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诗刊 2007年第10期 >

第4部分

诗刊 2007年第10期-第4部分

小说: 诗刊 2007年第10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些说话的人,常常弯下腰 
  用膝盖与脚趾回答 
   
  请等一下 
   
  一个口渴的流浪人,讨要一碗水 
  一个妇人给出的水里浮满草叶 
  他要喝下水,必得吹散它 
  解渴就是要不断地消解自己 
  对多余部分的奢求 
   
  诅咒一个人的善意是无效的 
  水自是清白。一个返程者 
  并未走在来时的路上 
  他不知道更幽深的一面 
  否则他会更沮丧 
   
  用螳臂挡一下飞速的车轮 
  用草叶遮一下眩目的春天 
  需要吹散一点浮尘,请等一下 
   
  戏剧之幕 
   
  幕布还未拉开,我还没有准备好。 
  我折磨着自己的幻影,并以妄想相威胁 
  喂,那个剧中人,你好吗? 
   
  你在我之前毁灭了我的踪迹 
  我现在以幽灵的方式出现—— 
  我们只在台词里相遇 
  却隔着现实这个帷幕 
   
  我知道你离我不远,锣鼓响处 
  我已心碎。你跟在我的后面一起到达 
  我只掌管你的内心 
  而你,可是放肆地窥视一切 
   
  像鱼那样亲吻 
   
  这个下午,我额头沉静 
  像鱼一样沉迷于水 
  沉进这开阔的江河 
   
  我的腹部长满了花纹,满腹鱼籽 
  我只单纯地游动 
  穿过一些危险的时刻,凝神不动 
  像鱼那样亲吻,优雅而湿润 
  然后与整个世界疏离 
  那永恒不变的一段空白 
  一个隐居者,身在水中 
  被遮蔽的一个缺口 
  不分过去与未来,渐渐地被辨认出来 
   
  一刻,又一刻 
   
  这样好吗?亲爱的! 
  我伏在那不动,像一只初生的幼兽 
  新鲜又困惑。 
   
  一阵风从远处走来,马儿并不抬头 
  远远近近的山林,没有一丝 
  野兽出没的踪迹。 
   
  这是我的。放在这边儿 
  这是蜻蜓、蝴蝶以及一切飞行的动物 
  放在那边儿。 
   
  我只能描述我自己,却从来不谈论 
  外部世界。因为那只是一种借口 
  空白与奥秘。 
   
  就是现在。亲爱的 
  我爱是为了反对我自己 
  感知别人的遭遇。 
   
  入冬以来…… 
   
  情节从黄昏开始。一个楼梯 
  一个螺旋上升的楼梯,一个没有 
  确切长度的时间。在我没有进入梦乡之前 
  让我在门板上靠靠吧…… 
   
  除了电影之外没有现实。从门里到门外 
  传出一场惊世之恋。我的黑白时代 
  禽流感带来慌乱。而我预备好了刀 
  还有刀锋上的封闭 
   
  那扇门始终都半开着……一首歌唱道: 
  还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我咽喉里的炎症,这过敏的体质 
  不明原因的疼痛 
  半夜里,我的手指会更凉 
   
  入冬以来一直没有下雪 
  病毒。人体炸弹。鸟儿迁徙。死与伤 
  我只向灰尘跪拜,我庆幸我还有米 
  遭袭的人啊,我的呼吸是你的 
  而你替世界流干了自己的血 
   
  一个朋友在清晨去世,我除了震惊 
  继续我的柴米油盐。我的天哪! 
  满天的乌鸦依然在傍晚飞来,我愣住 
  渴望像那些昏睡的动物 
  今年冬天,我只说幸福,不说伤害 
   
  水果和青菜 
   
  对于清淡的事物,我有了浓重的爱好 
  比如水果和青菜 
  我偏爱阳面,颜色是这么好 
  它们是我的两个角色,两种处境 
  简单、明亮又生动 
  我走了这么久,就是为了学会停顿 
   
  你好苹果,你好哈密瓜,你好菠菜 
  我不喜欢抑郁的芹菜,我怕其中的那一 
  段空虚  遇见欢宴我就绕行   
  而我却绕不过那茫茫的瓜果与亲情   
  我停下来,世界继续格式化 
  强调口感与营养。我比较挑剔 
  一杯茶里一个人 
  淡淡而过。一心为自己掌勺 
  一道汤熟了。味道全在汤里 
  再坚持十年,我就成了水果和青菜的亲人 
   
  说吧,说吧 
   
  说吧,用我残缺的心说出唯美 
  说出我的拒绝,却说不出回答 
  我*在树枝之米,对细节与鸟声有了 
  确切的描述与默契 
  说吧,用卑微说出我的敬畏 
  却说不出我的忧伤。一个人走过去 
  却再没有人能够经过 
  一场筵席摆到酣处,时间已经退场 
   
  说吧,用身体说出我的快感 
  却说不出它的出处。我用手心与手背的边疆 
  来捍卫我前后的祖国。我交出了我的夜晚 
  却交不出我的黑暗 
   
  说吧,用笔说出我的置疑 
  却说不出我的信任。在每条路上折回 
  我把自己填进这个裂口,顺风时它是羽翼 
  逆风时它就是我的罗网 
   
  说吧,用鱼说起我的水 
  却说不出我的海。让我跟自己去散步吧 
  让鱼抓住遍布的刺,没有哪一种阻碍 
  能成为阻碍的敌手 
   
  说吧,说吧,我还拥有最后的退路 
  忧郁的人、喑哑的人、残疾的人 
  还用什么话说?冤屈的人、惨死的人、 
  绝望的人 
  怜悯像绢一样脆弱 
  我在断裂处准备了针线  却在抽出一半时用尽 
  说吧,说吧,我说出文字里的秘密   
  主语里的命运,谓语里的痛苦   
  还有宾语里的假饰。我说出我的疾病   
  我左手和右手的疏离,我诗歌里的硬伤   
  直到不能医治。直到发不出声音   
  连悲悯都成为一种罪过 
   
