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蒋氏家族全传 >

第112部分

蒋氏家族全传-第112部分

小说: 蒋氏家族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民党上层官僚们私人的腰包,他认为在华的美国高参、顾问们提供的有关中国的
情况还不够准确,于是,1942年8月,罗斯福委派威尔基作为他的私人代表,对抗战
中的中国进行了一次为期近50天的访问。
  威尔基是罗斯福的政敌,但为人豪爽热诚,颇有侠士风度。他在1940年美国大
选中败在罗斯福手下,而罗斯福却仍然视他为朋友,对他非常信任。
  对于威尔基的来访,蒋介石十分重视,他称威尔基是自美国总统格兰特访问中
国以来第一位“最高级”美国人士。蒋介石决心花大力气来取悦于威尔基,以便争
取更多的美援,并期望通过威尔基向罗斯福施加影响,把史迪威换掉。正如史迪威
事后所说,威尔基“完全被蒋介石夫妇骗住了。”在整个访问过程中,宋美龄作为
蒋介石的夫人和翻译,以其流利纯正的英语和雍荣典雅的外貌令威尔基倾倒,考尔
斯所著的《迈可回望》一书曾对此有所披露:
  我们旅程的下一站是中国。宋子文蒋介石夫人的哥哥的那栋现代化豪华巨
宅,是我们在重庆6天的总部。
  6天的活动相当紧凑,有威尔基和蒋介石委员长国民政府领导人之间的数次
长谈;有政府官员的拜会活动;还有委员长和夫人每晚的酒宴。其中,夫人的仪态
和风度,令我和温德尔两人都感到心神荡漾。
  有一晚在重庆,委员长为我们设了一个盛大的招待会。在一些欢迎的致词之后,
委员长、夫人和威尔基形成了一个接待组。大约一小时后,正当我与宾客打成一片
时,一位中国副官告诉我,温德尔找我。
  我找到威尔基,他小声告诉我,他和夫人将在几分钟之后消失,我将代替他的
地位,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做掩护。当然,10分钟之后,他们离开了,我像站岗似
地钉在委员长旁边。每当我感到他的注意力开始游荡时,就立刻慌乱地提出一连串
有关中国的问题。如此这般一小时后,他突然拍掌传唤副手,准备离开。我随后也
由我的副手送返宋家。
  我不知道温德尔和夫人去了哪里,我开始担心。晚餐过后不久,中庭传来一阵
巨大的吵杂声,委员长盛怒狂奔而入。伴随他的三名随身侍卫,每人都带了把自动
步枪。委员长压制住他的愤怒,冷漠地朝我一鞠躬,我回了礼。
  “威尔基在哪?”礼仪结束后他问。
  “我不知道,他不在家。”
  “威尔基在哪?”他再次询问。
  “我向你保证,委员长。他不在这里,我也不知道他可能在哪里。”
  我和侍卫们尾随其后,委员长穿遍了整栋房子。他检查每个房间、探头床底,
遍开橱柜。最后,他对两个的确不在屋里的事实感到满意后,一个道别的字都没扔
下就走了。
  我真的害怕了,我见到温德尔站在一排射击手前的幻影。由于无法入眠,我起
身独饮,预想着可能发生的最坏的事。清晨四点,出现了一个快活的威尔基,自傲
如刚与女友共度一夜美好之后的大学生。一幕幕地叙述完发生在他的夫人之间的事
后,他愉快地表示已邀夫人同返华盛顿。我怒不可遏地说,“温德尔,你是个该死
的大笨蛋。”我列举一切的理由来反对他这个疯狂的念头。我完全同意蒋夫人是我
们所见过的最美丽、聪明和性感的女人之一,我也了解到他们彼此之间巨大的吸引
力,但是在重庆的报业圈已经有够多关于他们的流言蜚语了。我说:“你在这里代
表美国总统;你还希望1944年能再度被提名,希望竞选下届总统。”我还表示届时
他的太太和儿子可能会到机场接他,夫人的出现将造成相当尴尬的场面。威尔基听
了气得跺脚离去。当时我已经非常疲倦,于是倒头便睡。
  我8点醒来时,威尔基已在用早餐,我们各吃各的,半句话没说。9点钟他有一
个演讲。正当他起身准备离开时,他转身对我说:“迈可,我要你去见夫人,告诉
她她不能和我们一起回华盛顿。”“哪里可以找到她?”我问,他腼腆地说:“在
市中心妇幼医院的顶层,她有一个公寓。那是她引以为傲的慈善机构。”
