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968部分

读者十年精华-第1968部分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那么就让我们实际一点吧。”一个冷冷的、生硬的声音从我脑后传来,“如果他们能进养老院,你就可以解脱了。不需再倒便盆了,不要再半夜起床了,也不必再忧心忡忡地看着他们逐渐衰老下去。他们身体虚弱,无法飞行。如果你要把他们带到新墨西哥州,你就必须租一辆带床铺的搬运车,让他们能够躺在上面,你还必须一路上带着氧气瓶,否则他们可能会在途中死去……”

  但爸爸并不是真心想进养老院,妈妈私下曾这样告诉过我。不过即使妈妈不告诉我,我也会知道这一点的。在他谈起这事时,仅从他那失神的眼睛里就可以看出来。

  但话说回来,把他们送到新墨西哥州无疑是一件很麻烦而又困难的事,因此肯定是不现实的。

  “上帝,你必须帮帮我!”我失声哭了起来。“我受不了啦!到底怎样做才对呢?”

  四周寂静一片。

  突然好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心田。暴风雨停住了,四周一片安宁。这正是我所祈求的结果。

  我胡乱涂了一张纸条,快速回到我父母的房间。

  “现在听着,”我对着他们俩说道,“在你们体力能恢复一些之前,我暂时把你们送进养老院。不过同时,我要租一部车把所有这些”我对着房间里所有的东西手臂扫了一大圈,“搬到新墨西哥州。我在家里给你们准备一个房间,把你们所有的物品都摆进去。等到房子收拾好了,天气转暖,我就回到密苏里州来接你们。”

  尽管他们都露出了微笑,但仍能从他们的脸上察觉到他们的疑虑。我会回来接他们吗?他们无法肯定。

  但是,几个星期后我和丈夫拉里又飞回密苏里,我们租了一部搬运车,把爸爸妈妈接到我们在新墨西哥的家。在他们到达的那天晚上,我将一壶咖啡和两个杯子送进他们自己的卧室。他们俩倚偎在他们自己的床上,头下枕着的是别致的枕头,一床绣花被盖在他们羸弱的身体上。父亲的写字台和打字机还有那个大蓝花瓶就靠墙摆放着。书桌的上方挂着母亲的一幅画,画面上是一盆盛开的密苏里野花。

  “完全不实际。”父亲看到我进门时粗声粗气地说到。

  六个星期以后,父亲走了,到了耶稣为他准备的地方。在父亲过世四个月后,母亲也随他而去了。

  最后在整理我和拉里从父母家带回的一些盒子时,我偶然发现一张纸条,那是在密苏里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不断地祈祷,终于有了答案后,我匆匆写下的。纸上是这样写的:有时明智的合理的可行的解决办法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为它没有包含爱。有时候不合逻辑的棘手的劳民伤财的解决办法反而是最佳选择,因为这是通往爱的唯一途径。

  我做了爱的选择,并且我认为我父亲也许已经同意了毕竟这已经证明是实际可行的办法。

Number:6727

Title:至理名言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3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福克纳在1950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说:

  作家在他的作品里除了不渝的真理和心头的真话以外,不容有其他东西存在。没有爱、廉耻、怜悯、自尊、同情和牺牲等普遍真理,一篇故事便会昙花一现,注定要被人遗忘。作家除非是这样做,否则他所写的就不是爱而是欲,是无关痛痒的失败,是没有希望的胜利,更要不得的是没有怜悯和同情的胜利。他的忧伤引不起共鸣,也不留下创痕。

Number:6728

Title:“挤”出来的诗

作者:方成

出处《读者》:总第131期

Provenance:《杂文报》

Date:1992。1。31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我在报社当了几十年美术编辑,任务是约漫画稿和创作漫画。还经常受其他报刊之约撰稿,搞创作。这样的作品,我说是挤出来的。我出过一本杂文集,书名就叫《挤出集》。我的画和文章不断在报刊上发表,发表越多,被挤的机会也越多。时间久了,也觉出挤的好处来本事见长。被挤,确是一种创作动力。

  近年来,我被挤着写起诗来了。我哪会写诗?但为形势所迫,也就是所挤,不得不写。这种挤法和挤画挤文章不同,且听我道来:

  话说有那么一天,书画界的朋友相约,来一次笔会,在一起写的写,画的画。我画的一幅,刚画一半,就觉没画好,打算撕掉另面。旁边一位小姐手快,抢过去说:“我要,给我吧?”我就当废纸给了她。不几天,她来到我家,拿出这张废了的画稿要我签字盖章。这种东西当作品送人,多丢人啊!可姑娘家是不好对付的,怎么办呢?于是想起打油诗来。我学着在上面画上这么几句:

  本来打算撕掉,

  无奈小姐想要,

  只好签字盖章,

  看了请勿见笑。

  又一次,老朋友、作家单复介绍一位先生来信,要我写个条幅。单复的情面是不能驳的,不得不写。我哪里会什么书法?毛笔字写出只能算涂鸦,在为难之际,我又想起打油诗来。我写的是:

  平时只顾作画,

  不知勤习书法,

  提笔重似千斤,

  也来附庸风雅。

  字下面配一个小插图,说明我书法不行,是硬写出来的。

  《文艺报》包立民有个珍贵的册页,请许多画家画自画像,还配上诗文。他请钟灵画的那张像,指定要我配诗。钟灵是我几十年艺术合作的老朋友,更是非写不可。写他还算不那么难,因为我最熟知。我写的是:

