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21部分

读者十年精华-第121部分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以后,凉爽的喜雨从天而降,浇洒着干裂了的大地。花草很快萌发,绿树披上盛装,象群又有了可口的食物,很快一个个胖了起来。

  雨水使荒野复苏,雨水也招来了热带恶疾的蔓

  延。居然有百多头大象在尚未饱享青草嫩芽的美味之前,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十分惋惜的是库莉也离开了这个家族。家长的职务当然地落到海拉的头上。但海拉却是一头威严的象。在纽约动物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和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援助下,我们再次对非洲象群进行考察。传说乌干达、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是世界象牙的供应仓库,所以我们先到那里。

  3月,伊恩和他的两个同事从内罗毕的大本营飞往乌干达的瓦文佐国家公园。他们的眼睛被那大煞风景的象骸所笼罩,从来也不敢想象仅在15分钟内就清点出78具遗骸,而见到的活象只有58头。然而在库拉拉干国家公园尼罗河南部的延伸地上竟有900多具象尸横躺着!象牙全被砍走,尸体成为无数兀鹫的美餐。

  象牙经偷猎者转入贩子之手,最后进入内罗毕的珍宝商店就算合法化了。一天早晨,我们来到一家最大的商店,一个印地安职员接待了我们,把我们带到后屋。那儿两个非洲工匠坐在炽热的大灯泡下,一个拿着牙科医师的钢钻在截开的象牙片上刻着同样人形的脸谱。地上落了一堆碎牙片和尘土。

  “主人怎么处理这些废牙料呢?”我们问。

  “我每天晚上把它装进一个提包里,他拿回家去铺在走道上。”牙雕师说,“你知道吗?这样能使通向他屋子的走道漂亮起来。”

  当我向店员提出想拿点碎片的时候,他警告我说:店主会把你抓起来的。

  非洲之象的故事,可能会有一个愉快的结尾,但是要看人们的抉择。难道那些庞然大物,没有自由地跨越莽原、河流、森林的权利吗?

Number : 390 

Title :中国人姓氏的来历

作者 :杨信宏

出处《读者》 : 总第 19期

Provenance :《中国建设》

Date :1982。11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在中国,一般每人都有姓。人们初次交往,彼此总要先问:“您贵姓?”可见姓氏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交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

  我国到底有多少姓,至今尚未有一个精确的统计数。俗称“百家姓”,其实在明朝(1368…1644年)时就已有3000多个姓了。姓的形成有其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的忌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各种原因而变化。因此,我国姓的来历,几千年来变化多端,说法不一,但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姑、姬、姜、妫、姒等。

  二、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

  三、以古国名为姓。虞、夏、商朝都有个汪芒国,汪芒的后代乃姓汪;商朝有个在泾渭之间的阮国,其后代便姓阮。

  四、以封地为姓。造父被周武王封到赵城,他的后代便姓赵;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因而姓翁;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邢国为邢侯,他的后代便姓邢。

   五、以官职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

  六、天子赐氏,以 号为姓。如周穆王死了一个宠姬,为了表示哀痛,赐她的后代姓痛;周惠王死后追 为惠,他的后代便姓惠。

  七、以祖辈的字为姓。如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孙便姓游;鲁孝公的儿子子 ,字子臧,其后代便姓臧。

  八、因神话中的传说为姓。传说舜时有个纳言是天上龙的后代,其子孙便以龙为姓;传说神仙中有个青鸟公,后人便也有姓青鸟的。

  九、因避讳或某种原因改姓。比如战国时代田齐襄王法章的后代本姓田,齐国被秦灭了,其子孙不敢姓田而改姓法。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明代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并当了皇帝(即明成祖),当时号“靖难”,而太监马三保因“靖难”有功而被赐姓为“郑”;后他改名为郑和。

  十、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复杂化,有些姓则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姓单于。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像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Number : 391 

Title :论北美的“野蛮人”

