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蒋氏家族全传 >

第33部分

蒋氏家族全传-第33部分

小说: 蒋氏家族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生的方计,是要他们来监督我的,并且是要他们来干革命的。如果学生之中,有
了要来革我命的学生了月p我的教育方针可以说是达到了;并且我本人自己也可以借
此来反省,我果有违反三民主义的地方没有?我是否已立在被革命的地位没有?这
些事,都是于校长革命事业上是有很大的益处的。所以我对于此案只有乐观。”
    25日,蒋介石又给军事委员会送上了《为处置中山舰事件自请处分呈》说:
“惟此事起于仓卒,处置非常,事前未及报告,专擅之罪,诚不敢辞。但深夜之际,
稍纵即逝,临机处决,实非得已。应自请从严处分,以示惩戒,而肃纪律。”26日,
蒋介石又就关于中山舰案答中央通讯社记者问。蒋介石回答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
题是“日前3月20日省中戒严之事缘何时起?”蒋介石说:“在3月19日夜中,余得
有中山舰异动报告。因其犯有重大嫌疑,又事起仓狡,不及报明政府,当由余以非
常处置,捕获嫌疑犯数人,嗣经查究,其中无嫌疑者一律释放。余现因办理此事先
未得政府命令,近于专擅,已呈请政府严予议处。至于种种谣言,纯系帝国主义走
狗及奸人所造,乘机煽动,以遂其倾覆政府、分裂革命势力之阴谋。”第二个问题
是“当日举动是否牵及省港罢工委员会?”蒋说:“政府对于罢工抵制帝国主义,
始终处于赞助地位。余更为拥护罢工政策最力、反对帝国主义最烈之一人,当然绝
无摧残罢工,破坏工人运动之理。不过当日因追究中山舰行动,适扎军于罢工委员
会门前,致碍及会中人员交通,一切谣言遂由此起。……余甚望工友要心勿为所动,
军民一致,最后之胜利终属吾人。”第三个问题是“东山之警戒情形又为何?”蒋
说:“东山适亦在警戒区域,乃因部下误会,致有妨俄顾问出人,此亦余所深致不
安者。”第四个问题:“外人有因此疑及联俄政策有变更者,果何如?蒋说:“苏
俄已成为世界革命之中心,中国国民革命又为世界革命之一部分。吾人即尽力于国
民革命,自当努力促成世界革命。若谓革命同志而竟互相伤害,而竟不相联合,宁
有是理?实则此亦敌人故散此谣言以惑我革命民众。吾民众果已认识革命主理,则
决无受骗之可能。”当3月29日西山会议派在上海举行所谓国民党二大并致电“训勉”
蒋介石等,夸奖他们制造中山舰事件为“功在党国”,鼓励蒋介石努力“清理党籍”
的时候,蒋介石即于4月3日发表为中山舰案驳西山会议派通电。电文说:“3月20日
镇压中山舰一案,全系个人局部问题,已由中正个人完全负责,呈明政府,自请处
分在案。……今又接上海西山派所谓全国代表大会通电希图破坏本党,摧残革命,
不使吾同志同归于尽不止。其煽惑挑拨之技俩,已图穷匕见。此种托庇于帝国主义
势力范围下之行动,不自愧其为帝国主义者之工具,竟敢不法通电,视中正为傀儡,
殊堪痛心。今特敬告本党同志与全国人民,曰中正誓为总理之信徒,不偏不倚,惟
革命是从;凡与帝国主义有关系之败类,有破坏本党与政府之行动,或障碍革命之
进行者,必视其力之所及,扫除而廓清之,巩固党国,而慰我总理与已死请同志在
天之灵。耿耿此心,惟共鉴之。”4月9日,蒋介石在给汪精卫的复信中,不仅把中
山舰事件引起的责任推给汪精卫,而且认为这是“自卫”性行动。蒋说:“当3月初
旬,吾兄召集孙文主义学会及联合会员训话时,闻兄有土耳其革命成功,及杀共产
党,中国革命未成,又欲杀共产党乎?此言也,不知兄何所指?而军官听者,无不
惊骇,皆认兄此语,是引起共产党与各军官之恶感,无异使本军本校自相残杀也。
