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29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如今回想起来,令我惊叹的,不仅仅是他那优美的文笔,而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睿智与巧思。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一句老话,老得几乎令人不想再重复,可是生命的旅程,行行复行行,在漫长的旅途上,的确会遇上一重又一重的挫折。
每当失意时,总觉得别人为什么比自己幸运?别人生意兴隆,仕途平坦,财源广进,名成利就,自己为什么如老牛破车,踽踽独行在暮色四合的郊野上?
果真如此吗?杯中只有一半水,有人喜滋滋地说:“好呀!还有半杯。”有人愁眉苦脸:“哎呀!只剩下半杯了。”分别就在这里。
不写回忆录
记得有一次,看罗大冈写的《罗曼·罗兰小传》,书中提到在一大堆罗兰的手迹中,发现了一张小字条。
这字条是他十四五岁时写的,答应妈妈要好好用功,努力去投考法国最负盛名的理工学院……
看了这段记载,就感到人生实在有趣。一个孩子写的便条,后来都成了墨宝。
哪家孩子没写过这样的条子?人真得出名才行呢!
成了名家之后,当年的垃圾都成了宝。后人会千方百计从鸡毛蒜皮的小事中去发掘资料,以便撰文立传,或写研究报告。
可是立传对象当年的感情生活或内心世界,又有多少人可窥透?
人心是个无底的洞,探之不尽,人往往连自己都不了解,更何况去了解别人?
这世上有多少传记是真实无欺的?实在很难说。
历史是透过长距望远镜观察所得的内容,孰真孰假,难以确定。
传记是运用显微镜放大的图像,难保没有夸张渲染的成份。
除非是传记家贴身追随立传的对象,为他记下详细的起居注,就像“约翰逊博士”的传记一般。即便如此,也不见得一定准确无误。
人生处处都有“罗生门”,各人眼中看到的事物,必然会因角度不同而有所偏差。
所以有些名人既不让人立传,也不愿意写什么回忆录!
书与人
有朋友在情场上轰轰烈烈地驰骋了一阵,终于累了,最后,收拾情心,悄悄退回书斋之中,终日与书本为伍。再听不到他唉声叹气,只觉他心情平和,仿佛一切都豁然开朗,天地广阔了许多。
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完全寄托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原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对方喜则自己心花怒放,对方怒则自己心惊胆颤,对方的一笑一颦,完全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起落,这又何苦呢?
面对书本,则完全没有这种麻烦。
择书比择友简单得多,不擅辞令、厌恶应酬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于书林之中,游目四顾,俯拾皆友。
看书,可以博览,可以细嚼,没有人会怪你喜新厌旧,也没有人要求你从一而终。你大可以从一本换到另一本,喜爱的书,不妨一读再读;不耐看的书,又可随手抛下,谁也不会因此而伤心失望。人际关系错综复杂,那“书际关系”呢?只要花点时间去了解,再高深的学问也弄得明白。
手持一书,吟哦于四壁之中,神游于四海之外,既可以与老庄谈心,又可以跟柏拉图对话。心情烦闷时,济慈、雪莱在你耳畔喁喁细语,巴尔扎克为你搬演《人间喜剧》,还有李白、杜甫、王尔德、莎士比亚……一大堆才华横溢的朋友等着你呼唤前来。
找不到朋友时,为什么不翻翻书?□
Number : 9760
Title :短文五篇
作者 :安德烈·布鲁斯
出处《读者》 : 总第 193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悲 伤
○傅大伟 译
今天早晨,兔子先生死了。他是我的宠物,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哭了那么长时间,因为我知道,我再也不会见到他了。爸爸告诉我,兔子先生的年龄太大了,他犹如秋天里飘落的树叶,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季节。
他还对我说,我们在一起生活了多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相处得如何。兔子先生活了很长时间,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很大的快乐。我和他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我希望,无论兔子先生现在在什么地方,他都会过得愉快并且记得我,因为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
家
○傅大伟 译
在我的家里,我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当然,还有我的母亲和父亲。我们6个人组成了一个家庭。每个家庭里的人数是不一样多的,有的家庭人多一些,有的则少一些;有的家庭只有父母,或许只有父亲。但是绝大多数家庭有一点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爱心。大家都喜欢与家人在一起彼此相处得开心。有时可能相处得并不如意,但使一个家庭凝聚在一起的东西便是爱心。要维系一个幸福的
家庭,我们大家都必须尽自己的一份力。
惬 意
○聂 林 译
惬意,就是凝目一只欢快的小鸟,在花丛间展翅飞舞,一边轻歇,一边采集花蜜。
惬意,就是躺在草坪上,望流云朵朵,掠过天际,有的似脸庞,有的如动物,变幻多姿,情态万千。
惬意,就是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夏日,回到家里,看见妈妈正站在门廊处,招呼我去吃晚饭。
爱
○聂 林 译
妈妈,每当您揽我入怀,对我说您爱我时,我的感觉是多么美妙!我想,爱就是温馨,就是幸福。
妈妈,我也爱您。正如您那句“我爱你”的轻语在我心中激起的涟漪,我对您的爱同样充满了欢乐,洋溢着温情。可能有一天,我也会有自己的孩子。我多想知道,当我也拥她入怀并对她说“宝贝儿,我爱你”时,是否也会看到此刻你眼中的我所流露出的快乐神情。
我感受着爱的温暖,我渴望着爱的降临。
宠 物 ○陈宽济 译
我问爸爸,他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有没有宠物。他看了我一会儿,然后脸上露出微笑说:“有的,我那时有一只小茸毛狗,我叫它菲利克斯,我们整天形影不离。睡觉时,菲利克斯在我房间里的小地毯上蜷成一团,睡得好香。一到清晨,它便会跑到我床上,头枕着我的毛毯,直到我醒来。在夏天和秋天,菲利克斯和我每天都去寻宝、探险。我们常常在森林里奔跑,在落叶上玩耍。是的,孩子,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有过一只宠物。”
“嘻嘻,爸爸,我也能要只宠物吗?”
