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世今声 作者:冯大彪-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桌子左右方摆着文武场面。演员坐在桌子两旁的长凳上。早年, 演唱者都背向听众演唱, 这是因为票友多是王公贵胄或名人显贵, 抛头露面有碍身份。
豪门富户有喜庆之事, 邀请票友清唱。票房便有专人肩挑本票房特制的挑子, 先到事主家布置。这挑子, 一头是一把特制的大铜茶壶, 里面沏好茶水; 一头是一个红漆木箱( 形同早年剃头挑子的木箱), 箱内放着文武场面,箱外覆盖着红缎绣花桌围。这样做表示自带茶水, 不扰事主茶饭, 纯粹玩票更不接受事主的任何报酬。后来逐渐改变为接受酒饭招待。在票友入席时, 事主必须由邀请人带领按席请安或作揖, 然后敬酒、布菜。席上菜肴不准有丸子, 这是票友最忌讳的。因为, 当时梨园内行人轻视票友, 称票友为丸子, 意思是不是好肉做成的。
还有些票友, 除在票房演唱外, 有时给托偶戏或皮影戏配唱。托偶戏是一种大型的木偶戏。这种戏的木偶人很大, 由人举着表演。舞台也大, 大约长四米左右, 高一米五左右,支搭得很高, 下面有布幔遮挡。耍人的和配唱的都在布幔里, 观众只能听其唱,却不能见其人, 如同在筒子里唱一样, 所以当时把演托偶戏叫做钻筒子。许多王公贵胄就喜欢此道, 既不抛头露面,又可以大过戏瘾。清代末年北京有个金麟班, 班主姓于, 住李铁拐斜街, 还有个四义班, 他们是专演托偶戏的。因为他们给清廷宫内演出, 所以叫大台宫戏。
当时, 著名京剧花脸演员金秀山、何桂山,老生德建堂、韦久峰、郭仲衡都曾钻筒子配唱过。
给皮影戏配唱的叫钻框子。因为皮影戏的舞台是镜柜式的木架, 糊以白粉泗纸或绢纱, 两旁围以蓝布布幔。耍人的和配唱的在布幔里表演, 所以叫钻框子。著名花脸郝寿臣最早的老师吕福善, 就是配唱皮影戏的。皮影戏班如德顺班、和顺班、义和班等, 大都在东四牌楼豆腐巷和弓箭大院内。
随着京剧的不断发展、创新, 票房日益增多, 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北京又有清唱茶楼、茶社的出现。还有不少机关、团体、学校也建立起票房, 如当时的电车公司、邮政局、京汉铁路局、故宫博物院、金城银行、交通大学、辅仁大学、中国大学等, 都有票友的活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间, 海外侨胞, 出于对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的热爱, 也纷纷组织起票社, 如美国纽约的旅美、中国、雅集、业余等票社。其中旅美票社中的骨干赵世辉先生, 最著名小生程继先的学生, 现在七十多岁了, 以嗓音欠佳改在票社中司鼓及任教。他对京剧艺术造诣很深, 他的夫人是张学良将军的胞妹, 也是余派老生名票。这些票社直到今天还在定期活动。
当年, 票房的活动不仅对京剧艺术的繁荣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还给京剧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早年著名老生、素有国圣伶之称的汪笑侬( 满族人, 原名德克俊或德克金, 又名汪舜, 字仰天), 著名老生张二奎、孙菊仙、言菊朋、奚啸伯、郭仲衡, 小生德如、金仲仁、王又荃, 旦角朱琴心、黄桂秋,净角金秀山、黄润甫、郝寿臣, 武丑德子杰( 人称麻德子), 琴师王瑞芝、李铁林, 鼓师李武植等, 均系票友下海。