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北京悠悠馆 >

第5部分

北京悠悠馆-第5部分

小说: 北京悠悠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理由是,既然悠悠馆只是工作场所,为什么客人用的桌椅却那样讲究呢?
  据文保泰说,经常有人来求他取拓本,他感到太麻烦,只好决定,凡来取拓本的人,都要通过在琉璃厂开设的古董店——“修古堂”代办。文保泰认为自己并非一般的商人,而是文人雅士,只不过是向别人善意地提供自己的技术而己。至于酬金呢?一般则由委托者自行决定,只要不至于达到失礼的程度,可以和“修古堂”协商,按照被拓体的大小,拓本之难易决定酬金。
  这样一来,委托文保泰搞拓本的人就没有必要到悠悠馆来了。只有苦力才能将石碑运进悠悠馆,然后立即离去。至于何时交货,也都通过“修古堂”和订货者联系。
  因此,悠悠馆的椅子,最多也只是给“修古堂”主人和文保泰商洽时坐的吧。再说,琉璃厂的书画商不管来头多大,也只不过是个商人。不管怎么说,在悠悠馆摆设那样讲究的桌椅,这未免太浪费,而且很不相称吧?
  退一步讲,即或文保泰有时工作疲劳需要躺下休息,也不会选用紫檀木椅子吧?
  “悠悠馆肯定是为大人物来访时准备的。”
  策太郎这么猜测。
  由此看来,悠悠馆建在住宅的后门,不仅方便运石碑,而且对于深夜的秘密来客,不是也挺方便吗?
  策太郎又提到那天侍女芳兰离开房屋时,文保泰顺手去扣门栓的动作,确实使人感到这种现象不大正常。
  当时,策太郎不过是作礼节性的拜访,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文保泰扣门栓的动作不是有些过分吗?这家主人每次在客人进门之后一定要扣上门栓,大概已成习惯了吧。
  这么一想,愈来愈感觉到在悠悠馆里进行密谈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总之,体要和文保泰保持密切联系。简单地说,就是要奉承拉拢文保泰。一旦有什么事要办,立刻就把悠悠馆当作一个重要的联络点。这就是你的任务,你要好好地干啊。”
  那须启吾说。
  “当然。我会好好干的。不过,什么时候才能使用这个联络点呢?”
  策太郎想了解此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任何人都想知道白己所做工作的意义,以及这一工作在全局中所占的地位。
  “不久就会知道的。”
  那须以冷漠的态度委婉地回答了策太郎。
  “要是事先知道,有所准备不是更好吗?”
  “那倒不一定。有时不知道反而更好。别那么着急。现在应当首先和文保泰搞好关系。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当然要活动经费的。这笔费用从哪里来呢?我想总会有着落的。可是,我现在很难说。你先把这笔款子收下吧。”
  那须说完,取出一个纸包,塞到策太郎手里,然后得意洋洋地接着八字胡须。
  “这是什么?”
  策太郎用手携了携纸包,问道。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是活动经费呀!”
  “是钱吗?”
  “这还用问?当然是钱!你打开看看,数一数。”
  那须说后,策太郎打开了纸包。
  “啊……”
  策太郎脱口而出。
  里面整整齐齐地包扎着两捆蓝色的美钞。表面看来都是十元一张的。
  “为了让你使用方便,都兑换成十美元一张的纸币,每捆一百张,一共是两千块美元。你不数一数吗?”
  那须说。
  “不,请稍微……”
  策太郎用手撩了探险上的汗水。
  “既然是公家的,我想不用数了吧。”
  那须又捻着胡须的尖端说。
  策太郎感到吃惊,并不是没有道理。当时两千块美元是相当大的一笔数日。就拿他在鹿原商会工作的薪水说吧,换成美元,每月还不到四十块,而且他是有特殊技术的人,薪金远远超过一般人。现在摆在面前的两捆美钞,足足相当于他四、五年薪金的总和。
  “这笔钱是做什么用的?”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你随时要和文保泰打交道。这笔钱就是活动经费。明白了吗?……比方说,在半夜,有什么事需要你做,你就要从床上一跃而起,马上去办,去探听消息。这些不都要用钱吗?”
  “这么多钱,怎么用啊?”
  “那就靠你动脑筋了,你也不能像小学生那样,让别人把着你的手,一点一点地教给你?你的脑袋好像被什么东西塞住了吧?其实用不着我来详细说明,你自己随机应变就行了。这些钱最多也不过两千美元,不必畏首畏尾地发怵嘛!”
  “最多两千美元?”
  策太郎目瞪口呆地说。
  “要是不够,到时再提出来嘛!这是关系到国家大事的问题。必要时,需要用多少钱都应该拿出来的。”
  “是!”
  策太郎不得不接受了下来。
  虽说那须让自己大胆干,可是,这么一大笔钱带在身边,不知为什么,总感到有些担忧。他想到自己在去年曾将一尊被视为日本国宝的佛像从奈良运到东京时的情景。当时,他的眼睛老是东张西望窥视着四周,生怕会出什么事似的,无法安下心来。现在的心情正像当时一样。
  总之,策太郎要好好想想如何使用这笔巨款。
  翌日,策太郎又去拜访文保泰。当文保泰招他带进悠悠馆,他冷不防地问道:
  “我很想请先生帮我取拓本,是不是也要通过修古堂呢?”
  “你嘛?什么样的拓本?”
  文保泰反问道。
