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07期-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目 录 :::。。。
[好诗共享]
绿色的海洋..............................伊 萍
阳 台......................[意大利)维多里奥·塞雷尼
[组诗部落·远去的行囊]
马利军作品·从黄河入海口到塔克拉玛干(组诗)................
庞余亮作品·颤抖的笔记(组诗).......................
张慧谋作品·一株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组诗)...............
南夫作品·简单的建筑人生(组诗)......................
王族作品·在路上(组诗)..........................
马萧萧作品·没有硝烟的年代(组诗).....................
阳飏作品·北京日记(组诗).........................
张新泉作品·流 年(组诗).........................
张执浩作品·羞 愧(组诗).........................
子川作品·水乡·故里(组诗)........................
李洪振作品·下午的青春(组诗).......................
昌政作品·寂静与辽阔(组诗)........................
[每月诗星]
日常生活(组诗)...........................朱 零
我的诗观(诗人随笔).........................朱 零
不醉的朱零..............................商 震
[真实与虚幻之间]
痛(二首)..............................刘 虹
感 觉(外二首)...........................方良聘
1986年3月23日的日记(外二首).................王秀云
手心的星星(外二首).........................吴 兵
落 英(外二首)...........................任先青
木槿花,在奋力地开……(外二首)...................包 苞
瓷(三首)..............................李全平
求爱信的戏仿(外一首)........................赖彧煌
沉默与歌唱(三首)..........................姚 辉
孤 岛(二首)............................石一龙
[国际诗坛]
许世旭诗选(十首)......................[韩国]许世旭
[名家论坛]
当代诗歌:人文性资源与本土化策略...................杨匡汉
[我与《诗刊》·迎接《诗刊》创刊五十周年专辑之一]
在《诗刊》读稿的快乐.........................孟伟哉
我与《诗刊》的缘分..........................石 英
[当代诗人群像]
当代诗人群像................................
[闪电花环]
那个冬天 已经走远等............................
[生命中的诗]
李风臣的诗(八首)..........................李风臣
[中国新诗选刊]
灯下翻书..................................
报刊选萃..................................
绿色的海洋
■ 伊 萍
我站在田边的水渠岸上,
面前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
翻腾着、喧啸着从天边涌来,
发出震撼大地的海啸般的声响,
用绿色的波涛拍打着长堤,
正像那暴躁的大海要扑到岸上,
一只鹰突然从绿波上掠过,
如海鸥在风雨欲来的海上翱翔,
它将我引向了遥远的海滨,
无边的田野给予我海的幻想,
我又看到了海滩上留下的童年的脚印
五彩晶莹的贝壳在朝霞中闪光,
小船上的舵手与惊涛骇浪搏斗,
渔家少女在渔火旁编织着渔网……
绮丽的记忆常常激动着我的心灵,
每站在辽阔的田野里我总是想到海洋
我爱大海像热爱我的母亲一样,
但我也用同样深沉的感情,
爱我们亲手在荒原上创造的绿色的海洋。
——选自《诗刊》1958年1月号
伊萍,1928年生,已去世。原名王毓春。1949年毕业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同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第一野战军六军文工团创作组副组长,新疆军区文化部创作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宣传部创作员、编辑。石河子市文联、作家协会副主席,《绿洲》杂志副主编、副编审。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7月在《诗刊》发表诗作,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文集和中长篇小说多部,中篇小说(叛逆者芭赫阿尔)获新疆兵团第一届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
