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蒋氏家族全传 >

第137部分

蒋氏家族全传-第137部分

小说: 蒋氏家族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国事崩溃是“失败在外交上”。蒋介石在1956年所著《苏俄在中国》一书
中称:
  从军事方面检讨,首先要知道打仗是求胜利的;而俄帝的诈术,乃使他的敌人
不能打仗,欲又使他不能求得胜利。”
  抗战胜利后,“我们克敌军事是无往不利的,国军处于这样的优势,本可一鼓
作气,勇往直前。而军事调处的三人小组,每在我国军进展之处,总是提出严重的
抗议,妨碍阻制,无所不至。因之,每逢我国军前进一步,便要受到进一步阻挠,
真使我国军束手挨打,不能不使之功亏一篑。而敌人受了致命打击以后,不仅还有
喘息的机会,反而使之能从容整补,养成其坐大反噬,卒使我们‘剿共’事业遭到
这样最后的崩溃。”
  第二、蒋介石认为“勘乱最后一步就是党的失败”。他在《复职的使命与目的》
的讲话中说:
  “党内有若干不肖之徒,自认为本党已经失败,不惜充当汉奸的走狗,来卖党
变节,甚至趁火打劫,混水摸鱼,弄得廉耻沦丧,丑态百出,以至民心涣散,士气
堕丧,形成分崩离析的局势。”
  “我们今天失败到如此地步,最主要致命伤”,就是因为党的“一般干部普遍
犯了虚伪的毛病,相习于虚浮夸大,而不能实事求是。这种风气流行的结果,使得
部队、机关和学校一切办事、命令和报告,都是互相欺骗,互相蒙蔽而没有几件事
是完全实在的,可以相信的。”
  第三、蒋介石认为“政治上的失败”,也是导致国民党在大陆总崩溃的原因。
他在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开学演说时称:
  “按照总理建国大纲规定,‘由训政到宪政,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我们也
明知训政的程序没有完成,明知人民的智识还没有到实行民主政治的程度,但因为
内外环境的关系,使得训政时期一切旧的制度完全破坏,而宪政时期新制度还没有
建立。简单地说,就是新的制度未曾建立,而旧制度早已崩溃,所以在政治上形成
这样混乱脱节的现象,这是我们政策的失败,以致整个政治濒于崩溃。”
  第四、蒋介石在多种场合讲话时称:
  “组织不严”是在大陆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在1950年1月5日阳明山演讲
《国军失败的原因及雪耻复国的急务》时说:
  “军队腐败、政治贪污只是失败时候的各种现象,而不是促成失败的根本原因”。
军民为什么会腐败,政治上为什么有人会贪污,据我研究的结果,我们所以失败,
第一在于制度没有建立,第二在于组织之不健全。”
  第五、“经济上的失败”导致了政治、军事与社会的瓦解。蒋介石认为,经历
了八年抗战,中国“农村凋敝”,“而工业尚未恢复战前的繁荣”,“国民就业的
机会不能增殖”;“特别是民国36年间,行政院宋院长擅自动用了中央银行改革币
制的基金,打破了政府改革币制的基本政策,于是经济就在通货恶性膨胀的情势之
下,游资走向投机垄断,正当的企业不能生存,中产阶级趋于没落;社会心理日趋
浮动之中,经济崩溃的狂澜,就无法挽救。这是大陆经济总崩溃最重要的环节,亦
是今后经济事业最重要的教训,不可不特别警惕。这是经济失败内在的原因,至于
外在的造成经济加速崩溃的原因就多了。”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经济方面又重蹈大陆时期通货膨胀的覆辙。为克服这一
危机,解决生存问题,并奠定“反共复国”基础,蒋介石今台湾省主席陈诚加紧改
革币制,抑制通货膨胀,改革土地制度等。蒋介石还提出将台湾建成“三民主义模
范省”。
  第六、蒋介石认为,“国际外交上的失败”是与苏俄对华的侵略政策和美国的
妥协主义分不开的。蒋介石在国民党“七大”上用较大篇幅总结外交失败的教训时
说:
  斯大林利用雅尔塔会议,以恢复“日本   1904年对俄背信攻击所取得的俄国前
有权利”作为他对日作战的条件。苏俄无权提出这一要求。蒋还认为美国人在雅尔
塔会议上对苏立场是错误的。美国的妥协立场助长了苏俄的侵略行动,同时导致国
民党政府在外蒙古问题上向苏俄妥协。
  国民党之所以在外蒙古问题上对苏妥协,蒋介石认为是中国处于“内忧外患”
交相煎迫,“而国内社会、经济在长期抗战之后,更是百孔千疮,随时可以发生危
险的局势;在这种局势之下,自然希望要求一时的安定,以从事复员建设。”
  蒋介石还说:
  “当时我个人的决策,就是要求战后确保胜利成果,奠定国家独立、民族复兴
的基础,必须求得20年休养生息,和平建设;只要能争取这一个建设机会,就是任
何牺牲,亦是值得的。承认外蒙独立还由于外蒙已为苏俄所控制,中国对外蒙领土
已名存实亡”。且“割弃外蒙寒冻不毛之地,不是我们建国的致命伤”。蒋说当时
的想法,现在看来“实在是一幼稚的幻想,决非谋国之道。”
  蒋介石还认为:在外交方针上过分信赖美国导致了“缺乏自力更生的决心,那
就是我们铸成今日悲剧的一个大错”。然而当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对台的
“袖手”政策,蒋介石则又能立即捐弃“前嫌”,仍倒向美国的怀抱。
  第七、蒋介石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大失败,就是在“教育和文化”。并且
认为:政治、军事、经济等项的失败,其影响无非是一面和一时的,只有教育的失
败,则其影响将及于整个民族。”
