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火烧新野 >

第25部分

火烧新野-第25部分

小说: 火烧新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又非点赵云不可呢?因为他想过了。主人面前不过这几个人,关、张都有了差使走了,这一令一差非赵子龙不可。他也晓得赵子龙这个人胆大心细,行方智圆,与主人情深义厚,堪当此任。只好叫他领这个令,领这一差。这一刻怎么又舍不得赵云?因为他晓得,赵云这一差要吃大苦,说不定根根毛孔要出血汗,万一出了大事,赵云不保怎么办?所以他心里伤悲舍不得赵云。看着赵云已经下去远了,过了甬道钥匙弯,看不见了,诸葛亮才止住了哭。随即叫人拿暖布来,擦了擦脸。“主公!亮同主公收拾收拾,我们一起奔襄江渡口,过襄江,领百姓逃难。”刘备点点头。
  先生就叫童儿代他收拾,外面有人代诸葛亮把四轮车准备好。刘备呢,他的行囊箱笼,自有人收拾齐全。几个文人,也各自收拾,都有挑夫担着。先生这一刻查点了:“官儿,还有多少兵丁?”“还剩四千人。”怎么还剩四千人?你这个帐算错了。刘备共有八千兵,张飞调走三千,赵云调走三千,去掉六千,该派还剩两千。不,诸葛亮上场发令是在新野县发的,现在在樊城发令了。樊城有守城兵二千,并在一起,共计一万。所以现在去掉六千,还剩四千。
  诸葛亮跟主人带着众人出外。先生上车,刘备上马,众人上骑,赶奔教场,把四千兵丁带着,还有偏牙将佐跟着,担夫担挑着他们的行李箱笼,他们一路出城了,赶奔襄江渡口。

四、携民渡江
刘备、诸葛亮率领众文武,带领四千兵丁出城上路,看着新、樊两县的百姓携家带眷,在往前奔走。众百姓见了刘备、诸葛亮的车马,就有人喊了:“皇叔到,让让啊!”百姓让出一条路来,让刘备、诸葛亮通过。他们到了襄江渡口,有张飞前来给哥哥跟军师见礼。张飞已把官座、马渡、随舟准备好了。人上人船,马上马渡,糜竺、糜芳、孙乾、简雍都随刘备登上官座。随舟中还有空着的,当即多带一些百姓渡过去。
  在官座船头,有人摆了马扎子,刘备、诸葛亮坐定,糜竺、糜芳、孙乾、简雍跟偏牙将佐两边站立。船夫不敢耽搁,立即拔橛,解缆,撤跳,开舟。哗——,船奔中流。
  刘备坐在船头望得清楚,只见江面上实船过去,空船过来,猛然听得一声吵嚷,刘备一望,捶胸顿足:“唉,惨啊!”什么事?到了大难临头的时候,逃难的百姓都想早一点上船,早一点逃命。比方一家五口,有三个跑得快的已经上了船了,还有两个不得上船。这两个在岸上的,望着船上的三个人号啕大哭:“你们先上去啦!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跟船走?”船上的人也望着岸上的人号啕大哭:“你们怎么来得这么迟的,我们一家五口,要死死在一起,要活活在一处啊!这个时候分手下来,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啊?”因为新、樊两县百姓有几十万,这一散,到什么地方去找?于是娘哭儿,儿寻娘,夫寻妻,妻寻夫,这哭声就大了。刘备看到这幅凄惨景象,也忍不住热泪横流:“唉!都是我刘备一人无能,累及两县的百姓抛家别舍,妻离子散,我好无用啊!也罢,待我刘备投江一死,以报效两县百姓。”刘备说着,站起身来,奔到船头,低头哈腰,就预备投江了。
