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民谣志 作者:李鹰 编著-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唱片界对校园系列情有独钟。周亚平在和正大唱片的副总张卫霞(紫禁城影业老总张和平的媳妇)聊天的
时候,说到想做校园民谣类的专辑,而张卫霞的儿子刚好是贾南和崔文斗的同学。于是他先找到了贾南,后 来又通过贾南认识了崔文斗、卢庚戌和刘琼。
那年他们的生活因为专辑和合辑有了改变,首先是贾南和崔文斗都变成了万元户。贾南的专辑中的十首
歌被京文买了使用权,每首一千,而崔文斗被买断了五首歌,每首两千块。那个年代作为一个学生能有一万 块钱,还能记住自己姓什么就很不错了。
生活上的另一个改变是开始有人给他俩写信。当时班上同学最乐于传看歌迷给他们的信,因为老有女孩
儿给他们寄照片。现在贾南还留着所有的歌迷照片,收在一本很厚的影集里。他俩第一次坐飞机也是因为去
武汉演出,那次是武汉楚天音乐台举办了一次湖北校园民谣节,由当年著名的电台DJ张弛主持。那天到武汉
时已经傍晚了,下着雨。他俩直接到楚天台直播当时最火的音乐节目“关不掉的收音机”,从楚天台出来的
时候,外面候了二三十号人,打着伞。崔文斗心想不是黑社会要打架吧,后来才知道是听到直播赶过来的歌
迷,这让他们特别感动。贾南去的地方则更多,因为他发了专辑,还拍了MV,去过很多地方宣传,演出机会 也更多。
1996年后两人就在公众的视野中销声匿迹了。说到原因,贾南给的解释是当年如果要专业唱歌就得去当
流行歌手,而且当时大陆的音乐环境并不好,再说他俩觉得自己已经算当过职业歌手在音乐圈走过一遭了,
也没什么好玩的了。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两人的家庭都是比较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不希望他们走这条路。所
以两人毕业后都走了一条很常规的路。1996年贾南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离开了校园,先后在西科姆中国
SE、北京敬业综研有限公司、首都在线263等单位就职。2002年,贾南赴英国学习,获得了英国纽卡斯尔 大学的MBA学位。
同年崔文斗毕业后去了一家叫“英德公司”的新加坡公司,做报警灭火系统。给的钱一半是人民币,一 半是美金。算是真正的外企白领。后来又换了一家做食品加工机的德国公司,还西装革履地到上海参加食品 机械博览会,说点英语向意大利客户介绍产品……
不过这实在不是崔文斗想做的工作,没干半年他就辞职了,在家歇了两个月,利用那段时间学了开车。
后来通过同学母亲的关系到了正大唱片,以幕后工作人员的身份重回唱片界。历任满文军、解晓东、斯琴格 日勒等歌手的企宣和经纪人。
2002年10月,贾南的大学同学、当年一同搞校园民谣活动的好友简巍找到崔文斗,力邀他共同经营专业
Hip…Hop文化的北舞堂公司。经过整日长谈,崔文斗终于被“拉下水”,走上经营自己文化事业的道路。
不过那些年贾南和崔文斗都没断了和周亚平的联系。周亚平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鸟人音乐”,他一
直看好贾南和崔文斗。在贾南出国前,周亚平曾找到他们想让他俩重新出山。不过那时候贾南的出国手续都 已经办好,就等着走了,于是这事告一段落。
2004年贾南回国后,就职某著名通信产业公司的集团市场部总经理兼市场总监,里面有项业务是彩铃下
载,按崔文斗的话说他成了中国彩铃界的大鳄。此时“鸟人音乐”旗下歌手庞龙的《两只蝴蝶》已经唱得满
大街都是了,于是贾南和周亚平在业务上有了联系。此时周亚平又提出了2002年曾和他们说过的事,这回他 们没有太多的犹豫,决定合作。
贾南和崔文斗花了一年的时间找歌,编曲,进棚。其间贾南仍然继续在公司上班,许多同事还不知道,
这个工作极其认真经常出差的“贾总”还是个签约歌手。而崔文斗的“北舞堂”也需要他经常性地打理。
贾南和崔文斗(4)
至于为什么还会回来当歌手。用崔文斗的原话来说:“其实我们俩搞音乐的心从来没死过……”
现在“南合文斗”的专辑终于面试了,里面有首歌叫《混了三十一年》,歌词是这样的:“混了三十一
年,逐渐开始习惯;太阳依然升起,理想依然遥远。混了三十一年,未来却渐行渐远;赚钱要日复一日,透
支却年复一年。就知道生命坎坷而短暂,想有些变化,不想拖延,就知道时光一去不复返,我怎么能让世界
为我改变?爱人她突然出现,却觉得太过简单;恋爱也不能不谈,分手也在所难免;久违鲜花的浪漫,抛弃
了爱的誓言;梦想被时间催眠,现实它不容争辩;就知道生命坎坷而短暂,想有些变化,不想拖延,就知道
时光一去不复返,我怎么能让世界为我改变?奋斗了三十一年,不得不开始习惯;太阳依然升起,理想依然 遥远……”
赵节,一直很安静(1)
2003年““非典””闹得人心都散了,往日拥堵不堪的三环路上车辆寥寥,双节的公共汽车也能极其畅
快地开到80迈以上。所有的人都憋不住了,却又不敢去外地。北京出来的人在外地遭遇了建国以来最不受待