  蒋介石认为:教育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当局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失控。
他指责说:“人生处世的意义和革命立国的道理,让教师们随意闲谈胡说”,“大
专院校里充斥了共产主义的国际思想”或“自由主义的个人思想”,“国家观念和
民族意识几乎消失净尽”,三民主义和民生哲学遭致“讽刺讥笑”和“破坏反对”,
学校做了“中共‘城工’的大本营”,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成了仇视民族文化的口
实”和“消灭我民众精神的手法。”
  蒋介石还说,抗战胜利后,党国离开学校,中共乘机而人。当时在学校的青年
教师们,几乎大半都做了“共匪”的外围,成了“共匪”的工具了。
  为防止重蹈大陆失败覆辙,蒋介石特别强调整顿教育,强化对教育的控制。当
时,蒋介石提出:
  “教育是救国图存的教育”,“最急需的就是如何反共,如何复国的精神教育
和生产教育,也就是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蒋介石还提出“要建立以伦理、
民主、科学的三民主义教育”。宣称“要以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完全使治于每一
个学生的精神、思想、生活和各种学术、课程之中”,使其“结合在本党三民主义
旗帜之下,共同一致的消灭共产主义”,重建“三民主义新中国。”
  第八、蒋介石认为他的下野是国民党在大陆迅速崩溃的原因之一。蒋介石在许
多场合反省在大陆失败的原因时,虽然强调他个人“德薄能鲜,领导无方”,要对
国民党在大陆失败负责任。但同时又认为是自己下野后中枢无人主持导致国民党在
大陆失败。如果他不下野,就可以驻守南京云云。鉴于他下野的教训,蒋于1950年
3月1日以“一惟国民公意是从”为由,在台复“总统”职,以“恢复中华民国,解
救大陆同胞。”
  以上八个方面是蒋介石返台前后对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原因所做的“反省”。
他的结论是:并不是中共有什么强大的力量,而是“自己打败了自己”。正是基于
这一认识,蒋介石到台后提出5项努力目标,即:“稳定经济”、“整顿军纪”、
“安定社会”、“团结内部”、“建立民主制度”。
  蒋介石的“反思”,只不过总结了他在大陆失败的表象的原因,却根本不知他
的反动立场乃是国民党反动统治必然失败的原因。“反思”之余,蒋介石仍坚持其
反动立场,不断叫嚣要“反攻大陆”,如他在196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
  “最近金、马前线官兵,效法2200年前,田单在谷县和即墨纠合军民,忍辱负
重,牺牲奋斗,百折不回,卒能驱逐敌人,恢复其齐国的精神,发起了‘毋忘在首’
运动。本来,我为了勉励前线军民,殷优启圣,雪耻复国,曾经以‘毋忘在首’四
字,题名于金门太武山上,做为将来反攻复国胜利,使我全体战友和人民,毋忘今
日在台、澎、金、马的军民,共患难,同生死的千古不磨的纪念。这在今天反攻复
国前夕,由前线官兵来推动‘毋忘在苦’的民族复兴运动,不仅最足以显示我们前
线军民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志节,而且也必能在军中、在学校、在乡村、在社会的
每一角落,每一军民,掀起举国一致的心理革新,精神动员,人人走向战斗的新行
动和新气象。其实,这亦就是我对大家所常常勉励的“团结奋斗、雪耻复国”八个
字的意义。”
  蒋介石到台湾后,时刻不忘“反攻大陆”,成立了“反共救国联盟”,并在岛
内征收“国防临时特别捐”,为其“反攻大陆”筹措经费,甚至由蒋介石亲自出马,
向国民党第九次代表大会提交了《反共建国共同行动纲领》案。
  在筹集“反攻”经费与建立“反攻”组织的同时,蒋介石下达了“征兵动员令”,
提前开始下年度的“现役征集”。蒋还令各部门将台湾的各种轮船、渔船和车辆,
纳入“船舶、车辆动员编组”。为了吸取在大陆失败的教训,蒋在“反攻”前不断
对部下进行“反攻”政治教育。北投的政工干校特别繁忙,临时开设战地政务班,
为未来登上大陆培训党政干部;政工部门要求士兵要明确“为谁而战”?要有献身
精神,并在每一个士兵的鞋上和皮带上都刻有“光复大陆”的字样。蒋介石还从日
本购进大量血浆,准备与大陆中共决一死战。此时,蒋介石不顾70多岁的高龄,多
次在阳明山和凤山基地召开军事会议,询问此次“反攻大陆”有无确胜的把握。当
时最先问到“陆军总司令”罗列时,罗答:“没有把握。”蒋介石闻言大怒,立即
撤了罗列的职,并改由刘安棋担任。刘迎合蒋的意图,大言不惭地说:“一切准备
就绪,反攻圣战绝无问题”。蒋介石龙心大悦,遂下令“三军”集结高雄附近基地,
准备从高雄港登船出发。后蒋介石改变主意,由情报机构派遣特工人员偷袭大陆。
  经蒋介石同意,台湾“情报局长”叶翔之具体部署了代号为“海威”的派遣武
装特务骚扰大陆沿海的情报作战,企图进行“游击活动”与“渗透工作”,建立组
织,配合大陆的所谓“抗暴”运动,扰乱社会,颠覆人民政权。据时任台湾“情报
局”督察室主任的谷正文在1990年承认,从1961年至1965年4年间,台湾共派出180
0余武装特工人员,最后生还的还不到1/3。
  与蒋介石疯狂叫嚣“反攻大陆”成为鲜明对照的是:台湾人民从来就不相信这
种“神话”。不惟台湾人不相信,连蒋介石赖以支撑台湾的盟友美国,也压根不相
信他果真能“光复大陆”。美国人对蒋介石“反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