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斯普特尼克恋人 >

第17部分

斯普特尼克恋人-第17部分

小说: 斯普特尼克恋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一人以极快的速度不屈不挠地割着辽阔牧场上持续疯长的草。今天割这里,明天割那
里……而一星期后返回时草又长回原样,一片葳蕤,沙沙作响。
然而碰上敏后,我就几乎不再写文章了。这是为什么呢?K 所讲的创作=传达之说十分
有说服力。就事物的一个侧面来说,此言或许不差。但我觉得又不尽然。呃,要考虑得单纯
些,单纯,单纯。

就是说,我恐怕停止思考了——当然是我个人定义上的思考。我像一对重合起来的勺子
一样紧紧贴着敏,同她一起被冲往某个地方(应该说是某个莫名其妙的地方),而自己又觉
得未尝不好。
或者不如说我有必要最大限度地轻装上阵,以便同敏形影不离,就连思考这一基本运作
对我都成了不小的负担。总之只能如此。
牧场的草即使长得再高,也已与我无关(哼!)。我只管咕噜一声躺在草丛里,仰望长
空,欣赏流移的白云,并将命运托付给白云,将心轻轻交给水灵灵的青草的气息,交给天外
来风的低吟。甚至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的区别,对我都已无所谓。
不,不对,那本来对我就是无所谓的,必须叙述得准确些,准确,准确。

回想起来,即使自己知道(以为知道)的事,也是姑且作为不知道的事处理成文章这一
形式的——这是我写东西的最初规则。一旦开始认为“啊,此事我知道,用不着特意花时间
去写”,那可就寿终正寝了。我大概哪里也去不成。具体说来,假如我认为自己对身边某个
人了如指掌、无须一一思考,因而放下心来,我(或者你)就可能被彻底出卖。我们自以为
知之甚多的事物的背后,无不潜伏着等量的未知因素。
所谓理解,通常不过是误解的总合。
这是我认识世界的一个小小的方法(请勿外传)。

“知道”和“不知道”,其实如暹罗双胞胎(译注:1811年在暹罗(今泰国)诞生的一
对连体婴儿)一样天生难分难解,作为混沌而存在。混沌,混沌。
到底有谁能分辨出海与海的投影呢?或分辨出下雨与凄凉呢?
我就是这样毅然放弃了知与不知的辨析。这是我的出发点。换个想法,也许是糟糕透顶
的出发点。不过人们——是的——总是要先从某处出发才行,是吧?这样,势必将一切事物
——立意与体裁、主体与客体、原因与结果、我与我的手指节——作为不可辨析之物来把
握。说起来,所有粉末都散落在厨房地板上,盐也好胡椒也好面粉也好山慈菇粉也好统统混
在一起。

我和我的手指节……呃,意识到时,我又已经坐在电脑前弄响手指节了。戒烟后不久,
我就又捡起了这个坏毛病。我先咯嘣咯嘣按响右手五指的根部关节,接着咯嘣咯嘣按响左边
的。非我自吹,我可以势如破竹地让关节发出极大的声响——空手折断什么东西的脖子时那
样的不祥声响。在声音之大这点上,从小学开始就不亚于班上的男孩子。
上大学后不久,K 悄声告诉我那不是什么值得赞赏的特技,到一定年龄的女孩子,起码
不宜在人前咯咯嘣嘣大按其手指节。那样子,看上去简直成了《来自俄罗斯的爱》里的
罗特·雷尼亚。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以前其他任何人都不这样提醒我呢?我觉得言之有理,
努力改了这毛病。罗特·雷尼亚我自是喜欢得不行,但给人家那么看我可不干。不料戒烟之
后,一不小心自己又对着桌子下意识地弄响了手指节。咯嘣咯嘣咯咯嘣嘣。我的名字叫邦
德,詹姆斯·邦德。

回到原来的话题。时间不多,没工夫绕弯子。现在顾不得什么罗特·雷尼亚了。没时间
玩弄比喻。前面也说了,我身上“知(自以为知)”与“不知”无可回避地同居共处。多数
人在二者之间姑且立一屏风,因为那样既舒服又方便,我则索性把那屏风搬走。我不能不那
样做,我讨厌什么屏风,我就是这么一个人。

不过,若允许我再使用一次暹罗双胞胎这个比喻的话,那么就是说她们并非总是和睦相
处的,并非总是力求相互理解的。莫如说相反情况更多。右手不知左手要做的事,左手不晓
得右手想干什么。我们便是这样不知所措、自我迷失……继而与什么冲撞,“通”!

