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87…
六月访袁中夫摄山
怀人千佛岭,避暑碧霞颠。试问山中乐,何如品外泉?阴阴藤挂树,隐
隐日为年。坐觉凉凤至,披襟共洒然。
… 88…
望东平有感
我来齐境上,吊古问东平。雨细河鱼出,云收山鸟鸣。夭桃夹岸去,弱
柳送春行。最乐谁堪比?唯君悟此生。
… 89…
过聊城
谁道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渤海新开府,中原尽点兵。倭夷两步卒,廊
庙几公卿。不见鲁连子,射书救聊城?
… 90…
过武城
弦歌古渡口,经过欲停舟。世变人何往,神伤意不留。文章夸海岱,礼
乐在《春秋》。堪笑延陵札,同时失子游!
… 91…
其二
先师无戏论,一笑定千秋。白雪难同调,青云谁见收。春风吹细草,明
月照行舟。鲁国多男子,几人居上头?
… 92…
七言八句
自武昌渡江宿大别
疏钟夜半落云房,今夕何由见武昌?流水有情怜我老,秋风无恙断人肠。
千年芳草题鹦鹉,万里长江入汉阳。大别原非分别者,登临不用更悲伤。
… 93…
晚过居庸
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关吏不闻占紫气,行人或共说非熊。
湾环出水马蹄涩,回复穿云月露融。燕市即今休感慨,汉家封事已从容。
… 94…
元日极乐寺大雨雪
万国衣冠共一新,婆裟独占上方春。谁知向阙山呼日,正是飞花极乐辰?
寂寂僧归云际寺,溶溶月照陇头人。年来鬓发随刀落,欲脱尘劳却惹尘。
… 95…
读羊叔子劝伐吴表
三马同槽买邺都,转身卖与小羌胡。山涛不是私忧者,羊祜宁知非算无?
天堑长江权入晋,地分左衽终输吴。当时王谢成何事?只好清谈对酒垆。
… 96…
读刘禹锡金陵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怀古独称刘。千寻铁锁沉江底,百万龙骧上石头。
赋就群公皆阁笔,功成二子莫为仇。钟山王气千年在,不见长江日夜浮!
… 97…
赴京留别云松上人
支公遁迹此山居,深院巢云愧不如。自借松风一高枕,始知僧舍是吾庐。
风吹竹柏袈裟破,月满池塘钟磬虚。独有宿缘酬未毕,临歧策马复踌躇。
… 98…
李氏焚书跋 (黄节)
卓吾学术渊源姚江。盖龙溪为姚江高第弟子,龙溪之学一传而为何心隐,
再传而为卓吾。故卓吾论心隐,尊以为上九之大人;而其叙龙溪文录,则曰
“先生此书前无往古,今无将来,后有学者可以无复著书矣。”夫卓吾以孔
子之是非为不足据,而尊龙溪乃至是。由是言之,亦可以知卓吾学所从来矣。
卓吾此书外,复著有《藏书》、《续藏书》、《说书》、《卓吾大德》等书。
《藏书》述史,始自春秋,讫于宋、元;《续藏书》则述明一代万历以前事。
去岁邓秋枚购得《藏书》,李晓暾自金陵购得《续藏书》,余皆获读之。此
书则为锦州张纪庭捐赠国学保存会者,明刊本也。
卓吾曰:“名曰《焚书》,言其当焚而弃之。”明季此书两经禁毁:一
焚于万历之三十年,为给事中张问达所奏请;再焚于天启五年,为御史王雅
量所奏请。然而此本则刻于既奉禁毁以后,观焦弱侯序可知也。嗟夫!朝廷
虽禁毁之,而士大夫则相与重锓之。陈明卿云:“卓吾书盛行,咳唾间非卓
吾不欢,几案间非卓吾不适。”当时风尚如此。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王者
徇一己之好恶,乃欲以权力遏之,天下固不怵也。然即怵矣,而易世之后,
锓卓吾书者如吾今日,则亦非明之列宗所得而如何者。然则当日之禁毁,毋
亦多事尔。
卓吾为人,颇不理于谢在杭、顾亭林、王山史诸贤之论,惟袁中郎著《李
温陵传》颇称道之。余最录袁传以附于后。嗟夫!嗟夫!卓吾学与时忤,其
书且毁,记其人者或甚其词,度必有之。亭林、山史因学术之同异,至痛诋
其人,以为叛圣。若是,夫阳明之不能免于世之诋诃,固宜也。戊申三月,
顺德黄节跋。
… 99…
增补一
答李如真
弟学佛人也,异端者流,圣门之所深辟。弟是以于孔氏之徒不敢轻易请
教者,非一日矣。非恐其辟已也,谓其志不在于性命,恐其术业不同,未必
能开我之眼,愈我之疾。我年衰老,又未敢泛泛然为无益之请,以虚度此有
限时光,非敢忘旧日亲故之恩,如兄所云“亲者无失其为亲,故者无失其为
故”之云也。念弟非薄人也,自己学问未曾明白,虽承朋友接引之恩,切欲
报之而其道无由,非能报之而不为之报也。
承兄远教,感切难言。第弟禅学也,路径不同,可如之何!且如“亲民”
之旨,“无恶”之旨,种种“不厌”“不倦”之旨,非不亲切可听,的的可
行。但念弟至今德尚未明,安能作亲民事乎?学尚未知所止,安敢自谓我不
厌乎?既未能不厌,又安能为不倦事乎?切恐知学则自能不厌,如饥者之食
必不厌饱,寒者之衣必不厌多。今于生死性命尚未如饥寒之甚,虽欲不厌,
又可能耶?若不知学,而但取“不厌”者以为题目功夫,则恐学未几而厌自
随之矣。欲能如颜子之好学,得欤?欲如夫子之忘食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又可得欤?况望其能不倦也乎哉!此盖或侗老足以当之,若弟则不敢以此自
足而必欲人人同宗此学脉也。
何也?未能知学之故也,未能自明已德故也,未能成己、立已、尽己之
性故也。惟德有未明,故凡能明我者则亲之;其不如己者,不敢亲也;便佞
者、善柔者皆我之损,不敢亲也。既不敢亲,则恶我者从生焉,我恶之者亦
从生焉,亦自然之理耳。譬如父之于子然,子之贤不肖虽各不同,然为父者
未尝不亲之也,未尝有恶之之心也。何也?父既有子,则田宅财帛欲将有托,
功名事业欲将有寄,种种自大父亲者,今皆于子乎授之,安能不以子为念也?
