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突围-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
第二十三章 不要相信任何人(一)
先遣组一到华盛顿就得悉“全美华人协会”和“美中友协”要在希尔顿饭店举
行招待会欢迎邓小平副总理。牵头的是杨振宁博士和“美中友协”会长,一位美国
友人。杨在纽约,这位友人在洛杉矶,实际主事的是在华盛顿的龙云的公子龙绳文
先生。他们出于同胞情谊和中美人民的友谊,热情很高,总想把规模搞得大一些,
预定将有一千二百人参加,已经发出通知,每人只要缴纳三十美金都可获许参加。
我驻美联络处和先遣组却认为应当全力支持搞好这项活动,但对他们的做法有些不
敢苟同,安全问题甚为可虑,应当提请组织者注意,通过协商,解决好这个问题。
于是,邀请杨振宁博士和那位美国友人于1 月15日来华盛顿一叙。柴泽民和我同他
们坦诚地谈了我们的意见,经过友好协商,商定:适当缩小招待会的规模,人数限
定为五百人,由联络处协同他们进行安排,有关安全问题应提请美方负责保证,所
有参加人员也应当与美方合作,接受安全检查。就此,我们口头通报了美方。美方
表示,计划的更改对安全有利,愿意负责安全保证。泰勒(联邦安全局官员)告诉
我,他们将采取的安全措施,其中包括在希尔顿饭店设置安全门进行安全检查,安
排邓小平及少数陪同人员、警卫人员由单独的通道出入饭店,等等。后来当招待会
举行时,场面极为热烈,又很有秩序。若干年后,里根总统恰恰在上面说到的这个
通道出入口处的马路旁遇刺受了伤……
摘自原国家安全部部长凌云回忆录《我随邓小平出访美国》一1 月30日晚。
杜立彬提前半小时便来到了希尔顿饭店。这是他多年记者生涯养成的习惯,每
次采访总是早早就赶到现场。可这次他发现自己竟然来迟了,饭店门前由特工和警
察围起的警戒线外已挤满了等候采访的记者和欢迎的人群,大多是衣着朴实的华人,
有的还举着小型国旗或写有“欢迎”字样的标语牌,站在飒飒的寒风中热切地期待
着一睹邓小平的风采。即使在华盛顿这样世界一流的大都市,希尔顿饭店也称得上
是豪华和气派的象征,尤其是今晚那悬挂在门厅的八只巨大的红灯笼更给这座五星
级饭店增添了一派喜庆和辉煌。手持红色请柬的男女嘉宾喜气洋洋地通过惟一的一
座安全检查门进入宴会厅,安装在那里的几台检测器已在不知不觉中对每个人进行
了彻底检查。用一位美国小报记者的话说:“这些高技能的检测器连女人大腿间用
的什么型号的卫生栓都能分辨得清清楚楚。”杜立彬挤过熙攘的人群,穿过警戒线,
跨上台阶正匆匆朝安全门走去,忽觉肩头被人拍了一下。扭头一看,原来是那位被
自己撞坏相机的日本记者。“平谷先生,你好!”他即刻记起了对方的名字,热情
地伸出一只手。
平谷三九郎取下挎在胸前的上海牌照相机,双手捧着递给杜立彬,“杜先生,
这是我借用的您的相机,现在归还。”杜立彬本想推辞,却又难以启口。他知道自
己的“上海牌”同摔坏的那架“尼康桵K750”绝不能相提并论,虽然都是相机,却
有天壤之别。就像人一样,有的是国王,有的是乞丐,谁也不会把两者进行同等交
换。他迟疑着,深感不安地说:“平谷先生,实在对不起,如不嫌弃,请您先留着
用吧。”平谷三九郎笑着摆摆手,又指了指挂在脖子上的另一架相机:“瞧,我的
已经修好了,多谢您的关照。”杜立彬听他这样一讲,心里总算安稳了一些。
平谷三九郎两眼盯着杜立彬胸前的红色采访证,目光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羡慕
和不满:“你们中国记者真幸运。”杜立彬表示理解地笑了笑。为了防止欢迎宴会
发生不测,美方安全小组采取了更加严密的防范措施,其中包括不许记者进入宴会