见的时期。文艺青年及文艺中年只能在北京城里找地儿消耗诚惶诚恐和无所事事的日子。
那段时间,赵节的老公带着儿子早就回了浙江,五一期间她和朋友潘粤明及我再加上其他的人打了七天
的麻将,或许没坚持到七天。总之后来我听到有首歌叫《七天七世纪》就颇生感慨,并不由自主地把它跟“ 非典”联系起来。
那段时间之前,赵节和朋友一起做的文化公司因为各种原因正举步维艰。她打算从头再来,放下已然是
鸡肋的公司去一家文化公司上班挣工资。虽说有些伤感但大家的心情普遍是很愉悦的,“非典”病毒和公司 事宜因为某人的点炮大包庄被置诸脑后。
2003年的夏天,“非典”狂潮渐行渐远,赵节如前所说开始上班了。她去了上海驻京的某家大型文化公 司做了演员经纪。没几个人知道那个每天早晨匆匆从天通苑先坐小公共再倒城铁,包里边搁着一大堆演员资 料的女人,就是十年前“校园民谣”风中唯一为大家所熟悉和喜爱的女歌手赵节。
·往前倒十年·
1994年,赵节做了两件事,录《校园歌谣》,谈恋爱。
在居鹏的操作下,短短三个月里,赵节就有九首自己写的歌分别被收录在《校园歌谣1》和《校园歌谣2 》里。《校园歌谣2》的发行量仅次于《校园民谣1》,赵节在那年第一次进了录音棚,拍了MV——然后她也 有了一些小小的名气。
在此之后,赵节开始谈恋爱。这场恋爱始于某个晚上一堆人在操场上唱歌。那天赵节的饭票用完了,她
笑着大叫一声:“妈的,这日子没法过了!”第二天,一个男孩把她从宿舍叫出来,递给她一个纸包,上面
写着“赵节的日子”,打开里面全是饭票。当然其中的细节不足道,但这确实让赵节感动了一把。后来她就
陷入热恋,没多久和那个男孩同居了,在北广旁边特别简陋的平房。好朋友杨丹帮她把所有的家当从北广宿
舍转移过去,过程有点偷偷摸摸。然后两人兴致勃勃地开始布置房子。(杨丹在每天《新闻联播》后都会见
到,和宋英杰搭档主持天气预报的那个女主播。现在好像到旅游卫视去了。)
赵节说,1994年,这两件事改变了她以后所有的日子。
那段时间同学们发现赵节好像突然间消失了。学校里莫名其妙地有各种传言冒了出来,有人说她成名了
,变成了大富婆,已经退学了。还有的说她抵挡不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诱惑,出国去了。更不靠谱的是,有人
居然说她被文艺圈给腐化了,在吸毒,然后被抓起来了,言之凿凿,有鼻子有眼。
其实这都是胡说八道。2004年和赵节一起瞎聊,不经意聊到当初的流言飞语,十年之后她依然对中国群
众丰富的想象力心生佩服,并且依然止不住想笑。她说她其实就是当幸福小女人去了,那段日子和男朋友窝
在平房里,弹琴、写歌,然后两个人拿着饭盒回到北广食堂打饭。“你说去食堂的时候看到熟人还聊天呢, 怎么我就消失了呢?”
当年和她同屋的人说,那时候在宿舍里,尤其是停电的时候,点蜡烛听赵节唱歌是经常的事。杨丹在旁
边证实了这事。所以我们很快就总结出来,可能是北广依旧停电,但唱歌的人没了的缘故。黑暗的夜晚总是
显得漫长的,没了赵节的音乐由不得她们心生怨恨。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她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江湖地位是很 高的,她应该感到欣慰。
搞过艺术的人总会被人问到从艺之路之类的问题。赵节是北京广播学院91级播音系的学生。她是背着吉
他去上大学的,所以她的艺术道路应该从大学之前算起。赵节学播音也有家庭原因,母亲就是山西太原知名
主持人。不过她学吉他与母亲无关,而是因为她当画家的父亲。赵节说她的第一件乐器是一把三根弦的小提
琴,是人家报废的,不要了,拿回来她就当吉他一样弹。于是老爸说,你考上重点高中,我就给你买一把。
好孩子赵节没怎么努力就考上了重点高中,有了第一把吉他。如果要再往前倒,就是因为她的父亲画画的时
候,一块木板旁边有大夹子,绷根皮筋她就可以弹出音调……哎呀妈呀,音阶从此诞生了!
赵节,一直很安静(2)
赵节一直以为写歌是高中开始的,但多年后在她翻同学留言的时候,发现她在初三的时候就写过一首叫 《笑笑笑》的歌,但怎么唱自己已经毫无印象了。
那年的上半年,在赵节没有录校园歌谣,没有谈恋爱之前,《校园民谣1》开了场不大不小的发布会,主
持人是杨丹。作为杨丹最好的朋友,赵节也去了。在那天的发布会上,各大高校人物云集。其中贾南和简巍
也在,他们听说赵节会写歌,就跟她说他们工大要搞个首都高校原创歌曲演唱会,邀请全北京高校里的创作 积极分子过去,是在1994年5月12号。
这场演唱会就不多说了。演唱会完了后,没人舍得走,就全部在工大的草地上就着啤酒继续开不插电演
唱会。赵节详细叙述了那天晚上她激动的心情,用了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形容词:“那儿的空气都不一样了 !”
在这场演唱会上,周亚平验证了贾南和崔文斗的创作演唱实力,开始了他俩挑歌进棚的过程。但对赵节
来说,这场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