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424部分

读者十年精华-第1424部分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umber:4856

Title:特级大师的奥秘

作者:黎民良

出处《读者》:总第35期

Provenance:象棋报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在我国象棋史上,能够称雄全国长达20年的棋手,屈指一数,仅有上海胡荣华一人。蜚声于历史长河的棋王不少,如“棋坛总司令”“七省棋王”、“四大天王”等等,可是这些棋王,并不象现在这样从全国规模的比赛中产生。何况当今是高手如云的时代,东有绵里藏针的徐天利,南有棋坛魔叔杨官,西有蜀中剑客刘剑青,北有东北虎将王嘉良,而且新秀辈出,陈孝坤、柳大华、李来群等,个个头角峥嵘,真可谓神州弈林到处飞凤潜龙。胡荣华20年来周旋于各家各派佼佼者之间,逐鹿于不畏虎的初生犊群之中,仍能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实属难能可贵。他从1960年至1979年连续蝉联十届全国冠军,所取得的成就,不是绝后,也是空前。

  为何胡荣华能如此长期地雄踞神州棋坛?个中奥秘,逐一剖析,仅就教于方家。

  匠心独运的创新

  1962年,年仅18岁的胡荣华,闯荡弈林不过三年多,就创造了新颖的中炮横车七路马布局,在当年全国赛上,轰动一时。此后不到一年间,胡荣华又将过宫炮局推陈出新,引起了棋界的注意。古局过宫炮,虽有几百年历史,但由于近代棋谱接二连三地刑登了破过宫炮的专文,因此不很流行。但胡荣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过宫炮局的缺陷弥补了,使此局的阵势变得颇具威胁。从这种布局的演变上,不难发现胡荣华是吸取了兵法上集中优势兵力的理论精髓而加以运用的。

  1966年全国赛,胡荣华又祭出飞象局,也取得了惊人的战果,获胜率竟达百分之百。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飞象局是一种防守型的布局。然而胡荣华自1964年以来,对飞象局进行了精心的雕琢,使其变守为攻,别开生面。胡荣华曾说:“布局是攻是守,要看弈者所摆棋子的位置。”这一真知灼见,推翻了几百年来的陈规,对今后如何辩证地分析棋艺,开辟了新的道路。

  以后的几年里,他又创新了斗顺炮、屏风马兑车、高左炮、中炮过河车、屏风马左象横车、鸳鸯炮和龟背炮。更值得一提的是,胡荣华吸取了国际象棋判断布局的哲理和日本围棋巧妙调动走子顺序等理论,别出心裁地创新了反宫马的招数,使它成为弈林一绝。

  善战者求之于势

  胡荣华的另一超人之处,是在态势上寻求取胜之道。棋手的风格因人而异,有稳健的,有骠悍的,也有细腻的。胡荣华根据不同对手的棋风而寻求不同的态势。对稳健的棋手寻求的态势,有如暴风骤雨。这样,就迫对手不得不到悬崖上跟他拼杀,令人没有回旋余地。对骠悍的棋手,胡荣华精心布下的态势形同巨蟒缠身,以柔劲克制对方的刚劲。而对细腻的棋手,胡荣华则故弄玄虚,将态势搞得扑朔迷离。这样,好使对手如坠五里雾中,难展其细腻之长。稳健的棋手被迫拼杀,骠悍的棋手被迫纠缠,细腻的棋手被迫犹豫不决,结果就不能以己之长跟胡荣华角逐,怎能不屈居下风呢?

