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年轮-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分析广东传统文化的一个线索。将来岭南的文化在商品经济的熔炉中再生,也
许能在“俚人”、“东人”和“户”之中获取不少特异的潜能吧。
北是新疆。近年来新疆出了不少诗人,小说家却不多,当然可能是暂时现象。
我到新疆时,遇到一些青年作家,他们说要出现真正的西部文学,就不能没有传
统文化的骨血。我对此深以为然。新疆文化的色彩丰富。白俄罗斯族中相当一部
分源于战败东迁的白俄“归化军”及其家属,带来了欧洲的东正教文化;维、回
等族的伊斯兰文化,则是沿丝绸之路来自波斯和阿拉伯世界等地域;汉文化及其
儒教在这里也深有影响。各种文化的交汇,加上各民族都有一部血淋淋的历史,
是应该催育出一大批奇花异果的。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以及二十世纪的日本文
学,不就是得天独厚地得益于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双面影响吗?如果割断传统,
失落气脉,只是从内地文学中“横移”一些主题和手法,势必是无源之水,很难
有新的生机和生气。
几年前,不少作者眼盯着海外,如饥似渴,勇破禁区,大量引进。介绍一个
萨特,介绍一个海明威,介绍一个艾特玛托夫,都引起轰动。连品位不怎么高的
《教父》和《克莱默夫妇》都会成为热烈的话题。作为一个过程,是正常而重要
的。近来,一个值得欣喜的现象是:作者们开始投出眼光,重新审视脚下的国土,
回顾民族的昨天,有了新的文学觉悟。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带上了浓郁
的秦汉文化色彩,体现了他对商州细心的地理、历史及民性的考察,自成格局,
拓展新境;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则颇得吴越文化的气韵。杭育曾对我
说,他正在研究南方的幽默与南方的孤独。这都是极有兴趣的新题目。与此同时,
远居大草原的乌热尔图,也用他的作品连接了鄂温克族文化源流的过去和未来,
以不同凡响的篝火、马嘶与暴风雪,与关内的文学探索遥相呼应。
他们都在寻“根”,都开始找到了“根”。这大概不是出于一种廉价的恋旧
情绪和地方观念,不是对方言歇后语之类浅薄的爱好;而是一种对民族的重新认
识、一种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一种追求和把握人世无限感和永恒感
的对象化表现。
/* 6 */ 第一部分文学的“根”(2 )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认为:人的特征是有很多层次的,浮在表面上的是持
续三四年的一些生活习惯与思想感情,比如一些时行的名称和时行的领带,不消
几年就全部换新。下面一层略为坚固些的特征,可以持续二十年、三十年或四十
年,像大仲马《安东尼》等作品中的当今人物,郁闷而多幻想,热情汹涌,喜欢
参加政治,喜欢反抗,又是人道主义者,又是改革家,很容易得肺病,神气老是
痛苦不堪,穿着颜色刺激的背心……要等那一代过去以后,这些思想感情才会消
失。往下第三层的特征,可以存在于一个完全的历史时期,虽经剧烈的摩擦与破
坏还是岿然不动,比如说古典时代的法国人的习俗:礼貌周到,殷勤体贴,应付
人的手段很高明,说话很漂亮,多少以凡尔赛的侍臣为榜样,谈吐和举动都守着
君主时代的规矩。这个特征附带或引申出一大堆主义和思想感情,宗教、政治、
哲学、爱情、家庭,都留着主要特征的痕迹。但这无论如何顽固,也仍然是要消
灭的。比这些观念和习俗更难被时间铲除的,是民族的某些本能和才具,如他们
身上的某些哲学与社会倾向,某些对道德的看法,对自然的了解,表达思想的某
种方式。要改变这个层次的特征,有时得靠异族的侵入:彻底的征服,种族的杂
交,至少也得改变地理环境,迁移他乡,受新的水土慢慢的感染,总之要使精神
气质与肉体结构一齐改变才行。丹纳几乎是个“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其见解不
需要被我们完全赞成,但他至少从某一侧面帮助我们领悟到了所谓文化的层次。
作家们写住房问题,写过很多牢骚和激动,目光开始投向更深的层次,希望
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
谜。他们很容易首先注意到乡土。乡土是城市的过去,是民族历史的博物馆。哪
怕是农舍的一梁一栋、一檐一桷,都可能有汉魏或唐宋的投影。而城市呢,上海
除了一角城隍庙,北京除了一片宫墙,那些林立的高楼、宽阔的沥青路、五彩的
霓虹灯,南北一样,多少有点缺乏个性;而且历史短暂,太容易变换。于是,一
些表现城市生活的作家,如王安忆、陈建功等,想写出更多的中国“味”,便常
常让笔触越过这表层文化,深入到胡同、里弄、四合院和小阁楼里。有人说这是
“写城市里的乡村”。我们不必说这是最好的办法,但我们至少可以指出这是凝
聚历史和现实、扩展文化纵深感的手段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乡土中所凝结的传统文化,更多地属于不规范之列。俚语,
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俗,性爱方式等,其中大部分鲜见
于经典,不入正宗,更多地显示出生命的自然面貌。它们有时可以被纳入规范,
被经典加以肯定,像浙江南戏所经历的过程一样。反过来,有些规范的文化也可
能由于某种原因,从经典上消逝而流入乡野,默默潜藏,默默演化。像楚辞中有
的风采,现在还闪烁于湘西的穷乡僻壤。这一切,像巨大无比、暧昧不明、炽热
翻腾的大地深层,潜伏在地壳之下,承托着地壳——我们的规范文化。在一定的
时候,规范的东西总是绝处逢生,依靠对不规范的东西进行批判地吸收,来获得
