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舰队的覆灭-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两次遇到大风暴,1588年10月败退到西班牙时,仅剩43艘残破舰船,“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灭。'最先源于西班牙。作为“无敌舰队”的创始者——西班牙舰队,已于1588年8月在多佛尔海峡(加来海峡)海战中以失败告终。而“无敌舰队”的继任者——日本联合舰队,也于昭和19年10月在莱特湾海战中折兵大半,从而一蹶不振。在屡遭惨败之后,有人高喊:“还是不要以名字作为自豪的根据吧!”然而,“无敌舰队”这个名字在当时日本国民中确实具有极大的魅力,它被视为国家安全的保障。
平心而论,倘若不是由于战略战术上的某些失误,日本联合舰队也许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无敌舰队”,英美也决不会轻而易举地长驱日本近海。因为“无敌舰队”确实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海上武装力量。说实在的,现在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兵力根本无法和“无敌舰队”相提并论。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拿现在的海上自卫队和当年的“无敌舰队”相比,在某种意义上讲,简直可以说是对“无敌舰队”的亵渎。开战初期的“无敌舰队”曾向全世界显示出它自己非凡的神威,“无敌”之名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
巨舰“大和”、“武藏”暂且不提,单就其他舰只而言,如活跃于海战第一线的“陆奥”、“长门”、“扶桑”、“山城”、“伊势”、“日向”,还有“金刚”、“比睿”、“榛名”、“雾岛”等等舰只,都是威力极大的快速战列舰。这12艘主力战舰舷侧炮火齐射的弹量与美国主力舰炮火的总兵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之由于“大和”“武藏”两艘巨舰参战,使美日主力舰队兵力之比从10:6一跃而超过了10:8。
根据美国海军部图上作战拟定的计划,如若在浩瀚的西太平洋海面上用兵,失败的可能性将是很大的。因耍拦谋淞艘灾髁⑽行牡摹岸裳笞髡健钡牟呗裕龆ㄊ敌谢慷印坝位髯髡健钡恼铰哉绞酢;谎灾褪前押娇漳附⒆魑⒍拥闹辛黜浦搅薪⒌冉⒅蛔魑の篮娇漳附⒌木浔Γ跃薮蟮暮?樟α慷匀毡局髁⒍邮凳┘忻土业拇蚧鳎涑沟谆骼!
这一战术的作战方针是把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作为主要作战武器,同时,有效地使用潜艇,使其与强有力的机动部队相配合,以诱导和雷击来歼灭日本的主力舰。细想起来,美海军的这一新的战略战术势必能够打破日本上述以主力舰为中心的舰队优势。然而,在日方势力减弱,美方有可能取胜时,美军一举发动了掌握制海权的反攻决战,这实际上是美海军运用日本海军的传统战术,反过来对付日本的一种作战方法。
当华盛顿裁军会议上作出美日战舰的比例为10:6之后,日本海军便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消耗作战”的战术。其内容简而言之,就是派遣日本潜艇进入东太平洋,对进击中的美国主力舰队反复进行频繁的鱼雷袭击,逐渐削弱其海上武装力量,待日美双方势力大体相等时,再一举将美舰队歼灭于日本近海。根据这一战术,潜艇部队便成为作战的前提,这样,潜艇部队的续航能力、雷击训练、舰艇数量将成为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在1930年伦敦裁军会议上,日本极力主张潜艇部队的吨位要保持在7。8万吨,并为此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其醉翁之意,亦即在此。