所以3月20日之事,一触即发,以为共产党员闻兄之言,必有准备,所以各军官亦不
得不出于自卫之一道。盖本出身之军官,对于共产党员幼稚者之行动,固多不满意,
而谓其有杀共产党之心,则弟保其绝无之事。盖一般军官皆现在革命战线之不能撤
散,与其杀共产党,不知谓自取灭之也。且当时事实,可证明其动作皆出于自卫,
无攻人之行动也。”20日,蒋介石又就中山舰案发表演说,认为在事件发生前,
“就有一派人想诬陷我,并且想拆散本校,就造出一种空气,说校长是不革命的”。
他还故弄玄虚地说:中山舰事件的经过情形,“要等我死了之后,才可以完全发表。
因为这种内容太离奇太复杂了,万万所想不到的事情,都在这革命史上表现出来。
如果我不是当着这件事的人,我亦不相信会有这件事情。”蒋介石还就李之龙看管
的情形回答了大家的提问。他装模作样地说:“李之龙的事情,你不间我,我就忘
掉说了”,又说:“他是代理海军局长不能不负责任。这就是当时的情形。其余的
话,现在还不能发表。总之现在这事情还没有十分明白,我亦不愿意十分追究……
李之龙究竟是自己的学生,如果我的学生不好,就是我自家不好;然而现在一时是
不能释放的。”到了6月,蒋介石在一次黄埔军校总理纪念周上说:“我绝不承认3
月18日那天的事件,共产党有什么阴谋在内”。“我可明白:3月20日的事件,完全
与共产党团体是没有关系的。”蒋介石除了发表这一连串讲话外,行动上也将王柏
龄免职,限令立即离开广州;陈肇英也被免去虎门安塞司令,并责令离开广州;吴
铁城被免去本兼各职,送虎门要塞监禁;欧阳格、陈策、徐授等都受了处分。蒋介
石还亲自到汪精卫家里,好象是负荆请罪的样子。总而言之,鉴于上述三个方面的
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是完全可以反击的。但是陈独秀却反对反击,而是采取让步。
1926年4月3日,陈独秀在《向导》上发表了《中国革命势力统一政策与广州事变》
一文,说:“蒋介石是中国民族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柱石,共产党若不是帝国主义者
的工具,决不会采用这种破坏中国革命势力统一的政策。”进而,在6月4日,陈独
秀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发表在《向导》上。信中写道:“从建立黄埔军校一直到
3月20日,都找不出蒋介石有一件反革命的行动”,而且表示,中国共产党若阴谋倒
蒋,就应该枪毙。由于陈独秀把持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承认既成事实,蒋介石就成为
当时的核心人物。周恩来总结这一次让步说:“如果这时党中央的政策给蒋介石以
有力的回击,毫无问题,事情是有办法的。但当时却采取了继续退让的政策,不了
解蒋介石这时还没有足够的力量,他是不敢分裂的,却以为蒋介石是要分裂,就向
蒋介石说这是误会。蒋介石于是乘机立刻放了人,表示误会。这是陈独秀右倾机会
主义第二次向蒋介石的大让步。这是军事上的大让步。”
    中山舰事件,既是蒋介石向共产党开刀之前的“小试锋芒”,也是国民党高层
内部争权夺位矛盾斗争的一种反映。丁贤俊曾撰文介绍了汪精卫对此事件的态度: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在家养病的汪精卫得知消息,曾愤
    愤地说:“我是国府主席,又是军事委员会主席,介石这样举
    动,事前一点也不通知我,这不是造反吗?”他曾十分自负地
    向亲信们表示:自己的地位和历史不是蒋介石能够反得掉
    的。蒋介石虽然在军事上功勋卓著,但在党内的地位毕竟居
    于汪精卫、胡汉民等元老之下。如今他竟敢蔑视上级,擅自
    行事,这不能不使汪精卫震怒。事件发生后,蒋介石才写了