作者 :富兰克林

出处《读者》 : 总第 19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美国

Translator :徐云

  印第安人年轻的时候是猎手,是战士,老年时就当顾问,因为他们的一切事务是由一些年高德劭的人通过磋商来解决的。没有暴力,没有监狱,没有官压民服,也没有刑罚。所以,他们一般学习讲演术,口才最好的人威望最高。印第安妇女耕种土地、做饭、养儿育女,而且把一切公共事务都铭记在心上,又口传给后代。男女之间这种不同的分工被认为是天然而光荣的。由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人为的需求,所以他们就有充分的闲暇通过交谈来提高自己。我们的这种忙忙碌碌的生活方式,同他们的生活方式比较起来,他们认为是卑贱而低下的。从知识来说,我们以为自己了不起,他们则认为既无道理,又无价值。1744年弗吉尼亚政府和6个部族在宾夕法尼亚签订“兰开斯特条约”时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主要的事情都解决了之后,弗吉尼亚政府口头告知印第安人说,威廉斯堡有一所大学设有一笔专门供印第安青年受教育的基金。因此,如果这6个部族选派6个印第安青年到那个学院去学习,政府将负责妥善为他们安排食宿,并且和白人一样受到同样的教育。印第安人有一条规矩,当天的提议当天不做答复,他们认为那样做是轻率的。为了表示尊重,他们把它作为一个重大的问题来考虑。因此他们第二天才作出回答。他们的发言人讲话一开始就对弗吉尼亚政府给予他们的这种好意表示深深的谢意。“因为我们知道,”他说道,“你们对你们的高等教育是高度赞赏的。我们也知道我们送年轻人去受教育,你们要花很多很多的钱。因此,你们的提议完全是为我们好,我们当然是很感激的。你们可别见怪,我们对你们的教育也有一些体验。从前,我们有一些年轻人是在北方各省的大学中培养起来的。他们学习了你们的全部学科,但是当他们回到我们的部落后,脚不能跑路,对于林中生活之道也一窍不通,忍不了饥,受不了冻,不会搭棚子,不会猎鹿,也不知道杀敌,讲起自己的语言来结结巴巴。因此,既不能当猎手,当战士,也不能当参谋。他们简直是一些废物。我们尽管谢绝了你们的建议,但并不是不领情,而且为了表示谢意,如果弗吉尼亚的先生们把他们的子弟给我们送上一打来,我们将非常认真负责地教育他们,给他们传授全部知识,让他们全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因为经常有机会召集公众集会,他们就学会了怎样把会场组织得井井有条又合乎礼仪。老人们都坐在最前几排,战士次之,妇女和小孩坐在最后。妇女的职责就是准确地观察会议的过程,牢牢记在脑子里(因为他们没有文字),再讲给他们的孩子听。妇女就是会议的活记录。她们甚至还能记得住100年前的传统和所签订的条约的条款,这些条款同我们的记载一对照,我们总是发现准确无讹。谁要发言就站起来,大家肃然静听。当他发言完毕坐下去以后,他们还给他五、六分钟的时间去想一想,如果有遗漏。或者还要补充说点什么,他可以再度站起来发言。打断别人的讲话,哪怕是在一般交谈中,也被认为是非常失礼的。这和“文质彬彬”的英国下议院的行为是多么不同啊!下议院是难得有一天不发生混乱的。

  这些“野蛮人”在谈话中所表现的礼貌实在是太过头了,因为当面反驳或否定别人所说的话是不允许的。

  一位瑞典牧师有一次把萨斯奎哈纳的印第安酋长们召集起来后,就对他们开坛讲道。他对他们讲解我们的宗教形成的主要历史事实,比如我们的开天辟地的老祖宗是因为吃了个苹果而堕落、基督降生来补救这一过错,还讲了基督的奇迹和受难等等。当他结束他的说教时,一个印第安演说家站起来感谢他。“您所说的一切,”他说道,“都是非常之好的。吃苹果的确不好,最好是先把苹果压成果汁。您不远万里到这儿来,把您从你们的母亲那儿听来的故事讲给我们听,我们不胜感激。作为报答,我也告诉您我从我们的母亲们那儿听来的故事。开初,我们的祖先仅仅以食肉为生。如果他们打猎一无所获,就要挨饿。有一次,有两个年轻的猎手打到一头鹿,他们就在林中生起火来烤鹿肉吃。当他们正要饱餐一顿时,他们看见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从天上降下来,坐在您看得到的那远处一片青山中的一个小山丘上。这两个猎人互相议论说,这一定是闻到我们烤鹿肉的香味而想吃烤鹿肉的精灵,咱们给她点吃一吃吧!他们给了她一条鹿舌头。这位精灵吃得津津有味,就对他们说:‘你们的好心会得到好报的。13个月以后再到这儿来吧!那时你们会发现一种可以供你们和你们的子孙万代食用的东西。’他们照着这个精灵的话做了。13个月之后再到那儿去时,他们惊奇地发现一种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植物。这种植物从那时候起就一直在种植,对我们非常有用。精灵右手摸过的地方长出了玉米,她左手摸过的地方长出了黄豆,她坐过的地方长出了烟草。”这位好牧师听得很腻味,说道:“我对你们讲的都是神圣的真理,而你刚才讲的只是个寓言,是虚构的故事,甚至是胡说八道。”这位印第安人生气了,回答说:“兄弟,看起来您的朋友们在您受教育时没有尽到责任,他们没有好好地教教您普通礼貌中的最根本的规矩。您看我们,我们就懂得这些规矩,而且按这些规矩去做。您说的一切我们都相信了,我们说的,为什么您就不相信呢?”

  当有印第安人到我们的城镇来时,我们白人总是要走上去围观。他们希望安静地做自己要做的事,而我们却偏偏去打扰他们。他们把这种做法看做是极其粗野的行为,是在礼貌和举止上缺乏教育的表现。他们说:“我们对你们同样也有好奇心。当你们走进我们村里时,我们也希望有机会看看你们。但是为了礼貌起见,我们就躲藏在你们要经过的树丛中去偷偷地看。我们从来没有挤到你们跟前去。”

  他们要到别的村庄时也有着同样的规矩。一个陌生的过路人不打招呼就闯进村里去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此,他们走到可以听得到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