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18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龅模俊�
你办一个活动,别人会问你“收不收入场费?”“不收?那你办它做什么?”
你去旅行。“花了多少钱?”“带的东西能赚回来吗?”
你要上大学。“投资那么多,什么时候才可以赚得回来?”“要是从高中毕业就做生意,早就发财了!”
给孩子学钢琴。“很好啊!将来做私人老师教琴,真好赚呢!”
似乎一切都变成了“生意”。你每做一件事,目的都应该是为了赚钱。
你用“是否可以赚钱”来衡量事情,别人以“是否赚到了钱”来测试你。于是,事情的动机和目的全被扭曲,纯正的动机不被信任,也不被支持。许多有意义的事情都因此而中途受到质问,我称这种“质问”为“商业念头”。在这念头之下,不是把一件有意义的事在一瞬间变成了商业行为,就是在大家互相监视与戒备之下,收摊不干,解散了。
“商业念头”之令人沮丧,就是因为它在无形之中给精神品质带来了破坏性。它使美丽的理想受到讥嘲,给做事者的热情浇下冷水,丑化了梦想,造成了怀疑,俗化了事情原有的境界,使它由纯洁地追求一个崇高的目标,降级为“有利可图就好”。
“理想”的本身应该是件“浪漫”的事。它追求的是一项高远美丽的目标。它是一种力量和热情,使你为它赔上时间与金钱在所不惜。而由于这理想本身的美丽动人,常会吸引来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志”与“同好”,大家全用这种“浪漫”的心情来为这理想奠基,为它耕耘与开拓。
于是,在力量与热情的支持下,它开花结果,漂亮极了。
但许多事也就在这个阶段到临的时候,商业念头开始袭来,使人们的热情骤然下降,功利的侦防开始抬头。
“我们做得这么有声有色,是不是其中有某某人赚到钱了?”
这个念头一旦开始,“理想”的浪漫色彩立刻消褪,热情的水银住立刻不可救药地下降面至于冰点。
开始时的同志与同好,此刻变成了互相怀疑、彼此戒备的敌人。最普遍的反应是:
“我们大家出力,原来只为了给某人赚钱。”
我看到许多可贵的团体,在这样的因果之下骤起乍落。
我不是说,工作可以永远不靠金钱的维持,更不是说,人们可不靠金钱而生存。
金钱原该是工作的回报,而且应该是工作越好,金钱的回报越多。问题只是大,当你把注意力由工作转向金钱之后,分散了对工作的专注,偏离了工作原来的指标,掺入了功利的杂质,为求迅速达到赚钱的目的而急切完成,为求较普及的市场而迎合俗众,误以初步的成功所赚来的金钱为终极的成功巅峰,不再追求精进,只在浅薄的水平上重复一项初步的完成。我们看到太多有天份的钢琴学生为了教琴赚钱而终于未能成为一位更好的钢琴家;我们看到太多的艺人在刚起步时的成功之后,就停留在这一阶段,在舞台上蹦跳一阵之后,迅即消失。急功近利的做事态度,使人直接地奔向金钱,而无心顾及理想,更无暇完成理想。大家心慌意乱,毫不汗颜地奔赴金钱,表现在一个社会上,是浅薄急躁、纷乱与浮嚣。大家只跑短程,从闻枪声起跑,到近在眼前的终点,只求瞬间的完成,便沾沾自喜。大家不步也不敢抛开金钱利益的念头,去埋头深耕,以待日后那自然而久远的理想与金钱同时达成的、双倍的回馈。
总希望我们的社会多发挥一些雍容沉稳的大国之风。能在直接的财富之外,有眼力见到间接财富;在狭义的财富之外,有胸襟见到广义的财富。
“眼睛所看着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教田径赛的老师会告诉你,“跳远的时候,眼睛要看着远处,你才会跳得够远。”
创事业的人,追求理想的人,要能避开“商业念头”的侵袭,才算是走上了成功的第一步。
Number:6234
Title:不愧暗宝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唐朝润州刺史韦订有女择婿,不求其门第贵盛,而注重个人品性高尚。许多达官贵胄子弟央媒说合,都遭婉拒。这年除夕,携家眷登城远眺,忽见有数人在园圃中掘土葬物,不禁狐疑:便派人前去探查究竟。返报称:“是参军裴宽,现在门外。”
裴宽所埋葬的是一只鹿,他告诉韦订:“自从担任公职以来,已自誓,绝不接受任何人非分的馈赠。今天下午,有人送来一只鹿,虽然拒绝,来人坚持不肯带回,无奈,只好与家僮将鹿埋葬,以求心安。不想竟被太守看到。”
韦订大喜,征得裴宽同意,于是招他为婿。
Number:6235
Title:将军与幼子
作者:权延赤
出处《读者》:总第122期
Provenance:追求
Date:1991。3
Nation:
Translator:
贺龙与关向应,一个司令一个政委,俩人友谊非同寻常,用当时的话讲,叫做:好得穿一套衣服,亲得像一个人。不幸的是,关向应患了肺结核。那年月,那环境,肺结核算得上是绝症。
一天,贺龙的妻子薛明去看望关向应,关向应微笑着说道:
“我们共事十多年了,我对贺龙佩服,我就希望他有个孩子。我整天躺在床上起不来,没事情。我连这个孩子的名字都起好了……”
“关政委,”薛明心里非常感动,但看到他重病的模样,说,“你休息,以后再谈这事。”
关向应咳一阵,深深喘口气,坚持说下去:
“贺龙的孩子应该是学字辈,学什么呢?我们俩值得喜欢一个人。”
“谁?”薛明连忙问道。
“我们都喜欢岳飞。岳飞字鹏举。叫学飞不好,叫学举也不好。名字么,有名有字。把岳飞的名和字各取一字,我看就叫鹏飞吧。好不好?”
