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蒋氏家族全传 >

第139部分

蒋氏家族全传-第139部分

小说: 蒋氏家族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选连任呢?于是想出了一个妙招:修订《动员勘乱时期临时条款》,规定:“动
员勘乱时期总统、副总统得连选连任,不受宪法第四十七条连任一次之限制。”这
样一改,既做到不修“宪”,又使蒋连任不“违宪”,而且还可做终身“总统”。
  1960年2月20日,一届三次“国民大会”在台北市中山堂举行。3月21日,又轮
到“万年国代”们费点小神的时候了到投票厅去履行一下手续。蒋介石在1509
票中以1481票的高票数当选第三任“总统”。22日,陈诚在1509票中得1381票当选
“副总统”。蒋介石连选连任,终于算是坐稳了终身“总统”的位子。
  蒋介石坐稳了“总统”宝座,接下来考虑的就是让蒋经国准备接班的问题了。
为了保证儿子能够顺利地继承“大统”,蒋介石逃到台湾后,立即开始排挤元老重
臣,为儿子接班辅平道路。如排挤吴国桢一事便是典型例证。
  吴国桢是湖北人,生于1903年。他早年考入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毕业
后留学美国,饱受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熏陶,后获普林斯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吴
国桢历任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汉口市长、重庆市长和上海市长等要职,是蒋家王
朝中红得发紫的人物。
  蒋介石之所以器重吴国侦,固然是由于吴毕业于美国,与美国政界有相当的联
系,同时也因为他从不结党营私,对蒋介石绝对忠诚。吴国桢做外交部次长时的部
下何凤山回忆说:
  “吴国桢到外交部上任(194年)时,仅随身带了一位秘书,用了几个星期之后,
打发他走了,并且说:‘我来做次长,已经是半路出家,破坏了外交部的系统与组
织,我不能再从外边擅自带人进来,加深我的歉疚’。所以几年下来,他没有用一
个私人,极端尊重外交部的良好传统。年轻的进来大多为高考出身,由外交部举行
特种考试派员监督,考取人员所取得资格与高考资格相等。”
  吴国桢不仅不结党营私,而且非常崇尚资产阶级作风,办事特别讲求效率,令
出必行。由于他强调法治,在上海市长任内就有“民主先生”之称。他个人能力极
强,能为蒋独挡一面,自然也有高傲的一面。曾任上海市参议会议长的潘公展后来
回忆说:
  “平心而论,吴国桢并不是一个庸才,他确有一套看家本领。他的漂亮的仪态,
流利的演说,讲得一口很好的英语,十足一般洋派神气,以及按时到办公室(上海
人叫上写字间),见了什么人都飨以笑容,甚至和当时气焰很盛的闲学潮的学生,
也表示着一种即使挨打也满不在乎的气度,的确使当时但观皮相的洋商和上海市民,
仿佛都在想大上海何幸而得如此一位现代化的民主市长。”
  1949年12月15日,尚未复“总统”职的蒋介石便以台岛最高行政长官的身份任
命吴国桢为台湾省主席。对此,吴氏大惑不解。因为陈诚掌管台湾省市的大印不足
一年,没有功劳亦有苦劳,且在吴上任省主席位不久前,陈诚曾约谈吴氏,邀吴屈
就台湾省主席秘书长一职,遭吴婉谢。吴对蒋说:“陈诚将军不是做得很好吗?最
好由俞大维担任”。蒋则毫不隐讳地回答:“你很恰当,我要你今后全力争取美援。”
  由于一切以争取美援为中心,故而有“民主先生”之称的吴国侦,当然成为台
