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曾谈到《诗经》有《风》、《雅》、《颂》三篇,其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后来,笔者经仔细研究发现,《诗经》的表现手法也符合首善法则。《诗经》里大量运用“赋、比、兴”,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所谓“赋”,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这里重点谈谈“兴”这种表现手法,它最符合首善的意境创造。
“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为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
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还烘托出结婚时的热烈气氛。
可以说,“兴”就是要先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和意境,然后再通过“赋、比”的手法来敷陈写实,这就是“意在笔先”。
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如此看来,《诗经》能够流传至今,并且广为人们所传扬,与其表现手法及其行文的首善的确有很大的关系。
在《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七摛孟获的故事。诸葛亮之所以七擒七纵,是为了让蛮兵心服,只有使其心服,才能使蛮兵永不来犯,并甘心俯首称臣。
这种“治人先治心”的做法,实际上也是“意在笔先”,堪称首善的最高境界。
在现代企业中,做ISO9000、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之前,都是要先转观念,这也形同是起笔之前的立意,是“意在笔先”。
夯实企业文化的基础,最关键的也在于转观念,形成企业的核心理念。只有从经营者到普通员工都有一致的理念,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齐心协力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在困境中能和衷共济,在顺境中能携手共进。
在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中,要推行一项新的工作任务,往往会举行一系列的务虚会和吹风会,这种务虚和吹风也是一种转观念的做法,以统一观念,形成上下一致的行动。
第45节:首善思维模式(14)
所以说,先有务虚后有务实,务虚是只讲理念只讲概念和原理,而务实就是讲方法、讲具体操作。实际上,这里的务虚就是务实的首善。
缺乏首善引发的问题
案例1:工作为啥没有完成
主管:月初布置给你的工作任务完成了吗?
员工:我的工作需要财务部提供数据支持,但财务部未提供,所以没有办法完成。
主管:财务部为什么不提供数据?
员工:财务部的人说,各部门的数据没有报给他们,以致无法进行汇总统计,当然就提供不出我们工作所需的数据。
主管:那你干嘛不向我及时汇报?
员工:几天前,你正出差在外,我打电话给你要求你参加财务部主持的一个协调会,你说赶不回来,不参加。
案例2:我的钱怎么少了
员工:咦,这回发的绩效工资怎么少了这么多?
主管:你上个月工作没做好,扣了你20分。
员工:我加班加点卖力干,工作到底哪里没做好?
在成功励志学和现代营销学里,有一种调适身心,促进成功的方法,叫“转变心中影像”,以对心中不好的观念进行校正,形成一种正确的和积极向上的意念。这实际也就是转变观念,是一种意在笔先的做法。
中国足球终于冲了出去,南斯拉夫籍主教练米卢功不可没。但在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时,人们不约而同想到两句话——“快乐足球”;“态度决定一切”。40多年没有冲击成功的足球竟然被两个非技术性的名词——“快乐”、“态度”所打破了。
这说起来似乎有些可笑,但细想的确蕴涵了许多首善的哲理。
誕 卓识:洞烛先机,高瞻远瞩
要取得非凡的成就,非得具备博大的胸怀和高人一筹的智识不可,那些纯粹以利润和投机为准则的企业,必定难于长久,而以远大愿景和强烈使命为感召的企业才能够一呼而百应,保持基业的常青。
在企业组织中,领导者没有智识,下属必定会盲从;领导者唯利润导向,下属必定“有奶便是娘”;领导者投机取巧,下属必定“圈钱”而走,“卷款”而逃;领导者讲究大义,下属才会被感召,以大局为重。
因此,你想要成就什么样的企业,其关键就取决于你有着什么样的智识。
不光对企业组织,对个人、家庭、政党、民族、国家,亦是如此。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下面的《盗马》故事中感受更多。
盗马
古时候,伊拉克有位国王,叫阿尔马蒙。他有匹千里马。一次,一个叫奥玛的商人路过巴格达,他看到阿尔马蒙的马,羡慕不已,提出用10个金币来换,但阿尔马蒙说就是给100个金币,他也不换。奥玛恼羞成怒,决定用诡计把千里马骗到手。
奥玛打探到阿尔马蒙每天独自遛马的路线,选了一个离城门最远、人迹罕至的地方,乔装成病重的流浪汉,躺在路旁。果然,善良的阿尔马蒙看到有人病倒路边,赶紧把他扶上千里马,打算带他进城治病。奥玛装作有气无力的样子指了指地上的包袱,阿尔马蒙把他的包袱拾起来,系在马背上。奥玛又指了指远处一根木棍,阿尔马蒙以为这是流浪汉的拐棍,忙转身去捡。奥玛趁机夺过缰绳,纵马逃走。
阿尔马蒙跟在马后面追了很久,终于跑不动了。奥玛知道奸计得逞,便想奚落奚落阿尔马蒙。他勒住马,得意洋洋地对阿尔马蒙说:“你丢了千里马,连一个铜子儿也没得到,都是因为太慈悲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马可以归你,但我有个要求,”阿尔马蒙大声说,“别告诉人们你骗走千里马的方法。”
奥玛哈哈大笑说:“原来国王也怕别人嘲笑!”