他怎么能说“不”呢?□
Number : 9761
Title :裸猿《道德篇》
作者 :詹克明
出处《读者》 : 总第 193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道 篇
大自然的秘密被层层紧裹着。它的庄严秩序绝不轻易示人。但惟独对那些纯真、虔诚的探索者情有独钟。他们是皈依自然的科学信徒,是与自然精神相通的人。他们的高尚追求带有宇宙的宗教感情,正是他们从宇宙的主宰那里取来的智慧火种,照亮了整个人类。至于人们将此火种用来造福社会还是放火烧屋,则与乞求火种的人无关。这既非上苍本意,亦非圣徒初衷。
人类有文字不过7000年。真正的科学童年时期是公元前3-5世纪,特别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时代,真可谓“大法不繁”,他们那种惊人的洞察力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简约的光芒。科学有过神童般的早慧。
经过中世纪的徘徊,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又重放异彩。特别是17世纪的牛顿时代,物理学首次实现了大综合。19、20世纪科学又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然而科学成就也使得人类把自然看得太轻了。妄自尊大的现代人变得越来越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正确位置。
须知,任何时候人与自然都是一种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浩瀚宇宙中,人类不过是一颗微如草芥的在地球表面活动着的一些微小生物而已。与大自然无限的时间长河相比,人类的存在只是个有限的瞬间。与大自然无限多种类的运动形式相比,人类只有5种有限的感官。是否一切都可化为使我们可以感知,尚可探讨。至少“视界”(相当于宇宙年龄与光速乘积的2倍)对我们是个不可逾越的限制。
对于人类的大脑也不可盲目迷信。阿仑·图灵对人脑有一个极为形象的比喻——“一碗凉粥”。难道广漠无垠的宇宙中所有的规律、所有的智慧都能集中容纳在这碗“粥”中吗?难道这个只不过1200-1500克的“一碗凉粥”真的可以没有限制地处理无限容量、无限复杂、无限深奥的大自然吗?
有的学者认为:“也许我们这个宇宙只是更大的母宇宙的一部分。”我们面对着许多不可超越的极限,它们由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常数所构成。如,光速不可超越,绝对零度不可达,我们只有正质量(即使反物质也是正质量),只有万有引力(而无万有斥力)……这些常数是否构成了我们这个宇宙的基本特征呢?如果超越了又将如何呢?
大自然真的不懂数学吗?
人们视数学为科学的王冠。但为什么我们用极高深的数学、极复杂的公式、极庞大的程序,在超巨型计算机上进行长时间运算,也只能以极其有限的精确度,计算一些比较简单的分子呢?更何况大分子、生命大分子体系。如果它不懂数学,描绘它的数学为什么几乎是无法达到的艰深呢?
宇宙大爆炸后以近于临界速度膨胀了150亿年,它与临界速度的差异不会超过1036分之一。假如我国12亿人,每人把中国大百科全书(73册,近1亿汉字)、英国大百科全书(19册,近2亿字母)、美国大百科全书(30册,近2亿字母)各抄两遍。只要其中有一个人抄错一个字母,错误就已达到1018分之一,然而宇宙膨胀的精确程度比这还要准确100亿亿倍。大自然真的不懂数学吗?在我们看来如此吃力,如此高不可攀的事情,大自然为什么如此轻松、如此漫不经心地一蹴而就呢?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天、地、人。然而今天的人类恰恰对这三个古老话题知之甚少。对于“天”,现代宇宙学不过刚猜出一点皮毛。对于我们每天踩在脚下的“地”,我们钻探深度不过以10公里计,与地球半径(6378.14公里)相比,不过才千分之二三。若是个苹果,我们连表皮的深度都没啃破。这点我们甚至还不如一条虫!至少它已吃到果心了。对于“人”,我们了解得尤其肤浅,特别是大脑思维的本质与神经工作的方式,我们还基本上一无所知。可能宏观与微观“语言”在此全不通用。它也许是下个世纪,“芝麻”都叫不开的神秘洞府。
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有些新理论又是那么脆弱,经不起推敲。一种基于分子随机碰撞的生命起源理论不久前刚刚提出,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