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的蛋,一两银子一个,必须用筷子夹,夹着夹着“哧溜”掉地上了,这叫“姥
姥鸽蛋”;再上来一道,大上海的大闸蟹,我对外国朋友介绍:这就是藕香榭螃
蟹的后代,蟹黄满满的,当年平儿曾经抹了王熙凤一脸;再上来一道,雪白的鸡
蛋清围一圈儿鲜嫩的牛肉片儿,叫“雪里红梅”,贾宝玉找妙玉要的。外国人进
了红楼餐厅,眼花缭乱,找不着北了。
不要说荣国府大菜,红楼早点就把外国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我曾经在扬州的西园宾馆跟一位英国女学者一起吃红楼早点。她模样儿像撒
切尔夫人,名字也叫“玛格丽特”。她在大会上宣读一篇论文,题目是《贾母和
王阳明》。贾母到底看过没看过王阳明的书?我这个中国人都没研究出来,可是
英国女士研究出来了,她认为贾母的处世为人深受王阳明的影响。我们一起吃红
楼早点,先上来八道粥,野鸭粥,桂圆粥;再上八种小吃:枣泥馅的山药糕,东
府的豆腐皮包子;再上八个果碟。这已经是简化,贾宝玉在怡红院过生日,果碟
上四十个,再上八种茶。玛格丽特吃了两三种就不吃了。我说:这么多早点,《
红楼梦》哪个人物吃得下?林黛玉肯定不行,贾宝玉也不行,大概只有一个人行,
焦大。
不要小看焦大这个人物,曹雪芹用几百字就把焦大写得活灵活现。鲁迅先生
称焦大是“贾府的屈原”。
我写过三部长篇小说,其中《蓝眼睛黑眼睛》还得过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为了写小说,我研究过外国小说和外国小说理论。英国小说理论家佛斯特对小说
和人生的关系说过很精彩的话,他说,小说无非写人生五大事件:出生、饮食、
睡眠、爱情、死亡。这五件事,不是某个人一生中的五件事,而是全人类都有的
五件事。我看《红楼梦》这五件大事写得太好了。当然《红楼梦》不仅仅写这五
件事,它写了很多有关中国风俗的事,比如说,诗友联诗,品茶观花,祭祀祭祖,
节日聚会,甚至于女儿走娘家(元妃省亲),老子打儿子(宝玉挨打),都写得
极妙。就说写饮食,《红楼梦》写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写怡红夜宴,这是写吃吗?
是,但是吃出了性格,吃出了命运,吃出了优雅的中华文化。你就是把俄罗斯三
大长篇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十几部长篇小说,比如说《
罪与罚》、《贵族之家》、《战争与和平》,所有饮食描写加到一块,也没《红
楼梦》多,没《红楼梦》精彩。为什么?因为存在决定意识,煎牛排、罗宋汤的
俄国大菜怎么比得了满汉全席?
红学是显学还是闲学?
《红楼梦》可说是部红宝书。当年毛主席参加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艰
苦卓绝,军事之外的书都精简了,只留了一本文学的书,就是《红楼梦》。毛主
席也是位影响很大的红学家。毛主席说《红楼梦》可以当清朝的历史读,毛主席
说,第四回是《红楼梦》总纲。“文革”时叫“最高指示”,现在仍然是重要的
一家之言。如果不是毛主席喜爱,毛主席提倡读《红楼梦》,红学能成当代声名
显赫的显学?
也有人说,研究《红楼梦》是闲学,是休闲的学问。这话也有点意思。1992
年我到扬州参加国际红学会,从美国卫斯理大学来了位女士做报告,卫斯理大学
是宋庆龄等宋氏三姐妹的母校。这位美国女士的报告探讨:晴雯跟怡红院其他丫
鬟在一起抓子儿,抓的是什么?布包里包的是羊拐骨还是小石头子或绿豆、红豆?
她讲了之后,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发言跟她讨论。我后来坐火车回济南,
在车厢里遇到一个领导干部,他问,你们开会讨论什么啦?我说讨论什么什么啦。
领导干部说:晴雯抓子儿和国计民生有什么相关?你们这些红学家纯粹吃饱了撑
的!其实,这种似乎吃饱了撑的研究常常是大人物来做。比如说,沈从文建国后
基本没写过文学方面的文章,却写了一篇,跟其他大红学家辩论:妙玉请林黛玉
薛宝钗喝茶用的茶具,沈从文先生认为是古代的葫芦器。郭沫若也写篇文章参与
红学讨论:贾宝玉和王熙凤被马道婆诅咒,他们到底是得了什么病?郭沫若根据
他的医学知识判断,他们得的是:斑疹伤寒!所以,红学界有趣的现象之一,就
是大专家专门讨论小问题。
假如当代大学生从红楼人物中选伴侣
《红楼梦》这么一部大部头名著如何让青年人学得快乐?觉得有趣?2007年
12月我参加上海《解放日报》组织的“文化讲坛”《四大名著和中华文脉》活动,
做《〈红楼梦〉:“好玩”的巅峰之作》讲演,中央电视台名嘴崔永元来做观众,
他提了个问题:“有什么办法让学生享受读书和学习名著的快乐?”几位主讲人
推举我回答。我当时回答了这样一段:
“我们有的老师想了一些办法,想让学生减轻一点压力,让他们学得活泼一
点儿,我的长篇小说《天眼》写到:期末要考《红楼梦》,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两
道选择题。比方说,崔永元等男生坐这一边,美女主持等女生坐另一边。题目就
是:你们从《红楼梦》五个人物里边选择你们认定的人生伴侣。女同学可以选择
:贾宝玉、薛蟠、贾环、柳湘莲、北静王。男同学可以选择:林黛玉、薛宝钗、
王熙凤、袭人、晴雯。老师坚决不写史湘云,因为写了史湘云,男孩子都选她。
后来选出来的结果大出老师意料。男孩子没人选林黛玉。我讲林黛玉怎么好,
叫我儿子选林黛玉,他也不选。都选薛宝钗。因为薛宝钗会为人处世,温柔敦厚,
会做人。女孩子选的就更奇怪了,有人选薛蟠。有人选柳湘莲。说薛蟠用钱散漫
我可以当家;柳湘莲侠骨柔肠,多么浪漫。贾宝玉没人选。为什么不选贾宝玉?
