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像希拉里那样工作,像赖斯那样成功 >

第21部分

像希拉里那样工作,像赖斯那样成功-第21部分

小说: 像希拉里那样工作,像赖斯那样成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了解华盛顿人,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是土老冒。华盛顿这个城市很小,居住区域也很狭窄,所以住在这里的人并不多。真正的“华盛顿土著”也不可能太多。大多数都是从其他州搬到这里来的,最多也就在这里生活几十年,只是表现得像“华盛顿土著”。
  给华盛顿带来发展的人们也都是“土老冒”。近来,白宫由各州的知事掌握,也不再有什么民主和共和的区别。我们能记住的最近几届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比尔·克林顿、乔治·W·布什都是州知事出身。所以近几年来,作为州知事领导一个州的经验被称为总统的最好学校。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除了乔治·布什前总统以外,其他美国总统在成为总统之前都做过州知事。
  从另外的观点来看,也许是因为华盛顿的政界人士都不愿意做美国总统,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结果,才会有在远离华盛顿的地区尽情施展政治报复的政界人士脱颖而出,怀抱着做总统的梦想,向美国的中心进军。
  2004年,民主党候选人约翰·克里上院议员输给了布什,人们都说他是因为那种与生俱来的“上院议员气质”,所以很难取得胜利。上院议员只有与同事相互协助,相互妥协,使法案得以通过的时候,他的能力才能得到认可。在各党派的方针问题上,上院议员是没有自由的。如果我们追究上院议员的表决形式,就会发现他们十有八九都是根据情况随时改变主意的“暧昧的政界人士”。
  相比之下,负责一个州的事务,按照自己的信念展开工作的州知事却很容易取得夺目的成就,没有必要忠实于党的路线。州知事不受党的路线束缚,独到的促进能力和一贯的领导能力很容易得到承认。
  自己原来也是土老冒,但是生活在权力的中心。这种自负的心理使华盛顿人把其他地区称为“周边地区”。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等美国东北部的精英们都认为是他们引领着美国的发展。但是,其他州的人们却对这里没有什么兴趣。从华盛顿坐车三小时到达其他地方,就会发现当地报纸只关心自己所在的地域发生的事情。
  像加利福尼亚这种居住着很多下院议员的地方,在美国政治中所占比重也相当大。但是,华盛顿人却把加利福尼亚当成“遥远的西部”。尽管如此,这个中心城市仍然敞开大门,不断地吸收周边地区的人才,保持政治上的健康性。华盛顿的土著们把洋洋得意的土老冒领进自己的城市,让他们做总统。
  一直住在中心城市的人才很聪明,也有经验,但是他们前怕狼后怕虎,缺少突破力。凭借华盛顿土著所受到的待遇,完全可以衣食无忧了,还去参加什么竞选,拼命去做那个不知道能做四年还是八年的累人的总统?但是,从美国其他州来到这里的政界人士,一旦下定决心,就会想,“我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没有理由不继续往前走”。他们有这个胆量。议员们在其他州也都有自己的基础,但是他们在华盛顿议会工作的过程当中受到了华盛顿政治的洗礼,所谓的“土老冒气质”不如州知事。在陆地面积广阔的美国,州知事出身的总统可以看作是政治中心和周边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
  里根当选的时候,加利福尼亚军团进军华盛顿;克林顿取得胜利的时候,阿肯色军团大举向华盛顿进军。现在,那些跟随布什总统来到华盛顿的得克萨斯军团开始得势。每当政权发生变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回到故乡,但是也有部分人选择留在华盛顿。
  华盛顿人嘲笑他们是“土老冒”,同时也从这些土老冒的野心和霸气中获得了新的力量。不过,周围地区的政界人士来到中心城市以后,华盛顿土著是不会任由他们保持“乡下”习惯的,肯定会恶狠狠地教他们礼法。
  克林顿夫妇就曾经受过残酷的考验。希拉里做委员长,想进行医疗保险改革的时候,华盛顿人批判她说,“在阿肯色那个村庄,也许州知事夫人可以悄悄地参与公事,但是在华盛顿绝对不可以”。当时,克林顿夫妇因为很多事情而感到失落。
  为了把总统变成对国民有用的“劳力”,全国各地的鞭挞都相当残酷。在韩国,青瓦台也常常提出“恶意报道”的问题,但是如果论起谁更恶劣,恐怕还是美国更胜一筹。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白宫对这些举动放任自流。
  对于批判性的报道或者与绯闻相关的报道,白宫绝对不会恼羞成怒地说,“你们居心叵测”,绝对不会把自己卷入争斗,他们大多否认或反驳,采取冷静的态度处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存在的理由,他们没有必要去争吵。
  不仅媒体是这样,到书店看看,情况更加严重。2004年大选之年,关于布什总统的书足有五十多部。什么样的题目都有,《我讨厌布什》、《讨厌布什的人必须知道的事》等等。
  以前,有位记者问布什,问他对这种书有什么看法。布什笑着回答说:“你们都说我没为提高经济做事,可是你也看见了,我对图书市场做出的贡献多大啊?”这么看来,如果不是极度坚强的土老冒,真的很难成为美国总统。
  事实上,布什总统的确表现得很像“土老冒”。他好像没学过语言,说话很单纯,举动也很粗暴,甚至有人说他是“得克萨斯牧羊人”。总之,他给人的印象很朴素,很土气。可是,他出身于美国政治名门,甚至被称为“王朝”的布什家族,怎么可能是个土老冒呢?不是的,这也是塑造出来的形象。
  年轻时代的布什第一次竞选下院议员失败以后,意识到自身的贵族气质是导致失败的致命原因。从此以后,他开始培养平民化的洒脱形象。现在看来,美国政治中的“土老冒气质”也是相当宝贵的政治财富。