湾省主席的“最佳”人选。
  吴国桢任台湾省主席职的第3个月,蒋介石宣布复“总统”职,同时任命陈诚为
“行政院长”。吴国桢认为:陈诚“为了他把省主席的位置让给我,一直耿耿于怀,
老是卡着我,所以我向蒋先生报告,请求辞职”。蒋对吴的辞职不予批准,并对吴
说:“辞修和你斗,你就和他斗,我支持你”。
  听了蒋的发誓后,吴飘飘然了。他又认为,“钧座惨受大陆失败之教训,已锐
意改革,故敢冒死犯险,竭智尽忠,以图报效”
  吴国桢既然如此受宠,为何又遭蒋介石的排斥呢?据吴国桢自己称:是蒋先生
为了经国的缘故。这的确是吴氏被逐原因之一。
  吴国帧与蒋经国的矛盾始自上海。当然,吴氏与小蒋之间完全不同的背景、思
想与训练,也是使双方裂痕扩大的原因。
  早在1948年8月,蒋经国奉父命以督导员身份赴上海“打老虎”。当时经国手持
尚方宝剑,雄心勃勃,想在上海一显身手。他当时手法严峻而急切,但效果不佳,
演变成“只拍苍蝇”不打“老虎”的局面。时任上海市长的吴国桢除了不同意蒋经
国的做法之外,市长权力被架空,也使吴颇为不悦。蒋经国与吴的矛盾就此发端。
  蒋氏父子退守台湾后,一切问题的核心,就是再也不能丢失台湾,否则死无葬
身之处。故此,蒋经国又奉父命独揽了整个台湾岛的安全、情报与特务系统大权。
蒋经国就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一职,虽然职位不很高,但这只是蒋在台面上
的官衔而已,他可以在“总统府资料组”中发号施令。只要戴上红帽子,想抓谁就
抓谁,想杀谁就杀谁。躲在幕后行使“法律”以外的特权,指挥手下狠狠打击异已
和政敌。
  吴国桢任职台湾省主席期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蒋经国所豢养的特务打手的横
行和猖狂。当时吴对老蒋说:非改革不可,任何机构不通过保安司令部,禁止随意
抓人,逮捕后14天,一定要释放,或起诉。由于吴国桢的主张与蒋经国的做法形同
水火,故小蒋与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吴与蒋经国之间的矛盾还有经费问题。国民党退守台湾岛,“中央”及地方的
一切开支均由省府开销。而省府的经济来源,无非靠征收田赋。应付这样大的开销,
难免捉襟见肘。吴身为省府主席,自然要压缩开支。他当时曾和蒋介石约法三章:
  (1)省府负担“中央”的军费,但要点名发饷,杜绝吃空饷的流弊;
  (2)严惩走私;
  (3)防止商人逃税。
  吴国桢还向蒋介石进言说:“国民党党费应不用国家经费而向党员筹募,且应
鼓励反对党之成立,才能奠定两党制度”。对于蒋经国领导的许多不在编机关、特
务组织预算外的经费要求与请托,吴住往予以婉拒。吴后来告诉蒋的另一反对派雷
震说:“我只是采用消极行动,不发给经费,所以蒋经国恨死我了”。
  江南对吴国侦此举评论说:
  “假使换一个主席,如俞鸿钧、严家涂之流,奉遇事请示、凡事‘推事’为座
右铭,经国越权乐得装聋作哑,不闻不问,好官我自为之。那么,何止冲突不会升
级,连上海时代的误会,都可以消于形”。“公正地说,吴意气用事的成份很大”。
“否则不至于发展到形同水火的阶段”。
  吴国桢恢遭蒋排斥也有他恃宠而骄,过高估计了蒋介石对他信任的成份在内。
他后来竟天真地向蒋介石进言:
  “如钧座厚爱经国兄,则不应使其主持特务,盖无论其是否仗势越权,必将成
为人民仇恨的焦点。”
  蒋介石当然听不进这种逆耳忠言,甚至由此产生了除掉吴国帧的念头。1953年
10月30日,蒋介石为过65寿诞,邀吴国桢夫妇到台北郊外草山吃晚饭,并留宿。翌
