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家族全传-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年轻时即入军官学校,后又到日本学习军事,他身上始终保持着军人的
习性。例如早睡、早起,不惯于熬夜,而喜欢在白天活动。他的所有日程安排都是
在白天进行,晚上和夜间是从来不参加什么活动的。“一日之际在于晨”,是蒋介
石笃信不移的格言。按照他的生物钟运行情况,每天早晨是他一天之中精神状态最
好的时候,因此,他通常是利用上午的时间来做他必须要做的事。
每天上午9时左右,蒋介石完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开始进早餐了。他的早餐食谱
很简单,但食品的制作是相当精致的。他喜欢吃小点心,喜欢喝鸡汤。除此之外,
他对食物并不挑挑拣拣。当然,出于饮食习惯,蒋介石对特制的腌盐笋和芝麻酱有
着长久的浓厚的兴趣,与其说是他特别喜欢吃,不如说是他尤其喜欢这两种风味食
品能经常地出现在他的餐桌上,以便他能看到它们。因为,这些都是他的家乡浙江
奉化的小菜。士林官邸蒋介石的食谱并不豪华,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简单、随意,这
反而成了士林官邸饮食上的一大特色。
蒋介石的中餐和晚餐一般是五个菜,二荤三素或三荤二素,卫生、营养、风味
三者兼顾,精是十分的精了,但说不上昂贵。而且,与夫人宋美龄格格不入的是,
蒋介石一直对夫人所喜爱的西餐食谱不感兴趣,终其几十年的夫妻生涯,这是他们
未能达成“统一”的习性之一。
进人晚年的蒋介石,在生活习性上逐渐走向平和、淡泊,越来越像一个平民化
的普普通通的老头儿。这一点,从他的许多生活小事上都可以看得出来。
1984年11月5日的台湾《民主政治》第二期上,曾载有龙布衣的一篇题为《蒋介
石是一个怎样的人》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
可是,老先生有时也显现他俭约的一面。来台后,他在世之时,苹果一直是台
湾最昂贵的舶来水果;官邸客厅里常有水果一盘,最常备的,就是苹果。这些苹果
固然有时是采买人员自市上采买而来者,但绝大部分是蒋家亲戚、元老旧部们到官
邱探谒时,所带去的“心意”。有一次,蒋邸亲戚的几个小孩到官邸作客,老先生
拿出苹果分给小孩,其中一个小孩说:“哇!苹果,一个三十块钱!”……当时一
斤猪肉不过二十元左右,一担蓬莱米不到一百元,这是老先生知道的价格;当他听
到了苹果一个三十块钱,就找官邸的采买来问:“苹果一个等于三四十斤大米,为
什么要买这么贵的水果?”采买回答,绝大部分是来客送的,自已买的一年不到一
两次;因为苹果比较不易腐烂变质,所以在没有人送的时候,也买苹果。老先生听
了,才没有话说。以后,官邸的人员,曾发现老先生不止一次在点苹果的数字。有
一次,点过觉得不对,他就问:“苹果一个三十块,是谁吃了这么多个?”侍从官
说是“几个华兴育幼院的孩子给夫人送母亲节的手工品来,夫人叫拿去给孩子们吃。”
老先生才“嗯”一声,没有追究下去。
在大陆统治期间的蒋介石,一直过惯了依靠国家开支的享乐生活,作为“蒋、
宋、孔、陈”四大家族之首,作为旧中国的首富之家,蒋介石在生活上的巨大开支
究竟是多少?一向是无人知晓。也未见披露的。到台湾后,蒋介石以“总统”之尊,
生活在士林宫邸,他的日常生活开支也是不必自掏腰包的。而进人晚年的蒋介石却
突然节俭起来,这也许是他步人老龄、逐渐恢复普通老年人生活习性的一个标志。
在政治上,蒋介石始终是个顽固不化地坚持其反动立场的代表人物。但从生命
的意义上说,蒋介石毕竟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且是典型的受中华传统文化熏
陶洗礼的中国人。持重、节俭这种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晚年蒋介石的身上得以
复苏和回归,不也正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惯性作用吗?
