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2685部分

读者十年精华-第2685部分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过寻常的日子,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去以心发现心。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又是多么芬芳。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Number : 9172 

Title :什么是值得追求的

作者 :纳蒂·里德·坎皮恩

出处《读者》 : 总第 175期

Provenance :年轻人

Date :1995。11

Nation :美国

Translator :陈可培译

  

    我的姐姐比我大13岁,她具备了我所没有的气质,慷慨无私,超凡脱俗。我是带着嫉妒的情绪长大的,可是她的死却使我痛不欲生。

  在姐姐朱丽叶的葬礼上,我们唱着《巨大的碉堡是我们的上帝》。我的思绪闪回到了过去。她和查理结婚不到一年的一个夜晚,当时我11岁,在姐姐家做客。我瞥了一眼卧室,发现姐姐在祈祷。她身穿淡紫色长睡袍,褐色辫子垂在背后,跪在双人床边。我想,一个成年妇女做这样的事,多奇怪呵。“现在,我躺下睡觉。”这是为孩子们说的。

  后来,我成了韦尔斯利一位知识渊博的大学生时,我和她开始了关于人生意义的漫长的辩论。我的哲学是怀疑一切,而朱丽叶的信仰却从不动摇。她坚定地对我说:“永恒的信仰是使人生有意义的唯一道路。我完全相信生活是有目的的,前面的大门是向我们敞开的。”

  为她举行葬礼的那天,我坐在教堂里花玻璃围成的一片寂静中,事实使我大为震惊。我不羡慕朱丽叶的长发,不羡慕她愉快的笑声,也不羡慕她有许多朋友。我所觊觎的是她坚定不移的信念。我们掩埋姐姐时,我深感内疚懊悔。

  有些人感到心情压抑时,便去找心理学家倾诉心中的苦闷;另一些人则去借酒浇愁或向神父忏悔。而我却是钻进书堆。我在韦尔斯利大学图书馆随意浏览,想找一本书缓解我的忧愁。突然一个书名跃入了我的眼帘:《什么是值得追求的》。那是本薄薄的小册子,用白色精制羊皮纸装帧,上面烫着金字。翻开一看,我发现这本长期被人遗忘的书是韦尔斯利大学1883届的安娜·罗伯森·布朗写的。

  我在一个清静的凉亭里坐下开始阅读。安娜的开篇首句很有吸引力:“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都想充分利用它。我们要怎样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去获取最大的成就呢?什么是值得追求的?”

  “这位女士是针对我说的!”我轻声说道,“那些都是我每天应该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我却没提出。”

  像姐姐一样,安娜有坚定的信念。她写道:“我们不可能抓住整个人生,但必须懂得什么是要抓住的,什么是应该放弃的。”

  她认为,能够提高生命价值的有七点:

  一、善于利用时间。“主要的问题不是我们有多少时间,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些时间。”

  二、重视工作。“但并非什么都干。事前要考虑清楚,这件工作极为重要吗?是能增强我的意志,还是能激励他人,或是有益于人类?”

  三、保持乐观情绪。“如果你今天不愉快,那你就永远都不会愉快。争取做到忍耐、意志坚强、热情、勤奋工作!如果你满怀激情地这样去做,你就会愉快——至少能像常人那样愉快。”

  四、珍视爱情。“真正的爱绝不是唠叨挑剔,而是信任。爱情需要长相知,不在朝朝暮暮。”

  五、遏制野心。“人们的雄心壮志往往超过了实际可能。让我们控制这种感情,让我们保证这种感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节有度。”

  六、珍惜友谊。“做一个真正的朋友需要有博大的胸怀。你必须善于宽宥,宽厚,宽容。”

  七、不怕挫折。“生活中的失意是不可避免的。痛苦是普通人的命运。我们在悲伤、磨难、哭泣之后,就能够善解人意,热爱生活,感谢命运。”

  我放下书本凝视着窗外的朗费罗湖,心里想着安娜和姐姐朱丽叶。对她们俩人来说,信念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在她们的心灵深处,她们知道生命是永恒的。我可能缺少她们所具有的信念。