  “是尊佛像。有位日本客人想把它弄成拓本,然后裱成挂轴。可是我的技术还差得远呢。我想……”
  策太郎昨天才从一个将去日本赴任的外交官家里,买进一尊小佛像,像是宋代文物。他是鹿原商会的职员,做这种买卖完全是正当的。他想利用这一点和文保泰打交道。
  “嗬嗬。是你店里的客人呐。是老主顾吧?”
  “嗯!是的。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出多少钱?”
  “五百美元。”
  “佛像值钱吗?”
  “像是宋代文物……哎!看来还不错的。”
  “有多大啊?”
  “高约十五厘米。体积很小。”
  “那么,用它来取拓本,要花五百块美元吗?”
  “是,是的。”
  “那位客人真糊涂!我这么说你店里的那位老主顾,真是很失礼的。”
  “嗯……噢。那个……”
  策太郎吓了一跳。
  这时,他感到有些为难了。是不是开价太高了呢?开价太高是不合适的。他是动了脑筋才提出五百美元的。可是,文保泰听了之后,似乎流露出轻蔑的表情,倘若仅仅是轻蔑,倒没有什么,假使对方怀疑自己有什么企图,以后就难办事了。
  策太郎好容易镇静下来,咽了一口唾沫,补充说:
  “当然,这里面也包括裱糊挂轴的钱。要使用上乘材料。那个……那个挂轴要镶翡翠。……”
  “是不是托我搞呢?”
  “可能的话,还是尽量想请您帮忙。”
  “那么,就花四百美元吧。”
  “哦,怎么?……”
  “这么一来你就可以从中赚一百美元啦!”
  “不,用不着。那位客人是我们的老主顾。对这样的人,我们店不赚什么钱也不要紧,也算是对老主顾尽些心意吧。何况,东京的老板一向主张,必要时赔些钱也在所不惜。哎,干干脆说吧,赚钱是不行的。”
  “你的意思是说,做生意的人赚钱不赚钱是无所谓的?这话听来不是有些奇怪吗?”
  “或许是吧。可是对我们来说,也是因为各种因素才……您能帮忙的话,我们干脆拿出五百块美元好了。”
  “真是妙事啊!”
  “咱们就这么定下来吧!”
  策大郎一边说,一边用食指抹着额头上的汗往地上弹。
  “好。要是这么说,我就接受五百美元了。”
  “实在多谢您了!”
  策太郎依然感到不安。
  这是很高明的收买手段。
  “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拓本费三百美元,剩余的就作为裱糊费好了。”
  策太郎又补充了一句。
  说实在的,尽管用最高级的扇料纸,或传统的优质纸,以及最高级的乾隆御墨,拓本的成本费也不会超过五十美元。总之,倘若不让文保泰多赚些钱,是不能达到收买的目的的。
  “明白了。你什么时候把那尊佛像拿来都行。”
  这时,文保泰已经流露出不必再在钱的问题上纠缠的情绪了。于是,话题就此中止。他重新坐到紫檀木椅上。
  “那么,土井先生,咱们谈点儿有关拓本用的棉花球,好吗?说真的,我倒是想到了一些妙法。”
  这时,策太郎却感到有些腻烦了。
  仅是几句应酬话,没有任何其它目的,他还可以耐心地聊聊,可是叫他去做收买人的工作,他感到有些为难了。这类事情不合他的秉性,实在难以胜任。
  策太郎像做实验似地对文保泰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收买,然后,离开悠悠馆直奔金鱼胡同那须启吾的住宅。
  “怎么样?有收获吧?你怎么无精打采呀?”
  那须问道。
  “当然有收获啦。那位老爷在取拓本用的棉花球上,进行过有趣的研究,还将这些技术教给我呢。”
  策太郎大略地向那须作了一番介绍:
  取拓本时,用水把纸渗透,将纸晾开,然后在快要干的纸上沾上墨汁。这种在纸上沾墨汁的工具,称作“扑子”,也有叫“拓包”的;日本则称作“棉花球”。就是在布里放些柔软的东西,然后把它包成球状。
  平时,人们练枪术,为了避免刺伤对方,总是在枪尖上绑上棉花一类的东西,然后用布轰好,这就叫作棉花球枪。“棉花球”这种说法大概起源于此吧。
  拓本用的棉花球,和毛笔不同,在店铺里是买不到的,非要自己制作不可。
  棉花球外层最好用棉布,沾墨汁的那一部分的布要网眼细密,这样才可以使搞出的拓本漂亮。一般都在沾墨汁的部位再包一层红绢。棉花球里面是揉成一团的假发,包假发的大多用棉布,然后将包布口扎紧。与此同时,要将一部分头发捆成把柄状,也有的在棉花球上装上木制把柄。
  按照拓本文字的模样、大小等,要事先准备各种各样的棉花球。小的直径约二厘米,大的约十厘米以上。
  取拓本时,用棉花球在纸上轻轻拍打,绝不可在纸上磨擦。这种在被拓体上轻轻拍打的动作,对老年人说来是一种十分辛苦而又需要耐性的劳动。
  将近五十岁的文保泰取拓本时,倒不会感到那样疲劳。这位从事拓本工作的名人,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摸索出一种新的方法,即在棉花球里装上假发和弹簧。一般的棉花球在纸上拍打时,还要用一定力量把棉花球提起来。放进弹簧后,可借助弹簧的力量自然地将棉花球弹回去。这样,就将来回使用的力量减少了一半。
  策太郎曾向文保泰借这种有弹簧装置的棉花球进行试验,可是弹簧回弹的力量过强,用手提作反而感到劳累。当他向文保泰求教时,文保泰解释说,
  “那是因为你还投有习惯。你习惯以后,工作自然就熟练了。”
  后来,策太郎又做了一次试验,果然如文保泰所讲的,的确节奏协调,速度快多了。原因是操作时,弹簧迅速弹回来,操作者必须与这种节奏和速度相配合。
  文保泰还讲过,如果被拓体上的文字太小,则不宜使用这种附有弹簧装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