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27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umber : 9244
Title :学会与孩子谈科学
作者 :玛丽·巴德·罗
出处《读者》 : 总第 177期
Provenance :演讲与口才
Date :1995。12
Nation :美国
Translator :日昌编译
我永远忘不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情景:前面,一个男人站在喷水池边,聚精会神地盯着水珠落下,头一会儿偏向这一边,一会儿偏向那一边。我走近一点,才看清他在自己面前不停地晃动着右手手指。
当时我还是一名七年级学生,和全班一起利用一堂科普课到普林斯顿大学参观。喷水池边的长者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觉察到背后有人,他继续摇晃了几分钟手指,然后转过身问我:“小姑娘,你做得到吗——从大片瀑布中看出一个个水点来?”
我学他的样,张开手指在眼前上下晃动。霎时,喷出的水流仿佛凝固成千万颗微滴。好一阵子,我俩站在那儿交流、改进这种频闪观测技巧。最后,他转身走时,还望着我的眼睛叮嘱:“别忘了:科学就是像这样去探索、去寻找乐趣!”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作为一名专职科普工作者,我一直为把爱因斯坦的话灌输给世界各地的成年人和孩子们而努力着:科学就是探索,探索使人快乐。
可悲的是:把自然科学课开得趣味盎然的学校太少太少了,每门课(无论理、化、生)上讲的生词比外语课还多,教科书编得像字典一样乏味。结果,大多数学生认为科学只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绝顶聪明的人才能掌握。
这真是对我们的辛辣的嘲讽。其实,孩子们就像天生的科学家,本能地渴望探索周围世界,帮助他们热爱科学是轻而易举的,并不需要大堆科学术语和昂贵的实验设备,你只须按下面4条去做,满怀好奇心地与他们一起探索就行了。
倾听他们的问题 我曾访问弗罗里达州某农村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班,与学生座谈“以科学为职业”这个题目。他们按事前的准备问了几个问题——无非求学、薪酬、我是否喜欢这种工作等。我回答后,他们就没话了。为了打破僵局,我说:“既然全班关心的问题提完了,那么,提点关于科学的‘个人问题’,怎么样?”
沉默了一小会儿,一个男孩举起手:“您看见过蚱蜢吃东西吗?可是,我学它们的样子吃草叶,却把肚子吃疼了。这是为什么?”
于是问题接踵而来,我们谈了近两个钟头。
“眼泪是什么做的?”
“小蜘蛛是从哪儿找丝结网的?”
“我是不是像个装血的口袋?不然,为什么不管什么时候弄破皮,都有血流出来?”
孩子提的问题成年人不一定全知道。但是,下面的回答总是合适的:“不知道。不过,也许我们可以找出来。”然后,你就和他们一起去探索好了。偶尔,孩子也会自个儿去探索。一位母亲发现3岁的女儿把鸡蛋往厨房地下扔,并且说:“这些球弹不起来!”此时,勿嘲笑或责备,不妨来点幽默。这位母亲答:“宝贝,换种球吧,这种球咱们扔不起!”
讲故事,而不要复述事实 即使你知道孩子所提问题的答案,也要抑制马上回答的欲望——须知,那样做只会丧失讨论机会。强化刻板的学校教育带给孩子的错误概念:科学不过是储藏在成人头脑中的一大堆事实;科学意味着各种繁琐深奥的解释。
几年前,我乘飞机去欧洲时,恰和一个六年级学生邻座。他望着我用计算器分析一些数据,问道:“你算完以后,到什么书上去对答案呢?”
“没有一本书上有我要算的问题的答案,这些答案得我自己去找。”
“那么,你的老师会告诉你算得对不对吗?”
“不会。不过,我会把结果拿给其他人看,向他们解释我的答案,然后我们一起仔细讨论。”
“在这以后,你的老师会告诉你这些答案对不对吗?”他坚持问。
“不,我想不会。”
他叹了一口气,十分同情我:“我们的老师能告诉我们,你知道。”
在这个男孩看来,世界上充满了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他不明白:科学并不仅仅是列举事实,而且还揭示背后的意义。
留给他们时间思考 成年人的一个大毛病是盼望孩子一问即答。过去30年来的研究显示:成年人等候的耐心通常不超过一秒钟——这样短的时间孩子根本来不及思考;而当“等待时间”增加到三秒以上时,孩子们的回答往往更合逻辑、更完整和带有创造性。
我曾给孩子们上过一堂大气压力演示课:把盥洗室里用的两个橡皮活塞对挤,直到所有的空气都被压出来,它们紧紧吸到一起,结果,两个孩子用尽全力才把它们拉开。我问:“为什么你们用这么大力量才把它们拉开?”