有些名演员的某一出戏或唱、念、做的某一方面, 也多得自票界名宿的指导帮助。如名老生刘鸿声的《四郎探母》, 便是票界中辈分最长、资望最重的李吉甫( 人称六大爷) 亲授的。余叔岩的《胭脂宝褶》中某些念、做, 和言菊朋的身段、台步、念白, 则受之于票界名家红豆馆主溥侗( 厚斋、西园)。茹富兰的《状元印》和《麒麟阁》等武生戏是王福寿( 红眼王四)的弟子赵子仪教的。叶盛兰的《探庄射灯》、《镇澶州》受之于包丹庭。李万春的《安天会》曾得载涛贝勒的指点。奚啸伯的《南天门》得自名票老生李适可。老生名票顾赞臣是位文武昆乱不挡的全才老生, 他也教了不少内行的演员。还有名票夏山楼主韩慎先、程茂亭、柏心庭、松介眉、恩禹之、乔荩臣、周裕庭、邱伯安和名剧作家翁偶虹、范钧宏等均深得内行之敬重。他们不但有娴熟的演技,对京剧表演艺术有独到的精辟见解,而且在音韵上非常讲究, 也教了不少内行演员。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张伯驹不仅对京剧艺术有很深的造诣, 而且是早年北京国剧学会的理事兼审查组主任。陈远亭( 老生) 是余叔岩非常敬佩的谭派名宿,九·一八事变后死于日本宪兵队。
著名的票房及其活动
翠峰庵票房
创立于清同治、光绪年间。地点在西直门南小街翠峰庵内。主持人安敬之( 名寿, 旗人), 工刀马旦。他演《赶三关》、《银空山》的代战公主,与一般扮相不同, 梳两把头, 穿长旗袍,脚下着花盆底旗鞋, 与高思继武打时干净利落。后改老生, 以《九更天》、《南天门》拿手。光绪二十年(1894 年) 以后便不常演出。这个票房出了不少优秀演员, 如金秀山、德如、黄润甫、怡悦堂、景仪卿、清泽川、双寿臣、韦久峰、龚云甫、恒乐亭、许荫棠、戴阔亭、书子元等, 他们常在西四北大街口袋胡同和声园彩唱。
肃王府票房
清肃亲王善耆( 字艾堂) 于光绪二十年(1895 年), 在其东交民巷南御河桥府邸组织票房。庚子事变后, 票房迁至北新桥船板胡同。善耆工老生, 常请内行名伶到他家教戏, 常在内廷演唱。参加的有伦叙斋贝子、侗西园( 红豆馆主), 洵仲泉贝勒、载涛贝勒( 涛叔源) 等。这个票房于民国后解散。
张晓山票房
张晓山, 人称盔头张,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 庚子事变后,在西单北太仆寺街成立票房。张本人工文武老生, 以演《广太庄》、《镇澶州》、《战太平》、《八义图》等戏著名。其服装、把子十分精致, 表演认真, 他的弟子很多,对张都尊敬佩服。参加张晓山票房的名票甚多, 有韩俊峰( 侯喜瑞的师父韩乐卿之弟)、金仲仁、满子善、章晓珊( 学王瑶卿酷似)、张小山( 学名角何桂山神似)。他们常在和声园彩唱。民国六年(1917 年), 因同人大半离京, 票房解散。张晓山亦去外省教戏。
春阳友会
樊棣生于民国二年(1913年) 秋, 在前门外三里河东大市浙慈馆成立的。樊以拉胡琴著名, 对于场面上的乐器亦精通, 票房内设施与正式剧团无异, 票房邀请内行姚增禄、钱金福等任教。票友均系当时名票, 如陈远亭、郭仲衡、恩禹之、乔荩臣、包丹庭、柏心庭、世哲生、铁林甫、王又荃、朱琴心、万巨六、林钧甫、松介眉、贾福棠、周裕庭等。余叔岩在没有成名前, 经常和程砚秋在该会演唱。余演过《骂曹》、《问樵闹府》等, 程砚秋演过《牧羊圈》、《朱砂痣》等。该会以恩禹之演的《岳母刺字》中之宗泽最受欢迎, 大段西皮反二六为其独有。民国七年(1918 年)该会停止活动。
果子观票房