  曾和主席下过棋,

  城墙书法挨过批,

  白石门下称弟子,

  《黄土地》里充司仪。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他是老延安干部,在“毛选”《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批评城墙上写的“”和“”这两个字,就是出于钟灵老兄的大手笔。他曾拜过齐白石为师虽然没来得及学他的画。在电影《黄土地》里,钟灵扮演结婚仪式中的司仪。

  有时我也被挤着画个国画式的人物。画面单是一个人,看来总感不足。我也学题些字,想的自然还是打油诗。画花和尚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脚踢庙门,题的是:

  原来是将才,

  被逼上五台,

  佛门关不住,

  一脚踢开来。

  画一幅猪八戒背媳妇图,画上题的是:

  西天拜佛祖,

  凡心难去除,

  今天你有意,

  明天我还俗。

  在漫画上配诗,别有风致。廖冰兄善写打油诗词。使漫画的表现手段更加开阔。我早就想学,一直没学会。如今被人一挤,挤出点门道来,不妨多试。我见过几次长幅国画,画的是百兽、百禽之类。这也是国画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用得适当,但我见过用不得当的,由是有感而画了一幅漫画百蛋图,图上题的是:

  百鸟百兽百禽雏,

  绕壁千尺长画幅,

  巨作煌煌气宏伟,

  效颦画张百蛋图。

  形势越逼越紧,写打油诗已觉不足用了。最近一位同志来索画,我刚画了一幅花和尚,就送给他。他是行家,说画面太空,得题些字才好。我不会填词,只好照猫画虎,硬填一阕“长相思”:

  肉也罢,酒也罢,照样吃喝不算啥,当和尚是假。

  天不怕,地不怕,跟宋哥哥打天下,拉皇帝下马。

  人是有惰性的,从小就显出来。先是不肯洗脸,连哄带逼才老实洗。长大了,不爱上学,连说带劝才噘着嘴背书包走……有什么办法呢?只好逼,也就是挤。挤得他学习,挤得点本事。说实话,徜非是挤,我是什么本事都不会的。

Number:6729

Title:小人效应

作者:蒋子龙

出处《读者》:总第131期

Provenance:《小说林》

Date:1991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何谓小人?《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品格卑鄙的人”。如:“小人得志”。

  小人能量大,一个很好的单位,有一两个小人泼命一搅,或到上级部门告恶状,或在下面公开捣乱,轻者使有功的变为有过,使好人变为灰溜溜心冷意懒的人,使好单位变为差单位,人心涣散,效率大滑坡,由盈变亏,陷于不死不活;重者能把一个好端端的人或企业毁掉。

  谁没有见过或听过这种小人魔术?又有多少优秀分子被这种小人魔术耍弄过?

  不管人们喜不喜欢“人治”,都无法否认领导者的个人因素对一个单位的决定性影响,换上一个好头头就可能使一个差单位“起死回生”,撤掉一个好头头就可能使一个好单位“落花流水”。美国人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个人的时代已经到来,承认个人的作用是“2000年大趋势”的主线,“个人可以更加卓有成效地左右社会的改革”。既然靠“人治”也可以靠“人乱”。小人攻击的目标常常是这些对单位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人物。对治理企业有方的人整治一下,企业还能不乱吗?

  小人真有这么厉害?是的。一个小人的破坏力往往能胜过成百上千好人的建设力,挨过整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慨,到关键的时候,那众多他曾信赖的,同时也曾信任过他支持过他从他身上得到过好处的人,都帮不上他,听任一两个小人闹得天翻地覆。好人能背后着急,偷着说几句同情的话,就不错了。

  好人怕惹事,软弱助长邪恶,使当代社会有形无形有意无意地纵容破坏力,不保护建设力。

  不仅一般老百姓怕惹事,相当多的领导干部也怕惹事。一出了事,不先怀疑告状的,不先责怪闹事的,总是先埋怨被告,一腔怒火先对老实人发。即便查清老实人是被冤枉的,也还是要说:“你惹他干什么?终究是无火不冒烟,他抓不着你一点影子也不敢乱告。”真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先告状就沾光,所以恶人先告状。神鬼怕恶,何况人乎。怕惹事就是怕小人。小人深知这一点,闹事之前先把领导困在自己的效应场里。早在许多年前,群众就为小人总结出一句话:“花几分钱,够党忙半年。”现在打小报告的手法更先进了,意欲牵着领导鼻子走,先激怒领导,让他发脾气,讲话,做批示,成立调查组,闹得满城风雨,先引起舆论的大刀砍杀一阵。不论将来调查结果如何,小人先胜了。

  领导也好,舆论也好,总是对好人严,对小人宽。制度治好人,好人不善利用正确,小人却善于制造“运动”,利用“运动”。他们“没有运动盼运动,不搞运动不会动”。

  他们相信,要使自己发达,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让另一些人倒霉。

  不损害别人的人会经常受到损害,经常损害别人的人自己安全。正如癌细胞不怕好肉,好肉惧怕癌细胞一样。

  小人效应对人们的精神构成了最大的毒害。说真话最困难,说假话很容易。十个人叙说同一件事会说成十种样子。社会上真诚少了,歪理多了。一件事有多少人参与就有多少道理,听谁的话都有理,唯独真诚没理。

  小人正是利用社会的虚伪,利用人们对坏事的好奇心,不断制造“轰动效应”。好人说话做事讲究人格,自尊自重,受社会的约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