940年1月1日开训的,3月结
业,为期三个月。赣州“青干班”共办了万期,训练学员500余人。这批干部后来成
了蒋经国“嫡系中的嫡系”。
  1942年,蒋经国秉承蒋介石“旨意”作了一次短暂的“西北之旅”。蒋介石也
曾一度设想让蒋经国涉足新疆,掌握新疆大权。蒋经国本人也觉得新疆这块地方靠
的苏联,他对苏联情况最熟,何况在赣南已经干了这么多年,积累了不少政治资本,
加上在赣南的政绩还受到蒋介石、宋美龄的首肯。现在要换一块更大、更重要的
“用武之地”让他大显身手,那更能在父亲面前显示出自己的“才干”。因此,他
从内心里是感到高兴的、跃跃欲试的,有好一阵子他的脑子里经常浮现出清朝“钦
差大臣”左宗棠的影子,越想越觉得去收拾和整理盛世才留下的新疆这副残局,非
他莫属了。
  然而,蒋经国出任新疆主席的美梦却最终难圆。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就是在
蒋介石的左右亲信中,仍然有人嫉妒蒋经国,认为他年轻、资历浅,不堪担任“封
疆大吏”的重任,让他去新疆独挡一面未兔太锋芒毕露了;其二,就是在蒋介石的
左右亲信中,仍然有人怀疑蒋经国,认为他从苏联回国后,在赣南的所作所为正是
“苏联社会主义的中国版”,如果再让他把这一模式带到新疆去推广,“岂不比盛
世才还盛世才”?这样,蒋经国治理新疆的“雄心大志”终于成了黄梁一梦。
  “新疆王之梦”既已成泡影,蒋经国不得不重新设计他的前程。蒋经国深知政
治斗争之险恶,深刻地领悟到,没有党派组织做强有力的后盾月B么再高明的“行政
官”也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蒋经国决定还是寻其父蒋介
石的“旧梦”走黄埔军校起家的道路。蒋经国首先选定的学校是国民党CC系控
制的中央政治学校。他认为控制了这所学校,就能逐步控制全国的县长、县党部书
记这一级干部、一改“蒋家天下陈家党”的局面。岂料,一向控制国民党党校的陈
果夫、陈立夫哪能容忍蒋经国涉足“陈家党”。这样,蒋经国染指中央政治学校教
育长一职的企图又泡了汤。蒋经国只得另谋出路,把希望寄托在三青团上了。
  1943年,三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召开,蒋经国当选为中央干事。会
议期间,蒋经国提议,将原“三青团中央干部训练班”升格为“三青团中央干部学
校”,作为三青团训练干部的“团校”,以与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一决雌雄。蒋经
国这个提案很快获得通过。
  19M年元月,蒋介石改派蒋经国出任“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前往重庆。
赣南时代,因而结束。这是蒋介石精心培植蒋经国取康泽而代之,以真正控制三青
团的一个绝招。
  蒋经国的从政生涯起于江西,抓党组团,同是发动于江西。这次走马上任,率
领一批来自赣州的嫡系人马,浩浩荡荡地开进“陪都”重庆“复兴关”,进驻“青
干校”。很快就把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