  胡荣华寻求态势,除根据对手的风格外,还考虑当时的形势。如第二届“五羊杯”中国象棋冠军赛时,胡荣华先负一局给湖北柳大华,最后一盘决战,他怕柳大华全力求和,故采取让柳大华有冲杀之机的态势,然后捕捉战机擒敌制胜,迫成平手,导制后来加赛并终于夺杯。

  为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己方发展,胡荣华采取的心理战术也是十分成功的。第四届全运会决赛,胡荣华最后一场对北京傅光明,只有获胜才能十次卫冕成功。战幕拉开,傅光明摆下中炮,胡荣华思考了好几分钟也未应招。为什么第一步棋就要那样地深思熟虑呢?人们摸不着头脑,傅光明也不知道胡荣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随着时间的推移,傅光明的警惕性逐渐丢失了。在傅光明深信胡荣华举棋不定时,胡荣华却飞快走子,而且走的阵势又正好是傅光明最擅长的。所以傅也跟着飞快走子。当胡荣华猝然发出致命的新变杀招时,傅便措手不及了。这样从心理上迷惑对手,是棋艺战略上的一个创造,将使对弈者间的斗智跃至新的高度。

  胡荣华采取的心理战术,还有使对手丧失自信心之妙。1980年全国象棋预赛,东北虎王嘉良出人意外地走“仙人指路”布局。“仙人指路”是以柔克刚的布局,罕为骠悍棋手所采用。胡荣华见此并不急于过招,而是提起皮包翻了半天,拿出眼镜戴上,望一下棋盘,又望一下王嘉良。然后,又收起眼镜,侧头从那边看看棋子,又从这边看看棋子。他那神态与动作,好象对王嘉良说:你敢跟我斗仙人指路?!又象怀疑王嘉良走错了棋子。这样就造成对手对其摆下的阵势产生莫名其妙的怀疑心理。

  在寻求态势上,胡荣华对将要出现的决战是充满必胜信心的。70年代中期,胡荣华与广东名手李广流的一局弈至中盘时,形势呈胶着状况,眼看难以取胜。可是,胡荣华宁愿退马保持复杂局势,也不肯和,终于捉住战机,置敌于死地。

  无论是开局、中局或残局的态势,胡荣华都蕴藏着各式各样的杀手。他时而如飞瀑天泻,长驱直入;时而如抽丝剥茧,逐步蚕食;时而轻盈飘逸,着法潇洒;时而惊雷动地,攻杀凶狠,曲尽求势之妙。

  胡荣华能从态势上取得惊人的成就,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棋艺全面,技臻上乘。二是足智多谋,精通韬略。三是坚定信心,不屈不挠。没有信心,就无法洞察态势,亦难以运用态势,自然就更不可能主动制造态势了。

  惊人的“电脑”

  蒙目交锋是胡荣华的杀手锏。在七十年代,胡荣华创造的蒙目同时对弈14盘棋的纪录,至今未有人打破。一盘棋有32个子,14盘就有448个子,每个子所引起的变化,那就无法推算了。“河界三分阔,计谋万丈深。”胡荣华能蒙目施展杀手神招,明目实战,自然更加厉害。上海名手徐天利曾说:“小胡的脑袋里装着一千几百盘棋,好比计算机似的,需要什么资料,马上就可拿出来。”

  1978年全国比赛,胡荣华为了追赶遥遥领先的杨官,出人意料地采取平时极少使用的屏风马横车出马的险招,来对付广东名手李广流。原来在他的记忆中,李广流没有较量过这种阵势,所以以此出奇制胜。

  第一届“五羊杯”上,胡荣华对柳大华和杨官弈的招法是何人在什么时候创造的,以后经过多少次演变,直到新招的奥妙,都能一一加以详述。可见他这个“电脑”里装的“数据”还真的不少呢!

  另一次,柳大华在“五羊杯”大赛中与胡荣华争夺桂冠时,效法日本围棋“手割”原理,故意调乱走子顺序,并用扑朔迷离的方法掩护撒开的罗网。尽管如此大放烟幕,但在胡荣华“电脑”中的“警钟”已经响了。他洞悉柳大华施展的招数,是河北李来群威震亚洲城市名手邀请赛的杀手锏,因而抢先变招,防患于未然,将战斗导向有利于己的新态势。

  胡荣华将我国名家名派的招数熟记,并加以融会贯通,使他的创新布局能够披荆斩棘,所以20年来,他降住“东北虎”,力挫“南霸天”,折服“蜀中仙”,卫冕“十连霸”。终于能象苍鹰那样翱翔于群山之巅。