几分钟后,一个叫雷的男孩答:“因为里面的空气被封紧了。直到我们拉出一条缝,才全部跑出来,于是就听见‘啪’的一声响……”他继续讲述他的错误概念,我没有插言。
接着,名叫玛格丽特的女孩发表看法:“不对!那是因为所有的空气都被挤出了活塞……”说着,她拿起活塞挤压地板,直到它们粘住,以此证明:当空气被挤出塞口后,里面的空气压力比外面的大气压力小。
注意你的语言 一旦你把孩子引入对科学问题的讨论,不要急于表态“说得对”或“很好”,这些夸奖话对鼓励良好行为很有效果,但对促进科学交谈有弊无利。因为,过早的赞扬可能传递“讨论已经结束”的信息。反之,应该说“真有趣”或“我从没有这样想过”一类,要不就提更多的问题或出一些新主意,以便“使球保持滚动”。
不要催促孩子“想”——这样说毫无意义,因为孩子本来就在想,即使你不告诉他们。更糟的是:这可能把交谈变成一种“表现”:他会揣测你希望的答案,并用尽量少的话说出来,以免猜错时受的责备太重。而且,作出的反应如果以问号结尾,如“太阳吗?”并不意味着他想继续讨论这个题目,而只是想以此证实答案的正确性。
Number : 9245
Title :东京人
作者 :川端康成
出处《读者》 : 总第 177期
Provenance :环球文萃
Date :1996。1。7
Nation :日本
Translator :文洁若译
敬子和俊三两个人从正门踏着漫长的铺石路走去的脚步声消失后,弓子奔进了西式房间。
她掀开钢琴盖儿,反复弹练习曲中的同一个曲调,一直弹到谱子都被泪水弄得看不见了。
她什么都不愿意想,一味敲着琴键,巴不得头脑空空的。
“擦地和钢琴——差距太大啦。”弓子嘟哝着,泪水顺着双颊淌下来,但她连擦都不擦一下,只顾弹奏。
清走进了屋子,弓子浑然不觉。
从背后伸过一双手来,按住她那双在琴键上飞舞的手,嘴唇还轻轻地触着她的脸颊。
弓子没有吃惊。这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已习以为常了……
俊三和弓子刚搬进敬子新盖成的这座房子后,敬子一出门去兜售宝石,家里就只剩下三个孩子。清和朝子尽为一些琐事打架。
兄妹打起架来毫不留情。我打过去,你打过来,扭在一起,脸色也变了。弓子有时看不过去,就抱住清的胸膛拦阻。这样一来手就碰着了手,脸也撞着了脸,弓子甚至曾代朝子受过,被清把胳膊反拧上去。打完架后,清就说:“对不起,对不起。”有一次他还把嘴唇贴在弓子那被拧红了的手脖子上。
朝子就起哄说:
“嗨!哥在弓儿面前真老实。嗨!”
清喊了声“什么!”就又扑上来,把弓子连同妹妹一道猛地推倒。然后又将哭着的弓子抱起来,温柔地向她赔不是。
清简直就像是为了让弓子劝架才跟朝子打架似的。弓子长得太美了,平素清仿佛感到晃眼,可一打起架来,就变得非常大胆。
清就开始背着朝子的眼睛,时而自自然然时而出其不意地去碰弓子的面颊、眼皮和手。回数增多后,这就成了秘密的游戏。
弓子还不过是个小姑娘,清却是个自尊心很强的早熟少年。尽管是假装没事儿似的碰一碰,至少清是故意而为。他在窥视弓子有什么反应。要是弓子悄悄地躲避,清就像对待亲妹妹一般做出一副坦然自若的样子。
可是,这会儿弓子依然对着钢琴而坐,随着一声“别这样”,便用后脑勺使劲把清顶回去。“我说别这样就别这样!”
由于弓子异乎寻常地严加拒绝,清就怯生生地问:“怎么啦?”
然而他还是装出一副冷漠、道貌岸然的样子。他长得眉清目秀。
“已经不是孩子啦。”
“是吗?”清说着,倒吸了口气,“弓儿也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孩子了吗?那就更好啦。我正等着弓儿说这句话呢。”
“你好滑头。”
“怎么滑头啦?”
也不知道滑头指的是什么,反正弓子就像是拒绝什么不纯洁的东西似的,反复念叨这句话。
“我要是滑头的话,弓儿也滑头哩。”
“你到那边儿去吧……”
“最近弓儿脾气不好,我一直在想,究竟在闹着什么别扭呢?”
清边说,边再一次把手伸到弓子肩上来,弓子却闪开了。
“希望你别碰我。”
“怎么忽然见外了呢?我可不愿意。我办不到。我们是一块儿长大的,彼此亲密无间。对我来说,这段回忆逐渐地变得不再是闹着玩儿的啦。我原以为对弓儿来说也是这样的呢。不是‘圆井膛’吗?”
“什么‘圆井膛’,瞎说一气。”
弓子猛地回过头来,瞪着清。
弓子那双眸子好像因悲哀而湿润后又因愤怒而炯炯有神,清越发被迷住了。
“不是‘垂颈发’吗?”
有个声音在弓子内心里喊道:才不是这么回事呢。
国语教科书里选了《伊势物语》①中“圆井膛”这一节,清教过弓子,她至今没有忘掉。两个人一道读了那个青梅竹马之交的优美的恋爱故事。当时,弓子也不是没有联想到她与清之间的关系,然而现在情况不同了。
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常在井边玩耍,及至进入青春期,由于难为情,显得生分了,“男的却打定主意非此女不娶,女的也只倾心于这男子”,他们不同意父母提出的亲事,互相交换“圆井膛”和“垂颈发”的情歌,并结了婚。过了若干年月,男的跟另外一个女子相好了,遂频频到那家去过夜。然而妻子丝毫没有怨色。丈夫便怀疑妻子也已另结新欢。一天,他假装到女人家去了,却藏在庭前的树荫里。但见妻子浓妆艳饰,像是对丈夫夜间赶路放心不下似的向远方眺望,并吟歌云:“风吹远山白浪起,夜半夫君独自行。”丈夫听罢,“感到无比难过”,就“不再到女人那里去了”。
这是人人都晓得的歌咏故事,弓子出于少女情怀,也深受感动,并背会了自己喜欢的三首和歌。
尽管她是和清一道长大的,这样的感情却并不曾生根发芽。清一说什么“圆井膛”啦“垂颈发”什么的,就使她对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