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激发无限的潜能 >

第37部分

激发无限的潜能-第37部分

小说: 激发无限的潜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痛快和贝琪连在一块儿了,虽然她跟这件失窃的事毫无关连。领悟之后,我越想越觉得自己差劲,于是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贝琪,当时她也在生我的气。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双方都变得这样吗?原来我们都因为东西失窃而气疯了。在我们发现这个道理后,立刻警觉地恢复以往相视而笑的默契了。
沙提尔女士是婚姻与家庭问题的专家,她在辅导时经常使用心锚的技巧,而收效也十分惊人。传统的心理医师在处理夫妻婚姻问题时,总认为双方彼此的不满乃肇因于压抑的情绪,如果能让双方说出对对方不满的原因,就能消除彼此之间的龃龉。你可以想像当双方开始吐露心中的不满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吐露得越多,双方负面效果的心锚越强,最后很可能是离异以终。
我相信一个人把心中长久埋藏的话说出来,对婚姻问题可能有帮助,我也相信实话实说是美满婚姻所必须的,但是我却怀疑这种负面效果的诉说,会有什么助益。当夫妇二人在数落对方的不是时,不和的气氛是越数落越高涨,最后竟不知为何会说出不该说的话来。像这样与自己的爱侣沟通的方式,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沙提尔的方式跟传统的心理治疗方式截然不同,她不让双方诉说心中的不满,而让他们以当年谈恋爱时的目光彼此互视,以谈恋爱时的口气彼此互谈,不断地让彼此在心中增强对方的良好形象,得以在这种不伤害对方的沟通中,解开双方的心结和问题。由于他们能以包容和关爱的方式互待,便能建立起未来共同解决问题的模式。
让我再教你另外一种处理消极心锚的有效技巧。一开始你得先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积极心锚,那可能是你在过去的一次成功经验,请把这经验及感受想像成放在你的右手中;再想想你过去曾有过的兴奋时刻,请把这记忆及感受也想像地放在右手中;也再想想过去曾有过的欢乐甜蜜时光,请你把它也放在你的右手中。你可以把许多在过去曾令你意气飞扬,令你引以为骄傲的许多事迹,清清楚楚地都放在右掌心里。现在我要你看看在你右手中的这些令你充满能力的记忆组合,是什么颜色?它们是什么形状?在你手中有何感觉?如果它们可综合成一句话,那句话会是什么?请你好好地体会那种种的感觉,然后合上你的右手,让它们就留在那里。
现在请你打开左掌,在里面请你放进去会令你消极、受挫、沮丧、愤怒、困扰、恐惧等具有负面效果的记忆和经验。在做这些事时请你要以彷佛是事不关己的态度去做,可别把自己的心也丢进左手里去。此刻我要你去测试其中的次感元,这些负面效果的经验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形状?是轻是重?是什么质地的感觉?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如果它们能说话,那句话会是什么话?
在你左右手的工作都完成后,我们就要进行瓦解左手心锚的步骤。这个步骤没有特别的规定,只要你做得自然便可。你可以把右手的东西想像成是某种液体,快速地倾人左手中,直到左手中的消极心锚被右手中的积极心锚所取代为止。首先你可以颜色为例,接着是声音、感觉,最后干脆把双手合起来上下摇一摇,使左右手的东西混在一起,不分彼此。
当你做完这一切,你对于左手的那些记忆和经验还有什么感觉呢?我相信它原先所拥有的力量至此已经荡然不存。如果你还没这种感觉,没关系再练习一次。我确信只要做个一两次之后,差不多人人都会觉得那些负面的力量已全然消逝,你会内心倍觉舒畅,不再为那些所苦。
你对于自己所讨厌的人,也可运用这套方式。你可想像成把他的容貌放在左手里,另外把你喜欢的人的容貌放在右手里。这时你可以先看那讨厌的面孔,再转头看那喜欢的面孔,转头看讨厌面孔,转头看喜欢面孔,讨厌面孔,喜欢面孔,越来越快,直到你已分辨不出来,然后合掌片刻。现在你对那个讨厌家伙,有什么感觉呢?我想八成你会喜欢他,最起码你不会再讨厌他。这个练习的可贵,就在于你对任何想改变的人事物,都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办到。最近在我的研讨会中,有位女士在她的右手放进一位她最喜欢的人,而放进左手的竟然是和她有十年未曾说过一句话的爸爸。当她做完这套方式后,不再怀恨她的爸爸,并且打了一通电话给他,两人一直谈到凌晨4点。现在他们父女又重新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前面所教的心锚技巧,在练习时

第一卷 第七十六章
可能会觉得有些蠢,但是你做过之后,就会惊讶它们惊人的效果。现在请你牢记下面这句曾助你成功的箴言:克服消极人生的秘诀,就是建立积极的人生。你若想做到这一点,那么就列出你人生中所拥有的积极心锚及消极心锚,然后消除掉消极的心锚,并发挥积极心锚的力量。
如果你能有效地为自己及别人建立积极的心锚,那该有多好呢?如果你对周围之人能鼓舞他们,使他们建立新的框视,建立有为的心锚,则会使他们收入更高,公司赚钱更多,每个人会更加快乐。你从本书中所学到的技巧,让你有足够的能力去做到。
最后请你再好好想想过去所学到的种种技巧,它们都具有惊人的倍增效果,如果你能精通其中任何的一种技巧,就像一块石子丢人波平如镜的湖面,泛起涟漪,使你每一次的成功都能孕育出下一次的成功。我希望你不是只在今天,而是每天都能善用所学的一切技巧,每一次的运用,都能使你更上一层楼。在我们内心里有个滤除系统,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决定一件事的该不该做。它也影响我们心锚的建立与否,以及书中所谈的许多东西,接下来就让我跟大家谈谈……第十八章价值层级:决定成功的最终要素