3.巨枭西去
1974年11月23日,蒋介石从荣民总医院的高级病房搬回了士林官邸,在家里继
续接受“总统”医疗小组的专家们的治疗。在士林官邸,蒋介石和他的夫人宋美龄
一起度过了他们的最后一个圣诞节和元旦。
1975年3月,蒋夫人宋美龄不顾“总统”医疗小组专家们的反对,听从了友人的
建议,从美国请来了一位医生,专为蒋介石看病。
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医师在看了蒋介石的病历和有关检验报告后,提出了
一个建议:立即进行“肺脏穿刺手术”,以便直接导出积存在蒋介石肺脏中的脓液
以缓解病情。按理,这确是“釜底抽薪”的良方,比当时“总统”医疗小组的“扬
汤止沸”式的保守疗法积极得多,也大胆得多。但是,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医疗小组
主任王师模的坚决反对。王师授的理由十分简单“蒋介石已届88岁,照临床经验,
这种年龄的老人根本承受不住任何大型手术。何况是蒋介石这种特殊身份的人物,
一旦手术中发出并发症,那是谁也不敢负责的。
然而,美国医师不考虑这些,尤其是美国佬心目中只有病人和病情,并没有病
家是什么人、什么身份的顾虑。因此,美国医师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毫不退让。
蒋夫人宋美龄此时又出面做主了。在听取了双方各抒己见的报告之后,宋美龄果断
地做了决定:听从美国医师的建议,同意对蒋介石实施“肺脏穿刺手术”。宋美龄
的头脑是清醒的,她知道孰轻孰重、孰利孰害。她说:“专家提出的意见很好,我
们为什么不试试看再说?就这样决定了,我负全权责任!”宋美龄决心已下,她要
把挽救蒋介石生命的最后赌注押在美国医师的身上。
手术如期进行,而且十分成功。美国医师通过这次背穿刺手术,从蒋介石的肺
脏中抽出了大约一碗脓水。
手术虽然圆满成功了,但蒋介石毕竟年老体衰,勉强承受了一次大手术后元气
大伤,手术的后遗症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手忙脚乱。手术后的当天晚上,蒋介
石一直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体温由37骤然升高至41,“总统”医疗小组的全体成
员一时慌作一团,气氛极度紧张。
虽然采取了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想尽了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但蒋介石的体
温一直居高不下。持续不断的高烧和小便大量出血,是这次背穿刺手术遗留下来的
严重后遗症。更使医疗小组的专家们紧张的还远不止这些后遗症,而是蒋介石心脏
骤然停止跳动的发出频率不但愈来愈频繁,而且出现心脏骤停的间隔时间也越来越
短。
1975年4月5日,中国人传统的清明节。上午,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像往常一样,
一大早便从他所居住的大直“七海官邸”赶到荣民总医院看望病势垂危的父亲。下
午,蒋介石的情绪烦躁不宁,晚上8点55分,他遵医嘱服用了一些维他命丸,逐渐进
入睡眠状态。突然,病榻一侧的心电图上的心搏曲线变成了一条白色的直线。在场
的医务人员立即采取了紧急抢救措施,但所有的努力均告失败,现代化的医疗技术
在一个灯枯油尽的垂老生命躯壳面前回天无力。一个曾经活跃于20世纪中国乃至世
界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一个曾经改变并几乎彻底改变20世纪中国人民命运的铁
腕巨枭,一个代表了20世纪中国买办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最高利益的大独裁者,
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
巨枭的灵魂乘风西去。然而,蒋介石这个20世纪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头号“反派”
角色留给历史老人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历史的镜头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切入20世纪
的中国,都无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个人的名字蒋介石。
蒋介石及其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宛似一把巨大的刻刀,在20世纪中国历史的版图
上刻下了一道又一道醒目的疤痕;蒋介石本人又恰似一支巨大的彩笔,把那一道道
醒目的疤痕装点得浓墨重彩,尤其令后人触目难忘。
让我们回过头来,把蒋介石生命轨迹中留下的每一笔“杰作”都重温一遍,把
千秋功罪来一个彻底的展览吧。
第二章 身世之谜
1.纯属讹传的“郑三发子”或“拖油瓶”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凡是领袖群伦、创下经天纬地之业的人物,其身世、
家族、籍贯等项无一不是明明白白地为世人所知晓。因为他们是“伟人”,既使罪
恶昭彰,并不“伟大”,至少也是“大人物”,是青史留名的——无论是美名抑或
恶名。举凡这样的人物,他们的出身,他们的父母乃至更上一代祖先的情况,都是
后代史家考据研究的兴趣所在,那是想隐瞒也隐瞒不成的。但是,在中国现代史上
鼎鼎大名、统治中国大陆达20余年,在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表演”了
近半个世纪的蒋介石,其身世居然至今众说纷坛,这实在是一大奇观!
如今刊行于世的有关蒋介石的传记文字浩如烟海,海峡两岸的史学家、政治家,
包括许多曾经随侍蒋介石多年、对许多事件有过亲身经历的世纪老人,他们言及历
中重大事件、言及蒋介石政治手腕的毒辣时都能“保持一致”,都可以据实以言。
却惟独在谈到蒋介石本人的身世时莫衷一是,各说各的理。而且,每一种说法都貌
似真实却又经不起推敲。笔者以为,造成这种混乱局面的催一原因就只有一条:蒋
介石这个人“不够伟大”(此语系前“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内政部次长”、
“立法院”秘书长吴尚鹰所言,语见吴尚鹰所著《谈蒋介石这个人》),对自己的
身世隐晦而不敢实言。正因如此,直到今天,世人对这个“大人物”的身世家族仍
有诸多说法。
其实,蒋介石之所以“隐晦不言”自己的身世,主要是因为他的生母王采玉是
孀居后再嫁的。公允地说,蒋介石这个人是侍母极孝的,他深爱自己的母亲,不愿
披露母亲曾经再嫁的真实经历。正是由于这一可以理解的原因,才出现了迄今流传
于世的有关蒋介石身世的种种传闻。
传闻中,最广泛也是最能使人深信不疑的是“郑三发子”说。此说源于唐人
(严庆澎)所著《金陵春梦》。这是一部旨在揭发蒋介石真面目的大书。唐人为写
这部书,广征博引,用力至勤,其立言有根有据,活龙活现,一时被世人疑为正史。
唐人的子女们也说:“充实、丰富和补充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以提高《金陵春梦》
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植,是父亲这几年来的奋斗目标。父亲也为此耗尽了心血。他
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地搜集各方面的资料。他的资料之多也是惊人的,两米高
的文件柜,足足装了三大柜。”有如此丰富的史料为据,唐人遂以小说笔法对蒋介
石的身世进行了具体而翔实的描述,且指说蒋介石并不姓蒋,而是姓郑,说蒋介石
的祖籍并非浙江奉化,而是河南许州(今许昌)繁城镇后郑庄。
按照唐人的说法,蒋介石的生父姓郑,共有兄弟三人,蒋排行第三,故名“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