而英美方面,自1922年以来,极力宣扬潜艇是非人道的海上进攻武器,到处散布“全面废除潜水艇”的论调,其用心所在,则是看穿了日本的“消耗作战”这一企图之后而采取的对策。因此,伦敦会议上的“潜水艇之争”曾一度达到了白热化。交锋结果,规定了日英美三国都平等地保持5。27万吨的潜艇吨位。
殊不知这么一来,在日本海军军令部内却燃起了愤懑的火焰。他们认为,日本所需要的不是什么“平等”这个动听的名词,而是潜艇部队的实力。日方提出的潜艇部队的吨位在7。8万吨,是经过百余次图上演习之后精算出来的绝对数字。若以5。27万吨的吨位来计算,日本方面将减少16艘潜艇(大、中型综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要失去两支海底奇袭部队,这对至关重要的“消耗作战”必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日本军方认为伦敦条约将会招致日本国防的危机。
必须提到的是,1930年11月14日在东京车站上发生的谋杀滨口首相的事件,与对伦敦条约的不满不无关系。在国内,甚至发展到了关于“统帅权问题”的斗争,不久,又使议会处于不景气状态。所有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与减少潜水艇吨位密切相关的。那么,日本的这一点点潜艇力量在后来的海战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七)“精锐”的潜艇部队有去无回——自鸣得意的“消耗作战”也遭破产
日本潜艇部队作为“无敌舰队”的一翼,确实在海战中起了一定的作用。由于日本具有称誉世界的造舰能力,所以其潜艇性能也是优越的。举例而言,新式精锐潜艇“伊号”型,无需补充燃料独自即可往返加利福尼亚沿岸。可以说它是今天轰动世界的美国核潜艇“鹦鹉螺”号的祖先。另外还有“吕号”型潜艇,它拥有在夏威夷海域作战的续航能力。最具雄姿富于传奇色彩的是“四〇一”号潜艇,满载吨位超过4000吨,是以横渡太平洋前往炸毁巴拿马运河为目的而建造的(昭和20年1月完工,但未服役)。
日本在明治28年(1895年)2月(日清战争)用不满百吨的水雷艇穿越中国军港威海卫的防线,击沉当时世界有名“不沉战舰”“定远”号。以此夜间奇袭为例,日本潜艇部队反复训练,信心百倍地接受了“消耗作战”的方案。这是英美方面也早已警觉到了的日本方面锐利的秘密武器。
在宣告日美开战的同时,64艘日本潜艇(9。6万吨)便蜂拥地踏上了征程。在战争过程中,日本潜艇的数目曾一度达到126艘,然而战果却微乎其微。战争结束时,只剩下大约50艘破烂不堪的潜艇在港内停泊着,早已失去了作战能力。曾一度内外闻名被寄以厚望的潜艇部队,没有向日本国民奉献出任何战果,就无声无息地长眠海底了(当然,在局部地区还是取得一定战绩的)。
对于失败的详细原因,我们暂且不去探讨。没有必要去追究因南洋群岛的海水温度高,不适宜于潜艇训练;也没有必要责怪居住条件不佳(居住极为窄小,因为把所有空间都集中到作战方面去了)而降低了长期作战的能力。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一句话,即:美国海军改变了以主力舰集体出击为主的海战战术,使得日本潜艇失去了攻击目标。另外,潜艇结构比较陈旧,存有某些缺陷。其次,伴随美机动部队出击的潜艇部队,从战争的中期就逐渐占了上风,明显地压倒了日本潜艇部队。
实战中,当日本驱逐舰得知美潜艇接近时,美潜艇已向日舰发射了鱼雷,并迅速返航了,就在日舰转向目标的一瞬间,灾难已经降临——舰身中雷,摇摇欲坠。由此可见,任何战术也是难以取胜的,“精神力量”终于输给了“机械力量”。就这样,潜艇战的“股票”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全部落到了美国人手中。