Number:4857

Title:托尔斯泰家族

作者:远方

出处《读者》:总第35期

Provenance:书讯报

Date:1984。2。15

Nation:

Translator: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望族。托尔斯泰,俄文是丰富的意思。1353年,一个名叫英特立斯的人从立陶宛王国迁入车尼格夫城,任该城军事首领。为了表彰他效忠君主的行为,莫斯科大公华西里赐予他优厚的赏金,授予他“托尔斯泰”这个雅号。1642年,这个家族中的瓦西里·托尔斯泰让儿子安德烈跟有财有势的俄国富翁、沙皇的内亲密洛斯拉夫斯基之女通婚,从此托尔斯泰家族便官运亨通,飞黄腾达起来。托尔斯泰家族中出现过好些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作家和美术家。十八世纪时,彼得大帝起用有学识、通世故,能跟欧洲人打交道的外交人材,这个家族中的彼得·托尔斯泰(16451729)就被提拔为俄国驻君士坦丁堡宫廷大使。为捍卫俄国的利益,他多次被监禁在阴湿的地牢里。为效忠沙皇,他又运用外交手腕阴险凶狠地刑讯杀害了彼得大帝的违命儿子亚历克赛。于是,他被封为伯爵。象彼得·托尔斯泰这样雄心勃勃,机智干练的人物在后来一百多年里又出现好几个。到了十九世纪,托尔斯泰家族地位的显赫达到了顶点:亚历山大是战胜拿破仑的有功之臣;菲奥陀是俄罗斯帝国艺术学院的主管人;狄米特里是尼古拉三世时期的教育部长……

  这个家族也出过几个怪人。特别是那位艺术学院的名画家菲奥陀·托尔斯泰,生性怪戾暴虐。1803年他作为沙俄帝国出使日本使团的随员,途中他的野蛮行为激怒了舰长,被驱逐出团。他带着一只形影不离的猿,流落在阿拉斯加海岸外的荒岛上,跟当地土著交朋友。在漫长的归途中,他搭船、步行、骑马,渡过大洋,横越西伯利亚,终于回到彼得堡。这段奇遇使他得了个“美国人”的雅号。他的挚友、诗人普希金还在诗中颂扬过他。

  托尔斯泰家族中,除了写出《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等名篇的列夫·托尔斯泰外,还出现几位名扬俄国和世界的文学家:康斯坦丁诺维奇·托尔斯泰(18171875)是诗人和剧作家;阿·尼古拉耶维奇(18821945)曾写过《苦难的历程》。目前流亡在国外的托氏家族中也有个把出了名的人物。例如1935年出生在英国的尼古拉·托尔斯泰既是作家又是历史学家,至今仍在写作。最近他写了一部名叫《托尔斯泰家族》的书,叙述托氏家族迷人而复杂的历史,富于情趣,为研究托尔斯泰及其同族人提供了一些未被发掘过的历史资料。

Number:4858

Title:用“中国”命名的发明

作者:余俊雄

出处《读者》:总第35期

Provenance:科学生活

Date:1983。6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我们历史悠久的伟大祖国有许多举世公认的发明和发现,有的传到国外,那里的人们为了纪念它的故乡,就以“中国”来命名。如果你翻一翻英文字典,你就会发现,在中国这个词条下,记载着:不倒翁中国翻斗者,墨中国墨水,白铜中国石,豇豆中国豆,长城中国的大墙,虫白蜡中国蜡,楝树中国果树,麻中国草,月季中国蔷薇花,桐油中国木本油,青菜中国菜,“世界珍果”中华猕猴桃,青中国蓝色,锌白中国白色……至于用中国人名命名的发明创造,那就更举不胜举了!

  中国瓷器

  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一个词“China”,这是世界人民对我国古代文明的高度赞誉。在西方家庭里,都为能有一件中国瓷器作摆设或为有一件瓷器用具而自豪。

  瓷器是在古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恩格斯说:“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