“音乐家作曲,画家作画,诗人写诗,如此方能心安理得。”——马斯洛
每个复杂的体系,不论它是一部机器,或是一台电脑,其各部份的结构都得协调一致,相互支持,方能达成最佳的运作;如果各行其是,没多久便会停摆。
人类也不例外。我们的行为若无法与内心最重要的愿望相合,那么便会在内心产生对立,成功也就遥遥无期了。如果一个人正在追求某件东西,但在内心里却与是非黑白的信念相冲突,那他就会陷于内心混乱的地步。我们若想能改变、成长、兴盛,就得清楚自己以及他人的法则,并同时确实知道衡量成败的标准。否则,我们只是个富有的乞丐。这个最终且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称之为价值观。
什么叫做价值观呢?简单地说,那就是每个人判断是非黑白的信念体系,是它引导我们追求所想要的东西。我们一切的行为,都在于实现我们的价值观,否则就会觉得人生不全,没有意义。价值观会主宰我们的人生方式,影响我们对周遭一切的反应。价值观颇似电脑的执行系统,虽然你可以输入任何的资料,但电脑是否接受或运算,还得看执行系统是否先会设定相关的程式。价值观就是我们脑子里判定是否执行的系统。
从你所穿的衣服、所开的车子、所住的房子,到教养孩子的方式,这一切的一切都受价值观的左右。它是我们行事为人的规范,是释放我们内心神奇力量最重要的关键,我们靠它了解和判定自己以及别人的行为。
价值观是如何产生的呢?它很特别,很情绪化,是源自于你的信念,且受环境影响。当你还是个孩子时,父母就帮你孕育价值观。他们就他们的价值观立场,不断地告诉你什么该不该做,什么该不该看,什么该不该相信。如果你遵照了他们的话,就会得到赞赏;如果你没听他们的话,就会遭到训斥,甚至于责罚。
事实上,你孩童时的价值观多半是透过赏罚的措施而形成的。当你渐长,周遭的玩伴成为价值观的另一来源,他们所拥有的价值观不同于你的。你可能会融合双方的价值观,或者变动自己的,因为你若不如此,其他的孩子就不跟你玩,甚至于揍你。由于在你的一生中,不断地结交新的朋友,你们彼此影响着对方的价值观,甚至接受新的价值观。另外你也可能有英雄崇拜的心理,因而模仿他们的言行。有许多大孩子之所以会沉迷于药物,就是因为对某些歌星的喜爱,因而也向那些歌星迷于药瘾看齐。幸好,今天有许多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知道自己做为一个公众人物,对于社会大众价值观的形成,负有重大责任,因而拒绝使用且不赞成别人使用药物。有许多的艺人清楚地知道,他们透过媒体的报道,对于带动社会价值观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像吉尔多夫联合了许多歌手,通过媒体发动了四海一家援非大行动,为拯救非洲饥民而举办了多场演唱会。由于他们的努力和带动,加强了人们关心社会的价值观。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不一定受名人影响,在个人工作场合,透过赏罚的制度,也会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例如你长久服务于某家公司或常在某人指挥下工作,你的价值观便会受到影响。如果你的价值观与老板有异,升迁就不容易;如果你跟公司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不合,工作就很痛苦。在学校教书的老师们也常常因赏罚标准的不同,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当我们追求的目标或自我的认定改变时,价值观也会改变。譬如说,如果你决心爬上公司的高阶职位,你的工作态度便会改变;当你坐上那个位置,对于公司许多事情的看法也不像先前一样。自己的价值观会因目标,就因身份的不同而有改变。这时你开的车子,去的地方,交的朋友,做的事情,都显示你的自我认定。
对同一件事,各人的价值观不尽相同。例如一位大老板开着一部小型车,并不是因为要省油,只不过是不想跟其他人一般见识;一位大富翁之所以不住豪华别墅而住不显眼的房子,也不表示吝啬而是为了不浪费空间。由此可见价值观往往是个人衡量事情的角度不同所致。
认识自己的价值观是十分重要

第一卷 第七十七章
的,然而大部份的人都不太清楚,因而常常不知道自己做某件事的目的。如果两人的价值观差异太大,就容易产生摩擦和怀疑,造成冲突。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在国与国之间。
国与国、人与人都会有价值观上的差异,甚至于个人本身都会有价值观上的差异,也就是说某种特质优于另一种特质的分别轻重的现象。例如对某些人而言,诚实是第二生命;但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友情重于一切。像后者这样的价值观,就有可能为了义气而不惜说谎。他之这样做,是因为在他的价值层级上,友情的重要性高于诚实。或许在你的价值层级上,事业和家庭都同等重要,但是当你上班前答应孩子当晚要回家吃晚饭,却在下班前才知道晚上有个应酬,这时你到底去不去那个应酬,就决定于你把事业或家庭摆在什么衡量位置。在此刻你是进退两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就能体会出自己以及别人做事的动机,是出于价值层级的排列顺序。
你要想了解一个人,就得知道他的价值层级,否则你不可能知道他行为的动机。同样地,你若能了解自己的价值层级,日后做人处事便不会有内心不安或冲突的现象。任何的成功若不能与最基本的价值观相合,那种成功便不能持久。例如某人虽领高薪,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