  他要投襄江,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依我看,假的。怎么见得他投江是假的?你见几个寻死的人寻死之前,先高声喊叫:我要寻死啊!他喊得这么高,就是想人来拉劝他,来救他。所以刘备高喊要投江一死,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刘封他们都是人啊,诸葛亮在他旁边也不是根木头,不要阻挡吗?首先诸葛亮把他挡住了,刘封、孙乾、简雍、糜竺、糜芳都来把刘备的袍角、袖子抓住,异口同声说:“主公,切不可如此灰心。”诸葛亮又劝解说:“汉朝无主公一人,曹贼必生篡逆之心。再说主公若投江一死,两县的百姓反失其主。主公还要以百姓为重啊!”刘备仍然不依:“列公放手,不必阻挡,休要让我刘备留下不义之处。”他一定要投江,左右文臣武将这块拖住他,他们就在船头上这么一拉一扯。我上文已经说了,有些随舟上还带着兵丁百姓,这些兵丁、百姓看见刘备非要投江不可,纷纷喊起来:“不好了,刘皇叔要投江了!他老人家是个主啊,他一死,我们百姓无主了!我们两县百姓都投江吧!”船上人一声喊,两岸的百姓都晓得了,渡船上的百姓也晓得了。大家异口同声喊道:“刘皇叔不能死,他老人家投江,我们都要投江了……”诸葛亮趁机又劝道:“主公,如何啊?主公投江,百姓就无主了,望主公要以百姓为念。”“唉!”刘备一声长叹,“如此讲来,我怎么对得起两县的百姓……”刘备只有一哭。不识破他的人还有几句赞他:
  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一直到现在,有人到襄江口凭吊汉末刘皇叔时,人们还是称赞他携民渡江,仁义过天。
  刘备等人的船只抵到襄江对岸码头。官座、马渡、随舟都靠岸了。定桩、扣缆、撺跳、搭扶手,刘备、诸葛亮、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刘封等依次离舟上岸。不是踩跳上岸吗?有些官儿唯恐刘备走跳板上滑到江里淹死,就把他的蟒袍角抓住。其实,刘备刚才在船头上痛哭投江,是做了把人看的,这个时候如其走跳板上朝江里窜,就成谬品①了。
  他们上了岸,手下人就在码头旁边把帐篷先撑下来,马扎子摆好。刘备、诸葛亮就坐在帐篷里头,孙乾等人环护左右。刘备坐在帐篷里头望得清楚,看到实船来,空船去,对岸的百姓仍不见少。刘备想想,两个县的百姓哪有这么多呢!刘备不放心了:“来人!你代我赶快跟空船只过去,到樊城打听打听,看新、樊两县百姓还有多少未曾渡江?”手下人应答,连忙跟空船过去,跟张飞要了一匹快马,顺着这条路赶奔樊城,打听实在了,又跟实船渡到这一边来。离舟上岸,到刘备面前:“禀皇叔,我小人查点过了,两县百姓的尾队仍在樊城还没有动脚呢!”“啊!不好!这要渡到哪一天啊!”
  这个手下人的回话,惊动了一位文人。哪一个?孙乾。孙乾把简雍衣服一摘,把他唤到帐篷旁边,手一禀:“善和先生,你刚才可听到手下人来回主公,两县的百姓的尾队在樊城还没有动脚,啧,这个要渡到哪一天啊?曹操就在宛城,万一他追兵来到,我们措手不及,那一来就糟啦。我们就首尾不能相顾了,要想想办法。”简雍说:“公安先生,没得办法想啊,因为两县的百姓心向着主公,主公也不忍心把百姓丢在这个地方遭其涂炭,所以要带着他们一起走啊!”“哎,善和先生,我学生倒有这么个章程。我这个章程既能分人减口,又能走得快躁。”“好极啦!什么章程啊?”“喏,我们看看对面就清楚了,你看,凡是能先挤上船的,都是些精壮少年,腿肚子有力的;挤不上船的,都是些老弱妇孺,都留在那边。等他们实船来了,人上了岸,空船就朝对过放了,等到所有船只都过来了,人全上了岸,我们就把大船击沉,小船拖上岸,架火焚烧。”“什么意思?”“这样,凡是过来的人大多是青壮少年,腿肚子有力,能够跟着跑的,我们就带着走。