  像安娜和朱丽叶那样的人把死亡当作自然进程,因为她们相信生命是有意义的。深入细致地探究了这两个人后,我开始觉得自己不那么三心二意,而是更一心一意了。安娜在一个世纪前向我召唤,叫我每天都扪心自问,什么是值得追求的?她告诉我要着眼于看得见的东西,放弃不能带入永恒生命的一切。永恒的生命?是的!姐姐朱丽叶对我说:“前面门户大开。”

 

Number : 9173 

Title :漫漫归途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75期

Provenance :现代化

Date :1995。10

Nation :

Translator :柳岸编译

  

  佛罗里达州戴托那海滨。海潮卷走了白日的喧嚣,惨淡的夕阳照射着静静的海滨医院。

  玛丽在医院中一连昏睡了3天才苏醒过来。病床边坐着一位男子,他抚摸着玛丽的脸颊,轻声呼唤着她的芳名。玛丽认不出眼前这位男子就是她的丈夫史蒂夫,往事在她脑中已了无痕迹。我是谁?我怎么啦?我为什么记不起往事了?恐惧有如一张巨网向玛丽病弱的身躯盖下来。

  医生告诉玛丽:一顿毒打使她的大脑神经严重受损,她可能会永远丧失对往事的记忆。医生认为,玛丽的当务之急是尽快使身体恢复健康。

  玛丽的伤口很快愈合,医生认为她很幸运。我很幸运?玛丽想,也许是的,但我忘却了往事,这难道不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吗?史蒂夫觉察到玛丽情绪低落,他便不厌其烦地给她念《圣经》。在一片圣洁无比的祈祷声中,玛丽渐渐抓住了一些往日生活的碎片,其中最耀眼的是她对上帝的虔诚信仰。她含着热泪和史蒂夫一道,轻轻地哼起了赞美诗,歌颂天主的仁慈和恩惠。

  两个月后,玛丽准备出院回家,医生这才告诉她,史蒂夫就是她的丈夫,这令她十分惊喜。住院期间,史蒂夫对自己是那样地体贴和关怀,玛丽觉得她已爱上了这位好心人。然而,一想到今后就要与这位自己还不太熟悉的男人终生厮守,玛丽心里还是有点惶惑不安。更令玛丽担心的是与孩子们的首次见面,她已变得面目全非、丑陋狰狞,完全不同于孩子们两个月前所热爱的那个秀美的妈妈形象。站在家门口,玛丽暗中祷告:上帝啊!希望我这副模样不要吓着孩子们。

  房门刚打开,4岁的长子本雅明便向玛丽扑了过来。长子的热情拥抱令玛丽颇感欣慰,然而这种情绪未能长久维持。年仅1岁的小女斯蒂芬尼见到玛丽后惊恐万分地大哭起来,而3岁的次子杰拉米则躲到父亲背后哭喊着:“我不要新妈妈,你走开!我要旧妈妈!”

  玛丽非常伤心,坐下休息了一会,情绪才平静下来。她和气地对杰拉米说:“我记不得旧妈妈的样子了,你给我说说好吗?”

  杰拉米止住了哭泣,开始叙述“旧妈妈”是如何给他吃巧克力,如何同他一道唱《最好的伙伴》……

  玛丽让3个孩子一起唱这首动听的歌。玛丽被歌声感动了,拉着杰拉米的小手说:“我很喜欢这首歌,它太棒了!杰姆!”