营养,获得更新再生的契机。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前鉴。因此,从某种
意义上说,不是地壳而是地下的岩浆,更值得作家们注意。
这丝毫不意味着闭关自守,不是反对文化的对外开放,相反,只有找到异己
的参照系,吸收和消化异己的因素,才能认清和充实自己。但有一点似应指出,
我们读外国文学,多是读翻译作品,而被译的多是外国的经典作品、流行作品或
获奖作品,即已入规范的东西。从人家的规范中来寻找自己的规范,模仿翻译作
品来建立一个中国的“外国文学流派”,想必前景黯淡。
外国优秀作家与某民族传统文化的复杂联系,我们对此缺乏材料以作描述。
但至少可以指出,他们是有脉可承的。比方说,美国的“黑色幽默”与美国人的
幽默传统和牛仔趣味,与卓别林、马克。吐温、欧。亨利等是否有关呢?拉美的
“魔幻现实主义”,与拉美光怪陆离的神话、寓言、传说、占卜迷信等文化现象
是否有关呢?萨特、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小说和哲理戏剧,与欧洲大陆的思辨传
统,甚至与旧时的经院哲学是否有关呢?日本的川端康成“新感觉派”,与佛教
禅宗文化,与东方士大夫的闲适虚净传统是否有关呢?希腊诗人埃利蒂斯与希腊
神话传说遗产的联系就更明显了。他的《俊杰》组诗甚至直接采用了拜占庭举行
圣餐的形式,散文与韵文交替使用,参与了从荷马到当代整个希腊诗歌传统的创
造。
另一个可以参照的例子来自艺术界。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写了一个画家,
属现代派,但他真诚地推崇提香等古典派画家,很少提及现代派的同志。他后来
逃离了繁华都市,到土著野民所在的丛林里,长年隐没,含辛茹苦,最终在原始
文化中找到了现代艺术的支点,创造了杰作。这就是后来横空出世的高更。
“五四”以后,中国文学向外国学习,学西洋的、东洋的、俄国和苏联的;
也曾向外国关门,夜郎自大地把一切洋货都封禁焚烧。结果带来民族文化的毁灭,
还有民族自信心的低落——且看现在从外汇券到外国的香水,都在某些人那里成
了时髦。但在这种彻底的清算和批判之中,萎缩和毁灭之中,中国文化也就能涅
再生了。西方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对东方文明寄予厚望。他认为西方基督教文明
已经衰落,而古老沉睡着的东方文明,可能在外来文明的“挑战”之下,隐退后
而得“复出”,光照整个地球。我们暂时不必追究汤氏的话是真知还是臆测,有
意味的是,西方很多学者都抱有类似的观念。科学界的笛卡尔、莱布尼兹、爱因
斯坦、海森堡等,文学界的托尔斯泰、萨特、博尔赫斯等,都极有兴趣于东方文
化。传说张大千去找毕加索学画,毕加索也说:你到巴黎来做什么?巴黎有什么
艺术?在你们东方,在非洲,才会有艺术。……这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吗?在这
些人注视着的长江、黄河两岸,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
这里正在出现轰轰烈烈的改革和建设,在向西方“拿来”一切我们可用的科
学和技术等,正在走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阴阳相生,得失相成,新旧相因。
万端变化中,中国还是中国,尤其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在民族的深层精神和文化
特质方面,我们有民族的自我。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
亮这种自我。
这是我们的安慰和希望。
在前不久一次座谈会上,我遇到了《棋王》的作者阿城,发现他对中国的民
俗、字画、医道诸方面都颇有知识。他在会上谈了对苗族服装的精辟见解,最后
说:“一个民族自己的过去,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也是不那么容易被忘记的。”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大家都沉默了,我也沉默了。
◎最初发表于1985年《作家》,后收入随笔集《面对空阔而无限的世界》,
曾获《作家》理论奖,已译成英文、法文、意文等。
/* 7 */ 第一部分米兰。昆德拉之轻(1 )
昆德拉怀疑的目光对东西方人世百态一一扫描,于是,他让萨宾娜冲着德国
反共青年们愤怒地喊出:“我不是反对共产主义,我是反对媚俗!”
反对媚俗而又无法根除媚俗,无法选择的历史又正在被确定地选择。这是废
话白说还是大辩难言?昆德拉像为数并不很多的某些作家一样,以小说作不说之
说,哑默中含有严酷的真理,雄辩中伏有美丽的谎言。
文学界这些年曾有很多“热”,后来不知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开始,又有了
隐隐的东欧文学热。一次,一位大作家非常严肃地问我和几位朋友,你们为什么
不关心一下东欧?东欧人的诺贝尔奖比拉美拿得多,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位作
家大概没有把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判别文学高下的标尺,他担心青年作者视野褊狭
的好心也是显而易见的。我打听东欧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作品,出乎意料之外,这
位大作家与我们一样也未读过任何一部东欧当代的小说,甚至连东欧当代作家的
姓名也举不出一二。既然如此,又怎么能谈论“反映”“问题”一类?还居然
“为什么”起来?
有些谈话总是使人为难。一见面,比试着亮学问,甚至是新闻化了的学问,
好像打扑克,一把把牌甩出来都威猛骇人,语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