日,吴氏夫妇返归时,竟找不到来时开车的司机了。无奈,只得由蒋氏另派一名司
机开车下山。适逢吴妻腹泻,开车不久就停车到路旁一百姓家寻方便之所。待吴氏
夫妇回到汽车旁时,发现司机脸都吓白了。原来这辆汽车的四个轮子中有三个车轮
的固定螺栓都早已被人拧掉了,如果不是吴夫人闹肚子,汽车飞速下山,到拐弯处
时必定车轮飞脱,吴氏夫妇也必将死于“车祸”。
  吴国恢死里逃生之后,方始明白蒋介石因为美台关系业已修好,要“卸磨杀驴”
为蒋经国扫除仕途障碍了。鉴于此,吴国桢决定离台赴美定居。1953年4月,吴国桢
向蒋介石请辞台湾省主席一职,5月,吴国恢夫妇接到美国邀请,欲赴美留居,蒋氏
父子曾想阻止,但宋美龄积极从中周旋,最终放行。但是,吴国桢年近80的老父和
尚在读书的次子吴修却不准同行,这等于是留下了“人质”。
  吴国桢赴美后,一直谨言慎行,其公开对蒋氏父子的发难,乃在王世杰免职案
发后,据潘公展说:
  当去年十月初王世杰先生免职案发生时,因为案情真相迄未公布,以致由台湾、
香港不断传来谣言,后来且有牵涉到吴国桢的。我于十二月四日在《华美日报》发
表《政风》一文,就说政府如果以澄清政风为急务,则对于案情真相宜有一调查报
告发布,‘必如是而后廉洁之士有所保障,贪墨之徒有所戒慎’。‘否则徒使问心
无愧者横遭传说之诬毁,而暮夜芭直,蝇营狗苟者,转得逍遥于法外’。更于同月
十五日论根绝贪污之道,有‘法办今日渎职之官,即所以杜异日五史之重演。惩治
已发之贪污,即所以根绝未来之腐劣’等语。可是王案内情的是非曲直始终未为一
般人所知,而谣言也愈来愈离奇。于是《美洲日报》遂于一月十三、十四两日也根
据所闻的传说,接连发表两篇社论,提出若干疑问。一月二十五日的《民气日报》
也有长篇社论《幼吴国桢从速回台湾》。吴氏对《美洲日报》和《民气日报》,都
先后有信去声明辟谣,而其一月二十七日致《民气日报》函中,则透露几句肺腑的
话,那便是:
  “桢之爱国,不敢后人。板又何敢从个人一人或一家着想?然而古语有云:事
有可行,有不可行。又云:合则留,不合则去。又云:忠臣去国,不洁其名。板恳
请贵报勿逼桢大甚,使桢不得不言所不愿言之言也。”潘公展推断,是‘谣言’、
‘逼出’,他原先不愿说的话,颇合逻辑。至于‘政府彻查,未得要领,自拟辟谣
启事,又遭台报拒绝’的说法,校对事实,也不尽可靠。”
  吴的启事,完成于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五日,抵达台北的日期,大约为二十日左
右,收件人是时任国民党秘书长的张其。广告内容如下:“桢远在国外,忽闻道路
谣传,谓帧苟取巨额外汇,并云前‘总统’府秘书长王世杰之去职与此有关等语,
查桢此次来美,曾经由‘行政院’陈院长批准,以私人所有台币向台湾银行购买美
金五千元,作为旅费,此外并未由政府或政府中之任何人员批准拨给分文公款,桢
亦未有此项请求,与王氏更从未谈过去美费用问题,恢闻此谣传后,已于一月二日
以党员身分函请张其秘书长转呈总裁请份政府彻底查明,公布真相。至桢在美生活,
除夏间遵医嘱曾赴美国西部高山地带休养医治气喘外,自十月起即在依利诺州艾凡
思顿城公寓旅舍居住,房屋两间另一小厨房,内子执炊,桢自洗碗,以旅费不敷,
遂接受各方请求演讲,已接受者约二十余处,每次讲费约四百五十元美金,一面借
以维持生活,一面亦以国民一分子资格为国宣传,以演讲关系曾赴纽约四次,旅馆
费用,间由请演讲者供给,曾在所谓最华丽之华都饭店演讲两次,广播一次,但从
未寓居该处,此间本国侨胞及美国友好均深知悉,勿庸置辩。查桢为国服务二十余
年,平生自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