  杰拉米十分惊讶地问玛丽:“杰姆是旧妈妈对我的昵称,新妈妈你怎么会知道呢?”玛丽欣慰地出了口气,看来自己并非彻底遗忘了以往的一切。她想:是自己的心灵储存了一些已被大脑所忘却的美好往事。

  当天晚上,史蒂夫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迎接玛丽归来的特殊仪式。安顿好了3个小孩后,史蒂夫像新郎那般轻轻地拥着玛丽走进卧室,接着,他变戏法似地取出两个金戒指,分别给玛丽和自己戴在手上,末了,他郑重地对玛丽说:“亲爱的,欢迎你回到家里,我爱你!”玛丽像是一位新娘那样激动万分地投入史蒂夫的怀抱。

  在随后的日子里,史蒂夫继续耐心地帮助玛丽回到过去。玛丽得知:她出生和成长于弗吉尼亚州,1984年在佛罗里达州与史蒂夫邂逅相爱,婚后6年,他们有了3个可爱的孩子。史蒂夫说:1991年9月的某夜,玛丽遭受了一场飞来横祸。当时,玛丽作为一名管教教师正在少年收容所值班,她看到有位名叫海塞的14岁少女脱下衬衣,向两名男孩展示自己的裸体。玛丽上前阻止海塞,并敦促她回到自己的屋里去。海塞照办了,玛丽以为此事已了结,就放心地回到办公室。不料怀恨在心的海塞悄悄地跟了进来,趁玛丽不备之际,举起一张椅子砸向她的后脑。玛丽被击倒在地,她艰难地抬起头来,恳求海塞赶快住手。海塞哈哈狂笑着,抬起她那穿着钉满铁钉的皮鞋,猛踢玛丽身体的要害部位。最后,海塞拼足全身力气,向玛丽的头部踹去。玛丽脑袋裂开一个大口,鲜血喷涌而出。幸好两名男孩闻声赶到,把昏死的玛丽抬出了办公室,并给医院打了电话……

  从医院回家后,玛丽几乎每夜都被同一个恶梦纠缠着:她被一位杀气腾腾的女孩追赶着……她摔倒在地,闻到一股非常刺鼻的气味……最后,她被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狂笑吓醒。更糟的是,每当见到10多岁的女孩,玛丽就以为是恶梦中的“复仇女魔”追杀她来了,因而吓得胆战心惊。心理医生认为,让玛丽回到她受到毒打的出事地点,或许有助于摆脱恶梦。史蒂夫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带着玛丽重访少年收容所的那间办公室。玛丽觉得这里出奇的宁静,很难把它与恶梦中发出刺耳的尖叫声的那个地方联系在一起。接着,玛丽闻到了一股非常刺激的气味,她趴到地上,把鼻子靠近地毯。“就是它!”玛丽惊喜地喊着,她发现那股怪味是地毯发出的……重访出事地点之后,玛丽停止了做恶梦。

  由于脑震荡的后遗症,玛丽时常昏倒在地。有一回,她摔倒在洗澡间里,头上裂开了一条3英寸长的大口子。史蒂夫下班回家后,发现妻子晕倒在地上,满屋流淌着鲜血。他决定辞去工作,在家照看玛丽和孩子们,这样,他们一家就彻底断绝了经济收入,仅靠一点积蓄为生。

  玛丽认识到正是自己把全家卷入了困境,她觉得自己变成了完全仰仗别人而活着的废物,这深深刺痛了她那颗敏感自尊的心。玛丽认为,只有自己立即死去,才能使丈夫和孩子们过上正常的生活。那就以自己的死来表达对亲人们的爱吧。玛丽开始制订自杀计划,她在日记中列出了死前必须做的14件大事。

  1993年仲夏,玛丽已完成了13件大事。有一天,趁丈夫带孩子们外出看电影,她开始做最后一件大事。她非常镇静地打开一个小箱子,取出一瓶早就备好的药。临死之前,玛丽给她的律师打了电话,询问她出了意外之后,亲人们是否可以享受她的福利。律师告诉她:“你只是一名普通职员,假如发生了不测,你享受的福利将自动中断。”玛丽挂断电话,坐在沙发上痛哭起来。她原以为通过制造自己的“自然死亡”假象,史蒂夫和3个孩子就能继承她的福利,现在看来,自己并没把最后一件事办好。

  看着墙上挂着的3个小家伙活泼可爱的照片,玛丽的情绪渐趋平静。她开始回顾自己受到重创后这几年所有的痛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