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德校释-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之入声也。客,各声,古音在御部。诗楚茨与“莫”、“庶”、“度”、“错”
等字为韵。尺,古音在御部,诗閟宫与“柏”、“度”等字为韵。江有诰唐韵
四声正二十三锡:“敌”,徒历切。按古有去声,当与寘部并收。老子玄用篇
“仍”与“敌”与“臂”协。
右景龙碑本五十四字,敦煌本五十五字,河上、王本五十四字,傅本
五十七字,范本五十八字。河上本题“玄用第六十九”,王本题“六十九章”,
范本题“用兵者有言章第六十九”。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谦之案:“天下”二句,严本“天”上有“而”字。傅、范本作“而人
莫之能知,莫之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谦之案:淮南道应训引二句同。文子精诚篇作“事有本”,微明篇作“事
有君”,所引分歧。傅、范“君”作“主”。范云:“‘主’字从古本。”夫唯
无知,是以不我知。
罗振玉曰:敦煌本“我”作“吾”。
谦之案:傅、范、严、彭及淮南道应训引并作“吾”。严本“夫唯无知”
作“唯无我知”。遂州“不”作“莫”,傅、范、彭、赵第二“知”下有“也”
字,淮南子同。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严可均曰:御注脱“我者希则”四字,而注中有之。
罗振玉曰:景福本“则”作“明”,敦煌庚、壬二本作“则我贵矣”。
李翘曰:汉书扬雄传解难云:“老聃有遗言:‘贵知我者希。’”颜注下
句作“则我贵矣”。金楼子自序引同此,下有“矣”字。
谦之案:傅、彭“希”作“稀”。严、彭、傅、范、赵、柰卷及治要引
均下有“矣”字,无“者”字。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谦之案:范本“被”作“披”,傅本“褐”误作“祸”。傅、范“褐”
下均有“而”字,敦煌壬本同。案“褐”乃老子书中用楚方言。淮南子齐俗
训注:“楚人谓袍为短褐大衣。”又褐为麤衣,又为短衣。宋绵初释服曰:“诗
‘无衣无褐’,笺:‘褐,毛布也。’孟子‘许子衣褐’,注:‘褐以毳织之,
若今马衣也。’或曰:褐,编枲衣也。
一曰粗布衣。说文:‘褐,编枲■,一曰粗衣。’急就编注:‘褐毛为衣,
或曰麤衣也。’”(清经解续编卷二百二十五)任大椿深衣释例三(同上卷百
九十三)引:“晏子谏上篇:‘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墨子公输篇、战
国策宋策并云:‘舍其文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荀子大略篇‘衣则竖褐不
完’,注‘竖褐,童竖之褐’,亦短褐也。淮南子齐俗训:‘必有菅蹻跐踦短
褐不完者。’览冥训:‘霜雪亟集,短褐不完。’新序:‘无盐乃拂短褐,自请
宣王。’史记秦始皇纪‘夫寒者利短褐’,索隐曰:‘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
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凡此言褐者,必曰短褐。”又案孔
子家语三恕篇:“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被褐而怀玉,何如?’孔子
曰:‘国无道,隐之可也;国有道,则裒冕而执玉。’”语亦出此。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无韵。高本汉:希、贵韵。陈柱:知、知韵,
行、行韵,知、知韵。又武内义雄:褐、玉韵。劳健:君、宗韵。谦之案:
褐、玉,君、宗,皆非韵。
右景龙碑本四十七字,敦煌本注同,实四十八字。河上、王本四十七
字,傅、范本五十一字。河上本题“知难第七十”,王本题“七十章”,范本
题“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谦之案:淮南道应训引:“知而不知,尚矣;不知而知,病也。”傅、
范本同,唯无二“而”字,“也”作“矣”。
文子符言篇引:“知不知,上也;不知知,病也。”李道纯曰:“‘知不
知上’,或云知不知,尚矣,非。”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严可均曰:“是以圣人不病”,御注作“夫唯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
河上、王弼、高翿“夫唯病”下复有“病”字。
罗振玉曰:“夫唯病病”,景龙本、敦煌辛本均无此四字,壬本无下“病”
字。
“是以不病”,敦煌庚本无“不”字,敦煌壬本无此四字,景龙本、敦煌
辛本无“不病”二字。
谦之案:韩非喻老篇引“圣人之不病,以其不病,是以无病也”,傅、
范本作“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吾病”。遂
州本无“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二句,同此石。今案广雅释诂三:“病,难
也。”论语“尧、舜其犹病诸”,孔注:“犹难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是以不病”,与六十三章“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义同。六十三章以
事言,此则以知言。庄子让王“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亦以知言,即此章“病”
之本义。诸本文赘,既云“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又云“以其病病,是以
不病”。傅、范本更赘,决非老子古本之旧。钱大昕曰:“‘夫唯病病,是以
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石本但云‘是以圣人不病,以其