  亲爱的,有话跟铁说吧 
   
  在与铁的对话中,我们显得过于生涩 
  摸着石头却过不了河 
  因为我们需要省略的过程太多 
  你看火焰这么高,而比火焰更高的 
  是今年夏天的温度。我们直奔主题 
  躲过那些枝枝蔓蔓的细节 
  躲过那一场雨。如果我们绕过去 
  经过背景的铺陈,那么铁就凉了 
  来吧,亲爱的,我有好熔炉 
  有什么话,就跟铁说吧 
   
  一些铁器原本都已经生锈 
  一些火,变得奄奄一息 
  有谁还能从这锈迹里抽出锋芒 
  从这灰烬里抽出刀 
  让我们彼此致命地痛击吧 
  让灰尘散落,肉体露出它的本色 
  让心灵破碎,所有深刻的思想不再发声 
   
  当铁锤在我头顶呼啸,骨骼颤抖 
  我以铁的身份与你相遇,与火相遇 
  类似一场彻底的狂欢,只是我们没戴面具 
  铁从来不需要面具 
  而你用手艺说话,用铁质说话 
  我终于触摸到了那坚硬的部分 
  我们为什么不抱着铁放声大哭 
罗克韦尔的画册和时代性
苏历铭 
  1996年,我在日本东京的一家书店里,随手翻阅摆在推荐柜台的一本精美画册。在这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本画册的作者,在阅读中我被一幅幅充满生动、丰富和情感的绘画深深地感染了,特别是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以及强烈浸染着时代色彩的背景,让我整个下午漫步在美国20世纪的街头。 
  这本画册的作者就是美国作家诺曼·罗克韦尔。他的插画曾被同行们视为是“取悦于大众”的作品,但谁都又无法否认,如果从绘画上了解那个时代,首先应该看他的作品,这就是诺曼·罗克韦尔至今被人们喜欢的原因。他不尚技巧,在画板上记录着自己观察的,或许是别人忽略的生活细节,但他一生中三百多绘画较完整地呈现出行进中的社会全景。 
  当时我是个拮据的留学生,最后还是没有犹豫,买下了这本价格不菲的画册。在书店站着阅读的时候,这本画册让我的灵魂产生奇妙的变化,诗歌应该怎样写,诗的关注角度和立场应该如何确定,它让我更加明确自己曾经模糊的态度,就是关注现实,忠实于自己生命中的体验。 
  在各类诗歌理论泛滥的当下,一些玄而又玄、食洋不化的诗歌主张和实践,一直被我躲避。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形成各自的诗歌观,在新锐学说中似乎谁都能演绎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提法,但我个人觉得,在构建现代诗歌观念的过程里,有些人往往忽视了诗的最本质的核心。其实诗就是一种文字形式,或者说是呈现思想的一种载体,关键还是其中的灵魂,任何粉饰性的技巧,都不如诗歌本身产生的力量,我们似乎不需要把文字变得过于深奥和神秘。 
  不被时尚性的潮流所裹挟,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已成为我时常自省的问题。诗创作应该来自想象,但要忠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语言结构上可以诡异艰涩,但浅显易懂并不代表思想的肤浅。在越来越强调个体生命的现在,坚持诗的时代性恐怕会成为一些人不屑的笑柄,甚至被人斥为陈腐的传统。我们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嬗变的阶段,把时代的具体细节写进诗歌,是我作为诗人的天然使命。在慌乱奔走之后,我们总是回到原点,重新来确定行进的走向。而我就从原点出发,把时代性分解到社会中的具体细节里,再由自己的诗歌呈现出来,是一种自觉又快乐的创作。把亲历的感受写成一首首诗歌,当然也企图通过一首首诗歌,这些诗意化的细节,见证所处的时代是我诗歌写作的重要倾向。 
  我不反对各种探索性的诗歌创作,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在低处看着各种横空出世的诗作纷飞于我的头顶。我也不反对各类影响性的诗歌活动,至少在商业社会里总能听到诗歌的声音,尽管有些声音不得不捂住自己的耳朵。也许正是自己的局限,才使自己坚守一贯的写作方向,即“关注现实”和“忠实于自己生命的体验”。 
  我所说的时代性决不是时代的简单描述,而是要透视社会、洞析人心,从个体生命出发,展现自己忧患、悲悯和大爱的情怀,并始终具有诗人的反叛精神。忠实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坚持诗歌写作的时代性, “一切都可以人诗”,从平凡的客观事物中取材,通过平实、质朴的语言和展现细节,把视野放宽至个体生命以外的一切存在,尽可能地扩张诗意表达的领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阶段,但我的拙作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都与时代有着某种契合,也许这是生命中无法改变的基因。 
  中国诗坛是个神奇的舞台,主张高于实践,活动大于创作,诗人多于作品,尤其是一些诗人的名字已经成为一种概念,并没有带给我们信服的作品。我非常赞同一位诗歌评论家的观点,“我要告诉人们,不,你看到的不是中国诗歌,很多诗人选择了默默地写作,他们从来远离这些喧嚣。”在有限的阅读中,我经常能看到一些默默写作诗人的作品,他们的存在让我在现代诗歌的道路上不感到孤独。 
  诺曼·罗克韦尔的画册陪伴了我十几个春秋了,从日本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再从上海回北京,我丢失或放弃了不少东西,但这本画册却从来都在我的手边。对我而言。它不仅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