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云路10温情马俊仁-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员,干脆别干。再一个就是刚才说的,该顺的要顺,该拧的要拧。顺不够不行,顺多了也不行。不拧不行,拧多了也不行。还有一个,就是人和狗一样,一定要一碗水端平,谁也不能伤着。对运动员,你得个个儿喜欢,即使你心里有点偏心眼,也绝对不能露出来伤了人。要不你就别当这个家长。马俊仁这样连狗带人地说了一番,最后一句话:要让我训练狗去国际打比赛,我也要争取升国旗奏国歌。
有人来买獒,打断了我们的谈话。
三四个人开着车来的,和马俊仁谈来谈去,最后花了不少钱买下一条差不多算得上他顶级的獒崽。马俊仁来龙去脉给对方讲清了这条獒崽的血统,爹是谁,妈是谁,又管了对方几年防疫,临走一高兴,还搭着送了对方一条普通一点的獒崽。刚刚满月的两个獒崽毛茸茸的像小熊一样,来人抱在怀里千恩万谢地拉着走了。
马俊仁对我解释道,他养藏獒不图挣钱,图以后真退休了有点事干。早期往里投了不少,要培养新品种,要交朋友,要支持俱乐部,要出国打比赛,不挣钱无所谓,以后能不赔不挣发展起来就行了。
马俊仁招呼我进屋:你别在藏獒这儿绕了,往下就问正经的吧。
一到屋里坐下,作者就单刀直入:我想听你先讲讲从小最真实的身世。
一听这话题,马俊仁一口又一口抽烟沉默了好一会儿,说:你看着我现在懂训练学、营养学,能拿金牌夺银牌,可我现在对你说句话,我从小就研究营养学,你信不信?
作者稍有些愣。这并不是我很愿意听到的说法。
马俊仁隔着烟雾盯了我一眼:你是不是觉得我吹牛?
作者有些迟疑,没有回答。
马俊仁长长慨叹了一声:我从小研究的是反营养学。
我有些惊讶:反营养学?
马俊仁说:小时候吃不饱饿肚子的时候,就经常琢磨一个玉米饼子怎么顶两个饼子吃。
我心中有一种隐隐的震动。
马俊仁说:说来说去,我是在琢磨让消化系统消化不了那个饼子,在胃里多待一会儿,那还不是反营养学?我当时还真琢磨出一整套规律,那足能让现在的减肥专家们研究一番。
我盯着马俊仁问:这种经历你没对人谈过吗?
马俊仁说:谈什么?谈起来,自个儿太辛苦。再说,这年头谁顾得上关心别人怎么过来的?
马俊仁说完便深深埋到烟雾中沉默了。
大山里的孙悟空
马俊仁终于一点点对我打开他心灵之门。
我们也便开始对马俊仁进行更直截了当的考察与剖析。
作者在“前言”中曾经提到作者的另一部著作《童话人格》,认为马俊仁有“孙悟空情结”。现在,我们就可以正式提一提这个话题了。这对于我们透视马俊仁无疑会提供一个新视角。
所谓“孙悟空情结”,是作者在解析中国神话故事《西游记》时发现的。
《西游记》是一部老少咸宜、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人们读了几百年,并没有发现里边的全部奥秘。说起《西游记》为什么读来引人入胜、激动人心,一般人把它归为一个想像力丰富的神怪故事。也有学者深刻一步,说这是反映了被压迫人民反抗统治阶级的造反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就是向统治秩序的挑战。还有种种剖析,虽然都有某种层次上的道理,但并没有道出《西游记》为何如此激动人心的根本奥秘。
我们可以回想自己的阅读感受,特别是在童年青少年阅读《西游记》时的感受,一定会从对孙悟空的认同中获得种种兴奋,而当孙悟空遇到冤屈时,我们常常有一种深刻共鸣。记得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播放时,很多小男孩看到孙悟空被唐僧冤枉打发回花果山时,眼里充满同情的眼泪。那时候,小男孩们自己就是孙悟空。
正是这一情景,触动作者对《西游记》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重新解析。
作者发现,《西游记》并非写了一个与我们世俗生活无关的神怪故事。
其实,它是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为男人的一生。
在这里最重要的人物关系,就是孙悟空与如来佛、与观音菩萨。
可以说,如来佛是一个父亲的形象,观音菩萨是一个母亲的形象。抓住了这个父、母、子的关系,你就能整个重新看到《西游记》故事的真正含义。
一个石猴从石头中蹦出来,赤条条出现在天地间,那不过在象征一个婴儿的诞生。它在花果山与群猴们无忧无虎的玩耍,不过象征男孩有过的童年。后来,孙悟空又飘洋过海学习本领,不过表明儿童最初开始学习。而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表明男孩到了一定阶段那种无法无天的调皮造反。那时,天宫所象征的整个社会秩序在他眼里都没有权威。大人的世界最初想哄劝住他,封了他一个弼马温,没有哄住,又给了一个齐天大圣称号,结果还没哄住。哄不住又压服,压服又失败。在任何力量都无法制约他时,如来佛以一个父亲的形象出现了。在与孙悟空讲理不成的情况下,父亲只能用压服的手段,将巨掌化成五行山,把孙悟空压在了下面。然而,父亲压服儿子,并非想让他永不翻身,这时,观音菩萨就以母亲的形象出现了,她连说服带哄劝,将孙悟空从五行山下解脱出来,给他指出了一条去西天取经的道路。在如来佛、观音菩萨这对严父慈母的配合下,调皮捣蛋无法无天的孙悟空走上了正经的人生道路。他去西天取经,实际上是去父亲如来佛那里取经,这不过是象征着一个男孩子开始走上与父辈一样的人生之路。孙悟空取经途中战胜九九八十一难,不过象征着一个男孩斗智斗勇、奋斗人生的艰难历程。他最终到达西天取经,不过是表明他成功了,得到了如来佛也即是父亲所象征的整个现成社会的承认。