“不。”阿尔马蒙喘着粗气回答,“我是担心人们听说这个骗局后,会怀疑昏倒在路边的人都是骗子、强盗。说不定哪一天,你我也会染疾,倒卧路边,那时,谁来帮助我们呢?”
听了这话,奥玛一声不响地掉转马头,奔回阿尔马蒙身边,含泪求他宽恕自己的罪过。阿尔马蒙不计前嫌,请奥玛回王宫,像贵宾一样招待他。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奥玛后来成了伊拉克历史上最受爱戴的大法官之一。
第46节:首善思维模式(15)
国家要兴盛,民族要复兴,非得具备这种首善智识不可,只有具备这种着眼大局的智识,才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长久繁荣。历史上卓越的领袖人物,也无不具有非凡的高瞻远瞩、洞烛先机的能力。一个人没有远见卓识是不可能获取成功的。
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事情看得远,见识高,成功的可能性就大。高瞻远瞩者的远见卓识,不仅能体现出见识的超人,而且能体现出气魄的不凡,学识的渊博,襟怀的宽广,志向的远大。
诸葛亮的《隆中对》纵论天下大势,就是一篇经典的高瞻远瞩之作,表现了过人的智识。诸葛亮首先就认为,自董卓之后,原来的汉王室基本上气数就已经到头了,刘备虽然是“帝室之胄”,但试图在原来的汉王室的基础上去恢复汉王室的机会基本上消失。
同时,乱世的出现,才可以再造江山,否则赶上“文景之治”的开明盛世,想法去谋个一官半职就是了,即使是“万夫不当之勇”、“经天纬地之才”也只好在大局势面前臣服。
有人说“事在人为”,“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只能相对的来看。但机会来了,并不是谁都可以利用,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也需要在大局观下来看。
相比于政治上的更迭,市场变化的周期要小得多,理论上说在一个三五年的战略周期里面,企业是可以做好准备“逮”机遇的,这需要对局势发展的洞察能力,有幸运的成分,但不完全是。
同时,局势的发展演化也有固有的规律,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是对局势变化的一个粗略概括,产业同样有产业周期说。发展规律的存在对战略制定的意义在于:你希望苟安于某一个中间状态的位置是非常不稳固的。
所以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是一个立国的大战略,而不单纯是一个三分天下。而只有以其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弥补蜀国内在的劣势而进入统一状态,才真正能建立其百世基业的“壁垒”。
所以分析环境,第一是发现环境中可以利用的机遇在什么地方,第二是预测局势发展的轨迹。
无论多聪明、多有见识的人,也必须胸怀大志,与时代需要和历史潮流合拍。有志,见识就有了用武之地;有识,志就好比如虎添翼。因此,有无志识,往往决定一个人成才方向的正确与否,以及前进动力的大小和持久程度。
在企业组织中,远见决定着管理者的工作能力,管理者的卓识和远见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只有管理者对未来的目标有个清晰、明确的看法,并能描绘出未来前景的具体样子,点燃人们的工作热情,才能驱使人们不断地向前进取。反之,如果管理者一旦失去了远见,就只能目光短浅地看待问题,最终将一事无成。
远见并非凭空产生的毫无根据的遐想,它是从我们在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和周围人们的经验中,通过总结融合而成的。远见最有价值的特色之一,就是它像一块坚固的磁石,具有吸纳和联合他人的强大作用。
“本田”未雨绸缪:变危机为商机
日本本田汽车风靡全球,世界每80辆轿车中就有一辆是“本田”牌的。但令本田公司扬名天下的起先却是本田摩托车。本田摩托车不仅在日本国内是龙头老大,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这一切首先应归功于它的创业者——素有“本田之父”之称的本田宗一郎。
本田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决策也是存在风险的。在20世纪70年代初,本田摩托车在美国正畅销走红时,本田宗一郎却突然提出“东南亚经营战略”,倡议开发东南亚市场。此时,东南亚经济才刚刚起步,生活水平较低,摩托车还是人们敬而远之的高档消费品。许多人因此对本田宗一郎的倡议迷惑不解,纷纷表示极力反对。
这时,本田拿出一份详尽的调研报告说:“美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衰退,摩托市场的低潮即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