虽然,日本舰艇的机械性能也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事实上,雷达的发明已经把1940年的“机械力量”置于半身不遂的状态之中了。因此,责怪一去不复返的号称第一流的日本潜艇部队显然是不应该的,而只能为科学技术的落后而叹息。
同日本潜艇部队的失败一样,日本独特而高超的夜战战术也没有充分发挥其威力。瓜达尔卡纳尔争夺战中,曾在海军联合舰队的某一基地召开了参谋会议。会议期间,全体参谋一边进餐,一边议论纷纷:“看来美国的机械力量确实是强大的,据说他们用推土机建造机场,其速度比日本快10倍。看来,我们只有从视力方面大作文章。‘蓝眼睛’在黑夜里是无能为力的,而‘黑眼睛’在夜晚却看得一清二楚,因而,除实行夜战之外别无他法。”可见,当时日本海军以“夜战”自居竟达到了多么愚蠢可笑的地步。殊料,雷达等电子武器简直象太平洋上的“原子弹”,日本自鸣得意的作战方法也被美海军从根本上摧毁了。虽然日本军舰后来也安装上了雷达,然而,同美国的雷达相比,其精密程度则是望尘莫及的。
与此同时,美海军又发明了雷控射击。夜间,美舰用雷达捕捉日本军舰,继而用雷达调整炮位向日本舰队开火,致使炮弹在黑暗中如同长了眼睛似的,弹无虚发。从而使“蓝眼睛”、“黑眼睛”之类的盲目自信与乐观成了纯粹的无稽之谈。
美国潜艇上装有精密度极高的雷达和水中测量仪器,它可以从水上、水下远距离捕捉日本舰队。因而,以击沉美潜艇为使命的日本驱逐舰,反而成了美国潜艇有效的打击目标。为巨型航空母舰“信浓”号送葬的就是短小精悍的美潜艇!在击沉巨型“不沉战舰”“大和”号的来自四面八方的鱼雷中,谁能担保没有来自美潜艇的“恩赐”。总之,美潜艇部队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大大出乎美海军部的预料。
日本海军自鸣得意的“消耗作战”的“股票”就这样悉被美海军掠走了,发行“股分”的总额也被美海军独占了。岂止如此,日本的“消耗作战”只是以逐渐削弱美国主力舰的实力为目标的,而美国的“消耗作战”则是扼向日本帝国的脖子——截断日方通过海上运送燃料和粮食的供应线。开战时的650万吨威风凛凛的大舰队(占世界第三位)结果全军覆灭,化为乌有,其中63%被美潜艇击沉了。
关于日本潜艇的衰败状况和美国潜艇的活跃情形将在后面叙述。在此,先将遭美潜艇截击而导致日本方面粮食、原料,尤其是燃料供应断绝的悲惨状况统计列表如下:
原有船舶吨位 开战时日本海运船舶 590万吨
战争中新造船舶 410万吨
合计 1000万吨
损失船舶吨位 被击沉 861。7万吨
因进水而不能航行的船舶 93。7万吨
合计 955。4万吨
损失原因 遭美潜艇进攻而破损的比率
被美空中力量攻击而破损的比率
被舰载鱼雷或其他武器攻击而破损的比率
上述统计中,完全被美潜艇击沉的日本舰船占63%。
八)超级航空母舰“信浓”号的悲剧——“不沉战舰”悉遭倾覆
作为第一章的结束,我想谈一下日本海军秘密建造的世界三大巨舰的命运。关于“大和”和“武藏”两舰的情况,我将在后面几章具体研究每一个海战时再详加叙述,这里仅重点叙述一下在未参战前就被击沉了的“信浓”号航空母舰的悲惨遭遇。这艘日本国民一无所知的具有极大威力的“不沉航空母舰”是怎样葬身海底的呢?
事实上,“不沉战舰”仅仅是一个虚构的幻影。虽然巨舰“信浓”那雄壮威武坚不可摧的舰体确实令人肃然起敬,引以自豪,但是,该舰舰内结构却存在严重的缺陷。回想在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时,英国就把“不沉战舰”“威尔斯亲王”号派往远东,企图将日本咄咄逼人的南下攻势扼制于新加坡以北。然而,1941年12月10日,这艘最新的精锐的英国战列舰遭到日本海空军的集中攻击而悲惨地沉没了。当时,英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