  大约11点,我到医院要求见夫人。当我被引进她的客厅后,我愚钝地告诉她,
她不能和威尔基先生一起回华盛顿。
  “谁说不能?”她问。
  “是我,”我说“我告诉温德尔不能带你同行,因为从政治上来说,这是非常
不智的。”在我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之前,她的长指甲已经朝我的面颊使劲的抓了
下去。她是这么的用力,以致在我的脸上整整留下了一个星期的疤痕。
  迈可·考尔斯是美国出版界巨子、《展望》杂志的创办人,当时他曾陪同威尔
斯对中国进行访问,他的回忆应当是非常可信的。宋美龄居然敢伸手抓破“美国朋
友”的脸,可见她与美国人尤其是威尔基的私交已相当深厚,这也正是蒋介石取得
更多美援及美元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宋美龄在蒋介石政府争取美援方面是立
了大功的。
  威尔基在华访问49天,由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董显光全程陪同,这
个董显光对蒋介石的如意算盘心领神会,在威尔基面前大演双簧戏,把这个美国佬
哄得晕头转向,真的以为蒋介石把美援部用到了正道上,以为蒋介石政府是在全心
全意并且卓有成效地抗击日军。为了瞒哄威尔基,蒋介石夫妇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在宋美龄的“私谊”感召下,威尔基建议蒋夫人到美国去“进行一次亲善访问”。
他强调说:“必须从这个地区派出一个有智慧、口才和道义力量的人来进行帮助,
使我们了解中国和印度以及它们的人民。夫人将是一位十全十美的大使。她的巨大
才能而且我知道她会原谅我说出这番私人的话她对中国的高度忠诚,在美
国是众所周知的。她将会发现她不仅会受到热爱,而且会发挥巨大作用。我们愿意
倾听她的话,因为谁都比不上她。她既聪敏,又有魁力,怀有一颗慷慨和理解他人
的心,具有优雅端庄的风度和容颜,加上抱有炽烈的信念,她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那
样一种客人。
  威尔基的建议正中蒋介石的下怀,他于1942年11月16日致函罗斯福总统:“内
子非仅为中正之妻室,且为中正过去15年中,共生死、同患难之同志,对中正意志
甚明了,当非他人所能及。故请阁下坦率畅谈,有如对中正之面馨也。”
  1942年11月17日,宋美龄由重庆乘飞机秘密启程,辗转非洲、南美洲,于11月
27日到达纽约,先住进了长老会医疗中心就医。
  宋美龄是以她与威尔基对等的身份,到美国回访的。目的当然首先是政治游说。
但她当时健康欠佳,此次访美,也有就医目的。宋美龄在1937年10月赴上海前线慰
劳抗战官兵时,由于翻车负伤,一直未痊愈。此外,最主要的是治疗慢性皮肤病。
  宋美龄出院后,作为罗斯福总统夫妇的客人,抵达华盛顿。2月11日,罗斯福夫
妇将蒋夫人迎进白宫,她在白宫居住了11天。她住院期间罗斯福夫人埃莉诺·罗斯
福曾去医院看望,觉得她显得那么“娇小脆弱”,“我真想帮助照料她,好像她是
我的亲生女儿似的。”但是,经过接触,罗斯福总统发现,蒋夫人与他夫人描绘的
甜蜜而温柔的性格完全不同。一天晚上,宾主在进餐时顺便谈起美国矿工一次罢工
的事。罗斯福问蒋夫人,假如中国政府在战争时期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宋
美龄安祥地用一个涂色的长指甲在自己的脖子上划了一道,做了一个优美的杀头手
势,这使同桌的所有人惊讶不止。罗斯福假装大笑起来,而且,为了引起坐在桌子
那边的他的夫人的注意,便问道:“埃莉诺,你看见她的手势了吗?”罗斯福总统
对宋美龄的印象不再是“娇小脆弱”,而是“心狠如铁”。埃莉诺·罗斯福夫人在
私下里说:“她对民主制度能够讲得很漂亮,但是她可不知道怎样实行民主制度。”