伍明春解读:在那个文学普遍歉收的年代,大多数诗人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诗歌的艺术规律,相形之下,伊萍的诗《绿色的海洋》却能够相对完整地葆有诗歌艺术的基本品格,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首先,这首诗不像当时大多数作品那样过分粘滞于某种现实主题,而是充分体现了诗歌想象力的作用:在内陆平原的稻田“看”到遥远的大海,从当下回望难忘的童年,时空交错,思绪绵延。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诗里设置了一种张力结构。诗的前半部分使用了“波涛汹涌”、“翻腾”、“喧啸”、“震撼”、“暴躁”、“扑”、“掠”、“翱翔”等充满动感的词语,营造出一种紧张、激烈的诗歌情境;而在后半部分,我们却看到了海滩上留下的童年脚印、五彩晶莹的贝壳、织网的渔家少女、绮丽缤纷的回忆、慈爱的母亲等宁静、平和的意象。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冲突的,而是构成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事实上,正是在紧张与平静之间,诗歌语言的弹性和结构的张力得以形成,从而使整首诗的情感抒写获得一种立体感和深度。
虽然,这首诗也带有一定的时代的烙印,比如在“小船上的舵手与惊涛骇浪搏斗”一行中,“舵手”、“惊涛骇浪”、“搏斗”等词都已经超越了其原初意义,而更具有时代色彩的象征性意义。但就整体而言,这首诗的艺术成分显然大于理念成分。换言之,它较为成功地以一种艺术的方式来传达抽象理念,使之融化于诗中,而不是让抽象理念淹没了艺术要素。
阳 台
■ [意大利)维多里奥·塞雷尼
钱鸿嘉 译
蓦然,暮色笼罩
那时你不知道
湖的对岸是何方
只有一阵低低的细语
掠过我们的生命
在那悬空的阳台下
那个晚上
在鱼雷艇的闪光下
我们都为一桩
没有说出口的事
而提心吊胆
鱼雷艇窥伺我们后
又掉头离开
维多里奥·塞雷尼(Vittorio Sereni,1913-1983),生于伦巴地区瓦雷泽城。早年在米兰大学学习,毕业后做过教师和编辑,并为隐逸派诗歌刊物撰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征入伍,曾在希腊、西西里等地作战,后被美军俘获。释放后返回米兰任教师,后任米兰蒙达多里出版社主编,继续诗歌创作并有大量译诗问世。塞雷尼是著名的后期隐逸派诗人,与夸西莫多等诗人有较多交往。他的早期诗作与“隐逸派三杰”有相似之处,以隐喻的方式表现内心细微的情感,语象精审而飘逸,旋律优雅。后期的一些作品,题材变得广阔,揭示了意大利的社会现状,反映了在表面的繁荣稳定下,人们内心深处的创伤。他的诗具有国际影响,多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塞雷尼的主要诗集有:《边界》(1941)、《阿尔及利亚日记》(1947)、《人类的工具》(1965)、《变幻的星》(1981)等。1982年获意大利国家文学最高奖“维阿雷乔奖”。
连敏解读:理解一首诗的关键往往隐含在它的标题中。“阳台”连接着屋里与屋外,沟通着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象征着内心与现实之间的通道。按照标题的提示,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本诗如何表现以及表现了怎样的外部环境以及由此造成的心境。
“蓦然,暮色笼罩”,这种突如其来的昏暗强行闯入我们的视野,在这种背景下,一切显得迷茫飘忽,不知道“对岸是何方”,只听得“低低的细语”飘过“悬空的阳台”。这里的“阳台”是否也像劳伦斯笔下产生甜蜜爱情的地方呢?如果是,诗中的“我们”就可以据此理解成恋人关系,但为什么又有“悬空”的不安呢?在第一节中我们无法获得答案。
第二节“鱼雷艇”突然闯入画面,为“悬空”之感提供了线索。塞雷尼的意图也像画家莫利一样借用战争武器的意象来表述他的想望、不安和恐惧。“鱼雷艇”本身具有一种强悍而又不安定的征战性格,它给人带来的是“提心吊胆”的不祥之兆,而“我们”那桩“没有说出口的事”正是这种战争气氛带来的。至此,“阳台”是否象征爱情之地以及“我们”是什么关系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战争。显然,“鱼雷艇”和“我们”相安无事,战争中的“我们”没有选择抗争,生活在战争阴影中的人们流露出能够承受战时环境的某些精神气质:拥有一些规则,并尽量遵守它们,不去存心触碰它们。因此在遵守背后,存在一种压抑;在接受限制的同时,又隐藏着对自由的向往。诗句终止在“鱼雷艇窥伺我们后/又掉头离开”,这种构思是开放性的:暂时的释然过后,等待我们的又将是什么呢?诗人把战争虚化了,他转入了人类普遍的忧思——一种希冀安宁而不能的心情,对意识到人的关系的脆弱性和人的脆弱的无奈。
马利军作品·从黄河入海口到塔克拉玛干(组诗)
一个胜利油田地质人的荒野
把种子撒在窗前吧,阳光也许会发现它们。
——题 记
久住荒野,一个人的孤独也孤独了
没有城也没有村,地平线在野芦苇的尖尖上,滑倒了
你看刘建利,你看大郭头,你看二娃、赵蛋蛋……
你看北滩,南洼,你看那张石油的标语
荒野的路就是吃饭、睡觉、工作、想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