过不来的,大多是老弱妇孺,就随他去,这可是分人减口的好办法?”简雍这个人是老实君子,就说:“公安先生,你这个章程太损德了,过来的人该派活,不过来的人该派死?我看不能用。”“哎,你先生忘啦?俗话说:安邦不顾丧天理,定国何愁绝子孙。”孙乾是依据这两句话才想出这个绝子绝孙的章程。简雍听听:“噢,照这一说,你就见主公献这个章程吧。”“我不献。”“你怎么不献?”“主公大仁大义,我这个章程是不仁不义,不但献不成功,怕的还要被教训。”“那你是说了玩的?”“不是说了玩的。”“不说了玩,你为何不献?”“我不献,我是想叫他献的。”“叫他献?他是哪一个?”他是二先生糜芳。
  糜芳是个狗不闻的小人。这个人喜欢贪小,所以惯上孙乾的当。孙乾望着他笑嘻嘻地招招手。糜芳出了帐篷:“公安先生呼唤学生有何吩咐。”“二先生,你可听到?哪晓得两县百姓的尾队在樊城还没有动脚呢!我们想想章程。”“公安先生,有何高见?”“二先生,学生我孙乾倒有个章程。我这个章程既能分人减口,又能走得快躁。”他把刚才对简雍说的章程,由头至尾对糜芳说了一遍。糜芳一边听着,一边点头。“二先生,我呢,打算见主人献这个章程,不过,我们跟主公是君臣,主公作兴不大相信我们的话。二先生跟主公内连骨肉之情,外托君臣之义,言出必从,计出必听。这个,我们就不如二先生了。二先生何妨见主人献这个章程?章程献成功了,分了人,减了口,上路走得快躁。推功劳,第一首功是你二先生。我学生丝毫不沾光,丝毫不沾光。”前面已交代,糜芳这人贪小,又是个狗不闻的小人,见有这个章程可献,献成功了,功劳全是他的,旁人不分功。他心里话:好极了!
  糜芳进了帐篷,到刘备面前:“主公,两县百姓的尾队仍远在樊城,还没有动身。这要渡到哪一天哪?主公应该想想章程才是。”刘备摇头:“无法可想。两县百姓心都向着我刘备,皆愿随同刘备逃难,备怎忍心把百姓丢在此间,遭受涂炭。”“主公,糜芳有个分人减口的章程!”“是何良策?”“主公,我们朝对面看得清楚,在那一边能先抢上船的,都是些精壮少年,腿肚子有力的。抢不上船的,都是老弱妇孺。主公,我们就以这一起为限,凡实船过来,百姓上了岸,空船不再朝对过放了。等到船都过来了,百姓都上岸了,我们把大船捣漏沉掉,小船拖上岸,着人架火焚烧,过来的人可算都是精壮少年,上路走得快躁。留在那一边的不过是些老弱妇孺,就撂在那一边算了。主公看这个章程……”糜芳得意地把鼻子一抹:“如何呢?”刘备听着听着,已经气鼓鼓的了,见他还得意地问“如何呢”,刘备脸一板,训道:“好——啊——!”人们说话,最怕带把子。好就好,“好——啊——”,每个字多了个把子,意思就相反了。“这个章程是谁想的?”糜芳心里有话:问哪一个想的,不能让旁人分我的功。“主公,这个章程……哎,嗯,哎……”糜芳调回头望望,生怕孙乾出来分他的功。
  孙乾才坏呢,他见糜芳进了帐篷之后,就躲在帐篷门口,探个头朝里头望。看见主人的脸色不对,连忙躲到旁边去了。糜芳调过头看不见孙乾,想想,就把功劳全部拾过来了。“主公,这是参谋搜索枯肠,才想出的这么一个绝妙的章程。”刘备实在忍不下去了,二指指着糜芳:“死小人,烂计谋,前首徐庶走时,你不顾仁义,隔断人家母子,终身不得见面;现在,又想出如此章程,过来的百姓该派活的,不过来的百姓该派死的啊!分明是禽兽之言,陷我于不义。你还有什么面目在此,给我滚出去!”“这个……不……”他想赖,想说,这是孙乾的章程。旁边有人推了他一把:“二先生,你快走!”“我不能走,我……。”
  糜芳被推到帐篷门口,哪晓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