厅采访,但几位持有特别采访证的中美记者却获准以来宾的身份出席宴会。杜立彬
便是其中一个。他望了望神情显得有些沮丧和焦急的日本记者,语气诚恳地问:
“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
平谷三九郎似乎颇感为难地抓了抓头发:“是这样的,总社老板对我发回去的
稿件很不满意,可我又很难拍到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我想请杜先生帮我拍几张邓副
总理访问的照片,当然,酬金会很优厚的。”杜立彬犹豫着没有回答。严格的外事
纪律不允许他这样做,可负疚的心理又使他难以拒绝对方的要求。稍顷,他还是微
笑着答应了。“好吧,我会多拍摄一些照片送给您,不过我不能收取任何酬金。”
“非常感谢。”平谷三九郎深深鞠了一躬。“明天我会到阁下的住所去拜访。”杜
立彬歉意地一笑:“不巧的很,明天一早我就要离开华盛顿,随代表团的先遣小组
赶赴亚特兰大。不过,我会把拍摄的底片给您留在肯塔基旅馆的服务台。”平谷三
九郎颇感失望地望着他:“哦,真遗憾。”他想了想,很认真地说:“底片您先带
走好了,后天我也要跟随邓小平副总理到亚特兰大采访,到了那里我会去找您。”
杜立彬热情地应诺道:“这样更好,咱们还可以好好聚一聚。对啦,我到亚特兰大
后住在桃树街的桃花饭店。”“我记住了,咱们桃花饭店再见。”同日本记者分手
后,杜立彬通过安全检查门匆匆走进灯光辉煌的宴会厅。堆满鲜花的前台悬挂着一
面写着汉字的横幅:“热烈欢迎邓副总理访美。”许多应邀出席晚宴的嘉宾已在指
定的席位就坐。因为都是华人,彼此都用华语交谈,虽然南腔北调,五花八门,却
很热烈、亲切。人们的服饰也很奇特,即有西服革履的年轻人,也有着中山装、列
宁装的中年人,还有穿长袍马褂的老者,就连桌上的餐具也都是中式的碗筷壶盏。
邀请来的华人乐队正在演奏华南古曲《雨打芭蕉》,优美欢快的乐曲像清澈的泉水
在山谷间汩汩流淌,使人感到一种浓浓的乡土情愫。杜立彬知道今天能坐在这里的
宾客都是美国华侨的佼佼者:有颇具名望的科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有金
融巨头、社团领袖和企业老板,他们每个人的经历与成功几乎都可以写一部丰富多
彩的创业史。他选拍了几张人物肖像,便捧着装有自动镁光灯的照相机站在入口处
一侧。这是个非常理想的位置,从这里可以准确地抢拍到邓小平进入宴会厅的镜头。
今天晚上他要多拍一些欢迎宴会的照片,然后挑几张最满意的送给那位叫“平谷三
九郎”的日本记者。作为同行他觉得这样做是应该的,更何况自己还撞坏了人家的
高级照相机。很快,有几位美国电视台和报刊的记者也举着各种样式的摄像器具挤
到他身边。杜立彬不由紧张起来,一抬头,忽然看见罗新华站在不远处的一尊雕塑
旁向他招手,他不太情愿地走过去。
罗新华轻声告诉他:邓小平将从前面的侧门进来。
杜立彬听罢冲他感激地一笑,赶紧移动自己的位置。
第二十三章 不要相信任何人(二)
晚7 时,有五百名华人代表参加的欢迎宴会准时开始。美中友好协会的龙绳文
首先致欢迎词。这位旧中国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四公子显得很激动。他说他早在青年
时代就非常崇敬邓小平,就听说过许多“刘邓大军”英勇善战的事迹。他说当年是
邓小平率领数十万大军解放了中国的大西南,并使他的父亲从此走上了一条光明的
人生道路。他说他们这些海外游子时刻都在思念东方的故土,都在期盼祖国早日强
盛。他还热切地赞扬了邓小平的美国之行是利国利民的壮举,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开