  3、发展性地接受批评

  我做华盛顿特派员的那段时间,让我感觉最辛苦却又最愉快的事情就是2004年的美国大选。大选临近的时候,我每天都把观看乔治·W·布什总统和民主党候选人约翰·克里的电视辩论当作乐趣。90分钟的辩论很激烈,只是没有举枪而已,可以称得上是“语言的决斗”。
  布什总统说话的时候经常出现语法错误,有时候还会出现奇怪的发音,这点常常被人嘲笑,还出版了收集他口误的书和网站。但是,布什的支持者们认为,这种单纯无知的说话方法显得很有魄力,也具有说服力。国民在多少有些愚蠢的领导人身上反而能找到亲切的感觉。这话没错,选举总统并不是选择最聪明的人。
  相反,约翰·克里候选人习惯于绕着圈子把话说得很长。有个网站把约翰·克里手里的演说稿和他实际演说的内容进行了对比,看过之后忍不住想笑。约翰·克里本来说话就小心翼翼,喜欢解释,结果他说出来的要比原稿长两倍。我的朋友说约翰·克里的说话语气像十九世纪的政界人士,让人感觉很郁闷,我听了忍不住想笑。不过有的时候,约翰·克里的话让人感觉很有古代风味。即便如此,给人觉得博学和经验丰富,这仍然是约翰·克里的优点。
  看过90分钟的讨论之后,我情不自禁地感叹,“这两个人真的都很会说话”。演说和辩论的实力相当重要,所以政界人士来到华盛顿以后,常常请演说专家为自己做发音和演说的“个人指导”。举行大型电视辩论的时候,政界人士就会聚集到一起,进行最后的集中训练。学习关于政策提案的内容,同时假定一个辩论对手,做假想辩论。
  说美国人口才好,其实并不像韩国人那样“行云流水”,而是一字一句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们能够清清楚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在美国只要是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很有逻辑地表达出自己的主张。
  在美国,辩论和争吵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不能把批评当成人身攻击,不许感性地应对,这在美国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提,就可以更加深刻地批评,更加凶狠地进行攻击了。
  有个韩国留学生,他在上课时间把自己辛辛苦苦准备了好几天的作业当着同学们的面发表。教授严厉地批评了这名学生的主张和研究结果,学生认为教授让自己在朋友面前丢尽了脸,自认为没有前途,感到很痛苦,喝了一夜酒,还想从此放弃学习。
  但是几天后,他在学校里遇见了那位教授,教授笑着跟他打招呼。他心里很惊讶,“当时批评我好像再也不想跟我见面似的,现在这又是怎么回事?”谜底揭晓了。对于作业的批评,仅仅是对作业的批评,别的什么都不是。
  一个写博士论文的韩国朋友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在论文写作课上,同学们互相读对方的论文,互相指出彼此的不足,可这个朋友刚开始的时候满脸通红,甚至连想死的心都有了。其他美国朋友听了同学们的批评之后,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到学期快结束的时候,论文已经修改得相当不错了。通过这个过程,这位韩国朋友说他明白了“发展性地接受批评”的意思。
  在美国进修期间,我听过一次辩论课。那时候,我学会了批评别人意见的技巧。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即使不留情面,至少也要指出对方的一个优点。刚开始的时候先称赞,然后再指出不足的部分;或者批评结束之后,加上一句“但是这点真的很好”,使自己的批评具有平衡性。
  要想发展性地接受别人的批评,首先必须要有宽阔的胸襟。因为要冷静地接受别人毒辣或刻薄的批评,就需要忍受痛苦的力量。良药苦口,运动的时候,只有肌肉疼痛了,才能得到锻炼。越是令人痛苦的批评,就越能促使我进步,这点务必记住。后来回忆起来,也会偶尔会想起“当我听到严厉批评的时候”。如果能这样回想的话,意味着你已经做到了发展性地接受别人的批评。

  4、摧毁人生的十种方法

  周末的早晨,我在看报纸的时候,读到了专栏作家本·斯坦(BenStein)写得很冷静很现实的专栏。本·斯坦是一名律师,也是经济学家,又是作家和演员,而且他还是一位大富翁。他说:“人生需要精神和形而上的方面,不过,物质方面也很重要。”在美国迎来新学期的九月,这是他给学生们提出了实用性的忠告。我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对,说得对”,一边津津有味地读了下去。
  第一,在大学宿舍可能会遇到很奇怪,甚至不可思议的室友。不讲卫生,身上有异味,性格怪异等等……通过与这些人的相处,我们可以学到今后和别人一起工作时需要的教训。因为我们总会想出解决的办法,或者回避,或者把他赶出宿舍。
  第二,在大学里学习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思考和工作的方法”。具备清楚明了的思考能力的人少之又少。不管是听老师讲课也好,还是自己看书也好,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学会这种方法。以后,当你开始工作或者投资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方法将会成为你一生的向导。
  第三,工作不是做奴隶。劳动能够给人们带来尊严、精神健康和现实感。弗洛伊德也说过,把人变得现实的方法只有让他工作。如果工作和明确的思考能力结合起来,就可以培养出充满成就感和自信心的职业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