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996部分

读者十年精华-第1996部分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厢跑,边跑边碱:“爸爸在这儿呢!”我的心里“格登”一下:儿子已经聋了,你还在喊儿子,辉辉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了。

  爸爸张开双臂一把抱住儿子,我们一家3口在月台上哭。

  三

  自打孩子聋了后,我收音机不听了,把它搬回老家去,什么也不听了,一听到音乐,我的心就受刺激。俗话说“十聋九哑”,上海回来后,儿子的语言能力逐渐衰退,吐字不清晰了,嗑嗑吧吧的。厂里的同事劝我把他送进聋哑学校,学点哑语,长大了随便找个工作过过日子算了。

  这一天,我骗孩子说去玩,把他骗到聋哑学校门口。聪明的儿子一看到校牌,啥都明白了,“扑通”跪在我面前,哭着说:“妈,我不去!我死也不去,我要考初中,我要上大学!”

  我的心软,抱起儿子逃也似的离开了聋哑学校。

  儿子说是六年级,实际上两年在外治病,考初中谈何容易!班主任说:“算了康忠琦,你儿子已休学两年了,考不上还影响班级升学率!”我斩钉截铁地说:“你只要把复习大纲给我,我来辅导,我有信心!”

  回家后,我让爱人给儿子做了一块小黑板,母子俩就在黑板上“对话”。为了节约纸,一张纸先用铅笔,再用油笔,最后用毛笔……

  功夫不负苦心人,辉辉小学毕业,考上了鞍山市47中。初中3年,孩子的作文始终是年级的佼佼者,可是毕竟他双耳聋疾,学外语,学化学愈来愈吃力……看到儿子学外语,嗑嗑吧吧读起来那个费劲,我比他更难过。

  雄心勃勃的儿子一心要考重点中学,他发誓将来还要考中国人民大学。15岁那年他考高中,考完后像个小精神病患者,逢人就问:“我能不能考上?”左邻右舍都安慰他,说吉利话,只有我给他泼冷水,我希望他不至于太痛苦。发榜了,儿子落榜了。辉辉病了半个月,发高烧说胡话,我们夫妇俩怎么哄也哄不住。

  一天下班,我发现儿子一个人在喝白酒,喝了半瓶,喝醉了,吐了一地。我斥责儿子为什么喝这么多白酒,儿子敲打着自己的胸脯“哇”一声哭了:“妈妈,我心里多痛苦!只有喝酒解忧愁!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为了孩子的前途,我开始上访打官司。有道是上访难,上访难,上访难于上青天。回回上访受冷遇,回到家手发抖,浑身哆嗦,我也得了神经官能症。我爱人是个老实人,口拙,他劝我:“咱们不打了,咱们就吃这个哑巴亏吧。你要是总这样下去,打疯了,打傻了,咱们日子还过不过。”

  “你放心,我再也不哭了。你一天风风火火现场施工,爬上爬下,高空作业,千万要当心。”

  A医院一不承认是医疗事故,二不肯给我报医药费差旅费。

  几度春秋,我从鞍山到北京,北京到鞍山,不知写了多少上访信,找了多少人。最后冶金部信访处批示鞍钢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1983年8月2日,有关部门终于明确下文,把儿子病残定为“三类一级事故”,根据辽宁省39号文件精神,一次性赔偿5000元人民币。

  有回到北京卫生部上访时,我去拜访了耳鼻喉科研究所的邓之诚教授。邓教授送给我一本中文版的《海伦·凯勒传》传记。鼓励辉辉不要灰心,要像海伦那样勇于向生活挑战。

  回家后,我把海伦的一向名言抄下来贴在儿子床头,作为他的座右铭

  “当你感受到生活中有一股力量驱使你飞翔时,你是绝不应该爬行的!”

  机会终于来了!