薛明想这名字确实不错,可是……她又说道:
“关政委,您是有学问的人,当然起的名字好。只是这事还早些。”
“不早。”关向应擦去额上的虚汗,胸脯微微起伏,“你愿意就是这个名字吧,我不定哪天就会死呢……”
1944年9月28日,大雨倾盆。薛明同志要分娩了,她说道“又是下雨。”在贺龙的家乡,迷信的老人们都贺龙是条水龙,睛天不打仗,一下雨就打,一打准赢。岁数再大些的老人作证:贺龙是跟雨一块来到人世间的。如今,贺龙的后代要出世了,素以干旱闻名全国的陕北,居然整日大雨不停,难怪薛明要喃喃一声“又是下雨”。
隔了一会儿,听到医生护士的欢喜声:“男孩,是个男孩!”消息像风一样传开,传到贺龙耳朵里。当时贺龙正参加“七大”准备会议,听到这个消息,没有马上回家,只是笑,笑得眉、眼、嘴都成了月牙形,两个拇指轮番去擦眼角笑出的泪水。
工夫不大,毛泽东的电话来了:
“贺龙同志啊,恭喜你半百得子……”
接着周恩来,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等领导同志纷纷打来祝贺的电话。
第二天,贺龙才骑马赶回家,进门便抓个小板凳朝地上一摆,笑着喊:
“来,咱们给孩子洗澡吧!”
“白天要洗,晚上再洗吧。”薛明在床上望着丈夫说。
“不,就现在洗。”贺龙喜得手脚不知放哪里好,“让儿子早得水。”
一会儿,贺炳炎将军闯进来,兴高采烈地问:
“老总,给儿子起名了吗?”
“关政委说叫鹏飞好。”
“嗨,叫什么鹏飞呀。我的儿子是雷生的,叫贺雷生。老总的儿子下雨生的,顺着干,叫雨生吧!”
随贺炳炎将军一道赶来祝贺的军人们便七嘴八知舌参谋起来:
“贺龙的儿子要有龙字才。就叫龙吧!”
乱过一阵,贺龙的儿子便叫了贺雨生,为有龙字,小名就贺小龙。
贺龙的儿子贺雨生也罢,叫贺小龙也罢,关向应政委都不予以承认。他坚持自己想出的名字:贺鹏飞。
听说贺龙得子的消息后,关向应当天便拒绝再吃奶粉。当时延安生活艰苦,关向应重病在身,为保证他的营养,毛泽东、党中央特别决定供他一定数量的奶粉。可是现在他不肯吃了,无论护士怎样劝,也不肯再喝一口奶。
“我不行了,我要养后代。”
关向应在病床上咳着,喘着,断断续续地说:“我没有儿子。贺关一体,鹏飞就是我的儿子,我要养薛明,养鹏飞……把奶粉给薛明送去,给鹏飞送去,给鹏飞吃……”
关向应始终坚持把贺龙的儿子叫贺鹏飞。
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在延安病逝,贺龙为这位最亲密的战友英年早逝而悲痛欲绝。多少年来,“贺关”一体,名字总写在一个文件上,如今“贺存关去”,贺龙悲不自胜,痛定思痛,对妻子薛明说:
“儿子不要再叫雨生了,就叫鹏飞吧,这是向应同志起的名……”
于是,这个寄托了无限情谊无穷忆念的“鹏飞”,便永远不可改变地做了贺龙之子的名字。
Number:6236
Title:男子汉不妨粗糙些
作者:王晓玉
出处《读者》:总第122期
Provenance:文汇报
Date:1991。3
Nation:
Translator:
平生最见不得往脸上厚厚地抹雪花膏的男人。有一次见到了一个。只望了一个眼便知他抹的是“面友”,一种牌子很老的粉质霜。我那已故的外婆和健在的老母都爱用且很会用用时须以清水点滴略作稀释,否则会抹不开甚至将眉毛粘住了的。那男士不知其间诀窍,结果一双剑眉胶成灰白两条;而颔下胡须根处一大片则呈鸭蛋青包,其状惨不忍睹。我不敢再多看他几眼。目光闪烁中却又总是忍俊不禁。他茫然而局促了。原本很严肃很重要的话题不得不草草了结。
男子汉其实不妨粗糙些。除非职业需要,一般男子汉似乎没有必要将时间、精力、兴趣爱好、乃至于取悦于异性的希望过多地放在自己的美容上。男子的价值在于力量和智慧。空有一副好皮囊而不去努力充实自己的男子,有时反而会招致来自同性和异性两方面的鄙弃。男性美与女性美自有截然不同的内涵。女人长不得胡子,男人翘不得兰花指,该柔的不可刚,该粗率的不宜精细,天经地义的。君不见全世界多少多情少女对硬派明星的热情经久不衰,而“奶油小生”却总只能昙花一现。
男子汉的生活要求也不妨粗糙些。我有一次外出开会,吃的是圆桌饭。席间一位男士,味觉特别精细,每餐必有挑剔;或嫌淡了,或怨咸了,硬的说要伤胃,软的说是牙。几餐下来,非但炊事房大不耐烦,同桌就餐的也都不屑。我倒很有点为他不平:若是换个娇滴滴的女娃呢?想必人们会宽容,会理解,无奈他是男子汉,这个世界容不得男子太苛求于生活。
男子汉待人处事应提倡粗糙。心胸放宽些勿太窄细了;目光放远些勿太短视了;交际宽泛些勿太偏狭了;说话厚道些勿太尖刻了;对钞票看淡些勿要太精了。如果这些方面要是做不到粗糙,做男人的就要当那“娘娘腔”的帽子套到头上来了。此帽专用于不粗糙的男性,从无人误用于粗糙的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