    一封信给汪精卫,表白自己是为了制止共产党“图谋暴乱”而
    突然采取的措施,至于“事前未及报告,专擅之过,诚不敢
    辞”,“自请从严处分”。这些官样文章后面流露的桑骛不驯
    是显而易见的,以反共反俄情急失检的言词掩饰其反共争权
    目的,只能欲盖弥彰。
        值得玩味的是,中山舰“事件”反俄反共的性质是清楚
    的,但却被大事化小了。蒋介石把所谓的“共产党图谋暴
    乱”,缩小为只是李之龙个人的“不轨”行为;对苏俄顾问也只
    抨击鲍罗廷独断专横,而不涉及反俄。不仅如此,蒋介石还
    表示他对共产党仍抱有“亲爱的精神”,对共产主义不但不反
    对,并且是很赞成的”。又说联俄是国民党的生命,岂有轻易
    变更动摇之理。事后他将事件直接肇事人欧阳格等免职拿
    办,还通电谴责西山会议派“希图颠覆政府,摧残本党”,竭力
    维护“左派”的面具。而汪精卫并没有站在维护三大政策的
    立场,对蒋的倒行逆施予以严厉制裁和谴责,而是借口有病
    表示消极,就连蒋介石的“专擅之过”也未予处置,便隐匿不
    出了。事后甚至还替蒋圆场,说他的根本思想不是反俄反共
    的。
        中山舰事件表露出蒋介石公开向汪精卫争权,蒋介石。
    汪精卫关系趋于恶化已是无法掩盖的事实。国民政府核心
    领导人之一的谭延阁对“事件”曾有直接了当的评估,他说:
    “什么共产党,这是蒋介石反对汪先生罢了!”谭延间还认为
    这还关联到蒋介石主动攀附汪精卫要求结为拜把兄弟遭到
    陈壁君的阻挠,“大概介石不满江夫人,因而连带反对汪先
    生。”这种说法不免有些片面,但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蒋介石
    的一种认识。这一对未能结成把兄弟的政治人物,从此由辅
    佐孙中山的文武干才逐渐变成了争权夺利的冤家对头。
    3月20日夜间,蒋介石做出一项重大决定,他以广州卫戍司令的身份宣布全城戒
严,并于次日上午将汪精卫逮捕,扣押在观音山。李之龙和其他涉及此事的共产党
员遭到监禁。由共产党人控制的省港罢工委员会所有成员均被缴械,一切罢工均被
取消。
    3月22日,蒋介石召开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全体会议,命人把汪精卫带到了会
场。在80位国民党委员面前,汪精卫怒视蒋介石,大声说:
      “你以为你是老几?你只是个暴发户而已!你的名字既不在国民党25位创始
党员之中,也未列为五位监察委员之一,你不过是一个新进者,一个后辈委员,但
是你却以你那无耻的军阀作风来叱责你的长辈。如果你想夺取我的地位,你就干下
去嘛!我们敬爱的总理会自上苍看着你的勾当,全国人民都会看着你于,历史会予
以记录!”
    当年5月,汪精卫称病前往法问。蒋介石取代了他,成为广州最主要的领导人。
蒋介石摘的这套把戏,不但博得厂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喝彩,也得到了国内反动势
力的支持,远在上海的张静江闻讯后,“不辞道远,刻日南行”,希望能在这场变
故中,为蒋“稍尽其献替”。
    张静江此行是受双重因素的驱使:其一,他与蒋介石私交甚笃。其二,他与蒋
介石的政治立场是一致的。张静江身为资产阶级的一员,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是其诚
心所愿,但对共产党所领导的工农运动却抱敌视态度。尽管早年他在《新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