当这段话传出去以后,记者们向蒋夫人问到此事,她拒绝发表评论。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由罗斯福总统的夫人陪同,向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美国
有些报刊是如此描述蒋夫人的:
  夫人脸色阴沉,身材娇小苗条,身穿一件黑色紧身的富有魅力的中国旗袍,下
摆开叉几乎高到膝盖,一头柔和黑发别致地盘在颈后。她佩带的饰物是价值连城的
宝石,纤指上涂着红指甲油,肢上穿透明长统袜和轻便高跟鞋。
  蒋夫人举止端庄,说一口地道的英语,声音柔美。
  议员们被她的优雅风度、妩媚和智慧迷住了……在议员们长达4分钟的起立欢呼
之后,她开始讲话……
  美龄向国会发表的讲话像一篇加以修饰的散文,发表的材料同样富丽堂皇,但
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关于美国和中国的亲密关系她是这样说的:我们两个伟大民族之间有着   160
年的传统友谊,这种友谊从来没有被误解削弱过,它在世界历史中是从未有过的。
  关于中国的抗战她是这样说的:我们决不能忘记在遭到全面侵略的头四年半中,
中国是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单独抗击日本的残暴战祸的。在中国人经过五年半的抵
抗后,确信应该“宁可光荣冒险,不愿屈辱认输”。她的讲话再次博得了议员们的
起立鼓掌。
  宋美龄在演讲强调:盟军应当改变偏重欧洲战场的观点,因为打败日本比打败
德国更重要。
  一方面是宋美龄的访问十分成功,另一方面也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
等国认识到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战略作用。所以,以后一段时间,
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是比较大量和比较积极的。
 
                           6.大国尊严
  1943年夏,盟军开始对法西斯轴心国反攻。中、英、美三国商定,分进合击,
收复缅甸。蒋介石认为收复缅甸就可打通缅滇公路,可使大量美国军用物资运人中
国。因此,他即调兵遣将,准备于11月入缅作战。
  1943年8月,美、英两巨头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加拿大的魁北克举行最高级会谈,
讨论盟军对德、意、日法西斯军队作战的问题,这样一个关乎大战胜败的重要会谈
都没有邀请蒋介石参加,这使蒋介石大感大快。他命令当时正在美国的宋子文以中
国外交部长的名议向美、英两国提出抗议。美、英未予明确答复,只搪塞了事。
  9月8日,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法西斯军事轴心开始趋向瓦解。由于欧洲战
场有了新的进展,美国从本国利益考虑,计划提前从法国北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在这种情况下,英、美两国重新商议作战计划,决定取消与中国军队联合收复缅甸
的军事计划,以便集中兵力与德军决战于欧洲战场。而美国数年来同时向欧洲和亚
洲提供军用物资,虽然国力强盛,也不免有捉襟见肘之感,遂对英国变更原订军事
计划的建议表示首肯,而这一商议过程和变更决定,均未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和军
事统帅部相商,消息是宋子文在美国得到后用电报传知给蒋介石的。蒋介石得知后,
大骂英国“反复无常”、“欺人太甚”,骂丘吉尔是一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