我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人们若想让“知(自以为知)”与“不知”和平共处,那么必
须相应地采取巧妙对策。而所谓对策——是的,是那样的——就是思考。换言之,就是要把
自己牢牢联结和固定在哪里。否则,我们势必闯入荒唐的、惩罚性的“冲撞跑道”。

设问。
那么,为了真正做到不思考(躺在原野上悠悠然眼望空中白云,耳听青草拔节的声响)
并避免冲撞(“通”!),人到底怎么做才好呢?难?不不,纯粹从理论角度说简单得很。
C’est simple. (译注:法语“这很简单”之意。)做梦!持续做梦!进入梦境,再不出
来,永远活在里面。
梦中你不必辨析事物,完全不必。因为那里压根儿不存在界线这个劳什子。故而梦中几
乎不发生冲撞,纵然发生也不伴随疼痛。但现实不同。现实满脸凶相。现实、现实。

过去,山姆·佩金柏(译注:美国电影导演(1925… 1984)。)导演的《野性同伴》上
演的时候,一个女记者在记者招待会上举手提问:“到底有什么理由非描写大量流血不可
呢?”提问的声音很严厉。演员亚内斯特·勃格纳因以困惑的神情回答:“记住,小姐,人
遭枪击必流血。”电影是越南战争白热化阶段拍摄的。
我中意这句台词。这恐怕是现实的根本。事物若难以区别,那就作为难以区别的事物予
以接受,包括流血。枪击和流血。

记住,人遭枪击必流血。

正因如此,我才老是写文章。我在这个领域、这个作为日常性、持续性思考的外沿的无
名领域里受孕怀梦——怀上了浮在排斥理解这一铺天盖地势不可挡的羊水之中的、被冠以理
解之名的无眼胎儿。我写的小说所以长得无可救药以致无法收尾,原因恐怕就在这里。我还
没有能力支撑与其规模相适应的补给线,在技术上或道义上。

但这个不是小说。怎么说好呢,总之仅仅是文章,无须巧妙收尾,我只是出声地思考而
已。在这里,我身上没有所谓道义责任之类。我……晤,只是思考罢了。我已有好长时间什
么都没思考了,往后一段时间大概也不会思考什么。不过反正此时此刻我在思考,思考到天
明。
话虽这么说,却又无法排除每次都如影随形地出现的隐隐约约的疑念。莫非我在向毫无
用处的东西一味倾注时间与精力不成?莫非我提着沉重的水桶马不停蹄地赶往连绵阴雨弄得
大家束手无策的场所不成?难道我不应该放弃画蛇添足的努力而单纯地委身于自然的河流?
冲突?冲突指什么?

换个说法。
噢——换个什么说法呢?
有了有了!
与其写这乱七八糟的文章,还不如钻回温暖的被窝想着敏手淫来得地道,不是吗?正
是。
我顶顶喜欢敏臀部的曲线,喜欢她雪白雪白的头发。但她的阴毛却同白发恰成对比,乌
黑乌黑,形状也无可挑剔。她那黑色小三角裤包裹的臀部也很性感。我情不自禁地想象和三
角裤同样乌黑的T 字形毛丛。
但我还是别再想这个了。坚决不想。我要狠狠关上(“咔嚓”)这不着边际的性妄想,
集中注意力写这篇文章。要珍惜黎明前这段宝贵时间。决定什么有效什么无效的,是别的什
么地方别的什么人。而眼下我对那种人毫无兴趣,哪怕一杯麦茶分量的兴趣。

是吧?
是的。
那么,前进!