女孩子说:这个人不能选。他不读书,不要说是博士,连学士也拿不到。没有学
位怎么就业?而且,他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女孩子选得最多的是北静王。你看
北静王,出门开的是凯迪拉克,住的房子像比尔?盖茨的超豪华别墅,而且仪表
堂堂,谈吐文明,我到他那儿做一个王妃,我还需要打拼吗?
我的回答在“解放周末文化讲堂”引起一阵阵笑声。
我听到关于红学的最有趣的话是蒋和森先生说的。1992年,他在扬州国际红
学会闭幕式上说:“中国可以没有万里长城,不可以没有《红楼梦》。”这话说
得太过分吗?想想却有几分道理。现在有多少中国人跑到世界各地?思乡怎么办?
背上红楼走天涯!《红楼梦》是最好看的小说,充满了情趣、谐趣、雅趣的好小
说,你不管到了哪里,南极冰川也好,撒哈拉大沙漠也好,阿尔卑斯山也好,美
国大峡谷也好,你随时随地可以从背包里拿出《红楼梦》,从任何一页翻开看。
《红楼梦》是本开卷有益的书。打开《红楼梦》,璀璨的龙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一册《红楼梦》在手,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祖国就暖融融留在心里啦。
2。《红楼梦》与《石头记》
曹雪芹一部没写完的书有五个书名;
五个书名从不同方面诠释曹雪芹的创作意图;
“石头叙事”是曹雪芹在小说史上的伟大创造;
“红楼梦”是对小说内容最恰当概括。
中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一生就写一部小说,一部小说倒有五个名字。哪
五个名字?
《石头记》,记在大石头上的故事;
《情僧录》,空空道人改的;
《红楼梦》,吴玉峰题的;
《风月宝鉴》,东鲁孔梅溪题的;
《金陵十二钗》,曹雪芹题的。
其实,空空道人也好,吴玉峰也好,孔梅溪也好,都是曹雪芹的障眼法,作
家写完作品定什么书名?谁说了算?自然是作者说了算。这五个书名,都出自曹
雪芹的构思,是从不同角度说明小说的内容。金陵十二钗,也就是现在南京的十
二位女子,这是指曹雪芹写到的主要女性人物。贾宝玉梦游太虚境看到金陵十二
钗有正钗、副钗、又副钗,她们到底是哪些人?也成了红学家热烈讨论的内容。
而《风月宝鉴》是曹雪芹的早期作品,根据我的研究,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
把他的早期作品做了删改后收进去,那么,《风月宝鉴》是什么内容?就是写风
月的内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王熙凤害死贾瑞,贾琏跟多姑娘、红楼二尤都是
《风月宝鉴》原有的内容。而最有影响的书名是《石头记》和《红楼梦》。
石头为什么和怎样叙事?
在小说早期流传过程中,《石头记》和《红楼梦》两个书名一起存在。跟曹
雪芹同时的清宗室人物富察明义和永忠看到的是《红楼梦》,现在看到的抄本既
有叫《红楼梦》或《红楼梦稿》的,也有叫《石头记》的,传世十余种,其中一
种在道光年间就被俄国人带到俄罗斯。帮曹雪芹抄阅、点评书稿的脂砚斋钟爱《
石头记》这个名字,这些抄本是脂砚斋评本。
所谓“石头记”,就是一块大石头上记录着一段故事。一块大石头如何能记
载人间故事?小说一开头,来了句“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然后就开
始叙述石头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神话故事: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
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
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
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大荒山、无稽崖,意思是荒唐无稽:“青埂”谐音是“情根”,感情之根,
爱情之根。
那么这块石头如何到了人世呢?甲戌本有一段比其他任何抄本都多出来的重
要文字写到这个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在这块石头悲号惭愧时,一僧一道即茫茫
大士和渺渺真人来了。他们在石头边高谈阔论,说到红尘中的富贵,引动了石头
的兴趣,要求二位大师携带它到红尘中看一看,二位大师就将这块大石头变成了
一块像扇坠一样的晶莹宝玉,一僧一道带着这块变成通灵玉的石头,到“昌明隆
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噙在贾宝玉口中进入红尘,
从此挂在贾宝玉的脖子上,一一记录下所见所闻。
甲戌本原话是这样:
(一僧一道)“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
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
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
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
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
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
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
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