  1984年12月的一天深夜里,他姑爷冒雪送来一张报纸,报上有条消息:辽宁大学中文系办函授部,学制3年,毕业后学生可取得大专文凭。

  第二天是个大雪天,我蹬着自行车,骑了20公里,到函授站替儿子报了名,为了录取,我还虚报了3岁,说儿子已经18岁了。

  1985年1月6日函授大学开学,我陪儿子参加开学典礼。开学那天喜气洋洋,大标语写着“知识就是力量!”男男女女好几百人。

  大多是30多岁的“老三届”,还有抱着娃娃来听课的。我没座位啊,就用包包垫着,坐走廊台阶上,那个兴奋劲儿让我想起自己的少女时代。

  谁料半天下来,辉辉又困又乏又捶腰。

  “妈,太累了,我不读行不行?老师的口型我一句也没看懂!我啥也听不见!”

  我傻眼了。这几年儿子虽说没学哑语,但他可以读懂我和他爸的口型,我们说的话大抵懂个八九不离十,可对陌生人的口型他就没辙了。怎么办?望着儿子绝望的神情,一个近似荒诞的念头一闪而过“辉辉,妈妈替你上大学!”

  “你替我……”儿子不无困惑地说。

  “我去听课,把老师讲的课全记下来,回家后,我再给你上课!”

  “妈,你才读到初中一年级!”

  “辉辉,让妈妈试试!”

  为把儿子培养成才,我与爱人商量分工,以前爱人连块手绢都是我洗的,现在我让他分担一部分家务。“以后买粮买菜,早饭归你做;中、晚饭我做,其他活我做。你90元工资买粮买菜,顾两家老人;我70元工资交房租水电,给孩子买书。这3年咱俩都穿工作服吧!”

  上大学那3年,我天天晚上总是辅导到半夜12点,也不知困,不知乏,有精神支柱,有追求目标。

  函授站离家20公里,每次面授我都得蹬40公里路的自行车。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我没缺一堂课。

  那些年我头发都灰白了,班上的年轻人常逗我:“老太太,这么大年纪还来混文凭!”我不愿对别人说儿子聋了,母亲的心思总是很复杂。我就说:“咋的,这年纪有大小,学知识可不分老少,活到老学到老,将来我兴许退休后写写回忆录呢!”

  这函大的课有16门,像“现代文学”、“党史”还能出溜下来,就是古汉语整得昏头胀脑,什么之乎者也,假借,平仄,笔记都做不下来。外国文学,人名不好记;现代汉语,抄也抄不过来,买也买不到。我永远忘不了电装公司经理对我的支持,那些厚厚的讲义,经理就让我拿到办公室复印室复印。经理说:“我们这一代人读书太少,总要为下一代着想!”

  儿子毕竟年轻,有回学“平仄”,这对一个没有听觉的少年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就是不懂!辉辉气得把书“哗哗”全甩到地上,结结巴巴比划着手势:“我不学了,学那玩意儿,又能怎么样,也不是名牌大学!你说能教,你也讲不明白!当初我要是耳不聋,哪会有今天!”

  一听儿子咒耳聋,我就觉得针往心尖上戳。

  “你这孩子怎么就不理解妈妈的心,妈妈文化低,和你对着学。你还只有16岁,不学点文化,没点知识,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生活?!”

  儿子一看我眼泪哗哗地下来,扑通跪在我面前认错:“妈,我错了,我以后不再惹你生气,我一定好好读书。”

  有年冬天,老天刮“大烟泡”,那天我重感冒,发高烧,星期日早晨都爬不起来。

  儿子不知我生病,早已把书包给我整理好摆到我床头。我一咬牙,顶着“大烟泡”去读书。20公里的冰雪长途,我推着单车,一步步地走……

  回到家已是晚上9点多,那天早晨走得慌忙,忘了把钥匙揣身上。精疲力尽又饿又冷返回家属楼,我敲敲门,屋里毫无反应,我猛地意识到儿子是个聋子,打雷都听不见。我一屁股瘫坐在门洞台阶上,一股酸苦、委屈充满心头,我的热泪淌了下来。我真想放声大哭,又怕惊醒邻居。冻得不行,只好在家属楼前的雪地里徘徊、徘徊……