今者自身朝餐未知何给,暮宿未知何处,寒衣未审谁授,日夕窃窃焉唯恐失
所尚,无心于得子,又安知有子而欲付托此等事乎?正弟之谓也。此弟于侗
老之言不敢遽聆者以此也。弟非薄于故旧之人也,虽欲厚之而其遭固无从也。
吁!安得大事遂明,轮回永断,从此一听长者之教,一意亲民而宗“不厌”
“不倦”学脉乎!
且兄祗欲为仁,不务识仁,又似于孔门明德致知之教远矣;今又专向文
学之场,精研音释等事,似又以为仁为第二义矣。杂学如此,故弟犹不知所
请教也,非薄之调也,念兄未必能并弟之眼,愈弟之疾也。大抵兄高明过于
前人,德行欲列于颜、闵,文学欲高于游、夏,政事不数于求、由,此亦惟
兄之多能能自兼之,弟惟此一事犹惶惶然恐终身不得到手也。人之贤不肖悬
绝且千万余里,真不可概论有如是哉!弟今惟自愧尔矣。
(《李温陵集》卷一)
… 页面 200…
与焦从吾
此间自楚倥去后,寥寥太甚,因思向日亲近善知识时,全不觉知身在何
方,相看度日,真不知老之将至。盖真切友朋,死生在念,万分精进,亦自
不知故耳。自今实难度日矣。
去年十月曾一到亭州,以无处馆宿,不数日即回。今春三月复至此中,
拟邀无念、曾承庵泛舟白下,与兄相从。夫兄以盖世聪明,而一生全力尽向
诗文草圣场中,又不幸而得力,故于死生念头不过一分两分,微而又微也如
此。且当处穷之日,未必能为地主,是以未敢决来。然念兄实不容不与弟会
者。兄虽强壮,然亦儿于知命矣。此时不在念,他年功名到手,事势益忙,
精力渐衰,求文字者造门日益众,恐益不暇为此矣。功名富贵等,平生尽能
道是身外物,到此反为主而性命反为宾,奈之何?我与兄相处,惟此一事,
故不觉如此。
(《李温陵集》卷二)
… 页面 201…
复耿中丞
四海虽大而朋友实难,豪士无多而好学者益鲜。若夫一往参诣,务于自
得,直至不见是而无闷,不见知而不悔者,则令弟子庸一人实当之,而今不
幸死矣!仆尚友四方,愿欲生死于友朋之手而不可得,故一见于庸,遂自谓
可以死矣,而讵意子庸乃先我以死也耶!兴言及此,我怀何如也!公素笃于
天伦,五内之割,不言可知。且不待远求而自得同志之朋于家庭之内,祝余
之叹,岂虚也哉!屡欲附一书奉慰,第神绪忽忽,自心且不能平,而敢遽以
世俗游词奉劝于公也耶?今已矣!惟念此问学一事,非小小根器者所能造诣
耳。夫古人明以此学为大学,此人为大人矣。夫大人者,岂寻常人之所能识
耶?当老子时,识老子者惟孔子一人;当孔子时,识孔子者又止颜子一人。
盖知已之难如此。使令弟子庸在时,若再有一人能知之,则亦不足以为子庸
矣。嗟嗟!勿言之矣!今所憾者,仆数千里之来,直为公兄弟二人耳。今公
又在朝矣,旷然离索,其谁陶铸我也?夫为学而不求友与求友而不务胜己者,
不能屈耻忍痛,甘受天下之大炉锤,虽曰好学,吾不信也。欲成大器,为大
人,称大学,可得耶?
(《李温陵集》卷二)
… 页面 202…
答周柳塘
耿老与周书云,“往见说卓吾狎妓事,其书尚存,而顷书来乃谓弟不能
参会卓吾禅机。昔颜山农于讲学会中忽起就地打滚,曰: ‘试看我良知!’
士友至今传为笑柄。卓吾种种作用,无非打滚意也。第惜其发之无当,机锋
不妙耳。”又谓“鲁桥诸公之会宴邓令君也,卓吾将优旦调弄,此亦禅机也,
打滚意也。盖彼谓鲁桥之学,随身规矩太严,欲解其枷锁耳。然鲁桥之学,
原以恭敬求仁,已成章矣。今见其举动如是,第益重其狎主辱客之憾耳。未
信先横,安能悟之令解脱哉!”又谓“卓吾曾强其弟狎妓,此亦禅机也。”
又谓“卓吾曾率众僧人一嫠妇之室乞斋,卒令此妇冒帷簿之羞,士绅多憾之,
此亦禅机也。夫子见南子是也。南子闻车声而知伯玉之贤,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