满族贵胄子弟汪绍在德胜门内甘水桥果子观南口外庙内组织的票房。汪绍工老生, 拜王长林为师。汪嗜京剧成癖, 为玩票耗费不少钱财, 结果落得倾家荡产, 下场凄凉。该票房参加者都是著名票友, 如程茂亭、恩禹之、张小山、乔荩臣、张德趾、吕正一、赵芝香、翁麟声( 偶虹)、小凤凰、于冷华、关醉蝉等。戏箱租自于云鹏。演出时按内行规矩。周裕庭为文管事, 张焕庭为武管事。该票房以恩禹之演《审头刺汤》( 陆炳) 和小生来伴琴、宁子臣、松介眉合演之《孝感天》著名。后因庙产出售停止活动。
南月牙票房
系振绍棠于民国三年(1914 年) 在地安门内慈慧殿南月牙胡同成立后。参加其活动的多是果子观票房的票友。该票房每月分期排演, 戏码也很硬整, 民国九年(1920 年) 解散。其同人又在交道口前圆恩寺内另立票房, 每月旧历逢五、逢十排演, 一年后解散。
达王府票房
民国三年(1914 年) 由前清达王( 竹香) 在地安门东皇城极路北四号达王府偏院成立的。参加者多系前清室各王公世家子弟, 如博迪苏公爵、阿穆尔灵圭亲王、溥绪( 清逸居士)、载洵、载涛、溥锐、祺勖庄、祺贻庄、祺少疆、荣竹农、世哲生、毓子良等。票房每星期日聚会。邀请内行钱金福、范福太、朱文英( 朱桂芳之父), 张淇林( 又名张长保, 猴戏最拿手, 杨小楼的《水帘洞》、《安天会》是张淇林传授的)、迟月亭、范宝亭等任教, 有时还邀当时富连成科班青年演员方连元、罗连云、冯连恩、郝连桐等合作演出。民国五年(1916 年) 解散。
麻花胡同继家票房
民国四年(1915年) 荣稚峰在麻花胡同前清内务府总管继子寿家成立的。由唐仲三主持。参加者除前述一些名票外, 还有萧婉秋、尚逊之( 碧萝馆主)、陈月山、李质轩、溥华峰、秦渔村、裴云亭( 即明娃娃)、姜鑫坪、王文源、王福山( 王长林之子) 等。票房每逢三、六九日演唱。民国十五年(1926 年) 冬停止活动。
言乐会
是票界名宿红豆馆主溥侗与恒诗峰于民国七年(1918 年) 组织的,同人均系当时名演员、票友。该票房带有研究性质。参加的内行有: 陈德霖、余叔岩、言菊朋、钱鑫福、王长林、迟月亭、鲍吉祥、范宝亭、冯蕙林、赵子良、金仲仁、姚增禄、包丹庭、王福寿等人。票友多系春阳友会名票。后期有侗之弟子叶仰曦及翁偶虹参加。侗文武昆乱不挡, 工架唱念均臻炉火纯青的境界, 为内行所推崇。侗扮演《青石山》中《卖符》之王半仙,《风筝误》之丑小姐,《宁武关》之周遇吉等, 均有独到之处, 外间罕见。余叔岩、言菊朋常向侗请教。还有工武生的载涛, 亦为票友中之佼佼者。他在《安天会》、《白水滩》、《水帘洞》、《铁笼山》中的功夫很扎实, 为内行称道。该会每年四五月间在北海租游船一只,并请名厨师司厨, 同人聚会聚餐。一切费用由侗负担。
千佛寺票房
这个票房是蒙古科尔沁亲王那钜甫( 那彦图) 的第五世郡王衔祺少疆( 淇克慎), 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 秋, 在安定门内千佛寺胡同租房组织的。他与克勤郡王后裔于幻荪、于菊人等很好。开始他们每隔三四天在这里聚会一次, 请内行陈喜兴来指导, 并邀程茂亭、黄占彭、邵午桥、王瑞芝、周子敬等参加。后因地势狭窄, 票房迁至宝钞胡同北头已故蒙古公爵宅院内。祺少疆赴蒙古后, 票房停止活动。以后有王瑞芝在地安门内方砖厂小厂胡同另行组织票房。除原有人员外, 又约陶畏初、翁偶虹、李菊侬、武绍轩加入。民国十八年(1929 年), 因同人多去外地工作, 票房再度解散。复由翁偶虹、杨少泉、孟振南等, 在什刹海大翔凤胡同成立辛未社票房, 继续活动。
兴化寺票房
民国十四年(1925 年)夏, 金继贤在兴化寺街( 现定府大街路南的胡同) 自家东跨院, 高搭凉棚, 成立票房, 名曰兴化寺票房。票房每逢一、四、七日彩排。参加者有怡悦堂、白健秋、王华甫、金鹤年、吕正一、陶畏妆、李辑五、铁林甫、净敬仁等。内行有