当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重新看待《西游记》这个神话故事时,我们发现,一切都象征得十分周到。吴承恩也许并不是自觉这样做的,但是,他也是一个由调皮捣蛋儿童阶段成长起来的男人,他被周围千千万万类似的男人的故事所塑造。当他试图编一个孙猴子的神怪故事时,自身的人生体验及社会的人生模式便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他的艺术想像中。
有心的读者当然还可以去看一看《童话人格》中的专门论述。
其实,仅仅刚才这段简单讲述,也会使朋友们找到重新透视《西游记》的眼光。往下,我们在对马俊仁人生的剖析中,会看到马俊仁也是一个孙悟空。
马俊仁具有孙悟空的主要情结和特征。
但是,此孙悟空和彼孙悟空是不一样的。
马俊仁的许多特点,并非《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能够笼而统之。
人生绝非简单化的。人生十分奥秘。
马俊仁出生于1944年10月28日。据他说,确切时间是1944年阴历六月初五,只不过当时农村户口普查写成那样,也就那样了。出生地点是辽宁省辽阳市塔子岭乡滚子沟村。其实,出生的时候,他还没到滚子沟村,在更荒远更高一点的山上。那一片山就是千山山脉的余脉大黑山。
马俊仁家族几代都很穷苦。太爷爷领着爷爷这一辈兄弟几人到大黑山落户。整个山坡北坡上,一个山沟是一家。爷爷兄弟六人,便占了六条山沟立了六家。最南边的山沟是马俊仁五爷。过来第二个山沟是排行老六的马俊仁爷爷。往北四爷、三爷、二爷、大爷。一个山沟一家,开荒种地。地是东一片西一片,大的房屋那么大一块,小的巴掌大一块。房子拣个稍稍避风的低凹处挖个坑搭盖起来。除了种地,更主要靠采药材打野兽。山上狼豹都有,小野兽也不少,听说还有过老虎。
山上除了马家这一大家六小户,再没有其他人。要是到了门前山沟里,兄弟之间也分开了距离,独自一小家。惟一做伴的是狗。
马俊仁说他从小就与狗做伙伴。
小时候长在爷爷奶奶身边,会走路了,就脚踩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上。更会走路了,就跟着爷爷上山采药。问他有没有过儿时快乐玩耍的记忆,作者希望寻找一下这个孙悟空花果山时代的童年。马俊仁说记不得什么,只记得跟狗玩,还有光着屁股在爷爷采回来的药材堆上爬啊跳哇。记得有一回在药堆上尿上尿了,妈妈说,这是药材,不能随便尿尿。他便撅着小鸡鸡另外找地儿了。还记得有一天,国民党军队来抓父亲带路。父亲跑了,母亲抱着他坐在碾子旁。国民党兵翻来覆去揍母亲,让她说出父亲去哪儿了?母亲就是咬着牙说不知道。
马俊仁一家就是这样很孤单地活在大黑山上。
他是大山的儿子。除了山,不知道山外有啥。
又后来,解放了,马俊仁与父母从山上下来,搬到半山处也就是滚子沟村落户。爷爷奶奶还留在山顶。大山的儿子还未走出大山,但是,八九岁的年龄已经背着书包上学了。
上学的地方在六道河,离家一二十里路。马俊仁每天天不亮就往学校跑。中间隔着一条大河,下雨天就要把裤子脱了,用腰带绑在脑袋上,双手把书包举过头顶,蹚水过河。水再大些,就要绕山爬坡躲过水去学校。在那种每天往返几十里上学的路上,我们往下还会讲到,童年马俊仁的琢磨怎么表现出后来世界一流田径教练的素质端倪。
每天二十里地放学回来,还要帮家里干活,艰苦是可想而知的。到了十岁、十一岁、十二岁,农村的什么活儿他都干了,还经常上山帮爷爷采药。
马俊仁童年的身世简单说来就是这样。
如果我们听任我们麻木的思想滑过去,就什么也没发现。
马俊仁为什么后来能够成为一个过五关斩六将、战胜种种艰难困苦取得人生正果的孙悟空呢?在穷苦的地区,一定有过许许多多同马俊仁一样穷苦的男孩子。为什么惟有像马俊仁这样不多的人后来成为佼佼者呢?
孙悟空之所以成为孙悟空,是因为他有大智大勇的品格和奋勇拼搏的精神。
如果他是一个软蛋、懦夫、低智商、笨人,那就都完了。
我们不妨看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如何能够后来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孙悟空的:第一,他天资好,聪明伶俐;第二,有过个性解放的花果山童年,充分发挥了儿童的天性,智商得到全面发展;第三,飘洋过海,找到了菩提道人,学到了本领;第四,很好的父母;第五,一定的社会条件,在孙悟空取经的过程中,天宫与各方神仙都给过不少帮助。如果缺少这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孙悟空都难能成功。
那么,如果将孙悟空和马俊仁做一个大致的并非学术化的初步对比,我们就发现,童年的马俊仁虽然穷苦,却也得到了生活的特殊恩惠。
第一,马俊仁天赋也很好。他出生在一个敢于拓荒闯生活并且生命力旺盛的大家族中。太爷爷能生出他爷爷辈兄弟六人,一人占一条山沟开荒打猎,就足以表明这个家族体魄强健,精力过人。到了马俊仁这一代又是兄弟五人姐妹四人,再次表明家族生气勃勃的血脉。
第二,根据马俊仁记忆寥寥的叙述,我们也还能看到他在药材堆上光着屁股爬上爬下的童年快乐。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虽然忙于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