  四

  考试来临了。

  考场就在烈士山脚下的六十二中。那天我陪着辉辉一块儿进考场,帮儿子找到座位后,我又对教师嘱托:“我儿子听力有问题,如有什么变化,他听不见广播声,请您给他写个便条。”我离开考场时拍拍儿子的肩,儿子冲我晃了晃拳头。

  考试开始了,我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不安地踱来踱去……突然,从沈阳来的唐教务长发现了我,叫住我。我听过他的课,借过他的讲义。

  “老同学,现在试卷已经发了20分钟,咋还不进考场?”

  “我儿子在考。”

  唐教务长愣了一下:“你儿子在第几考场?”

  “20考场22号。”

  唐教务长的脸色拉下来,他赶到儿子那儿斥问监考老师:“儿子替妈妈考试,你们咋没发觉?!”

  监考老师吓了一跳,赶紧去核对听课证、准考证、学生证。没错,年龄相貌都是辉辉的。他们感到莫名其妙,唐教务长把我带到办公室,追问:“怎么回回上课都是你来?”

  我这才一五一十地讲了事情的由来……

  我流着泪说,老师们流着泪听。

  发榜那天最紧张,儿子不敢去,让我去。

  学校操场上摆了四张大桌子,分别贴着“文艺理论”、“现代文学”、“古汉语”、“党史”。那四张桌子前挤满了函大学生,都在找成绩单,有哭有笑,还有骂娘的。我挤进去一桌一桌地翻,一桌一桌地找,就是不见辉辉的成绩单。

  我推开函授办公室的门,虚弱地问道:“怎么不见我家辉辉的成绩单?”

  “你儿子的在这儿呢!”一位老师扬起成绩单。

  “你儿子的在这儿呢!”

  “你儿子的在这儿呢!”

  原来,外边桌子上的全是不及格者,一场虚惊!我合上眼睛,软软地靠在门上,泪水流下来,流到嘴角,那滋味又苦又甜……

  我把成绩单揣在怀里,飞车往家返。

  儿子早已等在阳台上,等待着妈妈。

  我跳下车,伸出四个手指比划着。

  我一进层,摸出成绩单给儿子,娘儿俩抱成一团嚎啕大哭,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

  他爸回家后,炒了八个菜,喝了几瓶啤酒,并且给孩子连连斟酒:“来,孩子,今天好好醉一回!”

  1987年7月拿到辽宁大学中文系函授毕业证书,当晚我和我爱人商量:

  “人家同龄人的孩子告别母校、告别同窗,都有个毕业典礼。咱家孩子是家里一个人闷出来的,也得有个纪念,有个仪式,也得有个家庭大学毕业典礼。”

  爱人点点头,问道:“这会咋开?”

  “我和公司女工部商量商量,借北山宾馆活动室,给各方朋友写请帖。这两年,工会、妇联、残联以及新闻界没少支持咱们,请大家聚一聚,备点烟糖茶果表示感谢,让孩子也高兴高兴!”

  1988年2月28日,北山宾馆活动室拉起大红横幅“褚辉家庭大学毕业典礼”。一张张圆桌上摆满了糖果、瓜子、香烟。我领着18岁的儿子站在宾馆门口,用90度鞠躬迎候宾朋好友,一派喜气生辉。人家还以为是我儿子结婚呢!那天鞍钢总工会、女工部、鞍钢市残联、函授大学领导、三冶公司党委和团委有关领导全来了;《鞍钢日报》、《鞍山日报》、鞍山电视台都派记者赶来采访报道,摄像机可劲摇。

  在热烈的音乐声中,三冶公司党委仲书记把红彤彤的大学毕业证书发给孩子,全场鼓掌。我、老伴还有孩子都哭了,坎坷磨难的岁月,令人心酸的往事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在我脑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