端。
当龙绳文致完欢迎词,邓小平站起身,在热烈的掌声中缓缓走上讲台,用浓浓
的四川乡音发表了热情而简短的演讲:他首先感谢侨胞们的热忱之情,随后扼要介
绍了一下国内形势。当他讲到国家已经结束了十年动乱,正在努力建设民主与法制
的共和国新秩序时,大厅里骤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坦诚地说:出于众所周知
的原因,我们的国民经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甚至说还很落后,在当今
世界一个民族要想不受欺辱,要想被人尊重,就必须发展和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工业、
农业、科技和国防。现在,全国人民为早日实现这四个现代化正同心同德,团结奋
斗。他恳切地邀请海外侨胞们回祖国观光考察,投资献策,为中华民族的经济腾飞
共展宏图。
五百名华人代表用热烈的掌声回答了副总理的邀请。
罗新华始终站在紧靠贵宾席和讲台的左侧。从这个位置他可以一览无余地观察
到宴会厅的每个角落。除了几名记者和身穿白色制服的侍者在席间穿梭,大厅内很
少有人走动。在邓小平的演讲快结束时,他看见泰伯森从侧门走进来,穿过便道随
两名年轻的女招待进入制作间。罗新华知道这位傲气凌人而又恪尽职守的特别执行
小组组长一直在宴会厅四周走动,用他那双狼一般警觉的眼睛察看着每一处警戒、
哨位和防暴设施。当掌声再次响起的时候,罗新华手中的无线电话也忽然发出轻弱
的鸣叫。他心头一震,预感到这是他正急切等待的欧安娜的电话。果然,当他疾步
退出宴会厅,打开通话开关时,耳边即刻响起一个熟悉的女人的声音。
泰伯森经过实地考察,最终在宴会前一小时采纳了罗新华的建议,专门为邓小
平在希尔顿饭店侧门安排了一条进入宴会厅的通道。这样就避开了前厅拥挤的人群
和狭窄的长廊。从此,凡有来希尔顿饭店的政府要人或外国首脑,特工们都安排从
这条通道出入。于是,这道原本僻静的侧门便成了专供贵宾使用的安全门。凡事预
则立,不立则废。当泰伯森站在希尔顿饭店宴会厅望着从容安详的邓小平时,他周
身的每一根神经都像绷紧的弓弦处于一种高度的紧张状态。尽管为保护这位中国领
导人他已采取了最先进和最严密的措施,但一种不安的征兆仍像块巨石般时时压在
他的心头。他总觉得在邓小平周围随时都会响起罪恶的枪声和爆炸声。自从证实凶
残的托尼从自己手中逃脱后,他的这种不祥之感越发强烈。使他如此紧张不安的倒
不是托尼,而是那个神秘的幕后操纵者,那个将声音进行特殊处理的打电话的人。
他明白此人就在白宫,就在安全委员会里。他会是谁呢?泰伯森曾把今天早晨参加
安全委员会碰头会的成员在脑子里细细筛选了一遍: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
白宫安全委员会主任迈克。奥克林伯格、助理国务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中央情
报局局长斯坦斯菲尔德。特纳、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警察总署署长约翰。赫顿
……这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巨大的权势,都闪耀着令人敬畏的光环。他不敢想象拥
有这些神圣光环的人会策划一起血腥的暗杀阴谋。可他又找不到足够的理由否认发
生的事实,说服自己不要对这些高官显贵们产生怀疑。如果这些人都像在会议桌旁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