病病,是以不病’。此类皆远胜他本。”是也。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姚文田无韵。高本汉:上、病韵。奚侗“上”
作“尚”。
陈柱:六“病”字韵。顾炎武唐韵正四十三映:“病”古音平漾反,引
老子此章。江有诰唐韵四声正四十一漾:“上”,时亮、时雨二切。按古有平
声,当与阳部并收。此字惟周书引谚“民恶其上”与“网”协,读上声。老
子玄用篇(谦之案:知病篇之误)“知不知上”与病协,读去声,余无读上
去者。
右景龙碑本二十二字,敦煌本同,河上、王本二十八字,傅、范本三
十二字。河上本题“知病第七十一”,王本题“七十一章”,范本题“知不知
章七十一”。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
严可均曰:“大威至”,御注、王弼、高翿句上有“则”字。河上无“则”
字,末有“矣”字。魏稼孙曰:御注“民”作“人”。
罗振玉曰:敦煌庚本作“大畏至矣”,壬本、景福本均作“大威至矣”。
武内义雄曰:敦、遂二本第二句首有“则”字,句末无“矣”字。
谦之案:广明本“则大威至矣”,彭、傅、范同。柰卷作“大威至矣”,
罗卷作“不畏威,民不畏威”。古“畏”“威”通用。
高亨曰:“至”者碍止之义。言民不畏威,则君主威权碍止而不能通行
也,正所以为人君用威者警。下文云“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即明告
以勿用威权矣。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严可均曰:“无狭”,王弼作“无狎”。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景福、敦煌庚、辛、壬诸本“狎”均作“狭”。
谦之案:邢玄、广明、庆阳、磻溪、楼正、柰卷、河上、高翿、严、
顾、彭、赵并作“狭”(蒋锡昌校严本作“挟”,案怡兰堂本严亦作“狭”),
傅、范本作“狎”,作“狭”是也。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引王弼注:“无
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言威力不可任也。”又“自爱不自贵”句,引王注:
“自贵则物狭厌居生。”疑王本亦作“狭”。又毕沅疑说文解字无“狭”字。
奚侗曰:“‘狭’即说文‘陕’字,隘也。隘有迫谊。‘厌’,说文:‘笮也。’
此言治天下者无狭迫人民之居处,使不得安舒;无厌笮人民之生活,使不能
顺适。”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谦之案:二“不”字,傅、范本并作“无”。又“厌”字,御注、范、
夏竦古文四声韵并作“猒”。下一字是,上二字非。盖古厌饫、厌憎作“猒”,
迫逼作“厌”(参照邓廷桢双砚斋笔记卷四)。此章下一字作“猒”,上二字
皆作“厌”。经文五十三章“厌饮食”,六十六章“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亦作“猒”。又吴澄本上“厌”作“狎”,亦非。吴曰:“‘不狎’,旧本作‘不
厌’。庐陵刘氏云:‘上句“不厌”当作“不狎”。’今从之。夫惟不狎其所居
而畏所畏,是以不厌其所生,而大可畏者不至矣。”案其说盖不明“厌”之
二义,而妄改经文也。上“厌”字与下“厌”字,今字形虽同,而音义尚异。
上“厌”,压也;下“厌”,恶也。盖“厌”字四声转用,最为分明(参照顾
炎武唐韵正二十九叶)。“夫唯不厌”,“厌”,益涉切,则入声也。“是以不
厌”,“厌”,于艳切,则去声也。释文出“厌”字:“于艳反。”是知有下“厌”
而不知上二“厌”字,遂使老义为之不明。说文:“厌,笮也,从厂,猒声。”
徐曰:“笮,镇也,压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将以厌众。”后汉杜邺传:
“折冲厌难。”前五行志:“地震陇西,厌四百余家。”礼记檀弓:“畏、厌、
溺。”荀子强国:“如墙厌之。”又解蔽:“厌目而视者,视一以为两。”集韵
或作“猒”,亦作“压”。此云“夫唯不厌”,即“夫唯不压”也。下一“厌”
字,于艳切,当如论语“学而不厌”之“厌”,周礼大司徒注疏“有嫌厌”
之“厌”,淮南主术篇“是以君臣弥久而不相猒”之“厌”。“是以不厌”,即
“是以不恶”也。夫唯为上者无压笮之政,是以人民亦不厌恶之也。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罗振玉曰:“是以”,敦煌辛本作“故”。
谦之案:遂州本亦作“故”。傅、范本“不”上均有“而”字。又“去
彼取此”句见十三章、三十八章,淮南道应训引同此。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无韵。高本汉:威、至韵。武内义雄:增知、
爱、贵韵。谦之案:严可均说文声类脂部收“至声”“威声”。王念孙古韵谱
威、爱与贵同入脂部,至,并入脂部、至部。又知,入支部,则不但威、至
为韵,威、至、知、爱、贵实支、脂合韵也。
右景龙碑本四十四字,敦煌本同,河上、王本四十五字,傅、范本四
十八字。河上题“爱己第七十二”,王本题“七十二章”,范本题“民不畏威
章第七十二”。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知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
故?严可均曰:“知此两者”,河上、王弼无“知”字。“孰知其故”,此句下
各本有“是以圣人犹难之”。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景福三本均作“知此
两者”,敦煌庚、壬二本作“常知此两者”。“是以圣人犹难之”,景龙本、敦
煌辛本无此句。
谦之案:严遵、遂州亦无此句。景福、敦煌壬本“杀”作“○”。磻溪、
楼正、高翿、柰卷作“知此两者”,严遵、景福作“常知此两者”。淮南道应
训引第二句同,人间训:“能勇于敢,而未能勇于不敢也。”又列子力命篇:
“老聃语关尹曰:‘天之所恶,孰知其故?’言迎天意,揣利害,不如其已。”
语皆出于此章。又各本有“是以”一句,当从碑本删去。马叙伦曰:“‘是以’
一句,乃六十三章错简复出者,易州无此句,可证也。”天之道,不争而善
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