有人说把梦(不管是实际做的梦还是编造的)写进小说是危险的尝试,尽管能用语言将
梦不合理的整合性加以重新构筑的仅限于有天赋的作家。对此我也不表示异议。然而我还是
想在这里说梦,说我刚刚做过的梦。我要把那个梦作为关于我自身的一个事实记在这里。我
只是忠于职守的一个仓库保管员,同文学性(是的)几乎无关。

说实话,迄今为止我做了好几回与此相似的梦。细节固然各所不一,场所也不一样,但
模式大同小异,从梦中醒来所感觉的疼痛的质(包括深度和长度)也大体相同。那里总是反
复出现一个主题,就像夜行列车总是在能见度不好的弯路前拉响汽笛。

堇 的 梦
(这部分以第三人称记述。因我觉得这样更为准确)

堇为了同很早以前死去的母亲相见而爬上长长的螺旋阶梯。母亲应该在阶梯的最顶端等
她。母亲有事告诉堇。那是一个关系到堇日后生存的重大事实,堇无论如何都必须知道。而
堇怕见母亲。因为从未见过死者,也不晓得母亲是怎样的人。说不定她对堇怀有敌意或恶意
(由于堇无从想象的原因)。但又不能不见。对于堇这是最初也是最后的机会。

阶梯很长。怎么爬也爬不到顶。堇上气不接下气地快步爬个不止。时间不多。母亲不可
能在这座建筑物里一直等下去。堇额头大汗淋漓。终于,阶梯到顶了。
阶梯顶端是个宽大的平台。正面被墙挡住,结结实实的石墙。和脸正好一般高的位置开
了一个换气孔似的圆洞。洞不大,直径五十厘米左右。堇的母亲憋憋屈屈地堵在洞里,就好
像被人脚朝前硬塞进去似的。堇心里明白:规定的时间过去了。

母亲躺在这狭小的空间里,脸正对这边,仿佛要倾诉什么似的看着堇的脸。堇一眼就看
出此人是自己的母亲,是她给了自己生命和肉体。但不知何故,母亲不同于全家合影里的母
亲。真正的母亲又漂亮又年轻。堇心想那个人到底不是自己的真母亲,我被父亲骗了。
“妈妈!”堇果断地喊道。感觉上胸中好像开了闸门。然而在堇喊的同时,母亲简直就
像被人从对面拉向巨大的真空一般缩进洞内。母亲张开嘴,向堇大声说了句什么,但由于从
洞穴空隙泻出的莫名其妙的呼呼风声,话语未能传入堇的耳中。而下一瞬间母亲便被拖入洞
内的黑暗,消失不见了。
回头一看,阶梯也不见了。现在四面围着石墙。曾有阶梯的地方出现一扇门,转动球形
拉手往里一推,里面是空的。她位于高塔的顶尖。往下看,高得令人头晕目眩。空中有很多
小飞机。飞机是单人座简易飞机,竹子和轻木料做的,谁都造得出来。座位后面有个拳头大
小的引擎和螺旋桨。堇大声向眼前飞过的飞行员求救,求他们把自己救出这里,但飞行员们
全然不理不踩。

堇认为谁都看不见自己是因为自己穿着这种衣服。她身穿医院里穿的通用白大褂。她脱
去衣服,赤身裸体。白大褂下面什么也没穿。脱掉的大褂扔到门外。大褂宛如挣开枷锁的魂
灵随风飘摇,遁往远处。同样的风抚摸她的肢体,摇颤着阴毛。不觉之间,刚才周围飞来飞
去的小飞机全都化为蜻蜓。空中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蜻蜓。它们硕大的球形眼睛朝所有方向闪
闪发光。振翅声如不断加大音量的收音机越来越大,不久变成难以忍受的轰鸣。堇当场蹲
下,闭起眼睛,捂住耳朵。

在此醒来。

堇真真切切地记得这场梦的所有细节,甚至可以直接画下来。唯独被吸人黑洞消失的母
亲的面容却怎么也无从想起。母亲口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