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17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渐渐地,每一个看到他脸上的伤疤和黑眼睛的人都要说:“这是个危险人物。”
到后边来,小镇上所有的人都晓得摩根·约翰逊是危险人物。每当他徜徉街上,以他那独特的方式瞧着众人时,大家都对他敬畏至极。
假如他偶然走进一家酒吧,刚刚还在进行的互不相让的争论马上就会停止。假如他偶然说了点什么,无论说的是什么,每一个人都极力赞成,其实谁都不想跟一个危险人物找麻烦。
单是摩根·约翰逊脸上的伤疤就告诉了人们他曾有过怎样的不平凡的经历。他能活着,而且还能在这里悠闲地散步,这更说明了他是足以保护自己的。
他从未说过伤疤的来历。可是有人说他们听说那是他勇战的标记。在纽约的一个深夜,10个强壮如牛的家伙对付他一个人,其中有一个家伙向他开枪。子弹擦伤了他的鼻子落下了疤。最后,摩根·约翰逊把他们10个人全干掉了。
没人知道是谁开始讲的这个故事。摩根·约翰逊从未否认过这段传奇的经历,甚至任由传说的人数增加到20。事实上,摩根·约翰逊从未否认过任何有关于他的传闻,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堵住了他的嘴,让他只专注于他的生意。
他在我们镇西外住了许多年,常常被居民指给到那里的旅游者,并告诫说:“这是个很危险的人物。”
摩根·约翰逊快50岁的时候,有些人一看见他就要发抖,这颤抖直到他走出视野才能停止。
有一天,摩根·约翰逊正在街上漫步,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那天,一个名叫川都的有气喘病的矮老头从酒吧摇晃着走出来。川都是个牧羊人,来自哈凡那河下游。没有人想过要去搅扰他,尽管他只是个放羊的。他每月进城酗一次酒。这天,他从酒吧酗酒出来。
酒吧卖的威士忌很烈,常常使一些从未想到要打架的人打起架来。然而,没有人料到这酒竟然烈到这个牧羊人能打架。川都一看见摩根·约翰逊,便上前一把抓住他的衣服领子,并对他说:“你是危险人物,是吗?”
大家都在为可怜的川都担心,因为谁都知道摩根·约翰逊会把他当即撕碎。然而,摩根只是眨眨眼,说:“什么?’
“他们告诫我你是个危险人物,”川都说,“我要用刀子把你割开看看,你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说着,他掏出了剥羊皮用的大折刀,要用刀子割裂摩根·约翰逊。
但是,摩根·约翰逊看见刀子的一刹那间,急转身,避开刀子,以惊人速度逃跑了。每一个目击者都说,如果他平时跑不快的话,那天他准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短跑选手。
当然,川都不可能追赶他很远,他人老了,而且又喝醉了。摩根·约翰逊一刻不停地跑到镇外。最后一个看到他的人说,他朝着丹佛的方向跑去了。从此,他便销声匿迹了。
后来,大家都说有关于他很危险的传闻是假的,他没有在纽约杀死10个人,也没有杀过任何人。至于他脸上的伤疤,有人说那是在一次他想摘下一位妇人的手袋时划破的。
也许这比他杀死10个强壮如牛的家伙的传说更不可信。但是,我们镇上的每一个人至今都坚信不疑。
我祖父常常说起摩根·约翰逊。他说这件事在某些方面证明了人性。我祖父讲,你可以说一个人好或坏,如果你说得多了,最后人们也就相信了,尽管到了最后也许证实他不是好人或坏人。
我祖父说,他总是隐约觉得摩根·约翰逊并不是什么危险人物。但是,当人们问起他:“你对人们所赞同的川都为什么不表示怀疑呢?”他就会这样回答:“当人们认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时候,他很可能就是那样的。如果事实的确是那样的话,我是不会打破这个惯例的。”
Number:5812
Title:提起世界上最富有的街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14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世界上最富有的街
提起世界上最富有的街,人们往往以为是纽约的华尔街。其实不然,它应该是瑞士苏黎世的巴荷夫街。
这条街可以说是欧洲的中心,它距离维也纳、罗马和柏林的路程几乎相等。为什么它会被冠以“最富有的街”的名称呢?这既不因为巴荷夫街是百货商店、糕饼店、咖啡屋、熟肉店及超级市场林立的地方,也不因为那儿的皮革店、珠宝店、香水店、高级精品店特别多,而是因为瑞士主要的大银行,都设在巴荷夫街上。瑞士的银行相当发达,每年调动的资金,都达到令人难以估计的天文数字,所以它被称为“最富有的街”,是不足为怪的。
巴荷夫街在多年前已被辟为行人专用区,除电车外,不准其他的车辆驶入。街上空气清新,还带着一股甜甜的气味。街道两旁种植了两百株椴树,节日时整条街都挂满了瑞士国旗。
这条街定期洗擦,十分洁净。“洗擦”不是用机器,而是由工人用手一点一点地擦干净。曾有一位文豪在夸耀巴荷夫街的干净时说:“如果你把汤洒在街上,你可不用汤匙而将汤喝掉。”
街上所有的建筑物都不超过5层,大部分是19世纪的建筑。
这条街还有“欧洲的橱窗”和“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购物街”等别称。
“147村”
埃及有个叫萨菲尔的村子,有一个十分古怪的风俗:村里的总人数总是保持在147人。原来他们认为147是个幸运吉祥的数字,如果村里有婴儿出生,使人数多于147,就会有人被“请”出村庄;反之,如果村里有人死亡,人数不足147,他们又要请人回村补充。久而久之,人们便称这个村庄为“147村”。
广告公司搬迁
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公司从银座迁入筑地。搬迁这天,公司2000多名员工在总经理带领下,浩浩荡荡向新址进发。引路的两面色彩艳丽的旗帜上写着两行大字,一行是:“谢谢银座各界人士过去的照顾。”另一行是:“欢迎筑地各界人士以后多多赐教。”场面壮观,吸引了大批观众,日本各大报和电台记者闻讯纷纷前往采记、报道。如此“广告”,令人称绝!
