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芥川龙之介作品集 >

第1部分

芥川龙之介作品集-第1部分

小说: 芥川龙之介作品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本姓新原,父经营牛奶业。生后9个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为养子。芥川家为旧式封建家族。龙之介在中小学时代喜读江户文学、《西游记》、《水浒传》等,也喜欢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鸥外的作品。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学习期间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先后两次复刊《新思潮》,使文学新潮流进入文坛。其间,芥川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1915)、《鼻子》(1916)、《芋粥》(1916)、《手巾》(1916),确立起作家新星的地位。1916年大学毕业后,曾在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任教,旋辞职。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闻社任职,但并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闻视察员身份来中国旅行,先后游览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芜湖、汉口、洞庭湖、长沙、郑州、洛阳、龙门、北京等地,回国后发表《上海游记》(1921)和《江南游记》(1922)等。自1917年至1923年,龙之介所写短篇小说先后六次结集出版,分别以《罗生门》、《烟草与魔鬼》、《傀儡师》、《影灯笼》、《夜来花》和《春服》6个短篇为书名。 
龙之介的小说始于历史题材,如《罗生门》、《鼻子》、《偷盗》等;继而转向明治文明开化题材,如《舞会》、《阿富的贞操》、《偶人》等;后写作现实题材,如《桔子》、《一块地》以及《秋》等。在创作中注重技巧,风格纤细华丽,形式、结构完美,关心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1925年发表自传性质小说《大岛寺信辅的半生》。1927年发表短篇《河童》,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作了尖锐的嘲讽。同年7月由于健康和思想情绪上的原因,服毒自杀,享年35岁。 
前言
前言(艾莲)
代前言
鼻子
山药粥
猴子
烟草和魔鬼
戏作三昧
袈裟与盛远
蜘蛛之丝
地狱变
桔子
沼泽地
魔术
舞会
罗生门
老年的素盏鸣尊
奉教人之死
秋山图
莽丛中
阿富的贞操
报恩记
山鹜
六宫公主

手绢

女性
大导寺信辅的前半生
一块地
海市蜃楼
水虎 (中篇)
侏儒的话 (中篇)

火男面具
 
 
前言 
作者:艾莲 
  在日本文坛上,芥川龙之介(1892—1927),素有“鬼才”之称。还在东京大学英文系求学时,便写出名篇《罗生门》(1915);一年后,又以《鼻子》和《山药粥》等短篇崭露头角。尤其《鼻子》一篇,深得大作家夏目漱石的赞赏:“那样的作品再写上二三十篇,当会成为文坛上无与伦比的作家。”芥川果然不负所望,成就一代短篇名家。已经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等名篇的鲁迅先生,慧眼识英才,于一九二三年,芥川还在世时,便译介了《罗生门》与《鼻子》。所以,在日本现代作家中,芥川龙之介算是介绍得较早的一位。近些年,又有他几部中文译本问世,说明芥川小说的魅力犹存,八十余年来,始终受到我国读者的喜爱。 
  看日本的小说,常常让我惊讶:讶异于他们对人,对人性,怎么会有如许深的认识和了解!在细小琐碎平平常常的事物中,竟能将人性的某些方面,挖掘剖露得那样尖锐而透彻!这种感触,在读芥川的小说时,是越发强烈了。本集的开篇《罗生门》,便揭露了人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为了一己的生存,不管他人的死活,点出人性中恶的一面。小小说《蜘蛛之丝》,可说是芥川精品之作,进一步揭示出,人的利己本性足以导致自身的毁灭。而《袈裟与盛远》,《竹林中》,以及《报恩记》等,皆直指人性的弱点。不论多么高尚的行为,堂皇的外表,依然掩盖着自私与虚伪。其中,就寓意的深刻,手法的别致,技巧的完善而言,《竹林中》最为人称道,堪称杰作。小说以七段口供连缀而成,但是每个人的说法不一,案情扑朔迷离。七段口供中,以三个当事人的口供最为关键。三人中必有人将真相隐去,把良心里不可告人之处瞒住。作者意在说明:人总要用谎言来文过饰非,事实真相常被歪曲,客观真理难以认识。二战后,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将《罗生门》与《竹林中》合而为一,改编成电影《罗生门》,在国际上连连获得大奖,使日本电影走向世界。 
  芥川在探讨人生,考察人性的过程中,不能不看到人世间的丑恶,使他深感失望。这种失望感,反映在《鼻子》、《山药粥》等作品里。为长鼻子苦恼不已的老僧,因鼻子缩短复又陷入新的苦闷;穷武士有了机会实现自己的夙愿——痛喝一顿“山药粥”时,反而倒了胃口,小说喻以理想永远存在于追求之中,一经实现,随即幻灭。《鼻子》同时还揭示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幸灾乐祸的自私心理,以及人对生存的不安与苦恼。这种对人性的探索与揭露,难免使芥川陷于怀疑和悲观失望。所以,鲁迅说,芥川的小说,“所用的主题最多的是希望之后的不安,或者不安时之心情。”这种矛盾惶遽状态,也是作者本人心情的写照,反映出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幻灭感。 
  上面提到的一些作品,都是历史题材。芥川自己曾说,他的小说素材,“大抵得之于旧书”。由于他熟悉典籍,善于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摄取题材,从中发掘出古今人类共同的人性,一脉相通的心理。所以,芥川的历史小说,“不以再现历史为目的”,而是给予现代的解释,借助历史的舞台,演出当今的悲剧,对作者本人也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至于他的现代题材小说,如本集所收的《魔术》。《舞会》、《阿富的贞操》,以及《小白》等,也都脍炙人口,精彩纷呈。 
  大凡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在创作上,都不会无视技巧的锤炼。芥川当然也不例外,他倾毕生的精力去追求艺术上的理想境界。尝言,为了写出“非凡的作品,有时难免要把灵魂出卖给魔鬼。”芥川的代表作之一《地狱变》,集中反映了他的这种创作态度。但在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中,画师良秀虽然能超越世俗,摈弃一切利害打算,为了艺术的完美,不惜牺牲爱女的生命,可是,艺术毕竟抵不过道德,最后还是自缢身亡了。在艺术与强权的对立中,艺术家注定是要失败的。《戏作三昧》和《沼泽地》,也表现了艺术创作的甘苦,可以看做芥川本人心境的流露。 
  芥川龙之介的一生,恰像《地狱变》里的良秀一样,也是悲剧的结局。说是一生,实在也只三十五年,创作生涯不过十二三年,却写出了一百四十多篇短篇小说,以及为数颇多的小品、随笔、评论、诗歌等。仅就小说而言,不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代题材,芥川从创作伊始,直到死后发表的遗稿,始终都在探讨人性问题。他探讨人生,挖掘人性,结果总是看到现实的丑恶,觉得“人生比地狱还地狱”,深为痛苦,极感矛盾。终于在对未来的“恍惚不安”中,于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正当人生之半,大有作为的年纪,服安眠药自杀身亡。他的死,令日本举国震惊,文坛上更是不胜惋惜。这不仅因为芥川龙之介写出了可以奉为经典的短篇小说,丰富了日本的现代文学,更由于他代表了“从大正到昭和初年,日本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一面”。的确,像《蜘蛛之丝》、《竹林中》、《魔术》、〈小白〉等作品,写得珠圆玉润,精巧别致,显示出一种东方的特色,东方的智慧,可谓独出冠时,令人叹服。即便让这位“鬼才”作家忝列世界短篇名家末座,也是毫不逊色的。 
  限于篇幅,本集只选收了芥川的二十篇小说,难免有遗珠之恨。不过,这二十篇作品,足以尽显芥川风采。芥川之于日本文坛,可谓“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相信他的优秀短篇,也必会在我国读书界找到众多识者和知音。 
                             艾莲 
                         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七日 
   
    
  代前言(楼适夷) 
 
代前言① 
作者:楼适夷 
   
  ① 此文原为湖南人民版《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1980年)“书后”,略有删节。 
  我在一九七六年的四月到六月,翻译了芥川龙之介的十一个短篇,一九七六年是怎样的年头,四月又是什么日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天快要亮的时候,夜照例是特别黑暗而寒冷的。那是我承蒙“姑念老弱”,特别照顾,从接受“再教育”实在同劳改差不离的干校回家已快三年,这三年就整整念了三年书。本来回到破败的老家,书本大半散失,早已“书空咄咄”,总算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没动,我就拼老命地啃起《资本论》来,可怜连笔记也做不好,只会抄摘片段,自以为已经懂了,实际还是半懂不懂。一个弄惯笔墨的人,光念书,不动笔,就好像一天没干活,晚上上床,觉得“虚靡太仓粟”,有点对不起人民的“小米”。有少数跟我划不清界限,有时还来走走的朋友,见我闲着没事,都劝我写些回忆,可是我头上“帽子”,背上“包袱”,家人子孙,全都受累,无碑可立,无悔可忏,我就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鲁迅先生说过,不能创作,那就翻译。翻译也算我的老行业,可是外文书早已空空,不是被人当作封资修的罪状搬运一空,就连自己家人,也论斤计两,卖给收旧货的到造纸厂做纸浆去了。开始,好容易借到一部六卷有注解的《万叶集》,我狠了狠心,想弄通这部日本的国宝,古代诗歌的综集,可整整啃了大半年,全书四千五百多首,好容易才译出了七八十首,不但应该知难而退,而且兴趣也不大了。想想到底还是对近代文学熟悉一点,从友人黄源兄借到了一本《芥川龙之介集》,读来深有兴趣,便动手译起芥川的短篇来。 
  芥川龙之介(一八九二年——一九二七年)这位日本近代文学中的短命的“鬼才”,我一向有点喜欢,旧友重逢,特别亲切。他是一位才华洋溢,学力丰厚,思想深刻,气品高迈,文字清丽,在艺术琢磨上颇有功力的作家。他在极短促的创作生涯中,为日本文学留下一笔极可贵的财产,一百四十多篇作品,除少数中篇,全部都是短篇。在他创作的初期、中期,写过许多历史短篇,其题材的新奇,构思的精深,确在日本文学中别具一格,当时即受读者的爱好和文学前辈的知遇,至今还是广泛流传,万众传诵,用他的版税,设立了一年一度的“芥川奖”,送出了许多文学新人。 
  他于一九一四年与友人共同创办《新思潮》文艺刊物,发表处女作《老年》,次年又在《帝国文学》上发表了《鬼脸儿》和《罗生门》二作,就受到文坛有识者的注目,成为当时一代大家夏目漱石的门下,受到漱石的赏识,而投身于创作的生涯。一九一六年,他在《新思潮》发表了短篇《鼻子》,漱石就对他说:“你再写十篇这样的作品,则不但在日本,即在世界文坛上,也将成为一位有特色的作家了。”此后数年,他的创作力分外旺盛,艺术修炼,日益精进,连续出版了三本短篇集:《罗生门》、《烟草和恶魔》、《傀儡师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