Number:5813
Title:生死攸关的签证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14期
Provenance:世界博览
Date:
Nation:
Translator:吴建华
1940年5月12日,德军逼近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盖世太保要缉拿的要犯犹太教主教钱姆·克鲁格带着妻子和5个孩子勿勿登上末班火车逃到法国。克鲁格一家先在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城犹太教主教堂住下。一天,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克鲁格在街上遇见当时葡萄牙驻法总领事阿·门德斯。交谈中,克鲁格向总领事门德斯讲述了这里的犹太难民将遭受德国法西斯迫害,恳请门德斯出面帮助。门德斯随即拍电至首都里斯本请示是否向难民发签证。未等里斯本回电,门德斯就给克鲁格一家办了签证,并让克鲁格告诉其他难民,只要需要,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签证。
德国威斯巴登的一家印刷厂厂主享利·斯佩特,在1933年纳粹没收他的工厂后携带妻子及两个幼子逃到布鲁塞尔,现在来到法国的波尔多。他已获得去3个国家的签证,正苦于拿不到西班牙的过境签证。而西班牙规定,持葡萄牙签证者过境时免签。因此当他听说门德斯总领事很有同情心,就赶到葡萄牙总领事馆。
正当门德斯以最快的速度办理签证时,里斯本的回电到了:任何情况下都不许向犹太人发签证。
阿里斯蒂德斯·苏泽·门德斯1885年出生在葡萄牙卡拉尼亚斯·维利阿图一个很富有的天主教家庭。1910年从法律学校毕业。几年后开始从事外交工作。他生活优裕,婚姻美满,膝下共有14个儿女,节假日就回到离里斯本350公里的卡拉尼亚斯·维利阿图老家,在那里有他自己的一座法式45厅房的大别墅。二次大战爆发后,葡萄牙宣布中立。门德斯把幼小的孩子放在国内,自己和妻子安杰利娜带着老大乔斯·安东尼奥与老二佩德罗留在波尔多。
现在,门德斯正考虑如何处理来自里斯本的命令。他知道葡萄牙独裁者安东尼奥·萨拉查是不想冒险得罪希特勒的,要挽救难民,只有违抗命令。门德斯将他的决定告诉家人,他说:“我宁肯违抗人的命令而顺从上帝的意志。”于是乔斯与佩德罗一起帮助父亲审理签证申请,他们每天从早晨8点工作到次日凌晨两三点,签证申请表用完了,就用普通稿纸代替,普通稿纸用完了,就用其他纸张做签证,盖上领事馆的印章后,签上“阿里斯蒂德斯·苏泽·门德斯”这一决定生死的名字。在短短的几周内,门德斯签署了约3万份签证,其中三分之一的签证发给了犹太人。
6月20日,德军的轰炸机群出现在波尔多上空。22日法德签署了停战协议。纳粹就要来了。等待办理签证的难民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
当时,门德斯的侄子西泽来到波尔多。据西泽回忆,为办签证,许多人星夜兼程赶到波尔多。葡萄牙领事馆的楼梯上、办公室里,到处挤满疲惫不堪的难民,有的睡在椅子上,有的睡在地板上,他们甚至连饭也不去吃,生怕错过签证时间。一位教授带着4袋黄金来找门德斯,要用两袋黄金换签证,门德斯给他办了,却分文未取。
葡萄牙政府罢免门德斯的命令到了,同时,外交部还特派两位官员乘坐高级轿车前来“护送”门德斯一家返葡。当他们的车驶过法国的巴约讷城时,门德斯看见驻该城的葡萄牙领事馆外面聚集了一群难民。他下车走到执行里斯本命令的副领事面前,愤怒地说:“我没有被罢免,我还是你的上司。”于是,门德斯用副领事的印章给大批犹太难民发放了签证。
门德斯一行到达法国边境小镇昂代时,门德斯看见一群难民绝望地站在一家商店门口,他强行要司机停车前去问个究竟。交谈中,门德斯得知这些人已听说西班牙将要关闭西法边境,正愁没法获得过境签证。门德斯示意让这些人跟他到附近一家酒吧,要了些纸,为他们一一手写签证这种在外交史上或许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政府印章的签证。门德斯写道:
“以葡萄牙政府的名义请西班牙政府对持本签证者予以通行的便利。葡萄牙驻法总领事阿利斯蒂德斯·苏泽·门德斯。”
两位里斯本的特派官员对此提出抗议,门德斯毫不退却地说:
“我还是总领事。”
门德斯让这些难民跟在自己的车后,然后命令司机沿小路慢慢开。不出门德斯所料,这条路通向西班牙边境的哨所只有一个哨兵,又没有电话。于是,门德斯以葡萄牙总领事的身份向哨兵担保,他送来的这些人均持有入葡的有效签证。哨兵放行了。
门德斯回到里斯本后,葡萄牙外交部以违抗命令为由将其除名,并取消他所有的养老补贴及退休金。
在获救人的心目中,门德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而在政府部门,人们都说他是个疯子,甚至连老朋友也疏远他。他向议会写信申辨:
“我所做的一切是遵守宪法,并且体现了葡萄牙人民的仁慈。”
结果毫无回音。为了养家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